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坐落在石景山区模式口村北的翠微山南麓。东靠馒头山,西依蟠龙山,北连福寿岭。群山环抱,景色宜人。是明代早期在北京西山一带由宦官修建的重要寺庙,距今已有560余年的历史了,它以壁画、藻井、铜钟、白皮松、四柏一孔桥“五绝”著称于世。
法海寺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历时四年零八个月,于正统八年(1443)建成。是由历事五朝的太监李童集资,工部营缮所修建。明英宗钦赐额曰“法海禅寺”,取“佛法广深大如海”之意,源自《无量寿经》:“ 深谛善念, 诸佛法海”。
法海寺的远山门临近模式口大街,旧时山门有一联云:
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磬声佛号,唤回苦海梦中人。横批:不二法门。
从墙上长出来的柏树和石碑一样挺立,同样记载着百年的沧桑
寺庙的狗过得是相当悠闲
白皮松
大雄宝殿前有两株白皮松,树龄均千年以上。西边一棵树干周长 5.56米,东边一棵树干周长4.22米。枝分三杈,树皮呈乳白色,挺拔伟岸,雄峙一方,颇有银龙飞天之势,守卫着大雄宝殿。
青铜佛钟
法海寺中存有青铜佛钟一口。高1.75米,重1068公斤。钟钮是一对蒲牢相背腾起。蒲牢爪下的菩提叶上铸佛母、天王、菩萨名讳,其下环绕钟顶铸有一圈梵文咒偈,咒偈之下为铭文“敕赐法海禅寺大明正统丁卯四月吉日铸造”。丁卯是明正统十二年(1447)的纪年,钟腰之下有1154名助缘人的姓名,字形工整端庄,在李童和开山住持福寿名下,赫然出现英宗时权倾朝野,宦官专政的第一人大太监王振的名字。
做工精美的木质鼓架
曼陀罗藻井(复制品)
大雄宝殿内除精美的壁画之外,还有镶嵌在天花板上的稀世珍品──三个曼陀罗藻井。其主要意思有三个:一是供奉密宗诸佛菩萨的道场或坛场;二是表现诸佛菩萨悟道的图像、图画;三是附于佛画上的咒语。藻井简言之,曼陀罗就是在画面上设方形或圆形土坛,坛内安置诸佛菩萨之像并加以供奉。
藻井是我国传统建筑中室内的一种装饰处理。顶部为穹窿形的天花,饰以彩画,华丽如藻,形状似井。曼陀罗与藻井的结合,象征天宇的崇高和伟大,代表佛教的尊贵和等级。三个藻井分别置于三世佛————顶部。上圆下方,通高1米,分作三层, 层层上收。底层直径2.94米,上层直径2.45米,四周饰以斗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中央藻井顶部绘有毗卢遮那佛曼陀罗,东边藻井绘制药师佛曼陀罗,西边藻井绘制阿弥陀佛曼陀罗。工匠通过艺术的手法将法海寺的曼陀罗藻井流传后世,堪称密教艺术之精品。
壁画(复制品)
1993年,经我国文物界、美术界著名专家论证,法海寺壁画的艺术水平、绘制技术、制作工艺及保存完好程度等各方面堪称明代壁画之最,是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壁画方面的杰出代表,与敦煌、永乐宫壁画相比各有千秋,并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相媲美。法海寺现存壁画共十铺,面积236.7平方米,分布于大殿的佛龛前后、东西山墙和后墙壁。壁画作者为宫廷画士官宛福清、王恕,画士张平、王义、顾行、李原、潘福、徐福林等15人。
步入远山门,沿曲径北行,在接近法海寺的地方,有座小巧的拱桥,只有5米长,3米宽。此桥为单孔,桥拱弯弯好似罗锅,因此当地人称其为“罗锅桥”。桥拱两侧的石缝中,对称长着四棵苍翠的古柏,人们形象地把它称为“四柏一孔桥”。此桥何时所建?人们说不清,一个优美的传说在当地流传。
传说法海寺的创建者李童,不想给工匠们发工钱,怎么才能赖帐呢?他到了寺前,看到一条深涧挡住去路,不觉心生一计,他对工匠们说:“过几天寺庙落成,皇帝驾临本寺,过此涧需建一座四百一孔的桥,四百,象征着皇帝的英明威震四方和九五之尊,如果两天内建好桥,不但照付全部工钱,而且每人另奖五两,如果不能按期完工的话,每人扣银一百两。”工匠们明知是诡计,却无可奈何。突然,有一工匠心生一计,告诉大家明晚正式修桥。到了规定的日子,李童好不得意,忽然下人来报,桥建成了!李童来到桥前,问四百一孔桥在哪儿?工匠们一指,只见涧旁有四棵柏树拱托着一块石板,飞架在涧上,工匠说四棵柏树正是“四百”,桥下是一孔,岂不是四百一孔桥吗?李童一听,当初也没把“百”和“柏”说清楚,只好照数发工钱。
寺外的一处遗迹,可能是墓碑,不知道是不是李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