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聪《伯牙绝弦》课堂教学实录 伯牙绝弦名师课堂实录

《伯牙绝弦》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北京市张聪

整理:四川省龚蕾

课前问好:

师:好!上课!

值日生:起立!

生齐:老师,您好!

师:好,同学们好!同学们请坐!

正式上课:

师:上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伯牙绝弦》这篇课文,这节课,让我们用心感受一下这篇杰作。

(生自读课文)

师:好,你看,这句话能读好吗?(师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师:嗯,你仔细看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认为,世上再没有自己的知音了。

(师范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师:理解了意思,我们就能读好这句话,自己再读读。

(生自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师:长句子读好,我们读文言文,侧重它的字字句句。你看——

师:你发现了什么?请你。

生:我发现在一篇课文里面,一个字可能出现了很多次,但是它不一定是同一个意思。

师:你能继续说下去吗?比如说善字,

生:比如: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两个善字是表示他们两个都很擅长的意思,善哉的善字我觉得应该是语气词。

师:都是好的意思。同一个字表达的意思却不一样,这就叫一字多义。

师:看一看,发现了吗?……是什么意思?

生:它们都是想的意思

师:就像你所说的那样,不同的字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这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还会遇到。不同的意思。

师:故事为我们留下了这样的结局,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不少的同学保证一定有问题想要问?

生:我想问为什么子期死了,伯牙就要破琴绝弦?

师:想得好,问得好,还有吗?

生:我想问,什么叫复鼓?

师:为什么伯牙一定要破琴绝弦,终身不复古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两个问题。

生:我想问,伯牙为什么觉得,这世上本来就没有知音嘛。我想问,为什么伯牙觉得子期死了就没有知音了?

师:为什么世界上再无知音?那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几个问题。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这句话就能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应该是伯牙觉得,他在这世界上已经再也没有知音了,所以弹琴对他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他就破琴绝弦了。

师:你说对了一个关键/词——知音,我就把你说的这个词写在黑板上。(板书:知音)

师:在这里,知音是什么呢?我们都来看课文,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知音是什么?可以把你的想法写在学习单上。

(生动手在学习单上写上自己的理解。)

师:好,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我们高年级要求同学们写字要写得正确、美观、还要有一定的速度。怎么样?心灵相通,心有灵犀……这边的同学要继续加油,啊,我们再来看看所写的内容,有的同学写了知心,有的同学写了心灵相通,还有的人写了心有灵犀,词语表达了自己对知音的理解,……同学们写的……大家谁理解了他们其中一个人的想法,愿意说说。来,你说。

生:我根据课文想说说(学生名)的意思。因为……所以他写的是心灵相通。

师:你是结合了课文内容查到了自己对知音的理解。原来知音还是一种情操,还有对对方的用心。其他同学呢?你理解了谁的想法?

生:我觉得我理解了曹雪的心有灵犀,因为我觉得心有灵犀的意思就是,不管他还想着最想的,他的知音都会知道。

师:你想的。你想的我能知道,我想的你也知道。两颗心贴在了一起,这不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嘛。还有吗?

生:我了解了(学生名)说的知音。意思是因为是——

师:你了解了知心。谈一谈对他的理解。

生:知音就是一个非常了解自己的人,而且里面伯牙和钟子期有共同语言,所以就是知心。

师:有共同语言,你想的和我想的能交融在一起,这就是知音。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说到你的心里去了没?我想你们也一定有话想说,谁来最后一个?来,小雪。

生:我觉得知音就能迫切地感受到他人所想的,就叫知音。

师:哟,都不用语言了。你想的,我就能默契的知道,这就是心灵相通。伯牙和子期就是这样,心与心的交流,我们来合作的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好吗?

生:好!

师:我来做伯牙,你们来做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生齐: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子期,我的心在这里呀!(播放音乐:高山)子期,你会怎么说?

生:我会说,峨峨兮若泰山!

师:你的心是在这峨峨高山之中!子期,你会怎么说?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我的心在这里(播放音乐:流水)子期——

生:我会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真是伯牙所念。

生齐:钟子期必得之。

师:伯牙子期会念些什么呢?有高山有流水,还会念些什么?你们想象开始,来,(学生名)。

生:我觉得他会想象些清风明月,

师:皎皎明月,徐徐清风,可能会出现在伯牙的旋律之中。

生:他还有可能会想到大自然,

师:大自然中勃勃的生机,也可能会出现在伯牙的乐曲之中,

生:我觉得他还可能想到春雨。

师:绵绵春雨也可能会出现在伯牙的琴里。可是,课文中却只写了,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你知道这个志字在古代的写法很有意思,我们来看看——(多媒体出示“),下面是一颗心,上面是一只正在行走的脚,志的意思就是心所去往的地方,伯牙和子期的心到哪里去了?

生:我认为他们两个人的心都来到了他们的心中。

师:都来了高山流水之中,我们的古人常常借高山流水来抒发自己的志向和胸怀。杜甫写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借山来抒发自己的志向;李白也曾写过“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借水来抒发自己的心。……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生齐: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峨峨兮若泰山!说出了我怎样的志向?

生:说出了我想象泰山,说出了俞伯牙想像泰山一样的……情怀。

师:说出了想象泰山,你说得好,就是说出了我高远的志向,……伯牙抚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生齐:“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洋洋兮若江河!又抒发了我怎样的胸怀?

生:说出了伯牙宽广的胸怀。

师:说得好,知我者,子期也!此时,你对知音又有了怎样的理解?可以补充修改你的学习单,开始——

(学生修改学习单,再次写下自己对知音的理解)

师:好,我们来看这几个同学写的。这两个字写得又大又工整,真漂亮!……对于知音的理解是越来越深了。有的同学写了重聚,有的同学写了志向相同,有的同学写了志同道合,我们对知音的理解从心到志,子期就有这样的知心者,知志者呀!刚才,提了个问题,伯牙为什么在子期死后,一定要破琴绝弦?是呀,那样的知心者、知志者死了,为什么一定要破琴绝弦?别着急,上节课,我们借助资料了解了伯牙子期,这节课我们手边的资料也能继续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打开课文,看看下面的资料——(生看资料)

师:好,同学们,我们来交流一下、此时,你对伯牙绝弦又有了怎样的理解?伯牙为什么一定要破琴绝弦?

生:因为,因为伯牙的琴艺很高超,只有钟子期一个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意,

师: 只有钟子期一个人能理解他的心意,这个关键/词你抓得好,独一子期呀!

生:子期现在死了,伯牙认为,能够适当听出,再没有可以听得懂他琴声的人了,所以他弹琴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他就破琴绝弦了。

师:这是你根据资料获得的感受,是吗?还有吗?来。

生:因为俞伯牙认为钟子期都死了,还弹给谁听呢?

师:根据资料说说,你从哪儿获得这样的感受?

生:我是从第一……里面获取的。

师:……

生: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因为千百年来,两个知音在一起是非常不容易的,当时是古代交通又不发达,也没有像我们现在这么通讯发达,所以,即使有俞伯牙这样的知音,也非常难遇到,所以钟子期好不容易,呃,钟子期和俞伯牙好不容易遇到了,现在钟子期死了,俞伯牙伤心欲绝,所以再也不弹琴了。

师:好一个知音难逢!说得好,还有吗?

生:……我觉得伯牙心中有高远的志向和宽广的胸怀,没有人能知道,只有子期能了解他心中的志向,

师:只有子期,再无二人,其实课文中也写到这个问题,哪个词写出了再无二人?

生:我觉得应该是再无知音。

师:是啊,再也无知音,你看资料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刚才有位同学问道:为什么伯牙认为世界上再没有知音了?是(学生名)问的吗?我想听听你读过资料之后,有怎样的感受?

生:我觉得千金易得,千金万两非常难求,知心一个也难求,

师:说得好,知心一个也难求,(学生名),你把难求二字写在黑板上,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语补充在学习单上。

(生板书,其余生补充学习单)

生齐:“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当他志在流水时,只有子期会对他说:

生齐: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所以,子期死了,

生齐: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师:所以伯牙此时满腔的悲痛,就化成了课题中的一个字

生齐:绝

师:痛失知音的朋友,再所难痛,当他志在高山时,再也听不到子期对他说:

生齐:“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当他志在流水时,再也听不到子期对他说:

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山河依旧,物是人非,面对子期的墓碑,伯牙思绪万千,(老师播放音乐: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筼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伯牙绝弦发生在春秋时期,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遗忘,(播放音乐:高山流水,同时出示诗词,)这是两千多年前汉代的诗人写下的诗句,这是1700多年前魏晋诗人发出的感慨,这是1300多年前唐代诗人对知音的佳话,这是800多年前宋代诗人对知音的赞赏,这是400多年前明代诗人写下的诗,这是100年前毛泽东主席为悼念自己的好友而写下的诗,从这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他们对失去知音,好友这样的事感到悲痛。

师:这样的悲痛震撼着一代一代人的心灵,还有吗?

生:刚刚读了,我读了毛泽东主席写给他已故知音的诗句,我觉得他和俞伯牙非常有共同,因为他们都痛失自己的知音,觉得非常痛苦。

师:是啊,伯牙绝弦已成经典,知音琴真已成文则,当我闻到此时高山流水,伯牙钟期之妙旅时,你会想到课文中的哪些语句?

生:我会想到: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牙琴从此绝时,你又想到什么样的语句?

生:我读了那两句诗后,我又想到课文最后的一句: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师:一幕又一幕,仍然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打开课文,我来表现一个人物,你们来……我说:伯牙善鼓琴,

生齐:钟子期善听。

师:我说的是: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生齐: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我说的还是伯牙,你们,志在流水,

生齐: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我说的又是伯牙,你们,伯牙所念,

生齐:钟子期必得之。

师:下面,我来表现子期,子期死,

生齐: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师:就在我们这一答一应之中,你发现了什么?我说的是,你们说的是?

生:我们说的是子期的话,你说的是伯牙的话?

师:一句伯牙

生:一句钟子期,

师:有伯牙必有子期,有子期方显伯牙,真是知音难追啊!相信伯牙绝弦这篇课文,伯牙与子期之间的真情,已经凝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我们一起背一遍,伯牙绝弦——

(师生齐背课文。)

师:将课文打开,今天我们的第一项考验,让大家测试已经完成了,伯牙绝弦这个故事出自列子中的……篇,在……篇中,还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比如说《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纪昌学射》等等等等,在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中,这样一篇成语故事《响遏行云》,也出自列子汤问篇,今天的第二份作业是推荐大家阅读列子中的汤问篇,我为大家买了列子这本书,我把这本书送给咱们班的同学,希望大家能够在课下继续阅读。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值日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谢谢同学们!

生齐:老师再见!老师们再见!

摘自人教网

伯牙绝弦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张聪一、教材分析《伯牙绝弦》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艺术的魅力”这一主题下的一篇文言文,全文共5句话,77个字。这篇课文语言精粹,简洁流畅,适于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文意蕴,品味文字精妙,享受审美乐趣。知音相逢,千载其一,伯牙绝弦,荡气回肠。古人与学生虽相隔遥远,但文字中所传递出的真挚情感却跨越时空,叩击着我们的心灵,值得我们在读中体验、读中感受、读中理解。峨峨群山,仁者之乐,洋洋江河,智者情抒,作为流传不衰的文化经典,“高山流水觅知音”所传递出的,不仅是挚友间的心心相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这就需要我与学生一起,透过语言文字,去触摸伯牙、子期博大的胸襟、高洁的情怀;通过组合阅读,感受文化经典在历史长河中的恒久魅力。学生在五年级时,对于“文言文”这种“古代书面语”已有了初步感知,也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一些方法。但是,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达形式,使学生在走进文本、把握情感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困难。作为第二课时教学,就需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诵读、感悟、对话、拓展中,含英咀华,披文入情,提升语感,感受意蕴。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在自读自悟中,丰富对文言文的阅读体验。3.通过组合阅读[1],形成对“知音”内涵的理解,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能根据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触摸到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情,借助课外资料了解“高山流水”的文化含义。教师准备:相应课件,组合文本。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二)体会知音情深1.阅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受知音深情。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知音深情:(1)学生自由读。(2)创设情境,感受知音深情。(3)生生合作读。3.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知音”内涵。(1) 知志。出示:以伯牙之艺,而独一子期能知其志。——《吕氏春秋》(2)指导读出伯牙、子期的志向。(3)师生对读,烘托情感:当伯牙志在高山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生读)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生读)(4)课文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发现?(5)再次创设情景引读,感受生命之交。师读:当伯牙“志在高山”时,已听不到子期说——生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读: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已听不到——生读:善哉,洋洋兮若江河!4.读写结合。5.紧扣“绝”字,感受文言文的语言。(1)交流对 “绝”字的理解。(2)从“绝”字中发现文言文语言的特点。(3)再读课文,感受文言文语言魅力。(三)组合阅读,触摸知音文化。1.出示诗文,表达感受。2.自读诗句,积累语言。3.背诵课文。板书:25伯牙绝弦志知音千古绝唱课文: 伯牙善鼓②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③,钟子期曰:“善哉(zāi)④,峨峨⑤兮(Xī)⑥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⑦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①绝:断绝。②鼓:弹。③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④哉:语气词,表示感叹。⑤峨峨:高。⑥兮:语气词,相当于“啊”。⑦洋洋:广大。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1)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2)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资料袋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1]“组合阅读”是组合阅读教学的简称,指为实现一定的阅读教学目标,从文体、文本、作家、时代等不同层面选择多篇与教材相关的文章,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引导学生构建课内外文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以发现性的思维方式感受语言文字表达的情感,探讨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进而促进学生的阅读力和阅读品质的提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态度,使学生在阅读中经历有意义的阅读过程,感受阅读的快乐,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张聪《伯牙绝弦》课堂教学实录 伯牙绝弦名师课堂实录

伯牙绝弦(人教版 六上)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张聪课前谈话:1、自我介绍——让学生看动作猜老师的姓:张弓射箭(姓张)2、出示象鼻山图片,让学生介绍桂林的山水。(生介绍) 真是“桂林山水甲天下。”3、师介绍北京的龙庆峡小漓江,邀请同学到北京游览。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1、学生读课文,指导读出节奏。2、出示难读的句子,检查朗读情况。3、出示带四个“善”字的句子,(“善”标成红色)问学生有什么发现?小结:同一个表达的意思不同,这就叫一字多义。这在以后的学生中还会遇到。 4、让学生质疑。引入课文的学习。 生质疑:为什么世界上再无知音?伯牙为什么绝弦? 二、体会知音情深1、板书“知音”,阅读课文,了解什么叫“知音”?(生默读,请三名学生2、全班交流:为什么有这种感受,师点拨。 3、师生合作读句子,再现当时的画面。4、知己在这里啊,(一一出示高山图、流水图)子期会怎么说? 生接着朗诵:“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师:这真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5、伯牙还会想到什么呢?6、板书甲骨文“志”字,解释字义,问:伯牙和子期的心去哪呢?(引出杜甫、李白的诗句) 7、“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说出了伯牙怎么胸怀?(生:伯牙博大胸怀) 8、此时,你对知音有什么新的认识?(生板书:) 同学们对知音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从知心到知志…… (生上台板书:志同道合,志向相同。)9、伯牙在子期死后,为什么会破琴绝弦?(生借助阅读资料自学,再全班交流,师点拨) 10、哪个词写出了“再无二人”?生:知音难求(板书)11、创设情境引渡,感受生命之交。(师生合作读)师读:当伯牙“志在高山”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生读“峨峨兮若泰山”)师读: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生读“洋洋兮若江河”) 12、紧扣“绝”字,感受文言文的语言。师读:当伯牙“志在高山”,却再也听不到子期说——(生读“峨峨兮若泰山”)师读:当伯牙“志在流水”,却再也听不到子期说——(生读“洋洋兮若江河”)师:可面对子期的墓碑,伯牙悲痛欲绝。(配乐出示句子的播放录音) 忆昔去年春,……三尺瑶台为君死!伯牙绝弦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可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出示历代诗人名人提到伯牙子期的诗句)师:从这些诗句,你感受到了什么?生谈理解。13、出示诗句:此时高山与流水,应有钟期知妙旨。师:你想到了文中那句?生读句子: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出示: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师:你想到了文中那句?生读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三、组合阅读,触摸知音文化1、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面前,师生合作读2、尝试背诵课文。四、布置作业:1、背诵《伯牙绝弦》2、《推荐阅读《列子 汤问》五、板书:伯牙绝弦知音 心灵相通志同道合 心有灵犀志向相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6039.html

更多阅读

文言文教学三 :《蜀鄙二僧》课堂实录及评析

古文教学的可贵探索——朱文君老师执教《蜀鄙二僧》的启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许汉蜀鄙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

转载 醉意朦胧---《星星变奏曲》课堂实录 星星变奏曲ppt课件

原文地址:醉意朦胧---《星星变奏曲》课堂实录作者:陈治勇醉意朦胧-----------《星星变奏曲》课堂实录师:同学们,诗歌贵在含蓄之美,曲径通幽,峰回路转之后的那种柳暗花明,令人欣喜若狂,难以弃之,而朦胧诗是诗歌的含蓄之最,如贵妃醉酒,醉意朦胧

读书与思考的方法选自张五常《卖柑者言》 张五常论读书mobi

读书与思考的方法选自张五常《卖柑者言》读书的方法新年时节,送些甚么给学生呢?就送他们一些读书的方法吧。首先声明,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后者,香港的学生都是专家——猜题目、背课文之能,世间少有

《山坡羊·潼关怀古》课堂实录 山坡羊潼关怀古ppt

一. 导入 5好,上课!虽然来到咱们学校的时间不长,但可以说,小袁老师每天都生活在感动中,你们一声声亲切的问候“老师好”;一次次真诚的深鞠躬···尤其是咱们同学的“课前一首歌”,每每都会让我沉醉其间。今天亦是如此,这首《倾国倾城》,让

声明:《张聪《伯牙绝弦》课堂教学实录 伯牙绝弦名师课堂实录》为网友空扰寡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