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学习观经,关注到弘一大师“悲欣交集见观经”绝笔,发现很多人对此进行解读,其中明诚居士新解最为细致,重要方面都说到了。本文再解是将弘一大师临终情形与观经做更细的对照,希望阿弥陀佛本愿及弘一大师人格力量给有缘人带来安慰。
近代出家人中,弘一大师最为有名,这是因为他出家前即已名声广布,出家后又专志戒行,戒香远闻为他带来更大的名誉。当走到人生终点时,大师深知很多人在关注他的最后结局,出于菩萨发心,为了让人们正确理解他的生命境界及归宿,更由于阿弥陀佛本愿力加持,让弘一大师在临终前留下了“悲欣交集见观经”的绝笔。
从弘一大师年表记载来看,书写绝笔有相对完整的过程,甚至具有戏剧性。原来大师在绝笔书写前两天,自己对“悲欣交集”这个词做了明确解说。年表记述:一九四二年十月八日,大师口述遗嘱,特意叮嘱妙莲法师两点:一、圆寂前后“助念”时,看到眼里流泪,这并不是留恋世间,挂念亲人,而是在回忆我一生的憾事,为一种悲欣交集的情境所感。从这段记载来看,弘一大师观照到自己临终会流泪,他担心这个情景被别人误读,预先在遗嘱中用“悲欣交集”来解释流泪后面的心境。一生追求圆满的大师在生命临近结束时计划的依然很周到,对自己对别人都极尽责任。
本来事情按照大师设想发展,直到生命结束,也不可谓不圆满,但两天后情况发生了预料之外的变化。年表记载:十月十日下午,又书“悲欣交集”四个大字,交付妙莲法师,是为弘一大师临终绝笔。说预料之外的变化,是“悲欣交集”用语虽然与遗嘱相同,但大师绝笔中加上了另外的注解,那就是“见观经”三个字。
“悲欣交集见观经”绝笔由三部分组成,悲欣交集是一部分,观经是一部分,见是一部分。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见”字,到底是什么人见,如何见,见到什么。首先是不是弘一大师引导我们通过读观经去了解“悲欣交集”这个词呢?如果我们读《佛说观无量寿经》会发现,观经上并没有“悲欣交集”这个词。倒是另一部佛经《楞严经》卷6中有:“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如果弘一大师想引导我们从词义上了解“悲欣交集”,他应该注上见《楞严经》而不是见观经。既然观经上没有“悲欣交集”,为什么大师要注上见观经呢?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弘一大师产生了从遗嘱“悲欣交集”到绝笔“悲欣交集见观经”的微妙变化呢?年表记载非常简单:“十月六日,宣布绝食。拒医。十月八日,病势日益沉重,此后两日,大师每天默念阿弥陀佛。”把这段与遗嘱联系起来看,大师是十月八日口述遗嘱,十日书写绝笔,相隔的中间两日每天默念阿弥陀佛。人们较少注意这些细节,但依净土教来说其实这是非常重要的资料,从此我们才能知道弘一大师生命最后时刻是依照观经在修行。
《佛说观无量寿经》上品上生章: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者,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上面所引〈观经〉文中,一日乃至七日与弘一大师二日念佛正好符合。若将观经一日乃至七日上下文与弘一大师本人修持联系起来解说应该是这样,即弘一大师在临终前将他发心出家严持戒律,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等大乘经典,及常念佛法僧三宝、戒、施、究竟菩萨等一切功德都回向发愿到愿生西方净土上来,依观经教法二日念佛。
观经接下来说:“此人精进勇猛故”,此“精进勇猛”即是指前段一日乃至七日,弘一大师两日念佛正是精进勇猛。由于精进勇猛,大师应该在写绝笔前见到了观经中以下境界: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
弘一大师依观经所做的这种修行叫净土要门,是根据阿弥陀佛本愿,当阿弥陀佛成佛后,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净土,临终之时,阿弥陀佛会与极乐圣众前来迎接。中国净土宗历代有很多要门行者,特点是行者平生修诸功德,发愿回向求生净土,特别是临终依观经一日乃至七日念佛,这在往生传中记载很多。《往生传》记载中国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说:义熙十二年七月晦夕,于般若台之东龛,方从定起,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之中,有诸化佛,观音势至,左右侍立。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回注上下,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佛告远曰,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我国。从这段传记我们知道慧远大师往生前七日见观经,而弘一大师绝笔写于往生前三日。
《往生传》记载慧远大师等人见观经后自己说给弟子或是记录下来密藏,情形多有不同。如果弘一大师在见观经后,将所见境界说给妙莲法师等人,结果就会与往生传中的先贤一样,后人一读便知 。但弘一大师特别之处是他选择了一个特殊方式,即书写“悲欣交集见观经”绝笔。这个方式的特殊处还在于他的设计,从告诉别人的角度考虑,只写“见观经”三个字最直接,别人一见就可以理解。但弘一大师的绝笔显然是以“悲欣交集”为主,“见观经”反而成为注解,甚至到后来,很多编者都把见观经三个字去掉了。
弘一大师为什么要写这个绝笔,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是见到了观经。为什么绝笔选择这样的方式,则是真正不可思议之处了,恐怕就是弘一大师本人也是说之不尽的。如果我们将大师与历代净土先贤比较,先贤多是从所见方面表达,大师则是从能见方面。所见观经境界不可思议很难表达,但相对所见境界,能见心表达或许更难。弘一大师特别之处就在于他有愿望也有能力表达这种不可思议的心境。这真像是一部戏的最高潮,“书为心迹”在“悲欣交集”这幅绝笔中真正体现出来。
弘一大师在给朋友的诀别信中说:“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告诉朋友不要执象求道,那样离道很远。但大师本人最是造象高手,世间多种技艺,几乎学一样像一样。就是在生命最后时刻,弘一大师依然选择给世人留下一个相,就如佛陀会留下舍利,写了“悲欣交集见观经”绝笔。这个心境互融境界流露的心迹,如大师自己所说: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又如观经中所说“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见到这幅字即可以感受平和安静又仿佛光明照身。
从绝笔书写因缘观察“悲欣交集见观经”,可以说有无穷的意蕴,说不能尽的。但正如弘一大师所教导,不能执象,但也不能离象,最后我们还是借用文字解说“悲欣交集”。从前面所引《楞严经》知道,心迹圆明与悲欣交集想连,心迹的意思是心在内而迹现于外,悲欣交集是圆明心迹的外现。大师在交代遗嘱时用“悲欣交集”自然含有心迹圆明之意。但我们体会大师自己解说重点在“悲欣交集”的悲字上,他观想自己临终时会流泪并说那是在回忆一生的憾事。一生的憾事呈现为种种苦境,面对苦境生起拔苦之心愿即是悲。在憾事呈现的苦境中,受苦者显然不是大师一人,一切众生悉入其中,难道娑婆不是充满苦痛的世界么?真正有能力把众生从苦痛中拔济出来的是佛,佛才具有同体大悲,但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故此大悲亦可属于众生。“欣”字若在平常与“厌”相对,依观经可解释为厌苦欣乐即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观经》韦提希夫人说:“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欣是对极乐的向往愿望。
上面所说“悲欣”还是平常相对境界即还在道理层面,但弘一大师书写绝笔之际的“悲欣”显然与平时不同,因为此刻愿望已经成为事实。即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欢喜踊跃”即是欣,但大师的“欣”中,同时映照着大师一生的憾事,也映照着我们这些仍然在娑婆憾事不断的大师故国朋友们,这即是悲。悲欣交集即是弘一大师在阿弥陀佛本愿力中庆幸解脱,与阿弥陀佛一起对我们生起同体的悲愍,希望我们同他一样,乘阿弥陀佛本愿光明,径登觉岸,得大庆喜。
2010-4-30一点五十分。初稿
2010-5-6再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