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满堂文武,上下数十位官员,忠贞奸佞,各有神采,其中四大重臣的描写尤为浓墨重笔,个性分明。
四重臣中首先登场亮相的是老首相商容。在第一回中,“帝乙游于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因飞云阁塌了一梁,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因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上本立东宫,乃立季子寿王为太子。”纣王不过是老三,一下子跳过大哥微子启、二哥微子衍,直接做了国家储君,为日后登基铺平了道路。对纣王而言,商容、梅伯、赵启都是功臣,这莫大功劳不能忘记。但是商容从来没有居功过,或许在他心中为国家选储君乃是分内公事,理所当为。商容就好像这件事从没发生过一样,一直很谦冲平和地侍候君主。
帝乙老王归天后,纣王顺利当上君主,接手了先王留下的文武班子。其中最兢兢业业、大公无私、一心辅佐大业的,莫过于老首相商容。商容作为三世老臣,德高望重,行事沉稳,深得朝廷上下文武百官之心。闻太师能放心地前往北海出公差平叛乱,一去多年不回,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朝廷中有商容坐镇,料想纵然自己不在朝歌,也绝无大碍。
商容也确实没有辜负帝乙老王、闻太师、朝廷百官的期望,他一直很努力地辅佐纣王,教导纣王,循循善诱,殷殷教诲。奏请纣王去女娲宫降香的时候,商容开头自称“臣商容待罪宰相,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待罪宰相啊,自谦至此,完全照顾到少年君主纣王的面子。
在处理朝政大事上,商容也是极有原则,进退有据,一点也不含糊。纣王见了女娲圣像后,好色之心日渐茁壮,要广选天下美女,以充后宫,商容立刻好言劝阻:“臣愿陛下:进贤退不肖,修行仁义,通达道德,则和气贯于天下,自然民富财丰,天下太平,四海雍熙,与百姓共享无穷之福。况今北海干戈未息,正宜修其德,爱其民,惜其财费,重其使令,虽尧、舜不过如是,又何必区区选侍,然后为乐哉?”天下八百诸侯朝见天子,纣王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好,也是商容出主意解决了问题:“陛下止可宣四镇首领臣面君,采问民风土俗,淳庞浇兢,国治邦安,其余诸侯俱在午门外朝贺。”苏护献女进京后,纣王沉迷美色,旬月不朝,商容与梅伯等大臣商议,传执殿官鸣钟鼓请王升殿,又劝纣王勤政,“愿陛下留心邦本,痛改前辙,去谗远色,勤政恤民,则天心效顺,国富民丰,天下安康,四海受无穷之福矣。”
应该说商容的做法,一直都很王道很正统,如果纣王能从善如流,多听听商容的谏言,那么将商朝的统治继续维持下去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马上问题就来了,纣王听妲己之言,打算要杀杜元铣、梅伯。商容多次苦谏不从,于是摆出了欲擒故纵的背水阵——辞官。
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首相商容观纣王将行无道,任信妲己,竟造炮烙,在寿仙宫前叹曰:“今观天下大事去矣!只是成汤懋敬厥德,一片小心,承天永命;岂知传至当今天子,一旦无道!眼见七庙不守,社稷丘墟。我何忍见!”——这就是事前商容的心理活动:不能忍心见到江山社稷这样败坏下去啊。
于是商容俯伏奏曰:“臣启陛下:天下大事已定,国家万事康宁。老臣衰朽,不堪重任,恐失于颠倒,得罪于陛下,恳乞念臣侍君三世,数载揆席,实愧素餐,陛下虽不即赐罢斥,其如臣之庸老何?望陛下赦臣之残躯,放归田里,得含哺鼓腹于光天之下,皆陛下所赐之余年也。”——老首相商容放出撒手锏了:君主啊,你不听我的话,是嫌弃我老迈无能啦,既然这样,你就放我辞官归乡吧,以后朝廷的事情我也不管了,大家一拍两散。
老首相商容的算盘是很清楚的:朝廷大事都要靠我来谋划,天子很多事情都还不会处理,少了我怎么行?纣王一定不能放我走,一定会挽留我,我就乘机求情救杜元铣梅伯一命。
但是他没料到纣王根本不管这一套,本来就憋着劲要收回王权呢,杀杜元铣梅伯不为别的,就是要树立君主权威。早先纣王已经对商容流露出不满,什么事情都是你们决断,我坐在王位上也只是摆摆样子,有什么劲啊。听到商容装模作样地要辞官,纣王正中下怀,连假模假样地挽留都没有,当即准奏:“卿虽暮年,尚自矍铄,无奈卿苦苦固辞,但卿朝纲劳苦,数载殷勤,朕甚不忍。”
这下商容傻眼了,他没想到纣王这么绝,一下子弄假成真了,这怎么办?话已落地,不能改口,只能顺水推舟,谢恩出朝。但是这时候商容还没死心,与百官在十里长亭饯别的时候有言在先:“此别料还有会期。”——看看,老人家壮心不已啊。这句话用英文翻译就是“Iwill be back.”
多熟悉的台词啊,上一次说这话的还是终结者T800。忠实的机器人说到做到,一次次杀回大银幕给我们惊喜——哪怕第三集电影比较糟烂实在有惊没有喜。老同志商容也不例外,说到底还是放不下自己为之操劳了一生的江山社稷,在殷破败千里追杀殷郊的戏码中再次登场亮相,并回到朝歌上书纣王,决意要力挽狂澜。
但是商容老同志还是失败了,一头撞死在九间殿上。商容这次的失算,是忘了功高震主这回事了。其实功劳高不高的倒真的无所谓,关键是“震主”。没有哪个君主愿意被手下人管住,不管你是恃功而骄,还是恃权而傲,敢让君主觉得不舒服,那就是过错了。纣王看商容,犹如孩童看老师,一开始还行,言听计从,唯唯诺诺。时间长了就觉得不爽,尤其商容还有立纣王为君、服侍三朝的功劳。商容自己不放在心上,但是纣王放在了心上。这功劳实在太大啦,纣王怎么也还不清,心里老是记挂着这份恩情未还,久而久之,纣王看商容就不是看恩人的心情了,就成了杨白劳看债主的心情啦。杨白劳还不起债,只能服药自尽。纣王还不起债,直接赶走债主了事。
与老首相商容相比,亚相比干的为人处事就掏浆糊得多,第一次登场是在显庆殿陪四大诸侯吃工作饭——瞧这亮相场合。宴席之中,西伯姬昌、北伯崇侯虎借到旨意要去讨伐冀州苏护。老戏骨姬昌表示“苏护所得何罪”,请求“二位丞相明日早朝见驾,请察其详……果言而正,伐之可也;倘言而不正,合当止之。”比干当场表态:“君侯言之是也。”答应是答应了,后来比干的实际行动呢?就没有后来了。只知道崇侯虎兴冲冲地带齐小弟去冀州砍人啦。
最能说明比干为官之道的,就是第十七回中他对姜子牙的一番对话。姜子牙知道自己要受命去造鹿台,前来与比干告别。子牙曰:“尚占运命,主今日不好,有害无利,有凶无吉。”比干曰:“先生又非谏官在位,况且不久面君,以顺为是,何害之有?”
看看,比干的为官主张就是“以顺为是”,听君主的话就是了嘛,干嘛惹大BOSS不高兴,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嘛。
于是,第八回面对纣王杀妻诛子,比干与“诸位殿下,满朝文武,人人切齿,个个长吁,正无甚计策”,表现还不如敢直言的上大夫杨任;纣王杀杜元铣、杀梅伯、命令武士拿商容金瓜击顶,比干就在旁边,什么话都没有说。我们更多看得的三部曲是:1、比干代为收下某某人的奏章,并放在纣王面前展开;2、纣王阅毕大怒,命令将上书人杀头;3、比干一言不发,看着上书人凌迟或炮烙。
殷商国事日下,渐渐不可收拾。事实上,比干作为亚相,也不能事事都毫无表示。在整部书中,比干也多次上书劝谏纣王,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没有一次是单独上书的。第五回劝纣王勤政,比干和商容一起上书;第十一回,纣王要杀四大诸侯,“殿东头恼了武成王黄飞虎,执笏出班”,比干立刻跟进,“并微子、箕子、微子启、微子衍、伯夷、叔齐七人同出班俯伏”,保奏东南西三伯;第十一回,姬昌酒后对费仲尤浑说出纣王气运,比干也是与“黄飞虎、微子--等七位大臣进殿俯伏”,奏请纣王网开一面。
但是比干终于也是有自己的底线的。纣王要在鹿台宴请神仙,苏妲己无可奈何命令轩辕坟群狐变化了来吃酒。纣王要在文武百官中找酒量好的来陪酒,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比干——所以说领导都喜欢酒量好的,这是五千年来的传统啊。
比干奉旨前来,却在酒宴中发现种种疑点。先是一个道人很大方地宣传:“既是有缘来此会,赐寿一千秋。”——啥,连个大力丸也不给,随便说说我就多了一千岁了?接着第二个疑点,这些狐狸,俱仗变化,全无忌惮,虽然服色变了,那些狐狸骚臭变不得,比干只闻狐骚臭。比干自想:“神仙乃六根清净之体,为何气秽冲人?”
最后诸妖自不曾吃过这皇封御酒,狐狸量大者,还招架的住,量小者招架不住。妖怪醉了,把尾巴都拖下来只是晃。妲己不知好歹,只是要他的子孙吃,但不知此酒发作起来,禁持不住,都要现出原形来。比干奉第二层酒,头一层都挂下尾巴,都是狐狸尾。此时月照正中,比干着实留神,看得明白,已是追悔不及,暗暗叫苦,想:“我身居相位,反见妖怪叩头,羞杀我也!”比干闻狐骚臭难当,暗暗切齿。
比干忍无可忍了:我身为皇叔,又居相位,居然要和妖怪为伍饮酒,还要恭恭敬敬地低头侍奉,真正是奇耻大辱啊。千里为官,所由何来。出了宫门,比干就与黄飞虎商议,成功地火烧轩辕坟,烧杀了一窝狐狸精。出了口气也罢了,比干还不依不饶地用狐狸毛皮做了大衣送给纣王穿,摆明了给苏妲己看,意图杀鸡儆猴。
这是比干全书中唯一一次激烈地反抗,没有按照自己“以顺为是”的为官之道,结果就招来了杀身之祸,而且是挖心酷刑,死的好惨好惨。
PS:如果各位看官觉得这篇文章还行,请帮忙顺手点击来个转载,大家的支持将是钱小吏写作的动力,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