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平是一位善于写女性传记的作家,圈内圈外颇有赞誉。著有《林徽因》《林巧稚》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她安生立命的本职工作是位编辑。
张清平,名如其人,风姿清雅,韵致淡定,她身上有着一种古典的蕴婉与矜持。岁月中的红尘喧哗,没有在她身上留下浮躁与张扬,她如深谷幽兰,优雅收敛。她主宰着自己内心的那份清净平和,抵御来自尘世的浮躁繁杂,用心清平柔来表达对喧嚣尘上的隐忍和淡然,在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态下,专心创作,用传记中的人物,来解读着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坚守。
清平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存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清平用心,用爱,用真实来写这两本传记文学,抒写出她们的独特魅力,去寻找一种对生命的感动,在寻找中也撰写了一份自己的心灵记录,将自己融入了林徽因,林巧稚的生命体验中,穿越历史的限定来看林徽因,林巧稚的人格魅力,呈现出她们不凡的人生境界。
清平呈现给读者一个富有诗意而不失真实的林徽因。
在众多林徽因的传记文章中,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先生认为张清平著的《林徽因》最接近真实。他自己出钱到百花文艺出版社买了20本,送他的亲朋好友,让清平感动不已。
梁从诫认为清平写的《林徽因》,细腻,客观地再现了他母亲美丽丰富的情感世界。
他对清平说:“我以有这么一位招人爱慕的母亲而感到骄傲,更为她和她周围有着亲密关系的男性朋友和我的父亲、出于对他人的尊重和爱护,能如此克制地处理个人的感情问题,表现出如此崇高的社会道德和胸襟而感到骄傲。”
确实,林徽因之所以是林徽因,离不开梁思成,也少不了徐志摩、金岳霖。清平在撰写中,毫不回避林徽因和他们[]的感情交往,写得十分坦诚、大气、感人。正如清平所言:“林徽因是幸运的,她因自己生活中优秀的男性而更加优秀------”
关于林徽因传记的版本有好几种,但从记实的角度来说,张清平的《林徽因》更贴近林微因本人,少了一些猜许和夸张以及风花雪月,更多的是注重实际,因此得到林徽因家人朋友的认可。
清平呈现给读者一个大美,大爱的林巧稚。
“写传记文学难,写科学家的传记文学更难”。
清平依着她深厚的学养、真挚的情感、敏锐的触觉,把生命科学的圣洁和文学创作的溢美相交融,跨越了以往“献身医学,献身人民”的政治说教的范式,写出了一个懂生活,爱生活,别有一番生活情趣的林巧稚;写出了林巧稚生命里鲜为人知,沉默在生命深层的慈爱智慧之光和做女人的风韵。
这本传记一出,厦门电视台就要改编成电视剧。
作为清平的朋友们都能见证她在创作过程中的辛劳和求实精神。
为了要写好林徽因,林巧稚,在写作前,她阅读了大量的史料和所能看到的关于传主的文字,她在这些文字中去解读她们,努力贴近人物的心灵轨迹,尽可能把握好人物生活化的合理、准确地表达出人物的精神素质。不辞辛苦,辗转地探访林徽因,林巧稚的亲朋好友,从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以及她们和亲人朋友的关系中,自然流露出她们的真性情,撰写出灵动鲜活,有深厚精神内涵的林徽因,林巧稚。
在喧闹的、意识形态至上的年代,这样两位高贵,美好的女性,因为不合时宜而沉寂在历史的深处。经清平认真的史料梳理和动人的艺术描写,使林徽因、林巧稚连同那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群体璀璨夺目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翻开这两本传记文学作品,就能感受到清平特有的细腻,缜密和聪敏,感受到她宽厚的温情,亦感受到清平那颗纯洁求真的灵魂和唯美的神韵。也让我感动着清平心无旁骛,潜心著书,灿烂之后对世俗的那份淡然。
清平是在通过撰写这两本女性传记,表达她的一种向往,一种呼唤,一种反省。即使在这个很物质的时代,人们仍然向往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品质。在世事变幻中,清平撰写出了林徽因,林巧稚的人格魅力,会以正向的能量影响着世人。
在这少了许多燥热的夏末,没有拘束,没有功利,充溢着宁静周日的下午,写下这些文字,清平不知是否读懂了你?——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连接魏红的博文——从《林徽因》到《林巧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e3271010009p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