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严谨的老师 爱才亲和的长者———走近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张中载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报电子版 - 第288期(2010-05-30) - 第03版:3 |
整洁的着装,慈祥的面容,手推一辆普通的自行车,在我校校园里,你随时都能遇见这样的老教师,张中载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近日,张中载教授荣获第六届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本报记者采访了他的同事和学生。
既专又精的师长
我校研究生处处长陶家俊向记者娓娓道来他和张老师的师生缘分。1997年,他作为四川外语学院的教师参加英语文学学会研讨会时,结识了张中载教授。张教授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其极具亲和力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他。会后他向张教授写信申请攻读博士学位,在短短两个星期内就收到了张教授的来信。陶处长至今仍然对张教授当初对自己的关心深表感激。“张老师一直对青年学生非常关心,经常给予指导。”陶处长对记者说。回忆起学生时代,有许多师生之间的小事让陶处长记忆犹新:在他博士生入校报到的时候,是张教授主动联系他,并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在张教授的引荐下,他和同学们能经常与来自中国社科院和北京大学的学者进行交流,拓宽了学术视野。
陶处长从美国读完博士后回来,下飞机后见到张教授的第一面时,张教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在学术方面有新的收获?”陶处长因此很感慨地说,老一辈教师们身上普遍融合了“既专又精”的气质,既专注于各自所在领域的学术研究,同时还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新精神,时刻关注着学术领域新的发展变化。
除严谨治学和爱护弟子之外,陶处长还特别提到,张教授非常乐意和年轻人交往,完全让人感觉不到代沟的存在。张教授对新鲜事物的开放态度、敏捷的思维和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也让陶处长印象深刻。“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陶处长表示,正是这种对学术锲而不舍的追求使张教授能够保持精神世界长青。
爱才惜才的学者
在电话采访我校英语学院副教授邱瑾时,邱老师回忆了自己当年师从张中载教授时的师徒情谊。邱瑾老师眼中的张教授,治学态度一丝不苟,严谨到会对文章某个用词反复推敲、修改以求最佳表达效果,然而作为学生又经常可以见到他儒雅亲和、风趣幽默的另一面。“他对弟子严格又爱护,鼓励思辨并且毫无架子,是大家的良师益友。”邱瑾老师很真诚地对记者说。“他会带领大家参加学术会议,就某个观点进行讨论,并且指导弟子们各自的学术道路怎么走”。
对于张中载教授的爱才惜才,邱瑾老师感触颇深。她谈到,早在她本科即将毕业准备毕业论文的时候,由于研究方向独特,她怀着些许忐忑向之前素未相识的张教授请教,张教授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耐心地指导她,使她得以顺利完成了论文并获得当年的“优秀学士论文”奖。“张老师从不打压青年学生的大胆想法,他总是很有耐心地引导和启发。”邱瑾表示自己很感动于张教授那种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
邱瑾老师说,张教授对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忠诚也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张教授一直坚守在我校教学第一线工作长达50余年,英语学院的每一门课程教学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身影:精读、词汇、报刊阅读、泛读、口译以及笔译等。“他具有一种完全的奉献精神,一心只想着学院怎样才好、学校怎样才好,自己则淡泊名利、甘于平淡。”邱瑾老师认为这也是许多与张教授同一时代的学者所共有的学养和境界,非常值得当下有志于做学问的青年学者学习。
他很博学,讲课深入浅出
英语学院09级研究生顾洁妍、周俊英、崔莎莎、黄然说:“张中载老师的课总是座无虚席,课堂气氛活跃,讲课内容也丰富。张老师讲授的西方文论课程,虽然那些文论比较抽象,但是他的讲解一点也不枯燥,经过他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们都能很清楚地理解。他还时不时即兴编一些小幽默来活跃课堂气氛。”“他去过很多国家,在讲专业知识时,他会结合自己的经历给我们补充很多内容。上次讲到尼采的哲学思想时,他就提到了他在德国波恩大学的经历,参观尼采墓的故事。”“张老师会为我们提供很多学习的机会,他会经常让我们在课堂上做演讲,锻炼我们的表达能力。”“前一段,张老师的新书出版,他举办了一次学习沙龙,邀请老师和同学一起参加,大家在一起谈论张老师的书,谈论艺术,谈论人生和理想……能听到这么多优秀而博学的老师的见解,感受同学们的思想碰撞,真的是学术上的享受。”
几位学生对张教授的课堂 印 象 可 以 概 括 为 八 个字———“轻松幽默,深入浅出”。
从中不难看出,张教授的知识面非常广博,他讲课内容绝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还会介绍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沿革、地理知识等,使得他的课堂是“发散式”的,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深入研究的欲望。
他可是不喜欢被人叫“爷爷”的
在生活上,张教授是一个以朴素、严谨打动学生的人。他上课非常守时,总是比学生们来得早,在讲台上静静地阅读着讲义。他待人和蔼可亲,学生们对他总是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每每走在路上,遇到学生,张教授总是亲切地问候几句。张教授也常常将自己的著作赠送给学生。“他还会到食堂来问问我们吃什么,吃得好不好,有时候会和我们一起吃,大家一起谈 小说。”他的平易近人、循循善诱使得大家都很敬佩他、喜欢他,亲切地称他为“张爷爷”。
“别看张老师年纪这么大了,但他可一点都不想我们把他看老了。他很时髦的,上课也很幽默,心态很年轻,经常和我们打成一片。”“我们私下里叫他爷爷,不过他可是不喜欢被人这样叫的,他喜欢年轻,愚人节还会和我们一起开玩笑,呵呵……”顾洁妍、周俊英、崔莎莎、黄然这样告诉记者。在她们讲述的过程中,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时刻流露出她们对这位师长的爱戴。随和、健谈、幽默,是记者在采访时听到的最多的用来形容生活中张教授的词语。这位早已过了古稀
张中载,张中载,1932年1月10日生于浙江宁波,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教五十多年来,张中载教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教学成绩斐然。
名师心得:我觉得教书育人会给人一种幸福感,比升官发财好许多倍。我曾笑对朋友说,大学的门口可挂一副对联:升官发财另寻别路,贪图安逸休入此门。
名师寄语:我们这代教师(指任教的各年龄段教师)具有史无前例的重任———培养中国崛起所需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在小教室里胸怀大世界。
名师名言:教师对学生既要严格,又要爱护。
要在平等民主的思想指导下与学生对话、争论,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以权威的架势对待学生。
http://bfsu.cuepa.cn/show_more.php?tkey=&bkey=&doc_id=315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