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纳须弥 芥子纳须弥须弥藏芥子

芥子纳须弥

芥子纳须弥,芥子是一粒种子,须弥是指须弥山,佛说“日月绕须弥”,太阳和月亮是绕须弥山飞的,芥子怎么容得下那么大的须弥山?白居易也曾有这样的疑问,“《维摩经.不可思议品》云芥子纳须弥,须弥至大至高,芥子至微至小,岂可芥子之内入得须弥山乎?”

大和小,是人的知见,知见是人心,物质是环境。此心与境,不即不离,究竟不可思议。本来无始终、无内外、无先后、无生灭、无一异之别、无空有之分。心外无境,境外无心,人的分别心产生了分别境,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大能容小,小也能容大,随众生心,循业发现。刘邦如芥子,中国如须弥,刘邦纳天下,也是循业发现。

当年,沛公进入秦宫,那里的宫室、帐幕、狗马、贵重的宝物、美女数以千计,沛公的意图是想留下住在宫里。樊哙劝谏沛公出去居住,沛公不听。张良说:“秦朝正因暴虐无道,所以沛公才能够来到这里。替天下铲除凶残的暴政,应该以清廉朴素为本。现在刚刚攻入秦都,就要安享其乐,这正是人们说的‘助桀为虐’。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沛公能够听进樊哙的意见。”沛公这才回车驻在霸上。

阿房宫,兵马俑,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秦朝时中国就有,但那是痛苦的根源,老百姓承受不了,地球也承受不了,秦朝不灭中国灭,所以短短十几年就维持不下去了,中国太大,想靠转嫁危机续命是不可能的。

芥子纳须弥,人身可以纳世界,可以纳宇宙,《楞严经》说:“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静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芥子纳须弥,刘邦的心量还没有缘到宇宙。公元前588年,十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悟道,佛悟到了什么?倓虚大师说:

〖我们这些个世间上的人,哪个人没看见明星呢?怎么就不悟道呢?就是在这一触动的光景啊!这一看见这个星光,这么一触动,由这个星光一反,就见着自己的见性啦!大家要知道,他那边那个光,光明是个色相,是相分,形相的一分子,由星星的光里出来的,在我们的眼里这个知见呢?是知见上的一分子,就是两分子,可以拿着他那个星光,把我这个眼睛一触,触动啦!触目惊心,把自己的这个心惊起来了,怎么触目惊心呢?他一看这个明星有多少万里,大家想想,多少万里!你看见光,那个星球也到了跟前,比地球还大,你想想!你看见那么一点,就在这个工夫上,你想一想?这离得太远了,多少万里地,我这个知见也是亿万里,数不过来,几百万里、几千万里,就这么大呀!你把自个儿都看小啦,你就拿这个知见看五尺来高,拿秤约约一百多斤重,今天又磅一磅一百二十五啦,就弄这一套在身上,这都是自己迷惑了,太迷惑了!迷惑里头加迷惑!就是这个见着明星的这个见是自己呀!”

“大家知道呀!悟道!这道怎么讲呢?道者通达之义,你这个人你通啦!他为什么没道?好比道有荆坷、有河水、有烂泥、有乱石头,不好走啊,那就没有道,都拥塞住了。他这个光明大道,你这一看到底,你就知道人人的法身说这么大呀,这些知见呢,你敢放开吗?「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就这么大,你知道你的见这么大,你的知觉就这么大,见、闻、齅、尝、觉、知都这么大,谁能醒悟哇?他所以说得明明白白,就这么说,也没有人拣起来、也没有人接受,所以这个地方我说的这个话,大家慢慢地研究研究,要明白这个理,又该怎么样呢?得回生换熟!什么叫回生换熟呀?你把他搁生啦,你天天拿眼睛看什么色好看、什么声好听,你就弄了这么一套,就迷的不得了啦,他这个地方看熟了,眼看色、耳闻声、鼻子齅香、舌头尝味、身上感觉怎么舒服、心里分别怎么对,就弄了这么一套,自个儿把自个儿就害了,把自己就害了!你讲这些东西,怎么叫妄想执着呢?你还抓住还不放松,你看这个颠倒不颠倒?佛说是颠倒众生,在世界上,甘心受苦嘛!你有这么大的家当你不要,世界上又是争名夺利的弄这么一套,你这多冤枉啊。〗

佛悟道后,第一话就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一切众生,不光指世界上的人类,连天人也叫众生,众生是一切的飞、潜、动、植、矿物都叫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众生迷的有深、有浅,认识有高、有低,所以有成佛的有不成佛的,有早成的有晚成的。

释迦牟尼佛是从“见性”悟的道,众生因见性迷而轮转六道。你的见性能见亿万里之外的星星,你非得要迷于眼前的小天地,“头上安头”,这就是所有痛苦的根源?迷了才会有身,就想孙悟空被压在了五行山下,失去了自由。

《楞严经》有二十五圆通,观音菩萨是从“闻性”悟的道。观世音菩萨在海边修行,闻听海潮音,海潮音到了时候就响,退了就灭,这时他想,自己的“闻性”是不灭的,不能因为潮水不响了,我的“闻性”就消失了,本性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随着海潮音转,那就是迷,就是头上安头,就是自己给自己穿小鞋穿。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才能得大自在,心随境转不可能获得自由。人类追求自由,追求人性化,人民大学自主招生,当初追求的也是人性化呀,结果如何呢?是害人害己,是无边的苦海。人治也好,法治也好,都不可能吉祥满人间。

我们本来是一切具足的,头上安头,自己给自己穿小鞋能长久吗?万物一体,这个道理不明白,永远也不会有自由。

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芥子能纳须弥就有种,不能纳须弥就无种。张良有药,刘邦能吃良药,而林彪副主席就没这个福分了。

《林彪在五台山建“特别别墅”见闻纪实》一文,写了一段林副主席与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的一段渊源。1970年7月,林彪为建特别别墅,用炮炸了五郎庙、金刚窟两座寺院,驱赶了35名僧尼,浩大的工程一年内完成,就是为了“七六四”工程。“七六四”工程,九一三事件后,道出了内幕,“林副统帅想在五台山休息几天,你们给他修个草房房。”

“工程造价之高,也令人吃惊!据说每平方米造价是700元,而当时普通楼房每平方米是100元,解放军施工和所用器材还没包括在内。再如装修木材,全部是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的,卫生间的镜子是从亚非某国进口的,地毯、沙发、钢丝床等都是特制的,一套房间一种色彩,一种款式。特别“别墅”的布局是:外边即原五郎庙旧址,是为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和邱会作四大金刚修的;里边即原金刚窟,是给林彪、叶群和子女修的。再如水、电等附属设备,均是双套,即地上地下。

运动必须有支点,如果支点也跟着动了,就会带来灭顶之灾。《影尘回忆录》中倓虚大师说:

【‘你是钟表铺的经理,当然对钟表很清楚吧!’

他说:‘是呀!’

我说:‘你知道钟表是怎样成的吧?’

他说:‘当然我知道了,里面有大轮子,小轮子,油丝,发条,还有许多小零件凑合起来,才成一个钟表。’

我说:‘这些大轮子,小轮子,油丝,发条等东西,都是安在什么上?’

他说:‘都安在大轴上!’

我说:‘这些大轮子,小轮子都得动吧?’

‘对啦,有动的快的,有动的慢的,都得动,有一不动就出毛病。’

‘那个大轴也动吧!’我问。

‘嘿!’他有些瞧不起我的样子说:‘你才外行哩!大轴那能动,大轴一动,钟表就坏了没有准了!’‘哼!我告诉你说吧!和尚就是“世界的大轴!”和尚不能动,和尚一动世界就更紊乱了——你想:和尚要不为国家祈福,不去改善人心转移风俗,偏要勒令他做旁的事,那不是强人所难,祸乱人心吗?如果人心都失去了正常态度,世界哪能不乱呢?’】

分享:《佛说十善业道经》止、观道庄严-净空法师讲述

【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

【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

这两条是讲「止观」,我们把止、观合起来讲,印度梵语称「奢摩他」、「毘婆舍那」、「禅那」,我们在《楞严经》上读到的。「奢摩他」翻作「止」,「毘婆舍那」翻作「观」,「禅那」是止观圆融。可是它的名词含义是可以通用的,「奢摩他」可以翻作「止」、也能翻作「观」,偏重在「止」;「毘婆舍那」虽然翻作「观」,里头也有「止」的意思;实际上,止、观决定是圆融的,止里面有观,观里面有止。假如只有止没有观,那就是「无想定」,修无想定跟佛法不相关;佛法里面讲的禅定里头是有观的,也就是说定中它有境界。

「止观」是佛家修行总纲领、总原则,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都离不开止观。我们念佛法门也是修止观,念佛堂常常提示大家「放下万缘」,那是止,「提起佛号」,这就是观。由此可知,止观就是禅定,念佛哪里不是修禅?世尊在《大集经》里面告诉我们,念佛这个法门是「无上深妙禅」,道理就在此地。所以没有禅定,就决定不能够开智慧。我们知道念佛法门确实是「无上深妙禅」,你还起心动念想去学禅、想去坐禅,这错了,你已经在修「无上深妙禅」了,而是你不懂得,不知道自己所修法门的殊胜。

梵语这个名称翻成「止观」,也翻成「定慧」,定就是止,慧就是观;又翻作「寂照」,这个意思一说诸位就明白,寂是止,照是观;又翻作「明静」,明是观,静是止。「止」有「停止」的意思,有「止息」的意思。在十善业道里面,止息十恶,提起十善,这是观。起心动念都是十善,古德有所谓,「动念则万善相随,止静则一念不生」,这是止观功夫到家了。万善相随,万善的根就是十善业道,万恶之根就是十恶业。世尊讲这一部经,从初学一直到如来果地,无量无边的法门,像我们前面读过的六度、四摄、三十七道品,现在我们讲到止观,如何落实?都在十善业道。离开十善业道,所有一切佛法都落空了。

从最基础上来说,净业三福头一条,如果没有十善业,「孝亲尊师,慈心不杀」全都落空,这是讲到基础的基础,「净业三福」。如果我们对于十善、十恶要是不懂得,你从哪里修?天天造业,那就像《地藏经》上所说的,「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为什么?都与十恶相应,尤其是现代的社会。现代社会里面伦常没有了,我们常常听说儿女杀害父母,父母杀害儿女,兄弟互相残杀,常常听到,这种事件这些年来愈来愈多、愈来愈频繁,这个不是人的社会,人是懂得道理的。

什么是「道」?人与人的关系是道。中国人讲的「五达道」,达是通达,五种通达大道,就是五伦: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人与人的关系。你懂得这个关系,你就得尽义务。义务是付出的,没有条件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义务!应尽的义务!社会才有秩序,如同四季春夏秋冬,中国人常讲的二十四个节气,有条不紊。星球在太空当中运转,它有秩序的;它要没有秩序,那不就乱了?互相撞碰,不就全都毁灭了?有秩序的。由此可知,什么叫做「道」?道就是「秩序」,这个秩序是天然的,决不是人为的。

十善业是常道,根本的大道,人天与三乘圣人共同追寻的大道。违背这个大道,就必定堕落,这是一定的道理,堕落就是三恶道。落在三恶道里面,他后悔了,三恶道里头有觉悟的,知道错了,改过自新,佛菩萨大慈大悲,三恶道众生也不舍弃,所以地狱、饿鬼、畜生都有诸佛菩萨在里面教化。可是我们要晓得,这是佛在经上常说的,恶道众生由于业障太重,修行有一定程度的困难,没有人天这么便利,他们想回头,可是不容易;但是诸佛菩萨慈悲到极处,不舍众生,依旧帮他忙,帮他消业障。诸位在《地藏经》上就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怎么帮助他?头一个就是帮助他恢复人身,脱离三途;但是,他得人身,他又迷惑了,隔了时间不久,他又回到三恶道去。得人身要在这一生当中成就,永远不堕三恶道,这个事情就太难了,我们自己就是个例子。我们的习气为什么这么重?三恶道来的。这个习气如果不改,死了以后又回去了,就像地藏菩萨所说的,好不容易帮助你到了人道,怎么没有几天,你又回来了?

人间岁月好像是很长,诸位要知道,饿鬼道的一天是人间一个月。假如从饿鬼道恢复到人身,就算你活一百岁,死了之后又回到饿鬼道,饿鬼道看到:「你去了没几天,怎么就回来了?」这里头时差很大。地狱道的时差就更大了。往年李炳南老居士对大专学生介绍佛法,他编了一个教材叫《佛学概要十四讲》,这里面有讲到地狱道。地狱道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二千七百年,就算你活了一百岁,再回到地狱,人家说:「你去了还不到一个钟点,你怎么又回来了?」难!所以三途确实是难离开。佛在经上举的比喻,「头出头没」,这个比喻很值得玩味;只要在六道,三途是老家,到三善道好比出来旅游,时间都很短暂,立刻就要回去。所以在恶道里头「头没」,沉到水底下去了;「头出」,偶尔伸出头来呼一口新鲜空气叫「头出」。佛用这些形容六道里头的真相,所以总说「可怜愍者」,六道众生都可怜愍。我们看看六道的习气多重,还在追求五欲六尘的享受,还在追求财色名食睡,这是绝对错误的观念。

但是这个观念由来已久,无量劫熏习而成的,佛苦口婆心叫我们止住。这些思想是错误的思想,这些看法是错误的看法,物质生活过得太富裕了,不想离开。佛法教学的终极目标,离苦得乐,佛为什么倡导苦行?不是教我们离苦得乐吗?为什么佛要修苦行,为什么赞叹修苦行?佛讲的离苦得乐不是六道人天之乐,我们要搞清楚,佛讲的离苦得乐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的乐,是华藏世界的乐,不但不是六道,连十法界都不是。如果我们贪恋六道的乐,贪恋十法界的乐,你就永远不能证得一真法界,那是真乐,那个乐不会退转的,不会变质的。六道里面的乐非常容易变质,叫「乐极生悲」。

昨天下午我们解答问题,有个同修问的,结婚还不到两年,夫妻天天吵架。你在刚结婚的时候,不是乐吗?乐的时间还不到两年,悲就来了。两年还算是长的,有些结婚两三个月就闹起来了。这些事情我们仔细观察,人就会觉悟,知道这个东西是业缘,怨憎会,是苦决定不是乐。佛说阿罗汉证得的是小果,那是小乐,脱离六道轮回到四圣法界,称他作小果,天台大师称他作「相似即」,是相似之乐,不是真乐,真乐一定要超越十法界。所以,佛赞叹苦行就有道理了。苦行,实在讲,让我们对于三途六道没有留恋。如果我们遇到的缘殊胜,念佛求生净土,这一生才可能有成就。如果你心心念念不舍弃六道里面五欲之乐,你就不可能往生,这一生大好机缘必定错过。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学「止观」这个能力,贪图一切受用的念头要止住,世出世间一切法要看清楚。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看破、放下;看破是观,放下是止。我向他请教入佛门最善巧的方法,他告诉我这两句话,「看得破,放得下」,还是止观。因为我初学佛,他要讲「止观」我听不懂,他换一个话说,「看破、放下」,我能听得懂。看破是要仔细观察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最重要的是看因果,因果就摆在面前,你能看出来,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报,从果报看到它的因行,从因行你能看出果报,你就清楚了。统统看清楚、看明白了,你当然放下,哪有放不下的道理?放不下还是没有看清楚,这个道理要懂。这两条意思非常非常的广,贯穿全部的佛法,它是佛法修行的总纲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4440.html

更多阅读

赛尔号纳特怎么打 赛尔号绿火怎么得

赛尔号纳特怎么打——简介赛尔号纳特打法赛尔号纳特怎么打——方法/步骤赛尔号纳特怎么打 1、打开航行日志,选择【全新SPT纳特】,传送到恶灵深渊。赛尔号纳特怎么打 2、点击三次火山口,等纳特出来就可以对战。赛尔号纳特怎么打 3、

纳豆激酶”是什么?及其功能效果介绍 纳豆激酶什么牌子好

关于使纳豆一跃成名对溶解血栓有作用的酵素,纳豆激酶进行说明。这个纳豆激酶是仓敷艺术科学大学的教授,医学博士须见洋行发现的。纳豆激酶就存在于纳豆黏黏的丝中。纳豆激酶对于血管中形成的固体状血块(血栓)的主要成分蛋白质中的一

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

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女当如泉此方。有妹当如春日野,有姐当如住之江。娶妻当如桂雏菊,小姨必须梦梦当。小妾炮姐无悬念,爱妃夏娜须雪藏。魔炮人偶亦想有,前方右转红茶党。借问后宫何处有,牧童遥指樱花庄。开我东庄门,坐我西庄床。把妹水手服,着

一粒小芥子大过须弥山南怀瑾老师讲述 南怀瑾 须弥山

一粒小芥子大过须弥山南怀瑾老师讲述【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

一默如雷 《一默如雷》剧透

【一默如雷】芥子纳须弥,渊默而雷声《维摩经》《不二法门品》中,三十二位菩萨各自表述了什么是不二法门,文殊总结性地说:"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接着又问维摩诘什么是入不二法门,"维摩一默,其声如雷,在中国禅

声明:《芥子纳须弥 芥子纳须弥须弥藏芥子》为网友别怕来不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