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述而·8章)
这一章无疑是讲教学方法要用启发式,而不可采用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注入式。杨伯峻和李泽厚的译文分别是:
杨:“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李:“不刺激便不能启发,不疑虑便不能发现。指出桌子一个角,不知道还有另外三个角,我也就不再说了。”
可见两人领会的角度颇不一样:杨看作是讲“教学方法”,“不愤”、“不悱”是讲学生所处的状态,“不启”、“不发”是讲老师针对这状态应取的“对待方式”;李以为是一般地陈述关于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个规律,愤、启、悱、发四个动词的主体是同一个人。如果原文到此为止,则两种理解都可以成立,并且意思都很好,哪个是孔子的原意,要联系末一句才能判定。
两位先生对末句的理解倒是一致,都认为孔子是说:如果教育对象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教了。李零也这样看,他解释说:“‘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是形容死脑筋,不开窍,一张桌子四个角,看了一个角,不知其他三个角是什么样。”“‘则不复也’,是说既然如此,也就没有必要再讲第二遍。”傅佩荣说得稍微不同一点,意思则一样:“我就不再多说了”。但我要说,在这里,四位先生是错到一起了。
我的理由是:①这不符合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根本教育思想。②举一反三,这是很聪明的人才能达到的,主要是用来夸奖、赞叹某人才智过人,怎么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这个水平呢?孔子决不会这样不讲理。③这一章明显不是讲该招收怎样的学生,主旨乃在教诲为人师者应如何教育学生,既如此,这末一句就也该是针对教育者提要求,不会是讲受教育者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从而决不会是教诲说,遇到教育对象不能举一反三的情况,教育者就可以或应该以“他的接受能力太差”为理由而拒绝继续施教,正好相反,理应是指出:这时教育者就必须考虑、检讨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妥当,不可仍然照老样子教下去。因此我认定,“则不复也”不是说“就不再教了”,而是说:那就不要再用原来的教法了,应该改用别的教法;即这个“复”字的未予说出的宾语不是“教”,而是前文的“启”与“发”。不再用启发式教,并不等于不教了啊。——从语法上看,也应该这样解释吧?
其实,纯从原文的用词上看,对本章末句也应取我的上述理解。孔子在具体谈论“施教”问题时,多用“诲”字,如“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诲人不倦”、“由,诲女知之乎?”;在泛论教育时,则说“教”,如“有教无类”、“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据此,这里的“不复”若是“ 不予施教”的意思,孔子会说“不诲”或“不教”的,说成了“不复”,显是因为前头讲的“启”与“发”都是一种“教法”,而此句是交代不要再“那样教”,所以说成了“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