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人 山顶洞人](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95448t018461971eba041c7b.jpg)
半坡人
6000年前的半坡人,他们的智力,应该说已经和我们差不多了——这是我在参观了半坡博物馆后获得的深切的体会。
打个比方吧,如果让我和一个半坡人一起坐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大厅,比赛制陶的技艺,或是同时营造一间泥木结构的住房,首先举起双手大笑的,肯定是半坡人!他一定会做得比我好,也比我快。并且会走到我的跟前,说些我听不大懂的“秦语”,指点我应该如何如何。真的,肯定会那样。
你看看他们的小区建设,那是何等的“科学”,何等的“舒适”!当然,他们都还不懂什么是几何,什么是代数,但他们的房子都必须圆是圆,方是方,中规中距;他们盖房时对梁柱对地面的压力都了如指掌,所以,他们在每根屋柱底下,都垫以一定量的石头、--陶片,作为“柱石”。因为是永久性建筑,他们的房屋,比我在广东潼湖住过的部队草房,不知要讲究多少,内墙都抹了泥,光滑的。所不同的是,他们的房子都还没有开窗户,“烧饭”时一定有烟雾的问题,门也很小,因为没有什么大的家具和电器需要搬进搬出。
他们把芥菜和粟的种子,装在一个个地瓜状的陶瓶里,10多公分长,7、8公分胸径,极像现代瓶口向下倒放的玻璃种子瓶。最让我吃惊的是,他们用兽骨制作的两只鱼钩,形状和我们现在用的基本一样,勾尖有倒刺,可能比我们用的稍大些。半坡附近有一条灞河,鱼可能是他们最喜爱也是最容易获得的食物之一,他们在许多陶器上都画了鱼。最著名的是画在一个大盆上的人头双鱼图,两条鱼凑的人的嘴边上,真有趣。
对死人,他们还没有“可怕”和“脏”这么一种概念。所以,他们的墓葬区离他们的居住区都很近,还用陶器装着死人,而且已经有陪葬品。
记得有人说,中国的文明史应推至7000年前,因为已经在华夏大地上发现了7000年前的文字。就是在半坡人制作的陶器上,也隐隐约约能看到几个很像文字的记号,其实就是文字。
半坡博物馆是1957年化30万元人民币建的,所以1957年留下的建筑,都还十分简陋,盖在半坡人居住区上的大棚等,应该是经过翻建的,已经很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