开始在微博上看到大家谈论这本新书,好多妈妈说如何用小巫教的故事哄睡了宝宝。我之前买过《故事知道怎么办》华德福的资深教师苏珊佩罗写的,我想这两本书会不会有重复,或者只是针对《故事知道怎么办》大陆解说版,但后来还是买了。买到手后就先翻到睡前故事那一章,马上学了几个故事,晚上上床后讲给跳跳听。跳跳当然很喜欢,不过催眠作用不明显。每个孩子都不同,我本来也没指望书上的睡前故事一定会对跳跳奏效。她喜欢就好,能让睡前的时光变的温馨就好。
前些天我才把《小巫教你讲故事》这本书从头开始仔细看,发现里面的内容对于中国的家长真的是很有益处很有启发。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新生事物让我们应接不暇,都忘了古老而有效的教育方式“讲故事”,而只是一味的讲道理,唠叨,说教。讲故事也是很有讲究很有学问的事,古今中外那么多童话和传说,该讲什么故事给孩子听,不同年龄的孩子应该听适合他们那个年龄段的故事,如何用故事解决家长和孩子的矛盾,如何“治愈”孩子,小巫把讲故事的学问和技巧做了详细的解答,家长自己就可以善用故事了。
另外,给孩子讲故事真的好过对着绘本和图画书讲。我在看了《故事知道怎么办》后,给跳跳编了个小红马的故事,故事编的很一般,但是跳跳还是很喜欢,每次听的都很投入,喜欢把后面的情节提前讲出来,还要把自己也代人进去,但是看着绘本讲故事她就不会,只是饶有趣味地看和接受,不会自己发挥。
后来讲《小巫教你讲故事》里面的《三只小鸡》,小鸡和小鸭们在考虑要用什么材料造船,准备先用石头试试看,听过了几次后,每到这里跳跳都会大声提醒,“不能用石头造船,石头造的船会沉下去!”有时还继续说:“要用木头造船,木头造的船会稳稳的浮在水面上。”每次都要说“稳稳的”,如何我讲的时候漏掉了这个形容词,跳跳会提醒我,是“稳稳的”。
讲《三朵小花》时,她也是会像别的孩子一样,要自己选择小花们的颜色,我们最终的版本是小红花,小紫花和小黄花。她也喜欢添加和修改故事,这个故事的情节是一只小蝴蝶飞来了,先飞到小红花面前,再依次飞到小紫花,小黄花面前。有时跳跳会补充说,“又有一只小蝴蝶飞来了,飞到小紫花的面前。”后来我才明白她是绝对一只小蝴蝶一次只能跟一朵花玩,别的花就太孤单了,所以她要蝴蝶也有好几只,大家都有的玩。同理,她会说:“跳跳把小紫花抱了起来,抱到小红花的旁边,他们一起和蝴蝶玩。”
家长用自己用嘴巴讲的,完全不依赖图画和文字的故事,会深深地进入到孩子的内心,让孩子真实地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还有,前些天,我新买了一套《不一样的卡梅拉》,本打算过段时间再给跳跳看,那天为了让她快点洗澡睡觉,就用看新书来吸引她。书上写了适合2-5岁孩子亲子共读。我们一起看了一遍《我想去看海》,跳跳还挺喜欢的,要求我再讲一遍,我们就又一起读了一遍。后来关了灯躺在床上跳跳要求讲故事,不记得是她要求还是我提议,我给她讲了刚才的小鸡的故事,看了两遍,我已经能记住了。讲到小鸡一个人孤零零在大海上,跳跳就显得很伤心,很忧虑地说小鸡怎样怎样,找不到妈妈之类。等我讲到她要被船长煮了吃,跳跳“哇”的一声就大哭起来,哭的很伤心,我赶紧抱着哄,故事没继续讲,她一会儿就睡着了。
因为多个因素吧,那个故事还不适合跳跳,跳跳好像那天晚上躺上床时情绪就有些不好,但是可以看出讲故事和读故事真的是有差别。
如果要了解更多治愈类故事,可以看《故事知道怎么办》。
可爱的小蘑菇,跳跳本来要进去玩,我告知这里面不让进,她就高兴地摸了下小蘑菇,她说她就是想摸摸小蘑菇。
真的是在照镜子。
再去别处逛逛。
还是这里这块镜子好。
难道照镜子就是为了看自己的牙上有没有食物残渣吗?
跳跳后来终于换了好几个表情,换到这个嘟嘟嘴的。
然后,她居然真的亲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