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曾经拥有的藩属国 曾经拥有

大中华曾经拥有的藩属国

包括藩属国的清朝地图

彼时汉唐,睥睨宇内,恩泽四海,威震八方,万邦来朝。汉朝的军威远播中亚、欧洲里海、俄罗斯贝加尔湖一带,唐朝的富丽堂皇影响到印度、阿拉伯和东欧地区。一直到明朝和清朝,中国还拥有几十个藩属国。但到了1840年晚清被英国击败,以后被列强连续入侵和掠夺,富裕的中国慢慢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逐渐丧失了所有藩属国,甚至沦为西方的半殖民地,到了1949年才真正获得独立。留在国人记忆中的主要藩属国有:

朝鲜(高句丽、新罗、百济)

周武王伐纣后,纣王的叔父箕子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北部,建立“箕氏侯国”,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汉初,燕王卢绾叛汉后逃至匈奴,其部将燕国将军卫满率千余人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于公元前194年推翻了箕子政权建立卫氏政权,史称“卫氏朝鲜”。汉武帝灭卫满朝鲜,将其国土分为四郡,史称为“汉四郡”。

公元618年后,唐朝与朝鲜境内的新罗结盟灭百济和高句丽,新罗最终统一朝鲜半岛。918年王建推翻了新罗王朝建立高句丽国,高句丽国相当于现在的朝鲜和韩国再加上部分我国吉林和辽宁的部分地区。北宋建立后延续中朝友好,直到993年高丽王国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又被迫臣服金国,1231年蒙古灭亡高丽并建立行省,朝鲜在历史上第一次亡国。元朝末年,高丽第31代恭愍王看到明灭元,遂决定弃元归明。后明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赐朝鲜王"李"姓,后称为李氏朝鲜。1591年日本丰臣秀吉派兵20万侵入朝鲜,明朝皇帝万历派10万军援朝,历经8年击溃日军,朝鲜国王感激涕零,发誓永为明朝藩属,中朝友谊达到了历史顶峰。

朝鲜王宫景福宫

1618年朝鲜出兵袭扰后金配合明军的作战,后金为扫除后患于1636年攻占朝鲜,朝鲜国王投降,奉清朝为宗主。清朝定都北京后,朝鲜方面,每年除有贺冬至、贺正朔、贺圣节、纳岁币的四次固定朝贡使节外,还有多种不定期使节来华。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把侵略予头指向朝鲜,发动了侵略朝鲜继而侵华的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后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朝鲜沦为日本的“保护国”。1896年,朝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改国号为"大韩帝国"。其实"韩"、"汉"谐音,大韩有寓意汉氏血脉的意思。朝鲜族在19世纪前以汉字为书写工具。

1910年日本侵吞朝鲜,李氏朝鲜灭亡。朝鲜正式成为日本进攻中国的前沿跳板和军事基地,朝鲜籍日军在1895年后参与了台湾战役、八国联军侵华和日俄战争,在抗战爆发后也进入过中国进行了烧杀抢掠。1919年朝鲜在上海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组织“韩国光复军”和“朝鲜义勇队”,参与对日作战。

1945年朝鲜被美苏人为分裂,南北部成为两个不同意识形态的独立国家。当美国干涉朝鲜统一战争后,中国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出兵参战,历经3年结束朝鲜战争,恢复了战前的相持状态,这是历史上中朝第二次携手抵抗共同的敌人。

琉球 (冲绳)

琉球是今天日本的冲绳。中国与疏球的宗藩关系有五百多年之久。自明初以来,琉球历代国王都接受中国册封。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对中山王察度发布诏谕,山北、中山、山南三王向明朝贡。诏谕中称其为琉球,乃成为正式名称。1392年,朱元璋“更赐闽人三十六姓”入琉。这批中国移民主要是向琉球传授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琉球王国也曾主动请求赐人,如从中国去的蔡氏为蔡襄的后人,林氏为林和靖家族的后人。

清朝建立后,琉球使节于1646年来华,受到顺治帝的接见。从此,琉球使节与清廷往来不断。每逢琉球新王继位,都有清朝使节前往册封与庆贺、1663年(康熙二年)和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清帝两次赐印给琉球国王,乾隆所赐之印写有“琉球国王之印”字样。直至19世纪60年代,琉球始终承认自己是清朝的藩属。

乾隆皇帝御书扁額 ----《永祚瀛壖》

1872年,日本明治天皇登极,讽示流球朝贺。琉球国王遣其子赴东京贡献方物。日本天皇下诏,以琉球为藩属,1873年又列琉球为府县。1875年5月.日本强令琉球国王停止对中国的“朝贡”,并派军队驻扎琉球;为了消失中流之间“宗藩关系”的痕迹,6月又强令琉球改用日本年号。1876年,日本在琉球设立司法机构,事实上将琉球置于其统治之下。琉球国王不堪日本的侵略压迫,于1877年4月秘密遣紫巾官来华,恳求阻止日本的吞并行径。清廷派员到日本进行交涉,但未取得成果。1879年3月,日本政府出兵占领琉球,3月30日正式宣布琉球为冲绳县。1879年7月3日和23日,琉球国王又密令紫巾官两次赴天津拜谒李鸿章,请求清朝问罪于日本。10月24日,琉球耳目官等到北京总理衙门“长跪哀号,泣血吁请”,希望清朝能在“俯怜二百年效顺属藩”的份上派军队援救琉球。

清朝与日本曾就琉球问题多番谈判未果,直到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不仅对琉球失去发言权,还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1945年日本二战战败,《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规定日本必须放弃侵略所得土地,只能保留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随后美国对钓鱼岛及琉球实施“托管”,但1970年美日签定《美日旧金山和约》、私相授受,日本窃取琉球(今冲绳)及钓鱼岛。至今,琉球群岛的主权未定,中国从未承认日本对其主权,而二战后也一直存在“琉球复国运动”。

安南(越南)

安南(今越南),从西汉到唐朝一直是是中国的领土,为交趾郡,有大量中原人移民在此居住。直到唐朝后期叛乱,北宋王朝不想收复,越南才变成国家。资源贫乏。在明朝前期,北部是明朝领土,南部有独立的政权,但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属于明朝的藩属国,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清朝。明朝瓦解,满清入关,当时统治越南南部的政权看到中原内乱,趁机北上,掠得今天越南的北部河内、凉山一带,并继续北上。但清政府稳定之后,便归属清朝藩属。这就是为何在越南一直有清朝的驻军的原因。

《清乾隆平定安南战图》册之《阮光显入觐赐宴图》

明建文帝时, 安南处在黎氏王朝的统治之下。16世纪初分裂为两个对立的封建集团.北方郑松集团控制了黎氏王朝的朝政,南方则为阮潢集团所控制。为了对付南方的阮氏集团,郑氏集团急欲结好清廷。1660年(顺治十七年),黎朝派遣使节到清朝朝贡,清朝随即同意册封黎维棋为安南国王。原来割据于安南南方的阮氏集团到17世纪末完全吞并了南方的占城国。1702车,阮福映派遣使节来中国,请求清廷册封,遭到清朝的拒绝,于是自立为王。1803年,阮福映改安南为越南国,清朝命广西按察使出使越南、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

19世纪40~50年代.法国开始武装侵略越南,1862年6月强迫越南签订了第一个《西贡条约》,把越南南部六省变为法国殖民地。1874年3月,法国迫使越南签订第二次《西贡条约》,在条约中法国“承认”越南“独立自主”,但须由法国主持越南的外交,借以否认中国的“宗主权”和确立法国在越南的特权地位。1875年5月,法国将这个条约通知清朝,并要求中国约束黑旗军。清朝一再强调对越南的“宗主”保护责任,并指出在越军队是应越王之请去“剿匪”的。1877年,越南照例遣使来中国朝贡,法国也未加阻止。1883年,法国全面侵略越南,迫使越南签订了越法《顺化条约》,越南承认并接受法国的保护权。1884年6月,法国强迫越南签订了第二次越法《顺化条约》,确立了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中法战争结束后,1885年6月,中法正式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法新约》),清朝承认了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

苏禄(菲律宾苏禄群岛)

苏禄是今天菲律宾的苏禄群岛,自古扼中国与阿拉伯、棉兰老、维萨亚和婆罗洲之间交通要冲,历史上很早就同中国有着密切的的友好往来。在明代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群岛上的三位国王--东王巴都葛叭哈喇,西王麻哈喇葛麻丁、峒王巴都葛叭喇卜率领家眷一行340人组成友好使团,前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受到明明成祖朱棣的隆重接待。辞归途中,东王不幸染病殒殁,明永乐帝闻讣,即派官员为东王择地厚葬。

苏禄国东王墓座落在山东省德州市城北

大中华曾经拥有的藩属国 曾经拥有
1726年(雍正四年),苏禄国王再次遣使到清廷朝贡。1754年,苏禄国王上表乾隆帝请以苏禄国土地、丁户编入中国版籍,乾隆帝婉言谢绝。1713年清世宗雍正九年,根据东王后裔入籍中国的请求,摺奏清廷,题定以汉字温、安二姓入籍德州,成为中华大民族中的一员,东王后裔迄今已传至21代。

1851年,西班牙侵占和乐岛,清朝与藩属国苏禄王国的交往中断。1521年,麦哲伦探险队于地理大发现首次环球航海时抵达菲律宾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步侵占菲律宾,并统治长达300多年。菲律宾之名,乃自当代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而来。1898年,爆发美西战争;6月12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尔后西班牙战败,签署“巴黎和约”,美国接收菲律宾并实行统治。1942年,菲律宾被日本占领。二战结束后,菲律宾再次沦为美国殖民地。缅甸缅甸元朝时成为中国的藩属国,1278年元朝设置“缅中行省”,管理缅甸东北部地区。后撤,并入“云南行省”。清朝前期曾多次派兵出征缅甸。1769年,清朝派大学士傅恒督师入缅,缅甸国王孟驳惧而求和。双方议和之后,缅甸派使节朝贡清王朝,表示臣服中国。1790年,清廷派遣使节前往缅甸封孟云为缅甸国王。曼德勒皇宫
从1824年起。英国开始发动了侵略缅甸的战争。在英国制造事端挑起侵缅战争的过程中,清朝曾经提出交涉。英国政府一面推倭说事先不知中国对缅甸的宗主权,表示不损害中国在缅甸的权利,一面又加紧侵略缅甸。英于1885年12月派兵攻占了缅甸首府曼德勒,俘虏了缅甸国王锡袍及王后,并于1886年1月1日宣布将上缅甸并入英属印度,完成了它对整个缅甸的吞并。英国吞并缅甸之后,清朝提出了抗议,中英双方进行了谈判,1886年7月,在北京签订了《缅甸条款》,清政府承认了英国在缅甸的特权,英国同意缅甸每届十年“循例”向中国“呈进方物”。清朝虽然达到了使英国“勿阻朝贡”的谈判要求,但实际上清朝与缅甸的宗藩关系已不复存在。南掌(老挝)老挝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澜沧王国为明朝属国,在嘉靖年间始称南掌常年处于周围国家战争中,15世纪前期,日本也曾对南掌提出了朝贡的要求。1694年分裂为琅勃拉邦、占巴塞、万象三个小国。清雍正八年(1730年),位居老挝北部与中国接壤的琅勃拉邦王国来贡,清朝仍以“南掌”称之。沙格寺
1791年,琅勃拉邦王国遭到万象王昭南的干预,琅勃拉邦国王阿努鲁被迫逃往曼谷。不久,在清朝帮助下,阿努鲁重回琅勃拉邦进行统治,直到其子曼塔图腊统治时,仍与清廷往来密切,清廷还对其颁发了敕印和诰命。1893年,琅勃拉邦沦为法国的“保护国”,清朝与南拳的宗落关系也告终结。暹罗 (泰国)暹罗是现今泰国的古称,其部分先民原居住在中国云南一带,元时为逃避蒙古入侵而南下迁居中南半岛。文化受到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双重影响,是信仰佛教的宗教国家。1949年更名“泰国”,意为“自由之国”。泰国大城王朝遗迹1652年(顺治九年)暹罗派遣使节到清朝进行朝贡,开始了两国的交往。1767年,缅甸军队入侵暹罗,攻破了暹罗的国都大城。大城王朝的达府太守披耶·达信组织暹罗人民击退了入侵的缅军,重新统一了暹罗,被拥立为王。1768年,达信派遣使节到清朝,请求清廷封他为暹罗国王,但清朝认为其是乘机篡位,予以拒绝。然而,达信继续向清朝表示友好,清朝终于在1777年承认了达信建立的王朝,准许暹罗使节到清廷朝贡。在1823年(道光三年),清朝向暹罗国王拉玛二世赠送了“永奠海邦”的匾额。1855年,英国代表、香港总督鲍林强迫暹罗签订了《英暹通商条约》、(《鲍林条约》),此后法美德意等国也纷纷效法英国,强迫暹罗签订了类似的条约。暹罗沦为了西方殖民国家的半殖民地,与清朝的宗蕃关系也渐告结束。浩罕(乌兹别克斯坦)十五世纪后期,蒙古帖木儿帝国瓦解。游牧部落乌兹别克人从北方进入中亚,于十八世纪初,在佛尔哈拉河流域建立的封建汗国, 定都浩罕城。浩罕汗皇宫遗迹1759年(乾隆二十四),清军在追击新疆叛匪大小和卓的过程中与浩罕汗额尔德尼直接发生关系。额尔德尼主动以外藩附属于清朝,向清廷朝贡不绝。至19世纪初,浩罕在表面上仍装模作样地向清朝表示“恭顺”,而实际上却不断向中国侵略,吞食中国领土。1876年,沙俄吞并浩罕国,置费尔干省。浩罕与清朝的宗藩关系也就不复存在。苏联解体后,1991年8月宣布独立,改国名为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大月氏(阿富汗)中国史籍上记载的大月氏就是今天的阿富汗。2世纪以前,大月氏原本居住在中国西北部, 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后来因受匈奴族的压迫,才迁徙到中亚细亚妫水流域──即今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处的乌姆河流域。大月氏与东汉王朝往来渐密并年年朝贡,因为双方面临抗击一个共同的强敌----匈奴。公元前139年至公元前122年之间,张骞两次西行,历经疏敕、大宛、康居,抵达大月氏,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阿富汗就是丝路的中间枢纽。张骞奉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今阿富汗,阿姆河中部),相约共同夹击匈 奴。
清朝初年,阿富汗地区处于分裂状态。1759年,巴达克山东面的博罗尔都遣使向清朝朝贡。1878年,英国占领阿富汗,清朝与阿富汗的交往和宗藩关系遂告中断。廓尔喀 (尼泊尔)廓尔喀本是尼泊尔中西部的一个部落,一个刹帝利种姓中的切特利亚种姓征服该地区,后来印度的另一个刹库里亚种姓征服该地区,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廓尔喀王国,征服全国。由于入侵者来自廓尔喀地区,人们便将尼泊尔名为廓尔喀。廓尔喀杜巴为沙阿王朝统一尼泊尔之前的王宫清乾隆年间,廓尔喀人两度入侵西藏,意图抢掠遍布各地的喇嘛庙中的财富,第一次被清朝驻当地军队将领(巴忠)与噶伦丹津班珠尔议和后撤回(每年300个银元宝,重32两),然而第二年又以更大规模入侵,几乎没有遭遇当地藏兵或满清驻军的抵抗,得以大肆抢掠,后被乾隆皇帝命清朝大将福康安同参赞大臣海兰察率领清兵支援当地藏兵击退,赶回喜马拉雅山南麓,甚至还反攻到廓尔喀首都阳布(加德满都)外二十公里的热锁桥,从而迫使廓尔喀向清朝五年朝贡一次。当英国殖民者小股部队入侵廓尔喀,被廓尔喀人打败后,廓尔喀人将缴获的英军军备上缴北京,向清廷请功。但由于语言不同,对于英国这一名称两国翻译的名称不同,清廷以为只不过是南部边陲的一个本国不知道的小国,只是嘉奖几句,未予重视。1908年廓尔喀彻底为英国控制,英禁止廓尔喀向清廷朝贡,廓尔喀因此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藩属国。 兰芳共和国兰芳共和国,全称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是1770年(清乾隆四十二年)到1885年之间存在于南洋婆罗洲(现印度尼西亚占据称加里曼丹岛)上的华人国家。1770年广东梅县客家人罗芳伯在东南亚西婆罗洲(今加里曼丹西部)成立了“兰芳公司”。由于荷兰等西方殖民者对南洋的侵略加剧,罗芳伯顺应时势和当地华人以及落后民族为保护自己生存权利的要求,于1770年建立兰芳共和国,定都东万津。由于罗芳伯对祖国仍然有很深的怀念和洋人对清朝的非常顾忌,所以在立国之初,就立即派人向清朝禀报情况并称臣,进贡方物。后来他们曾经多次遣使回国,觐见皇帝,请求把婆罗洲(加里曼丹岛)纳入清朝的版图,或者变成藩属国,清朝皇帝起初不予受理,后来接受了朝贡。此举果然使洋人大为顾忌,从而停止对当地的骚扰。而另一方面,早期未有加入的部族,看到兰芳共和国的成功,亦纷纷加入成为成员部族。在最高峰时,兰芳共和国的势力范围占有整个加里曼丹岛图为荷兰殖民者的舰队正向兰芳共和国发起进攻后来由于清朝在外交上多次失利,西洋人开始认识到清朝已经衰弱,无力再顾及境外的事。趁中法战争爆发之机,荷兰于公元1884年入侵兰芳共和国,兰芳共和国虽进行了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其残余势力逃至苏门答腊。不过,由于仍害怕清朝作出反应,荷兰并未公开宣称已占领兰芳地区,而是另立了一个傀儡以便进行统治。直到公元1912年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后,荷兰才正式宣布对兰芳地区的占领。兰芳共和国共经历一百多年。逃往苏门答腊的华人一直往西边迁徙,并于马来西亚半岛定居。当中的一位迁徙者的后人最终成为了东南亚的显赫人物,他就是被誉为“新加坡国父”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除了上述十几个外,清朝时的藩属国还有位于今巴基斯坦的坎巨提,位于俄罗斯的布鲁特、萨克,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玛尔格朗、塔什干,还有现在的不丹、锡金等等。这种宗藩关系,表面上是一种以小事大的不平等关系,周边国家要向中国“称藩纳贡”;接受册封和赐予印玺。而实际上这只是维系中国和周边各国友好关系的一种形式,并不具统治和被统治之实质。作为宗主国中国统治者,以一种“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态度对待外国,必要时提供无偿保护。为了显示“天朝上国”的富有与大度,总是本着“薄来厚往”的原则,对朝贡者给予大量的赏赐,其价值远远超过朝贡者所进贡的物品,所以,各藩属国总是乐于来华朝贡。再者,各国在来华朝贡的同时,也与中国进行了贸易往来。由此可见,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宗藩关系和近代西方国家间那种表面上平等,而实质上却是弱肉强食的国际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和西方殖民国家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那种控制与被控制、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更是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天壤之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4309.html

更多阅读

中美博弈,中华家必胜的八个原因:xiniqi198259|2014-06-26

中美博弈,中华家必胜的八个原因!(2014-06-26)最近这几天,许多网友都觉得我对中美博弈的分析太过乐观,对于这种看法,我不否认,不过,我的“乐观”可是有原因的,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说道说道。在我看来,现今的中美博弈,咱们中华家占了八个方面的优势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传说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粤语

传说宋辽时期,宋朝与辽国在郭里镇羊山村铁山洼有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主战场。天门阵南起镇头村,北到黄路屯村(也叫贾家楼或羊家楼)东到郭里集北龟山,西到微山县马坡,这方圆大片是洼地地势最低叫铁山洼,铁山洼地势低洼、沟

浅析台湾乡愁诗中的家国意识 台湾人讲乡愁往事

游子的呻吟——浅析台湾乡愁诗中的家国意识内容摘要: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与母体大陆的长期分离,使台湾乡愁诗人强烈地感受到离愁别绪、愁肠百结的心灵伤痛,因此而创作的大量乡愁诗根

越南原本是中国的藩属国(越南简史 越南文字简史

摘自占豪《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秦末,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各地群雄并起,中原一片混乱。此时,秦朝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临死前,他召来时任龙川县令赵佗,向其阐述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有利地形建立国家、以此抵抗中原各起

声明:《大中华曾经拥有的藩属国 曾经拥有》为网友最陌生的回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