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经典:《静悄悄的革命》《教书匠》

推荐教育经典之九:《静悄悄的革命》

(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

推荐理由:

虽然佐藤学在书中记录的都是教室里发生的小事,但对这些小事的解读回答了孩子为什么不喜欢上学、教师的手势对教学有怎样的影响、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倾听学生发言是教学的重中之重等深层次问题,并让我们重新审视每天的教学活动,重新构筑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学习模式,最终告诉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或者第一线的校长、教师,该怎样投入这场革命,怎样迎接新的教育时代。

内容简介:

佐藤学每周去各地的学校访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养护学校等,看过数不清的教室,在各个教室里观摩,近20年来一直如此。他与校长、教师们一起研讨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把曾经访问过、观察过、合作过的日本各地的学校里、教室里正在发生的状况,写在《静悄悄的革命》里。而正是这场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促进了教师自主性发展,也使得教学实现了积极的变化。

作者介绍:

佐藤学,1951年生,历任三重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东京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东京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也是美国教育科学院外国院士、日本学术会议会员、日本教育学会会长。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他走访了全日本各地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与教师共同尝试从内部对各类学习班和学校进行改革。在学习班中,他推进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在学校里,他推进构建教师之间互教互学的“合作性同事”的关系;在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方面,他推进由监护人参与授课的“参与学习”实践。著有《教师的挑战》《教育改革设计》《改变教学,学校改变》等。

精彩书摘:

创设以听为中心的教室

佐藤学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要创设一个每个学生都能安心发言的教室环境的话,必须对各种不同的意见士分敏感地倾听,建立起相互倾听的关系来,否则这一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

然而在大多数的教室里,这种“倾听”关系没能在学生当中建立起来。在没有“倾听”这一相互关系的教室里,占支配地位的是对他人的漠不关心,因此,相互学习的关系是不可能产生的。

要形成这种互相倾听的关系,光靠说一句“喂,注意听呀”是不够的。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除此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在教室里,凡有不好好听别人发言的学生,肯定有不认真地倾听每个学生的一言一行的教师。这种不善于倾听的教师,往往自己很爱讲话,但讲话时是不会对自己的言辞进行谨慎的选择的,也对在场的每个学生能否听到或理解自己的讲话毫无意识。靠这样的教师是不可能在教室里建立起互相倾听、互相学习的关系的。

教师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应对,应能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

在改革第一年的教学研究中,我所重视的正是这种互相倾听关系的形成。接下来就是教师的讲话方式,即视学生的每一句话都如珠玉般的宝贵而给予尊重的态度,以及消除粗话或含义不清的言辞,精心选择那些能给每个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言语来上课的讲话方式。如果不能建立相互倾听、相互交谈的和谐关系,是无法创设出相互学习的教室的。

不过,不论教师的倾听方式和讲话方式要怎样地改进,也不可能马上在学生中形成互相倾听的融洽关系。期待学生发生改变不能过于心急。学生的变化是缓慢的,历时越久越见成效。至少得有10个月的思想准备,并坚持不懈地鼓励学生去建立这种关系。就这10个月的重要性而言,要说是第二年或第三年的教学发展的保障也不为过。

(本文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112-113页)

教师书评:

课堂缘何变得静悄悄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实验小学范里

假想出游,想读书,然而总有意想不到的人找你,预料不到的事烦你。想要坐定看一本书尤其是与专业有关的书,真是很难。

在碎片拼出的空闲里,我遇到了佐藤学,遇到了他写的《静悄悄的革命》。

佐藤学,日本东京大学教授,20年间共访问过1000多所学校,参观过7000多间教室,他的文章“多使用日常语言来描述具体形象”。读他的书,你看不到居高临下的做派,看不到引经据典的铺陈,看不到诘屈聱牙的矫情,有的只是同事交流一般的随和,却又在不经意间,让你点头连连,大呼精彩。

“日本小学教室的特征是‘闹哄哄(发言过剩)’,而初中、高中教室的特征是‘静悄悄(拒绝发言)’……在欧美小学里,学生是从小声的不甚清楚的发言开始起步的,进入初中、高中之后,越往上越能活泼地、明确地发表意见或表现自己,渐渐地成长起来。与此相对,为什么日本的小学里闹哄哄的发言过剩的学生到了初中、高中后就会表情麻木、拒绝发言、沉默不语了呢?

这段描写是很多读过此书的老师不能忘却的情景,中日两个国家虽然隔山阻水,虽然语言不通,但是教室里的生态又多么相似。

去年,我在墨尔本一所学校停留了一周,感受到的是另一种情形。学校都是小班教学,没有统一教材,老师驻室办公。孩子和老师就像家人一样,相互熟识,亲密无间。老师对每个孩子的秉性了如指掌,顽皮的孩子叫到跟前耳语几句,就撒娇而不撒野了。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席地而坐,听课的时候想坐就坐,想趴就趴,喝水如厕只要不影响别人就行,形式上十分自由,但是孩子们的眼神都聚焦在一起,他们凝神静听,不管是老师讲课还是同学发言,真是到了形散神不散的意境。要是有不听课捣蛋的怎么办呢?那就“一边凉快去”。我就看见教室一角单独坐着一个面壁思过的孩子,猜想是受了惩戒了。

在这点上,源于德国的华德福学校的教育观念更令人深思。他们的课堂上,老师既不表扬谁,也不批评谁。让孩子在参与活动时,不为了表扬而活动。反观我们的课堂,在我们的教育失去最初的创造力后,表扬和惩罚作为外在的学习推动力,已经渐渐地异化成为学习的唯一动力,这难道不是值得我们反思吗?

我们喜欢热闹的课堂,众生喧嚣中,小手高举,小脸通红。而我们却常常忽略了他们,只顾自己的表演,对于别人的发言不愿意认真倾听,常常赶教案的进度,把学生的发言引导、驱赶、逼迫到自己的预设轨道里,就算大功告成。但是,这难道是老师的过错吗?在教材统一、进度统一甚至作业统一的环境中,老师和学生不都是“被驯服出来的虚假主体”吗?

在《静悄悄的革命》中,佐藤学先生认为除了班级人数、一统化教学形式、讲究效率的课程等原因之外,还有我们的学校文化,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等,使得日本的幼儿园、小学与初中、高中的课堂生态有了如此明显的不同。他认为,长大的学生会尽力反抗小学时代被驯服出来的虚假主体性,中学生拒绝发言,面无表情地坐在教室的情景,不仅仅是中学任课教师的责任,幼儿园、小学的教师也必须对此负责任。

而我觉得,佐藤学如果能联系东西方文化差异等方面看待问题,他就不会把棒子仅仅打在老师身上了。国外机场、商业大街人流如潮,却安静有序;市民公园风景如画,却不见人群拥挤,更没有嘈杂声响,他们追求自我,也尊重环境,在默契中得以和谐共存。再看看我们这片喜欢热闹的土地上,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挤,广场、街头都是大妈大婶扭秧歌、扇子舞,公园、茶室更是拉嗓子,唱大戏,这种卡拉OK式文化熏陶下的市井民风是如此的不同。

推荐教育经典之十:《教书匠》

〔美〕弗兰克·迈考特著,张敏译

推荐理由:

如果能在40多年的教学生涯能影响一个孩子,那就不枉此生。这是作者始终坚守的教育信条。在书中,作者以不动声色、辛辣诙谐的文字,讲述了自己在纽约一所小学30年的教师经历。他真诚而执着地坚守讲台,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潜移默化地告诉他们做人处事的道理。透过一个个小故事,作者向我们展示了真正优秀的教师形象,教会每一位初登讲台的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如何走进学生心灵,真正让每个活生生的孩子成为我们期望的那个样子。

内容简介:
该书写的都是作者在纽约市一所高中30年教学生涯中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故事。其中既有开学第一天因为吃了一名高中男孩的三明治而差点被开除的惊险经历,也有与校长机制的交锋,更有与学生之间感人肺腑的一幕幕。在一个个故事的背后,一位有着爱心与智慧、与学生心心相通、不妥协于任何权威的教师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介绍:

弗兰克·迈考特,美国著名作家,教师,普利策文学奖获得者。193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4岁举家迁回爱尔兰故乡,在贫民窟度过苦难的童年。13岁辍学。19岁心怀“美国梦”只身重返纽约,做过酒店勤杂工、码头工人、打字员,当过兵,后来考入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前后教过12000多名学生,并荣获“全美最佳教师”奖,被誉为“老师中的老师”。198年退休,开始正式写作。2009年6月,病逝于纽约。主要作品有《安琪拉的灰烬》、《就是这儿》、《教书匠》等。

精彩书摘:

三明治事件

1958年3月里的一天,在纽约市斯塔滕岛区麦基职业技术高中,我开始了自己教学生涯的第一堂课。当一个叫皮特的男孩大喊“谁要大红肠三明治”时,三明治事件上演了。

“你开玩笑吧?你妈妈一定不喜欢你,才给你这样的三明治。”皮特把三明治纸袋扔向发表评论的安迪,纸袋掉在地上。

全班欢呼起来:“打!打!”我从讲台后走出,发出了教学生涯的第一声:“嗨”。没人理我,他们正忙于使这场既可以消磨时间又可以使我忘掉上课的战争升级。

我走向皮特,发表了我的第一份老师声明:“不要扔三明治。”皮特和整个班级惊呆了。本尼从教室后面喊道:“嗨,老师,他已经扔了三明治,现在叫他不要扔三明治没用。”

全班大笑起来,并等着我的行动,纽约大学的教育学教授们从来没有教过如何应对飞舞的三明治之类的情形。

我把三明治捡了起来,吃了。这是我的第一个课堂管理行为,我那张被三明治塞得满满的嘴吸引了全班的注意力。他们,34个平均年龄16岁的男孩和女孩,惊讶地呆望着我,我可以看见他们眼里的钦佩。皮特说:“哟,老师,你吃的是我的三明治。”

全班都嘘他:“闭嘴,没看见老师正在吃东西吗?”
我舔了舔手指说:“好吃。”然后把纸袋和蜡纸搓成团,弹进废纸篓。全班欢呼起来,“哇噻!”他们说,“看哪,他吃了三明治!他命中废纸篓了,天哪!”难道这就是教学?是的。我觉得我是个冠军,我在这个班上无所不能。

编辑者言: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书匠的秘密

■黎遥

2009年夏,全世界都在为经济危机苦思对策的时候,我注意到美国《纽约时报》突然报道一则新闻:普利策奖得主、《安琪拉的灰烬》作者、“世界上最伟大的教书匠”弗兰克·迈考特于7月19日病逝,享年78岁。
此后几天,几乎所有的美国媒体都对这位“教书匠”的病逝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对其从无限艰难中立志成为一名教师,到最后成为一位享誉全球的“教书匠”的过程进行了重新梳理。此后几天,全球有影响的媒体也都纷纷为这位“教书匠”举行各种哀思活动,连很少刊载人物专题的《出版家周刊》,也以罕见的礼遇辟出较大版面对这位“绝唱级的教书匠”进行了隆重的怀念……

这位“教书匠”究竟是何许人也?

他何以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师?

几年前的一个偶然机会,无意间见到一本书《TeacherMan》(教书匠),封面上几个粗粗的粉笔字“印”在约略有些发冷的水泥地板上,字迹上方,一个孩子坐在地上若有所思。孩子为什么会涂鸦成这几个字?若有所思地翻开书,第一页,说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教师首次站到讲台上,他学过所有教育理论,但从未学过怎么应付这个危机:一块掉在地上的三明治……
当中国的教师遇到这个情形时,会怎么应对?我心潮澎湃:若不能将这本书介绍进中国,不能将这本书介绍给中国的孩子和教育他们的“教书匠”阅读,乃是一种罪过!
随着与各方代理人接触,我逐渐了解到:《教书匠》的作者弗兰克·迈考特(FrankMcCourt),在1999年以《安琪拉的灰烬》荣获当年普利策奖时,在美国早已是家喻户晓。他被全美民众熟知,并非因为高升学率、某科目权威、押题高手,而是因为他的故事和他的心灵。
他在退休后才开始动笔写第一部回忆录《安琪拉的灰烬》,他以浅显、流畅而又生动的语言,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出发,描述了其悲惨而苦难的童年生活,以及在极度苦难中的挣扎和成长历程。他的叙述散发出独特的风趣,表现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展示出夺目的人性光辉。这本书除了荣获普利策奖之外,还荣获全美书评奖等多种奖项,并且连续117周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被译成25种语言在全球发行,引来无数读者的感动。此后,他再接再厉,写出了《就是这里了》和《教书匠》,完成了“人生三部曲”,从此他感人肺腑的故事传遍全球。
著名作家曹文轩将《安琪拉的灰烬》评为一部“诗化”之作,“在这种生活里,有着梦想,有着眺望,有着前方,有着境界,有着生机,有着美感与情调。正是由于它的存在,那些在苦难中的人,才避免了彻底的堕落,才从容不迫地走向前方。”
在著名作家梁晓声眼中,《安琪拉的灰烬》乃是一部“天使之书”。而另一位作家高建群,则说得更富激情:“在熙熙攘攘物欲纵横的今天,那些虚假的作品在《安琪拉的灰烬》面前应当羞愧。”
如果说《安琪拉的灰烬》和《就在这里了》讲述了“教书匠”从物质上的一贫如洗到精神上的富可敌国,那么《教书匠》则是群英之中的“拈花一笑”。在这里,在纽约的麦基职业技术高中,飞落到地上的三明治让毫无准备的迈考特怔住了,但片刻之后,他几乎是以自然的、自觉的、毫不做作的方式,捡起那块沾了灰的三明治,放入口中,吃下去。他认为,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好孩子,也没有天生的恶棍。
弗兰克·迈考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师,有些“教室谋略”甚至无师自通。任何一所师范大学都没有教过他具体的“作战”方法,任何一本教育理论图书上都找不到一条类似的教学韬略,他似乎天生就明白:教师绝非天生就是率领学生的首领,不是学生征服教师,就是教师征服学生。
他,弗兰克·迈考特,真诚地征服了讲台另一面的学生——他一生教过的所有学生,甚至包括一些“坏蛋”学生——无一例外成为有用之材,无一例外受到社会尊敬。
推荐经典:《静悄悄的革命》《教书匠》
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值得一个“教书匠”引以为荣的?
于是,在前年的教师节前夕,我将《教书匠》送给在中学做老师的同学,觉得这是一本大可以作为“教师节”礼物的书,一本能够给人温暖和尊严的书。但是没有想到,换来的竟是一个令人万分悲伤惆怅的故事。
书退了回来,包装纸已经撕得破破烂烂,但书完好如初,从未被人读过。那位做教师的同学已经不再是“教书匠”,他3年前就已辞职!
一生只从事了一种职业的迈考特知道,站在讲台一边,他是“教书匠”;当他走下讲台,来到他的“对手”中间,他依然是“教书匠”;当他走出教室退休在家,他依然是堂堂正正的“教书匠”!
他知道,他的舞台并非仅仅局限于讲台一方,他会跨出一步,区区一小步,走到学生之中,将自己看成教室里的最普通一员——不是上帝,不是首领,甚至不是“教书匠”。他也知道,学生绝非始终是他的死敌,即使他们对他常常恨得牙根发痒,即使他们有时甚至恨不得宰了他,他,一个从大西洋另一边的爱尔兰来到美国的异乡男子,永远是一个会给“兔崽子们”留下无限美好记忆以及带来惊喜、希望和灿烂笑容的美国“教书匠”。
这便是一个世界上最伟大“教书匠”的秘密。
(黎遥,新经典文化·新经典文库总编辑,《教书匠》一书特约编辑)

教师书评:

源于心灵的自由之境

河南濮阳市油田一中 张颖立

《教书匠》中最让我感到亲切的是弗兰克·迈考特在《序》中提到的英语老师史密斯小姐,她希望在自己40年教学生涯中能影响哪怕只是一个孩子,那样就可以开心地离开人世了。是的,我也常常这样想,有时是一种回望从前感到硕果累累的成就感使然,有时是前行中感到无力和茫然时的自我安慰。

可是弗兰克·迈考特在《序》中说:“继续做梦吧老师,你将不会受人歌颂。”有好几天,我都感到不解:为什么,为什么他要对自己的老师这样说?一个致力于用心灵引导学生的教师怎么会得不到学生的肯定?从刚踏上讲台到如今,我曾经无数次收到学生的小诗、纸条、短信来表达对我的喜爱和不舍。我的信念和史密斯小姐是一样的,那些来自学生的回音不是肯定的吗?

直到再一次读完《教书匠》,我才恍然大悟:弗兰克·迈考特不正在歌颂他的老师吗?他所发出的,难道不是许多像他一样被影响了的孩子的声音吗?迈考特先生以自己一贯的自嘲方式写出了教师的辛酸,也表达了对史密斯小姐一样的所有好教师的礼赞。

“教室是优秀剧本的演出场地。”迈考特说。许多成功教师的成功经验就在于,他们将心灵的光芒汇入角色,将本色与角色合一,也经由教学这一途径更清晰地照射出自己的灵魂,完成了从自己的卓越与伟大到自身的缺点与局限的自我认同,从而以一种深刻的方式将知识烙入学生心灵。

从FEAR(害怕)到FREEDOM(自由),是迈考特先生对自己从教的心路历程所做的精炼总结。刚刚踏上讲台的迈考特先生,内心充满了害怕。当学生把装着三明治的纸袋扔到地上时,他语言的制止实际上不可能对学生产生任何效力,他捡起三明治吃掉的行为充满了个人化色彩。迈考特的做法常会被人们归入“教学机智”一类,然而,这一做法是他长期饥寒交迫的成长岁月的馈赠,这种本能性反应使他赢得了学生的赞扬,而他吃完三明治顺手把包装纸搓成团投入废纸篓的动作才是个更接近“教学机智”的有意行为。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始终与内心交会、把本色与角色交融的教学生涯,一点点完成自我认同,一点点从害怕走向自由。

与迈考特不同的是,我踏上讲台的心理起点是热爱而不是害怕,但在之后我常常会感受到害怕的魔性。从高中时起,我就认定从教是我毕生的职业选择,起因就是某年《新华文摘》上一篇关于任小艾老师的报道。我向往与任老师一样以一种更加开明鲜活的方式从事教育活动,所以我上师大、学中文、教高中……这里面没有任何被迫的成分,我就是这样带着“终于走上了讲台”的幸福感开始教学生涯的。从一开始,我就获得了许多认同,每一天都在实现着自己的理想。

那时,如果说害怕也在我的生活中存在,那也许是因为一点疏忽导致的不完美,或者是每个教师在每节课之前都会有一点点的不安,哪怕你为此已经进行了非常充分的准备。然而,当“教师要有服务意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等观念从天而降时,害怕就以另外一种形态出现了。

我怕跪着教书,因为在服务意识左右下的教学双方连敌人间的平等都没有,更不会有敬佩,只会有满意与否这样的评价。我怕“教得好,考不好,一切都白搭”的论调,抹杀教育过程的长期性,抹杀教育的“教化、培育”的实质而直盯着考试成绩,其心理基础和“一切向钱看”并无二致。我怕任何形式的僵化、功利的教学观,怕自己必须把灵魂淹没在一种又一种原本很个人化却被戏剧性地大范围推广的教学法中。

“我热爱教育,但我讨厌这样的教育环境!”我怕我会在这样的声音中渐渐泯灭了激情。相比之下,迈考特先生的教学生涯虽然起自害怕阶段,并在很长时间里延续着这种感觉,虽然他也在意督学的目光,但他害怕的对象常常是形形色色的学生。他,实在是比我等教师幸福了许多,是真正苦尽甘来啊!

而如我一般的教师,在美好的开端之后就必须面对痛苦吗?这时,来自学生的认同就成了荒漠中的甘泉,它会让人在长久的窒息之后再次精神百倍,让你直面迈考特先生指出的教师困境:“只要你想当老师,就无路可逃。”“你可以被击倒或者被刺伤,而那就将为你的教学生涯画上句号。但是如果你坚持下来,你就能了解到其中的窍门。”窃以为,比起始终坚持教师这一职业选择,得到学生的各种形式认同要容易得多,而后者恰恰可以降低坚持的难度。

回到迈考特的“三明治事件”。学生们看到老师吃掉扔在地上的三明治之后,会因为“亲其人”而更加容易“近其事”。而这一结果,是迈考特以本能般地融入自己成长体验的方式达到的。事实证明,没有一个成功的教师是以彻底的知识传授者的面貌存在的,他们的经历、方法往往大相径庭,但他们往往都会将自我与所教授的知识融合,用亲近自己内心的方式引导学生。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用一个绝妙的比喻描述师生关系:“师生是人类古老的共舞舞伴。”教师带着学生起舞不能仅仅靠技巧,更要靠心灵。唯此,才会在心灵交会时互放光亮。

电影《死亡诗社》里有个情节令我难忘:基廷老师给学生教授诗歌时告诉他们,人类之所以要写诗是因为人类有激情,而诗歌恰恰能够把生命的精华传递给人们,这样,才能够“把非生命的一切全都击溃”。这和《教书匠》里迈考特先生让学生写请假条、朗诵菜谱异曲同工,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课程鲜活,让学生的生命鲜活。而学生对教师的感念,往往正是这种心灵被激活之后的反应,就像被迫离职的基廷老师临走时,学生站在桌子上高喊“船长,我的船长”一样,就像在班上和迈考特顶嘴的塞丽娜离开学校后托同学转告他要选择教书作为自己的职业一样。

世界上最坚强也最脆弱的堡垒来自我们心灵,世界上最合用的教学法也应该是源自心灵的,只有这样才能与内心的恐惧和外界的破坏力对抗。像无数生活中与虚构中的好教师一样,自嘲为教书匠的弗兰克·迈考特以他从教30年的酸甜苦辣再次验证了这一点,也为挣扎于教育泥泞中的万千教师指明了从害怕到自由的出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4237.html

更多阅读

佳片U约 苏联二战经典:《升华》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苏联二战经典:《升华》[海报剧照]

佳片U约 20集美国二战经典:《加里森敢死队续集之战争》(1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20集美国二战经典:《加里森敢死队续集之战争》(1-10)[海报剧照][热诚推荐]片子结构有些散。没有 加里森敢死队好看。加剧还有许多情节的曲折,和身

声明:《推荐经典:《静悄悄的革命》《教书匠》》为网友拾你所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