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其实很好玩 逻辑其实很好玩

心理学其实很好玩

第一章 九型人格的故事
完美型—完美主义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切•格瓦拉,一个被称为“红色罗宾汉”的游击革命家,一个被誉为“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的理想主义者,用他39年的短暂时光谱写了一部生命传奇。

1928年6月14日,切•格瓦拉出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省。他毕业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医学系。受过良好教育的格瓦拉,本来可以选择稳定安逸的生活,然而,他却抛弃了这一切,投入了拉丁美洲的革命烽火中。

1955年,格瓦拉在墨西哥流亡时与古巴革命者卡斯特罗结识,从此加入了古巴的革命斗争。革命胜利后,他曾担任古巴国家银行行长、工业部部长。为了把古巴建设成为一个没有贫穷、没有剥削的新国家,格瓦拉多次出访国外,成了古巴著名的国务活动家。但是,1965年3月,在他出访亚、非国家回到哈瓦那后,一度在古巴政坛上消失。原来,这位革命家已经辞去了古巴党、政、军的一切职务,去了其他国家继续进行反帝斗争。这一切连他最敬爱的母亲都蒙在鼓里。

格瓦拉在给卡斯特罗的告别信中说:“哪里有帝国主义,就在哪里同它斗争;这一切足以鼓舞人心,治愈任何创伤。”在他看来,非洲无疑是遭受帝国主义压迫最严重的地区。切•格瓦拉先在刚果东部金沙萨领导游击战争,1966年返回拉丁美洲,深入玻利维亚丛林开展“游击中心”的革命活动。1967年10月7日,格瓦拉的游击队伍被玻利维亚政府军包围,格瓦拉被俘。1967年10月9日,他被玻利维亚当局杀害,时年39岁。

当年,格瓦拉被政府军击伤并被捕后,审讯者问他:“你现在在想什么?”

格瓦拉说道:“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

格瓦拉是一名完美主义者,他是一个真正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活着的人;格瓦拉是个满怀激情的革命家,是一个为正义、为真理献身的理想主义者。他写信给子女:“你们应当永远对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非正义的事情,都能产生最强烈的反感。这是一个革命者的最宝贵的品质。”身为阿根廷人,为了正义,他投身于古巴的革命事业;作为古巴国家的开创者,为了真理,他放弃了已有的一切,深入玻利维亚丛林,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继续反帝的游击战争。他是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传奇人物,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世人以惊奇,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悲壮历史。

切•格瓦拉是完美型人格的代表人物,这类人的特点是不断追求进步,具有领袖气质,有超强的忍耐力,有毅力,守承诺,喜欢控制。

在生活中,这类人相信自己始终有做不完的事情,爱劝勉教导,对逃避表达愤怒。完美主义者经常感到愤怒、不满,这都是源自过高的生活要求。不满情绪对自己和周围的朋友都有很大影响,不利于人际和谐。同样因为事事追求完美的态度,让他们在生活里常常碰钉子。除了对外发泄愤怒情绪,内心也在不断经历挫败与失望。如果不能很好地化解这些负面情绪,对健康十分不利。

心理学启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完美主义”是对完美的一种极端追求。那种完善自我,健康地追求完美,并且在努力达到高标准过程中体验到快乐的人,不是完美主义者。心理学所指的完美主义者是那些把个人的理想标准和道德标准都定得过高,不切合实际,而且带有明显的强迫倾向,要求自己去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那类人。

完美主义者不能接受自己或他人的缺点与不足,格外挑剔,渐渐地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心态。他们表面上都很自负,其实自己内心深处却非常自卑。在人际交往方面,为了维护自己的完美角色,他们常常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圈子中。他们有时很想却不敢融入到群体中去,怕暴露了自己的缺点。他们不敢表露自己的感情,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给自己制定了太多的条条框框,以完美的标准要求自己,结果因过大的心理压力而使自己疲惫不堪.
助人型—助人者人见人爱
有一天,德兰修女要到巴丹医院商量工作,在靠近车站的广场旁发现了一位老妇人倒在路上,脸色惨白,像是死了一般。德兰修女蹲下来仔细一看:她用破布裹着脚,上面爬满了蚂蚁,头好像被老鼠咬了一个洞,残留着血迹,伤口周围满是苍蝇和蛆虫。她赶紧替老妇人测量呼吸及脉搏,似乎还有一口气,于是她为老妇人赶走苍蝇,驱走蚂蚁,擦去血迹和蛆虫。德蕾莎(德兰修女的别名)心想,如果任她躺在那里,必死无疑。于是她暂时放弃了去巴丹的行动,请人帮忙把老妇人送到附近的医院。医院开始时对这个没有家属的老妇人不予理会,但医师在德兰修女的再三恳求下,决定替老妇人医治,然后对德兰修女说:“必须暂时住院,等脱离危险期后,还需找个地方静养。”德兰修女把病人托给医院后,立即到市公所保健科,希望能提供一个让贫困病人休养的场所。市公所保健科的负责人是位热心的人,他仔细听完德兰修女的请求后,便带她来到加尔各答一座有名的卡里寺院,答应将寺庙后面信徒朝拜后的一处地方免费提供给她使用。

一开始,德兰修女的行为受到印度教区婆罗门的强烈反对,理由是德兰修女不是印度人,然而德兰修女不顾反对,依然在街头抢救许多临危的病患到收容所来替他们清洗,给他们休息的地方,其中也包括印度教的僧侣,此举感动了许多印度人,反对声浪渐渐平息了。

自从找到这个落脚点后,不到一天的时间,修女们就将三十多个贫困痛苦的人安顿了下来。其中有个老人,在搬来的那天傍晚就断了气,临死前,他拉着德蕾莎的手,用孟加拉语低声说:“我一生活得像条狗,而我现在死得像个人,谢谢。”

光靠德兰修女及修女们的工作,要救助全加尔各答的垂死者是不可能的,但德兰修女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她认为人类的不幸并不存在于贫困、生病或饥饿,真正的不幸是当人们生病或贫困时没有人伸出援手,即使死去,临终前也应有个归宿。

1979年,德兰修女无可争议地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在颁奖典礼中,她依旧身着那件白色粗布纱丽,神态安详地走上领奖台,她代表全世界的穷人发表了一个简朴但感人的讲话:“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我以天主的荣耀接受此奖,同时代表世界上所有饥寒交迫、流落街头和伤残疾病的人们,以及那些被忽略未被关怀的人们,我以他们的名义来领奖。和平奖使得贫富之间相互了解。今天我在这里强调关爱穷人,因为穷人同样也是上帝亲手所造并被他关爱的子民。因此,如果我们背弃穷人,就等于是背弃基督,如果我们伤害穷人,就等于是伤害基督……请记住,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就是要我们相互关爱。我们可以用上帝的礼物做我们能做到的事情。让我们为了基督施与他人爱心吧,让我们像他爱我们一样相互爱戴吧。”

德兰修女是第二型人格助人型(博爱型、给予者)的完美代表,这类人温文尔雅、友善随和、慷慨大方、乐善好施,被人们所敬仰。他们渴望别人的爱或良好关系、甘愿迁就他人、以人为本;他们很在意别人的感情和需要,十分热心,愿意无条件地付出爱去帮助别人,这样才会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

心理学启示:

从心理学角度讲,拥有助人型人格的人认为满足别人的需要比满足自己的需要更重要,所以他们很少向人提出请求,而是尽可能地帮助他人。因为他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肯定了自我价值。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非常好。

这类人的缺点是,因为热情地帮助别人,对别人投入了太多的时间和心力,他们希望得到的回报也更多。有时候,他们的占有欲会非常强烈,希望被帮助者事事对他说,与他分享。反之,他们则会很失望,甚至看作是背叛。有时他们也会对受助者施加压力,以达到控制他们的目的。当然,并不是说每个第二型人格者都是如此,只是当某些人状态不佳,心情不太好时,会出现以上倾向。平时多注意自身情绪管理,有助于改进和控制这个缺点.

成就型—我只想超越比尔•盖茨而已
甲骨文董事长拉里•埃里森曾说过,击败微软,成为世界最大的软件企业是他的一大目标。“我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他所有人都失败了,那时我才是真正的成功。”

埃里森个性张扬,盛气凌人,热衷于与微软的比尔•盖茨较量。硅谷流传着这么一个笑话:上帝和拉里•埃里森有什么区别?答案是:上帝不认为自己是拉里•埃里森。

比尔•盖茨与埃里森的首富之争曾经一度甚嚣尘上,两人的私人关系本来就不是很好,盖茨住在西雅图,而埃里森在硅谷创业,埃里森十分支持对微软的肢解,他把比尔•盖茨称作“PC教皇”,意思是由于他在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直接影响了PC机的生产必须参照视窗操作系统进行设计。埃里森也一直将超越比尔•盖茨作为自己的目标。

埃里森拥有强烈的求胜心,取胜是他唯一不变的目标。32岁以前,埃里森还一事无成,读了三个大学,没得到一个学位文凭,换了十几家公司,妻子也离他而去。埃里森刚开始创业时只有1200美元,凭借其不懈的努力,使甲骨文公司连续12年销售额每年翻一翻,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软件公司。

埃里森的成长之路可以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取胜。至于如何取胜,如何成功,如何达到目标,那都是第二位的。

埃里森并不满足于效仿盖茨,而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超越盖茨,希望像微软公司主导个人电脑软件市场一样,甲骨文的应用软件能占领网络市场。甲骨文的数据库软件在网络软件市场的占有率为40%;而微软则在PC软件市场具有绝对优势,拥有80%的市场份额。但埃里森相信自己公司开发的应用软件是有潜力的。

埃里森精力旺盛,员工形容他“脑中的点子永远比别人至少快18个月”。他喜欢航海,一直留着纪念几年前航海三天三夜获胜的络腮胡。艾里森带领甲骨文公司就像驾驭爱艇“Sayonara”号一般,充满强烈的战斗意志。

埃里森喜欢冒险,他经常参加驾艇比赛、飙跑车,还开着一架意大利产战斗机在太平洋上空和别人进行模拟空战。他曾经还因冒险多次住进医院:上大学踢球时弄断过鼻梁骨,在夏威夷冲浪时扭伤过颈骨,还有一次因骑车摔断过肘骨。1998年他指挥他的游艇“Sayonara”号在澳大利亚悉尼到霍巴特的帆船赛中夺冠……

埃里森喜欢挑战,极具冒险精神,他也因此而感到自豪,他拥有一架拆除武器的意大利产“马尔切蒂S.211”型战斗机。他想再买一架不带武器装备的俄产米格-29,但未获批准。他还拥有一架价值3800万美元的“湾流V”型喷气机,硅谷机场曾控告他经常违反宵禁规定,在半夜起降这架飞机,打扰了附近的居民。此外,他还有一支豪华昂贵的车队,车型有劳斯莱斯、本特利和奔驰等。埃里森在日本订造了一所价值4000万美元的豪宅,在旧金山南部另有一个占地23英亩的庄园。曾经有人问他:有了那么多钱、有那么多事情可做,干吗还要继续执掌甲骨文公司?他答道:“因为甲骨文正在参加的这场比赛更加刺激、规模更大,它比悉尼-霍巴特帆船赛更让人兴奋。互联网计算这场大赛比我做过的任何事情都要激动人心。”

甲骨文董事长埃里森是成就型人格的代表。在生活中,这类人积极进取,总可以做出让人瞩目的成绩。可正因为这类人事事追求成功,用成就衡量自己的价值,对于成就不如自己的人,很难认可;对成就超过自己的人,又不服输地挑战,很难让人真心地接受他们。

心理学启示:

这就是甲骨文董事长埃里森,典型的成就型人格。这类人自信、精力充沛、风趣幽默、处世圆滑、积极进取,他们拥有强烈的好胜心,喜欢与别人比较,立志超越;他们以成就衡量自己的价值高低,注重个人形象,是典型的工作狂;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但是害怕表露内心想法;他们是野心家、冒险家,不断追求效益,希望与众不同;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注目、羡慕,成为众人的焦点。

成就型人格的缺点是过于自恋自大,喜欢炫耀,很容易自我膨胀,所以他们都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给别人看,甚至极端时,会在朋友面前撒谎,以求保持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有时候,成就型人格的人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强的实力,因为他们的表达带有夸张的成分。

成就型人格者很害怕亲密关系,当关系加深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因怕真面目被看见而选择逃避。所以,对第三型人格者来说并不容易建立亲密关系,因为他们害怕被人看见自己的真面目,也因此很难敞开心扉,与他人坦诚交往。

对于第三型人格者来说,有些时候,放下过强的求胜心,展现出真实的自己,会让自己过得轻松愉快,也可以舒缓压力.

乐观型—把欢笑带给全世界的孩子
沃尔特•迪斯尼是一个传奇,他的名字就是一种梦想的象征,他创造了卡通人物米老鼠,制作了电影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动画影片,他创建了迪斯尼主题公园,组建了现代化多媒体公司,他的创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沃尔特•迪斯尼于1928年创造了米老鼠这一经典卡通形象,被称为“米老鼠之父”。用迪斯尼自己的话说则是:“一切都从一只老鼠开始。”

沃尔特•迪斯尼在1901年12月5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他的父亲是西班牙移民。1906年,老迪斯尼用全部家产在堪萨斯州东北的马赛林购买了一个小农场,他们全家从此便迁居在那里。

沃尔特在全家5个孩子中排行第四,小时候没有玩具,便在草稿纸上画农场的小动物。母亲发现了儿子绘画的天赋,给他买了一本画册,沃尔特便整日临摹,越画越好。有一次,一位叫舍伍德的医生看中了他的画,出5角钱把他的画买去。15岁那一年,沃尔特认为,自己将来有可能当一名画家。

1918年,美国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沃尔特这一年17岁,他将年龄虚报为18岁,参加了红十字会,当了救护车的驾驶员。

战事结束后,沃尔特回到芝加哥,他到一家报馆求职,却遭到拒绝,后来他在一家电影广告公司找到一份周薪40美元的工作。

1922年,沃尔特辞去了广告公司的工作,自筹了1500美元,创办了动画片制作公司。沃尔特聘请了两名推销员向全国推销动画片,不料这两人拿了公司的钱逃之夭夭,使沃尔特陷入困境,终于宣告破产。

1923年夏天,沃尔特来到位于加州的好莱坞,和哥哥罗伊凑了3200美元重新创业,成立了“迪斯尼兄弟动画制作公司”,这是今天迪斯尼娱乐帝国的真正开始。

他和哥哥罗伊在1925年7月建立了赫伯龙制片厂,1926年沃尔特将“迪斯尼兄弟公司”的名称改为“沃尔特•迪斯尼公司”。

1928年,他先后创作出三部以米老鼠为主人公的卡通片。迪斯尼对影片质量要求极为严格,影片中细致的动作需要人工手绘2万个画面,迪斯尼最后终于做到了,资金也用光了,迪斯尼不得不卖掉了他心爱的跑车,他要把影片做得尽善尽美。到1930年,米老鼠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角色。

沃尔特在得力助手尤布被挖走后,大病一场,暂时停止了米老鼠动画片的生产。1932年,他又振作起来,制作出迪斯尼公司的第一部彩色有声动画片《花儿与树》,这部片子当年获得了奥斯卡奖。继此之后,沃尔特又先后推出《三只小猪》、《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木偶奇遇记》、《小鹿班比》、《幻想曲》等一批优秀的动画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沃尔特•迪斯尼事业的脚步开始放慢。与在电影业相同,沃尔特也成了电视业的开拓者,他从1954年开始制作电视片,并于1961年在电视上成功地获得了良好的视觉颜色效果。

战后,沃尔特最大的贡献是1995年在洛杉矶建立了迪斯尼乐园,这也是他人生中最伟大的梦想,他要建立一座让孩子和父母都感兴趣的场所。他想,当孩子们骑马或游戏的时候,也应该让家长们一块儿尽情欢乐。沃尔特决定把公园建在西部的加利福尼亚。1952年,他开始购买场地,这是件艰巨的工作,因为这块地皮同时被20多家公园占有着。1954年,他派4名职员周游美国,收集人们对修建公园的意见,但4个人带回的一致观点是迪斯尼太“狂妄”了。许多公园的老板说:“不开惊险的跑马场,不搞点歪门邪道,要想成功简直是白日做梦。”

然而沃尔特却始终没有改变修建一所清爽安逸的公园的计划,他还决定称这所公园为“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终于落成了,它被人们看作是当代世界上的一大奇迹。仅在开放的头6个月里,就有300万人纷至沓来,在来访的人中有11位国王、王后,24位州政府的首脑和27位王子、公主。在10年里,“迪斯尼乐园”的收入高达1.95亿美元之多。

1971年迪斯尼公司又在本土建成了占地130平方公里,由7个风格迥异的主题公园、6个高尔夫俱乐部和6个主题酒店组成的奥兰多迪斯尼世界。

1983年和1992年,迪斯尼以出卖专利等方式,分别在日本东京、法国巴黎建成两个大型迪斯尼主题公园。至此,迪斯尼成为世界上主题公园行业内的超级霸主。

但这些,沃尔特都已经看不到了。晚年的沃尔特不幸染上了肺癌,但他依然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筹划佛罗里达州的新乐园“迪斯尼世界”上。

1966年12月14日午夜,沃尔特让人把他的床头升高,他要最后看一看自己的电影公司,迪斯尼公司在寒冷的夜里灯火辉煌。凌晨,沃尔特•迪斯尼—这个给世界带来欢笑的童话老人去世了。

沃尔特•迪斯尼的女儿丹妮•迪斯尼如今也已年过花甲,她说:“爸爸以前想做的就是让人们快乐,让他们笑起来。这永远是他生活的意义所在。”的确,他给人们带来了多少欢笑,他超越了一个时代,把欢笑送给后来的人。

沃尔特•迪斯尼是一个乐观的人,他的乐观来源于他童真的内心世界,他的乐观帮他摆脱了多次危机,成为动画和主题公园领域内的霸主。

心理学启示:

乐观型人格者毕生都在追求快乐,他们非常热心,不停活动、不停获取,讨厌严肃认真的事情;他们多才多艺、对玩乐的事非常熟悉也喜欢花精力钻研,他们愿意不惜任何代价追求快乐。

这类人喜欢新鲜感,紧跟时代潮流,惧怕压力,害怕负面情绪;他们想要的是愉快的生活,喜欢创新,属于享受型的人。

在人际交往中,乐观型人格者总是很受人欢迎,他们也愿意为别人带来快乐。当然,他们的缺点也很明显,做事缺乏耐性,易冲动,害怕孤独.

领袖型—影响深远的功夫之王
数十年前香港经济低迷时期,很多华人漂洋过海在国外闯出了一番事业,抒写了一个又一个“他乡的故事”。1940年美国三藩市有一个婴儿诞生了,其父亲是香港粤剧界名人李海泉先生。李海泉的心态与其他华人一样,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取得一些成就,让家人可以过上安逸的生活,这点可从他替孩子改名时看出:中国人大多认为“不怕生坏命,最怕改坏名”,他希望孩子将来也可出人头地,替孩子改了一个蛮有意思的名字“振藩”,寓意他成长后可威震三藩市。

这位名叫振藩的小朋友,后来不但威震三藩市,而且还登上了世界的舞台,他就是日后无人不识的李小龙。

李小龙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儿时在香港便获发掘成了童星,在六七岁的年纪便受到影艺界的熏陶,童年的经历对他日后在电影圈的发展有极大帮助。本身甚为好动的小龙,在1955年遇上了咏春宗师叶问。成为叶问的徒弟后,他更对武术疯狂热爱,比如太极拳、剑击、西洋拳等,17岁时更在校际拳击比赛取得冠军。李小龙从小就混迹在电影圈,由于外形渐趋成熟加上独特的演绎技巧,电影公司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预备与小龙谈签约事宜。

1959年,生性好动的李小龙,因一次冲突事件遭警方扣留问话。为避免影响前途,家人便匆匆安排他到美国读书,希望他可在彼邦专心学习。1961年李小龙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攻读哲学,这个黄皮肤、黑头发、个子不高的小伙子,常常被一些好事之徒骚扰,而李小龙的好身手使他们甘拜下风。之后,李小龙索性在西雅图开设武馆教功夫。

1964年,李小龙在长堤的空手道大赛担任表演嘉宾,让更多人见识到他的功夫。当中包括一些电影工作者,这个“第一印象”对他日后在电影圈发展极为有利。

1965年,李小龙起了一个念头,他有感传统的中国武术应可有更大发挥空间,所以开始将生平所学的功夫加以整理,希望能创出一套全新的武学系统,让习武者可透过这套系统练习,把功夫发挥得更好。

1966年,改编自连环画的《青锋侠》拍成剧集,李小龙在该片中饰演青锋侠助手。该片当年大受欢迎,但拍过《青锋侠》一剧之后,他并未延续他的事业。赋闲在家的日子并不好过,他只偶尔担任好莱坞红人的私人武术教练。李小龙没有浪费他的“清闲时间”,虽然机会未到,他仍将早前的新武术构思整理创出一个独特的武术系统,并于1967年为它起了一个名字—截拳道。

1970年初,李小龙挟着青锋侠第二主角名义回港,在当时无线电视皇牌节目“欢乐今宵”表演寸劲、侧踢等。其身手及独特气质令电视机前的观众无法忘记。在这一幕里李小龙锋芒毕露。当时嘉禾电影公司高层觉得这是个可造之材,稍后便派专员到美国找他谈拍片事宜。首部电影的角色更是为他度身而设的,这就是当年破尽香港电影票房纪录的《唐山大兄》。1971年《唐山大兄》由于极佳的票房及口碑,第二部电影火速赶拍。1972年《精武门》上映,当年影片内容敏感但却不影响成绩,票房又刷新纪录。两部电影的空前成功,令投资者雄心万丈,其后更不惜工本,拉队伍往意大利制作《猛龙过江》。

一个曾经在好莱坞不得志的青年原来竟是一颗票房灵丹,美国的电影制作公司立即与香港的有关人士洽商合作,希望能籍香港的电影人拉拢他们曾经错失了的“过江猛龙”。

1973年港美合作的《龙争虎斗》面世,李小龙初奠国际巨星地位。可惜同年拍摄的《死亡游戏》却是这位巨星的最后遗作。李小龙本来打算完成《死亡游戏》后回到美国大展拳脚,但命运竟安排这位巨星在最灿烂的一刻陨落,从此一代巨星只能在影迷心中留下永恒的英雄形象。

李小龙是华人世界的精神领袖,是中国功夫的代表人物,他的精神与气质影响着许许多多痴迷于功夫的习武之人,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心理学启示:

领袖型人格者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追求权力,讲求真才实学,成功靠的是能力。这类人充满正义感,喜欢做大事,他们是绝对的行动派,遇到问题立即着手解决。他们独立自主,一切靠自己,依照自己的能力做事,向往公平正义。

这类人的缺点是攻击性较强,以自我为中心,报复心强,轻视懦弱、尊重强者;他们会为受压迫者挺身而出,但容易冲动的性格经常会添麻烦;他们过于主观,喜欢凭直觉办事。

领袖型的人喜欢发号施令,说话声音洪亮、有威严,爱辩论,意志坚定。在与人交往中,他们豪爽、不拘小节,因此朋友很多。但他们自视甚高,过于自我,总想指挥他人,这样会给别人带来压力,影响人际关系.

第二章 女性心理学
为什么女人会尝试婚外情
33岁的王某爱上了一个比他年长十几岁的女人韩女士,当时韩女士已成立家庭。王某在知道实情后依然决定交往,两人相识不久便开始同居。一段时间后,王某害怕此事会让韩女士家人知道,背上骂名,突然有一天不辞而别。

失去联系之后,韩女士焦急万分,疯狂寻找王某的行踪。韩女士有所不知,此时的王某早已躲回了老家。王某躲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出来继续打工。但令他没想到的是,痴情的韩女士不知从哪里打听来的消息,知道了王某的去向。某日下午,韩女士找到了王某,结果吓了他一跳,这让韩女士非常失望,本以为他会感到一阵惊喜,谁知,王某见到韩女士之后叫苦连天,天天想着该如何摆脱韩女士的纠缠。

两人在一起住了几天之后,王某就想出了一个彻底摆脱韩女士的办法。某日清晨,王某借口说他在一座山上找到了治疗其腰病的草药。韩女士便陪着王某上山采药。上了山,满山春色令韩女士心旷神怡,情绪相当好,但她做梦都没料到,此时此刻,一场灭顶之灾正向她袭来……

一路上王某心事重重,任凭韩女士怎么问他都是支支吾吾,爱答不理,只顾低头往前走。走至一个半山腰时,他借机来到韩女士身后,还没等韩女士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一拳将其打倒在地,并迅速用手死死扼住其颈部,直至韩女士“声息全无”,王某以为这个女人死了,便匆匆逃离现场。逃跑之前,王某还不忘翻出韩女士身上的银行卡,并根据自己早已知悉的密码,将全部现金取出。

令王某意想不到的是,韩女士只是窒息昏迷,并没有断气。很快,王某被警方抓获归案。经法医鉴定,韩女士因扼伤致颈部条块状表皮剥脱、皮下出血,其伤势均被评定为轻微伤。王某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婚外情案例,其危害不言自明。当外界更多地关注男性婚外恋行为时,女人的婚外恋也非少数。金赛博士在20世纪50年代就针对人类性行为做过调查,指出有26%的妻子感情走私;1986年,《新女性》杂志对美国2.5万名妇女做了一项调查,竟然发现1/4的已婚妇女有过婚外恋行为,而40%的人承认自己曾经心动过。可见,女性婚外恋情况并不少见。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女性婚外情呢?下面介绍女人婚外情的10种常见心理:

1.补偿心理:有些女人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生理方面得不到满足,或者是夫妻关系不和谐,因而主动寻找第三者或乐意接受第三者予以补偿,从而形成婚外恋。

2.欠情心理:男女双方各有家室,或一方成家后另一方不愿成家依然暗恋着对方,当一方生活困难或夫妻感情不和时,另一方觉得还欠着对方的情因而主动投入旧情人怀抱,旧情复萌,从而产生婚外恋。

3.贪财心理:有些女人贪图男方钱财,从而形成婚外恋。

4.图貌心理:有些女人贪恋男人的外貌,主动示爱,从而产生婚外恋。

5.报恩心理:有些女人在困难时期经常得到男方的帮助,出于报恩心理,从而产生婚外恋。

6.报复心理:有的夫妻因为一方有外遇,另一方为了报复对方,主动寻求第三者,从而产生婚外恋。

7.好奇心理:有些女人出于好奇心,追求刺激,从而产生婚外恋。

8.享乐心理:有些女人贪图享乐,看重男人的物质优势,从而产生婚外恋。

9.相悦心理:有的男女在结婚后又遇到彼此心仪的对象,两情相悦,从而产生婚外恋。

10.互利心理:有些男女为了共同利益,互相利用,从而产生婚外恋。

心理学启示:

太多悲剧摆在眼前,可是,为什么有些女人依然铤而走险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们有婚外恋的冲动呢?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社会需求里有爱与被爱的需求,当一个人被越多的人欣赏时,会觉得自己越有魅力,越有自信心。对于有过婚姻失败经历或者是事业成功的女性来说,她们往往更加渴望异性的爱,同时对于突然降临的爱情,具有付出的冲动。但是,当这种爱与被爱的强烈感觉受挫时,往往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种因为婚外情而失恋的人,无法得到人们的同情和理解,甚至会遭到家人的唾弃,严重者还会导致精神分裂.

减肥的误区
小楠是一个胖胖的女孩,她也因此而苦难万分。每当看着腰间的两块赘肉,她的表情总是那么痛苦。小楠说:“站着时,它随时挺身而出;坐下时,它提醒我,在正常的三围之外,还有一大堆腹围;只有躺着是最愉快的,但我一想起来,睡多了只会更胖不会更瘦,一骨碌又爬起来。”

小楠平时吃得不多,一节食就头晕眼花,所以,她决心用吸脂的方法减肥。小楠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闺蜜小青,小青告诉她吸脂会很疼,吸过的部位会肿,要比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平整。虽然怕疼,但小楠依然选择试一试。因为小楠平日工作压力很大,以前总是无法对一个减肥计划持之以恒,想来也只有吸脂这个捷径见效最快了。

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小楠与自己的内心不停斗争,终于下定决心,决定去抽脂,她瞒着老公,准备给他一个惊喜。

小楠在闺蜜的陪同下去了医院,当她看见医生拿出粗粗的针管,吓得闭紧双眼。对于手术的感觉,小楠表示很难形容,虽然打了麻醉,但还是疼得惊心动魄,简直像拿刀直接挖出脂肪一样。小楠问医生,为什么会这样疼,难道没有打麻醉吗?医生说打了,只是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和耐痛能力不同。

手术结束后一段时间,小楠的伤口还是在不停地流血,低下头只见到处都是血,流得一床都是,医生说这是正常现象。术后会渗血,两三天就好了。果然,过了两三天,血就不流了。去医院将纱布一层层揭掉,小楠隐约地看见了自己的腰线,当最后一层揭掉后,小楠忍不住一声惨叫—肚子上的皮肤变得很可怕,一块高一块低,还有点皱……

后来,当老公得知以后,苦笑着说:“这真是一个很大的‘惊喜’啊。”

美国的研究人员在一项针对女性志愿者的检查中,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扫描她们的大脑,发现当志愿者看到体重超标的女性图片时,会激发大脑的“分析和自我反馈”进程,而男性志愿者则没有这种反应。神经疾病学专家马克•艾伦解释说:“对于没有饮食障碍病史的女性,在大脑中并不会对自己的身体轮廓过于在意,但是,这也仅限于当他们的体重和体型没有超过预期的前提下。”

艾伦的研究小组一直以来都致力于研究女性饮食异常与神经心理的关系,他们发现,当女性出现饮食紊乱时,比如厌食或者神经性贪食,当她们看到超重的女性时,大脑就会感到明显的不安以及自我厌恶。而且,这种潜意识情绪并不仅仅只局限在肥胖和饮食异常的女性中,体形正常、身材苗条的女性同样存在这种心理。

心理学启示:

为什么女性会惧怕和厌恶肥胖呢?专家介绍说,这与她们的潜意识有关。心理学家斯潘格勒认为,生活中充斥的各种身材高挑的模特照片以及靓丽纤细的电影明星会导致女性认为这种体型才是美丽的,从而使她们的大脑坚信:只有这种苗条的体型才是对她们最重要的。

研究人员发现,当一个女人看到肥胖的女性时,她们的大脑会做出消极反应,从而使她们感到不快和自我厌恶。虽然这种情况多见于厌食症和饮食障碍的患者,但是正常女性在潜意识中也不免或多或少对自己的体重产生忧虑,而男性则不会。可见,女人天生对肥胖感到恐惧和厌恶。

针对这种错误的观念,专家建议女性朋友应该有意识地降低并放下对肥胖的精神恐惧以及对严格塑身的追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过度追求体型而控制饮食,最终只可能导致饮食紊乱.

第三章 变态心理学 花痴
馨儿在高中时代爱上了班里的一个男孩,那时的馨儿长得漂亮,学习成绩也好,算是百里挑一的好女孩。到了高三,因为学习紧张,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馨儿想对那个男孩表白,可是却没有勇气,但她又怕错过机会。

馨儿在矛盾中迎来了她最不愿看到的一幕—她落榜了。男孩考中区外的一所高校,在分手时,男孩与她互赠礼品留念。在留言中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使她整整苦等了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馨儿天天盼着他的来信,但只在一封寄给别人的信里,捎带着问候了她一番,并没有直接写给她的信件。尽管如此,馨儿还是认为男孩是爱她的,只是怕自己伤心不敢直接写信给她。

馨儿的脑海里每天像放电影一般,上演一幕幕与男孩相遇、相爱的故事。她已经严重脱离现实,整天幻想,有时连饭也吃不下去。为情所困的她病倒了。馨儿开始有些头晕、浑身发软、目光呆滞地在家里发愣。经医生检查未发现任何病症,说过几天就会好,家里人也没太在意。

后来一连几年,每到开学的日子,馨儿都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而且症状的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几乎不能下地活动,不能进食,只好靠打吊针来维持。在这十几年的发病过程中多次、多处求医,均不见好转。在这期间也有人为她说媒,可她偏是不嫁,说是怕有负于他。

家里人带馨儿去看心理医生,也听取了心理医生的建议,设法找到那个男孩,当家人见到男孩时,他已经是个壮实的汉子了,早已成家立业,连孩子都有了。家里人求他去见一面馨儿,把话说清楚也许能救馨儿一命。他答应了,来到了馨儿的病榻前,可馨儿偏说不是他,闹着要见当年的他。无奈之下家里人只好把馨儿送到精神病院,通过一段时间的药物和心理治疗馨儿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

心理学家解释说,馨儿的病症是典型的钟情妄想症,属于精神分裂症的一种,俗称“花痴”,其主要表现为丧失理智,显示出高级意向(工作、学习等)减退,而低级意向(性欲、食欲等)亢进。

很多疯狂的追星族都有过类似情况,以前几年的杨丽娟为例,她对刘德华的疯狂痴迷就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心理专家研究后称,其实杨丽娟那种充满梦幻感的单相思,以及那些不计后果的疯狂举动,都是钟情妄想症的典型症状,也就是说,杨丽娟其实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

再来看一个案例:

年近四十的王女士在某大学任教,六年前她迷恋上某影视剧中的男明星无法自拔,患上钟情妄想症。经过长期的系统治疗,她终于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王女士家境优越,从小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可以说是娇生惯养,非常任性。20多岁开始就总是说生活没有意思,要去流浪。直到2000年时看到一部电视剧,觉得男主角爱上了她,于是开始疯狂地追求那个男主角:写信、打电话、发邮件,忙个不停。有一次,她得知该男主角在云南拍戏,便坐车去云南寻找,结果无功而返。

后来,她居然想方设法找到那个男演员的住址,到其家里、单位打探。男演员的经纪人将她送到收容所,遣送回来。临走,经纪人告诉她说:“你心理或精神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回去后去医院咨询一下。”王女士回家之后不仅没有去医院咨询,还在家里给这个演员供奉了一个牌位,高兴的时候就对牌位说些情话;不高兴的时候就对牌位又打又骂。家人不得已将其送到精神病院。由于病程较长,经过了近两年治疗,王女士的病情才得到控制,恢复正常生活。

患有“花痴”的人偷偷暗恋对方,经常一个人幻想、发呆;有的患者有恋物癖;还有的患者自作多情,认为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因此朝思暮想,寝不安眠,食不甘味,甚至找到对方纠缠不清。

心理学启示:

钟情妄想是一种精神疾病,妄想出的情节完全是患者虚构的,现实中并不存在,但却根植于患者心中,旁人的劝解和提醒毫无作用。只有通过正规的心理治疗才能让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这时患者才会如梦方醒般认识到,事实真相竟然是“原来他不爱我”。

钟情妄想是精神异常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一种变态心理,也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早期发现和治疗对缓解和控制病情、防止复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发现身边的人出现此类症状时,应及早就医,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耶稣”与凤姐
1960年,在密歇根某家精神病院的同一栋病房里住了三个男病人,奇怪的是,三个病人都自称是“耶稣基督”。

第一位“耶稣”原名J君,是一个聪明而嗜读的人,说话具说服性,有时让人难以反驳他妄想观念的前提。譬如他除了自称是“耶稣基督”外,也认为自己是伊利诺州的州长,但这两种身份对他并不构成矛盾,他说“耶稣”也必须谋生,伊利诺州州长就是他谋生时的职业。

第二位“耶稣”原名L君,他原是一个圣经学者,非常具有想象力及诗意,对人类的行为观察入微,但他“不喜欢观察别人不当的行为……因为(他认为)凡观察者必已涉入”。

第三位“耶稣”名叫C君,可能是三个人中较平庸的。研究人员有一次问他:“你在天堂住过吗?”C君说:“小时候住过,但我较喜欢住在地球上,我想大多数人也喜欢住在地球上。我控制一大笔钱—3031.6亿美元—我正在快乐山附近建造一个天堂天国。”

身份妄想症患者认为自己不是原来的自己,而是另一个人。患者经常有夸大的倾向,也称作“自大妄想”。患者的“身份妄想”常会反映他的宗教信念,譬如认为自己就是某些“神”,因此,这一类的妄想也称为“宗教妄想”。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含有宗教及自大色彩的身份妄想,可能是病人为了摆脱其无法承受的心理困境而产生的对策。除了本案例中的这“三位耶稣”外,另有一家精神病院也曾同时出现两位自称是“圣母玛丽亚”的女性病人。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自大妄想症”患者。2009年,有关凤姐的报道铺天盖地,对此,人们惊呼肯定是其有心理问题。心理学家认为,除却个人炒作的嫌疑外,她的行为类似自大妄想症。

凤姐,大专文凭,身高一米四六,其貌不扬,月收入不过千余元。然而,她却很“狂妄”,曾经在上海街头发放了1300份征婚传单,传单上要求男方为北大或清华硕士,身高1米76至1米83之间……结果如何,凤姐自己说,应征者如云,且个个异常优秀,她却看不上眼。

专家说,凤姐通过对自身状况的过度夸大,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是内心自卑的一种体现,这些症状多半是从青少年的时候开始的。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绝不是少数。这类患者属于典型的自大妄想症,希望通过夸大事实得到人们的关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心理学启示:

自大妄想症,是指妄想自己具有至高无上的才能、洞察力、价值、权势、知识、身份等。在这种意念的驱使下,病人会刻意改变生活方式来迎合妄想,变得奢侈、傲慢、狂热起来。自大妄想可能有宗教内容,例如相信自己有来自神明的特殊讯息.

变态的伪娘
伪娘,顾名思义,假装的美少女。这里主要讲的是美少年装扮成女人的形象,俗称伪娘。历史上有很多关于伪娘的案例:

《金瓶梅》中记载:西门庆家的小厮琴棋书画四个小童子,年方二八新鲜粉嫩,给西门庆看上,所以可以出入西门庆的后宫。结果潘金莲本就饥渴难耐,马上勾搭琴童,结果被西门庆扒光了用马鞭抽了个半死后给逐出。

《阅微草堂笔记》中也有记载:明末周皇后的两个太监为田贵妃不容,私自逃出宫去,投奔旧友。旧友说你二人不如改扮女装为我妻妾,可以逃过追杀。二人改易容貌二十年,夫妇感情非常好。

同是《阅微草堂笔记》记载:某秀才酷爱男风,死后他的爱人改扮女装含辛茹苦抚养他的遗孤,遗孤成人以后才知道“母亲”是个男人,仍是以母事之。

不仅是在古代,今天的时尚圈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年仅18岁的澳洲男模安德烈•皮杰斯天生一副俏丽的面容、妖娆清瘦的身段,不知道的人很难分辨他的性别。身高达1米88的皮杰斯可谓眼下时尚圈里最热门的模特,既可扮男也可演女,如此之高的实用性受到设计师们的热捧。

皮杰斯是幸运的,他在采访中说道:“我只不过是在田里捡玉米的时候被开车路过的经纪人发现了,随后就是你们现在看到的这样。”

当皮杰斯第一次登台走秀时,就遭遇人们对他性别的质疑,后又因其长发飘逸和雌雄莫辨的造型震动整个模特界。他的男生女相饱受争议,然而他却能把自己天使的面孔、清瘦妖娆的身材这一特色发挥到极致,于是人们对他冲了强烈的好奇:他多大?他到底是男是女?他的爱好有哪些?甚至,他有女友或男友吗?2011年春夏时装周之后,整个时尚界都开始对皮杰斯感兴趣,他可谓是一夜爆红。

据皮杰斯模特经纪公司的老板说:“自从去年春天一见到他,我就惊为天人,必须立即签约!他有瞩目的女人味,美丽得叫人震惊,一定可以迷倒摄影师、杂志编辑。”事实证明这位老板的眼光很不错,皮杰斯真的红了!

伪娘,通常是指有女性美貌的正常男性角色,有的可能更胜过一般女性角色。而在国内,“伪娘”一词因《快乐男声》海选中出现的选手刘著而成了热门词汇,相比其他几位反串的“伪娘”,刘著看上去几乎难辨雌雄。不论是唱歌还是平常说话,都是女声,让人惊讶不已。

“伪娘”的形成因素主要有生理发育、环境影响和心理因素,也是引起男孩子发生“男性易性癖”比较常见的原因,而这些信息早期都来自父母、家人与玩伴。除此之外,伪娘出现的原因还有性别认同障碍;打扮女性化,而本人也对此表示认同;由于兴趣或者种种外因,自愿或被迫穿过女装等。

心理专家指出,从“伪娘”表现出的行为方式来看,属于扮异性症,这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只有穿上异性的衣服才会得到满足。此类患者并不想改变自己的性别,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异性恋者。专家指出,“伪娘”迎合了患者追求刺激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极大,因此,社会、学校和家长对青少年性心理的教育的关注,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学启示:

变性癖,又叫异性癖,从医学的角度看,变性欲望称为“性心理认同障碍疾病”或“自我认知障碍性疾患”,患者不是简单地希望成为另一性别的人,而是心里的一种内在的、不可抗拒的感觉。很多人在孩童时代就觉得自己属于另一性别,甚至会发展为感觉自己是一个相反性别的人,错误地生活在了现在的躯体里.
身体里住着17个人
在美国,有一个名叫卡伦•奥弗希尔的女子,她在年轻时被确诊患上“多重人格分裂症”。经医生诊断,她的病情比一般患者复杂得多,体内有17种人格共存,让她多年来痛不欲生。经过十多年治疗,奥弗希尔成功把17种人格融为一体,她形容这种感觉“就像获得了新生”。

从1989年开始,奥弗希尔发觉自己开始“丢失”记忆,她无法解释夹在小说里的书签为何向前挪了一章,也想不明白枕头下为何藏着一把刀。奥弗希尔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她的病情严重得令她生出自杀的念头。奥弗希尔决定向医生寻求帮助。她找到贝尔诉说苦恼。贝尔建议她尽量记录下发生的“怪事”。经历了一个奇怪的夜晚后,奥弗希尔写着:“现在是深夜2时,我独自一人待在一个陌生的加油站,我很害怕……加油站里的女士告诉我方位,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奥弗希尔使用“我们”一词引起贝尔注意,因为那晚她确实独自一人。结合其他蛛丝马迹,贝尔首次怀疑奥弗希尔患上了“多重人格分裂症”。

确诊后,奥弗希尔突然能感受到体内多重人格的存在。她甚至能“看到”这些不同人格的活动。渐渐地,奥弗希尔开始可以辨认出不同的声音,“每到夜晚,我能听到他们在我脑中讨论白天发生的事”。通过分辨声音,奥弗希尔确认自己体内起码有“11个人”,包括4名10岁以下的儿童、2名少女、2名女子、1男子、1名“愤怒”的男子和她的本体。这些人的名字、年龄、性别、个人特征、经历各不相同,他们还在奥弗希尔的生活中扮演不同角色。例如,奥弗希尔依靠那名30岁左右的男子开车,“如果他在忙别的事,‘我们’就哪儿都去不了”。

同时,奥弗希尔还多次遭遇尴尬,每当碰到陌生人跟她打招呼,“我只能猜测他可能是其他‘10个人’的朋友”。随后,又有“6个人”分别给贝尔写信。贝尔认定,奥弗希尔体内人格增至17重。

接下来的几年里,贝尔对奥弗希尔实施催眠疗法,通过与她体内其他“16个人”漫长而艰辛的对话,终于使“他们”同意与她融合成一个“完整的奥弗希尔”。伴随与最后1重人格“霍顿”融合,奥弗希尔恢复健康,至今没有复发。“讲述往事很痛苦,但这段经历使我更坚强。”奥弗希尔说。

这个案例是典型的多重人格分裂症,让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

19世纪到20世纪,有关多重人格的记载卷帙浩繁,但没有哪个故事比克里斯汀•塞兹摩尔更出名了。克里斯汀幼时经历坎坷,曾在3个月内连续经历了一次恐怖的死亡和两次虽不致命却留下心灵创伤的意外。医师认为,正是她这段不同常人的经历,埋下了日后人格分裂的祸根。在塞兹摩尔眼中,这些事故激发了她体内另一些早已存在的自我。“尽管专家们不同意我这么说,但是我的其他身份虽不是随我而生的,却也是一个整体,他们拥有自己的权利,和我一出生就表现出的人格一样,是天生伴随我而来到这个世上的。他们不是‘我’,却在命运深处和我紧密相息。”

1957,塞兹摩尔的故事被改编为电影《三面爱娃》,由乔安娜•伍德沃德主演,并让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女演员一举捧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桂冠。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克里斯汀体内远不止3个性格迥异的人格—医师鉴定的结果是她同时具有20个不同的人格。在电影之后,克里斯汀自己也写过包括《我是爱娃》、《我的心灵故事》在内的四本畅销书籍。通过塞兹摩尔和《三面爱娃》,人格分裂开始为公众所熟悉,也开始成为好莱坞颇为偏好的传奇剧情。

心理专家认为,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与人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人类个体出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独立,需要父母照顾,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占重要地位,儿童就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建立早期人格的。

在成长过程中,尽管每个孩子都曾受过批评,但只要他们感觉到周围的爱,就不会产生心理上的偏差。但是,如果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每天都受到批评与指责,得不到父母的爱,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更进一步,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公正,就会使儿童是非观念不稳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敌对情绪,有些儿童因此而分离、独立、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的接触,进而逃避与其他人和事物的接触,这样就极易形成分裂样人格。

心理学启示:

多重人格症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两种或多种非常不同的人格。此类患者行为的差异无法以常人在不同场合,不同角色的不同行为来解释,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人,每个人格有其姓名、记忆、特质及行为方式。通常原来的人格并不知晓另一个人格的存在,而新出现的人格则对原来的人格有相当的了解。新人格的特质通常与原人格特质相当不同,如原人格是害羞、压抑的,新人格可能是开放、外向的.

炸弹狂人
心理学其实很好玩 逻辑其实很好玩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纽约的真实故事。

1940年11月16日,纽约爱迪生公司大楼的窗沿上发现一只工具箱。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根黄铜管,管里塞满了炸药,管外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道:

爱迪生公司的骗子们,这是给你们的炸弹。

F.P.

炸弹没有爆炸,几星期后,在爱迪生总公司,又发现一颗土炸弹,它是一只塞满炸药的短统羊毛袜,罪犯留下了同样的纸条。

是谁与爱迪生公司过不去?公司保卫部门查阅它所设立的“公安卡”,发现对公司发出过怨言的人有好几千,从何查起?他们认为,这也许只是想吓唬一下爱迪生公司吧?调查到此为止,也没有对外声张。

1941年,美国卷入太平洋战争。这件无头案就搁了下来,一拖就是十年。

十年以后,1950年圣诞节的前几天,《纽约先驱论坛报》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信发自韦斯特切斯特县,字迹清秀,字体个个大写,上面写道:

我是个病人,而且正在为这个病而怨恨爱迪生公司,该公司一定会为其卑鄙罪行而后悔的。不久,我还要把炸弹放在剧院的座位上,谨此通告。

F.P.

在以后的几年中,警察局和“F.P.”那清秀的字体结下了不解之缘。

“F.P.”的炸弹越造越熟练,之前八颗土炸弹只爆炸了两个。而后来的四颗都爆炸了。1955年,“F.P.”加快速度,放了52颗炸弹,炸响了30颗。报纸开始广泛报道他的“成就”,公众也对他感到严重不安,人们把他称为“炸弹狂”。而他却变本加厉,投寄给报社的匿名信中,措辞日益激烈。

一天,“F.P.”的土炸弹炸死了一个人。社会舆论和市政当局一致表示,一定要把这个“炸弹狂”挖出来。

芬内是纽约警察局的侦探长,他绞尽脑汁也无法找到线索,于是他决定去请教研究刑事犯罪的心理分析家布鲁塞尔博士。

一天下午,芬内探长带领手下的两名侦探,挟着炸弹狂一案的全部宗卷,去布鲁塞尔博士家求教。芬内带来的全部宗卷中,唯一有用的只是那“炸弹狂”的几封信,以及几颗由他制造的炸弹的照片和一些炸弹的弹片。要据此做出结论,显然是很不够的。但是,博士凭着他对心理分析法的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竟滔滔不绝地谈了四小时。事实证明,这一次谈话给心理分析方法开创了新局面,成为犯罪行为分析史上的划时代事件。

布鲁塞尔注视着那几颗没有爆炸的炸弹照片,当着侦探们的面提出第一个假设:可以肯定“F.P.”是男人而不是女人,因为,以前造炸弹或放炸弹的都是男人,无一例外。

博士接着说下去:“毫无疑问,这个人之所以对爱迪生公司抱有偏见,是他认为爱迪生公司害得他生病。渐渐地,他认为整个世界都和他过不去,这是他行为失常的来由。一个人一旦为这种思想所纠缠,就变成了‘偏执狂’。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偏执狂的发展是缓慢的,但一过35岁之后,便发展得不可收拾了。那个‘F.P.’放炸弹已有16年的历史,年龄应该在50岁以上,这是第二个可能性。

“偏执狂都非常爱护他们自己。当他们有所行动时,总认为这是在‘自卫’。他们从不承认自己有缺点,而把遇到的麻烦都归罪于别人,尤其是某个大组织,在这个案例中就是爱迪生公司。由此产生了第三个可能性:爱迪生公司对那个‘F.P.’也许有过不适当的处置,以致遭到他的报复,所以,他的出发点也许无可非议。

“从他的清秀字迹来看,他受过良好的教育。这是第四点。

“这种人很要面子,他平时行为检点,不做任何在他认为是有失体面的事。因此,他很少可能会在公安卡上留下记载,更不大到过精神病院或收容所,因为他根本不认为自己有病。所以,人们是难于从这些档案去发现他的。”

看着侦探们大失所望的神色,博士充满信心地对他们说:“心理学可以帮你们的忙。据德国一位精神病医生统计,偏执狂患者有85%属于运动员体型。诸位先生,我据此得出第五个可能性:这个‘F.P.’不胖不瘦,中等身材,体格匀称。”

布鲁塞尔拿起那几封信,继续说下去:“从这清秀的笔迹、干净的信纸上我得出的第六个可能性是,此人工作质量一定是好的,由此推论他是个遵守时间、兢兢业业的模范职员,直到他遭到所谓的‘卑鄙罪行’前,他一直是这样工作的。

“说到‘卑鄙罪行’,这种措辞很不够美国味,倒有点像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和英国夸张小说里的语言。‘F.P.’笔下的‘爱迪生公司’写成SocietyofEdison,而美国人不这么写,他们写的‘爱迪生公司’是ConsolidatedEdison的缩语Cons.Ed。不管怎样,这个人不是纯粹的美国血统,也许他就住在外国人的社区里。这是第七个可能性。”.

博士继续说道:“罪犯和爱迪生公司的纠纷不是唯一的理由,在这个理由之下,另有一个连他本人也不知道的理由存在。我要说的第八个可能性就是指这方面的。他一定受过某种心理上的创伤,例如,他的母亲早已去世,而这一悲剧又是他父亲的过错。你们知道,男孩子在幼年时期会由于恋母情结而憎恨父亲。这种情况在这个偏执狂身上一定也发生过。他经常反抗父亲,并在这种状态下生活过来。但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长期反抗父亲使他滋生起一种反抗权威的情绪,这种情绪过早地潜入他的意识深处,成为‘潜意识’。而这种像定时炸弹似的潜意识,一旦遇上了爱迪生公司对他的不公正处置,使他心头的创伤又复发了。于是,他就从反抗父亲的权威发展到反抗社会的权威,这就是他到处乱放炸弹的原因,但他自己并不是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一切的。”

“但为什么他会经常不断地放炸弹呢?”一个侦探感到还没有完全理解。

博士从容不迫地说下去:“失去了母爱,使他感到痛苦,而在他以后的生活中,也没有人给他以爱情或友谊,他的心理创伤始终没有愈合。因此,我敢断定他是一个独身者,既没有女朋友,甚至也没有男朋友。但是,他可能跟一个年龄比他大的女亲属在一起生活。这个女亲属使他常常想起自己的母亲,从而触动了他对父亲的怨恨,这种感情又激发了他对权威的反抗。这就是他经常不断地放炸弹的原因,也是我要说的第九个可能性。

“他没有友谊和爱情,但他有礼貌。他对谁都和蔼可亲,因为他要保持自己的君子风度。我现在还要说得更远,他八九不离十是个衣着整齐、风度翩翩的人。这是第十个可能性。”

这时,一直不作声的芬内探长开口了。他说:“恐怖分子不喜欢公寓,宁愿住独院住宅。因为造炸弹必须有一个设备很好的工作室,一个不会妨碍邻居又不会被人发现的隐蔽所在。”博士表示完全同意,这就成为第十一个可能性。

“我不是说过他不是纯粹的美国血统吗?我现在进一步提出第十二个可能性:他是斯拉夫裔。”

侦探们不约而同地眨巴着眼睛,表示不信。

“对仇敌采用威胁、暗杀等手段各国都有,但地中海沿岸国家惯用绳索,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大多用匕首,而在斯拉夫国家中,恐怖分子向来爱用炸弹。因此,一个恐怖分子若是到处使用炸弹的话,这就暗示他极可能是斯拉夫人。

“而且,如果他是斯拉夫人,根据斯拉夫族多信天主教,就有理由设想他是个天主教徒,从而引出第十三个可能性。而且,此人必然定时上一个天主教堂去,因为有规则是他的习惯之一。

“他的匿名恐吓信不是在纽约就是在韦斯特切斯特投寄的,因此,他的家很可能就在这两地之间。而本地区的几个最集中的斯拉夫人居住区,就是康涅狄格州的布里奇波特。他住在这一地区,这是第十四个可能性。”

在确定这个炸弹狂究竟患的什么病时,布鲁塞尔博士犯了一个错误。“F.P.”在持续多年的威胁性字条中声称自己是一个病人。据此,博士提出他的第十五个可能性:“F.P.”患的病可能是癌症、心血管疾病或肺结核中的一种。经过排除,布鲁塞尔博士认为他应患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而事后的真相是,这个炸弹狂患的是结核病。

博士谈了15点可能性后,探长问道:“那么,您对下一步的建议是什么?”

“把这15个可能性公之于众,我相信那个人是可以挖出来的。因为,假如我的推测是正确的,那么,他的邻居就会把他识别出来。反之,如果我错了,他就会找上门来,这样,我们也能得到一些线索。无论如何,我们在报上一公布他的特征,无疑是将了他一军,使他认为我们在嘲弄他。这对于一个不承认自己有缺点的人来讲,是一种忍受不了的刺激,他一定会作出反应来的。”

最后,博士补充说:“我看这个人的衣服虽然穿得笔挺,但对于时新的式样他是犹豫的,我大胆推测,你们抓住他的时候,他穿的应是一件双排纽扣的上装,纽扣扣得整整齐齐的。”.

1956年圣诞节前夕,《纽约时报》和美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这15个可能性。警察局的电话总机忙得不亦乐乎。

一天深夜,博士家的电话铃响了:

“是布鲁塞尔博士家吗?”

“是的,您是哪儿?”

“我是‘F.P.’,你仍然摸在门外,后悔了吧!”咔的一声,那一头的电话筒就搁上了。

“F.P.”终于找上门来了,这使博士大为兴奋。四天之后,“F.P.”又在一家图书馆和一家电影院里放了炸弹。12月26日,美国各大报又刊登启事要“F.P.”上警察局自首,并公开答复关于他的十五个可能性的分析是否正确。第二天,答复信从韦斯特切斯特寄出:

拜读了12月26日的报纸。若去自首的话,那我就是傻瓜。请别侮辱我的智慧,奉劝你们还是把爱迪生公司叫到法庭上去为好。

F.P.

梅特斯基

与此同时,爱迪生公司动员了大批人力,准备把它的人事档案和公安卡都翻一遍。1957年1月初的一天,有个女职员在查阅20至30年代的档案时,翻到一份名为乔治•梅特斯基的人事档案。其内容和其他人的大同小异,其中也有关于这位职员和公司的一场纠纷的记录。不过,档案中夹着一封梅特斯基本人申诉的信,信的语气激愤,并有“卑鄙罪行”这样的话。这引起了那位女职员的注意,于是它被拿出来仔细研究。

乔治•梅特斯基原是爱迪生公司的电机保养工,1931年9月5日,锅炉发生回火事故时,他被烧伤。公司付给他一笔病伤津贴。他有没有拿这笔钱,档案上没有说明。1934年1月4日,他说自己染上肺结核,要求终身残废津贴,公司拒绝了。几个月之后,他的名字从工资单上注销。

档案里提到的重要内容还有:在锅炉出事那年他的年龄为28岁,照此推算1957年时应为54岁。梅特斯基是波兰裔,罗马天主教徒,他家住在康涅狄克州。

根据这些线索再进一步进行保密调查,材料表明梅特斯基未婚,他和两个姐姐住在一栋独立的住宅里。父母双亡,他因慢性病而不工作,他的两个姐姐供养他。梅特斯基身高1.75米,体重74公斤。他没有犯罪记录。邻居肯定他的家是个和睦之家,他对人总是彬彬有礼,但是与人们保持距离,很少往来。

“这和布鲁塞尔博士的描述简直吻合到滑稽的地步。”警察局的侦探们面面相觑,“那么,先到他家去瞧瞧吧。”

1957年1月22日,纽约警察局的四个侦探一起来到梅特斯基家的门口。经过一番问询之后,梅特斯基坦白了。据他交代:“‘F.P.’是FairPlay(公平对待)的缩写。”他想借此报复爱迪生公司。

侦探们要梅特斯基跟他们去警察局,于是他进屋去换衣服。当他再度出现时,只见他头发梳得光光的,搽了发油,脚上的皮鞋擦得雪亮。身上穿着一套蓝色细条纹的双排纽扣西服,上装的三颗纽扣颗颗扣得紧紧的。

布鲁塞尔博士的推测完全正确。

本案中的嫌犯具有典型的偏执型人格,把曾经的挫折归咎于他人,认为是爱迪生公司导致了他今天的结局。

偏执型人格的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敏感,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嫉妒心强,自以为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患有严重的自卑心理等。

心理学启示:

偏执狂是一种罕见的精神病,以逐渐发展的按逻辑构筑的系统化妄想为特征。病程长,预后不良。最常见的是夸大被害或有关躯体异常的妄想,不伴有幻觉或分裂症样的思维紊乱。

据调查资料显示,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由于这种人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实际情况可能要超过这个比例.
本章附录:FBI变态心理学测试
这个变态心理学测试,也叫犯罪心理学测试,是FBI每年入学的考题,答对40%就会被录取。

1.企鹅肉

问:一个男科学家回忆说,他和他的妻子去南极考察,但是他中途患了雪盲,什么都看不到。所以他们在南极游荡,最后只能生吃企鹅来维持生命。但是妻子最后还是没有挺住,死了。他一个人继续走了一天,最后被救了回去。第二天他特意去企鹅店吃企鹅,但是回来后竟然自杀了。为什么?

2.跳火车

问:一个人坐火车去临镇看病,看完之后病全好了。回来的路上火车经过一个隧道,这个人就跳车自杀了。为什么?

3.水草

问:有个男孩跟他女友去河边散步。突然他的女友掉进河里了,那个男孩就急忙跳到水里去找,可没找到他的女友,他伤心地离开了。过了几年后,他故地重游,这时看到有个老人在钓鱼,可那老人钓上来的鱼身上没有水草,他就问那老人为什么鱼身上没有沾到一点水草,那老人说:这河从没有长过水草。说到这时,那男孩突然跳到水里自杀了。为什么?

4.葬礼的故事

问:有母女三人,母亲死了,姐妹俩去参加葬礼。妹妹在葬礼上遇见了一个很有型的男子,并对他一见倾心。回到家后,妹妹把姐姐杀了。为什么?

5.半根火柴

问:有一个人在沙漠中,头朝下死了,身边散落著几个行李箱子,而这个人手里紧抓着半根火柴。推理这个人是怎么死的?

6.满地木屑

问:马戏团里有两个侏儒,瞎子侏儒比另一个侏儒矮。马戏团只需要一个侏儒,马戏团的侏儒当然是越矮越好了。两个侏儒决定比谁的个子矮,个子高的就去自杀。可是,在约定比个子的前一天,瞎子侏儒,也就是那个矮的侏儒已经在家里自杀死了。在他的家里只发现木头做的家具和满地的木屑。他为什么自杀?

7.夜半敲门

问:一个人住在山顶的小屋里,半夜听见有敲门的,他打开门却没有人,于是去睡了。等了一会又有敲门声,去开门,还是没人,如是几次。第二天,有人在山脚下发现死尸一具,警察把山顶的那人带走了。为什么?

8.牛吃草

问:有一个年轻的男人,他的房子和邻居夫妇的房子中间隔着一片草坪。有一天深夜,男人被隔壁的吵架声吵醒,之后他又听到了摔东西声、砍斧子声和牛吃草的声音,过了一会,他又听到了有人撞他家门的声音,但他都没有理会,又睡了过去。第二天,他发现隔壁的女主人惨死在他家门口。推理其过程。

9.无故的自杀

问:一个下雨的夜晚,一个男子边开车边听广播,这时广播里传出由于当晚狂风大作,一架飞机因此失事的消息。这名男子正在认真听的时候,突然远处雷电交加,广播由于干扰,暂停了几秒。就在广播快要恢复正常的时候,这名男子突然跳车自杀了。为什么?

10.失事的飞机

问:一名大厦管理人员,由于疏忽把大厦楼顶的探照灯熄灭了。第二天,他看到报纸上说,昨晚一架飞机撞楼失事,被撞到的楼正好是他所在的公司大楼。当他看到这则新闻后,他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大厦顶楼,随后就跳楼自杀了。为什么?

11.过山车

有一对恋人去乐园玩,女孩想玩过山车,可男孩有点怕没敢玩,女孩玩了一次后,还想玩,这次她强拉着男孩和她一起玩,结果只有她一个人下来了,为什么?

12.睡美人

从前,有一个被巫师施了魔咒的美丽公主,被关在城堡里长眠不醒。据说只有王子的深情一吻能吻醒公主。后来,一位很帅的王子攻占了城堡救出了公主。可是,他吻醒了公主后就被公主给杀了,为什么?

13.两个军官

某次战争中杀人无数的两个军官,被困在了荒野里。他们孤苦无助,被恐惧和绝望快逼疯了,偏偏其中一位没能熬过去,先死了。另一位陷入更深的绝望中,他将自己的战友埋了后,精神已经接近崩溃。更可怕的是:第二天的早上,当他醒来时发现,死去的战友竟然正坐在他的身旁,用同样绝望的眼睛盯着他,请问怎么回事?

14.滴水声

有个女孩的父母都出差了,她晚上一个人睡觉,陪伴她的只有一只爱犬。半夜,她突然听到天花板传来滴水声。为了不害怕,她把手伸到床边,让爱犬舔了舔自己的手,这才又安心地睡了。第二天清晨,女孩看到了爱犬的尸体吊在天花板上,据分析是在半夜被杀的,可那时爱犬不是还在吗?请问怎么回事。

15.买足球

一个男孩酷爱足球。有一天,他决定去商店买个新的。商店的老板娘把店里最后一个足球卖给了他。他高兴地玩了一个下午。到了晚上,这个男孩回到家打开电视,当他看到一则新闻后立刻吓得一身冷汗。为什么?

16.喝果汁

一个女人独居了很长时间。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玩,两人一直聊天聊到很晚。到了晚上11点,那位朋友在床底下拿东西时,突然说要女主人陪她去外面买果汁,那时候商店已经关门,可是客人仍然坚持要去,说有一种果汁她必须喝到。为什么?.

第五章 了解真实的自己 苏东坡效应
在古代,有个解差到监狱里提一个和尚,押解他。他带了一份文书、一袋散碎银两、一把雨伞和和尚肩头带的枷。解差押着和尚上路了,为了不丢三落四,解差口中不断地念叨着:“和尚、枷、文书、银两、雨伞。”一天晚上,解差押解着和尚走进了一家客栈,嘴里默默念着睡着了。趁解差睡熟了,和尚给解差剃光了头,把枷带在解差的脖子上,悄悄地溜走了。解差越睡越别扭,醒来用手摸摸东西,枷在、文书在、银两在、雨伞在,摸摸自己的头,心里说:“和尚在,怎么好像少了一样什么?”

这是一个笑话,解差把自己给丢了。而下面这个故事可不是杜撰的笑话了:

本世纪初,有个叫拉赛尔•康维尔的美国牧师,以“宝石的土地”为题在美国巡回演讲。他的演讲使整个美国卷入了激情的漩涡。据说他举行了多达6000次的讲演,内容大概是:从前印度有个叫阿里•哈弗德的富裕农民,为了寻找埋藏宝石的土地变卖了家产,出外旅行,终于穷困而死。可是,此后就有人从他卖出的土地里发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康维尔引用这个真实的故事,并用大量的实例说明,人们所寻求的,恰恰是自己手中的东西。

上述两个问题都是关于“自我”的认识问题。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无法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很容易造成自我评价过高。

在美国,有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证明了人们很难客观认识自己,而更容易拔高自己。他找来25个人,他们相互之间都是老熟人,因此比较了解各自的优缺点。实验者请他们每个人分别根据9个标准即文雅、幽默、聪明、爱交际、讲卫生、美丽、自大、势利、粗鲁,对所有包括自己在内的人排名次。比如,根据文雅标准,谁最文雅排第一,其次为第二……以粗鲁为标准,谁最粗鲁排第一,其次排第二……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和其他24个人进行评价,这样,每一个人的每一个方面都有一个自我评价,还有24个他人做出的评价。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这25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夸大优点和掩饰缺点的倾向。例如,有一个人自认为文雅程度应该名列前茅,可是把其他24个人在这方面给他评定的名次平均一下,他的“文雅”程度仅列第二十几名。还有一个人,对自己“爱清洁”的品质的名次比他人给他的平均名次提前了5名,对“聪明”和“美丽”的程度的评价都提前了6名,而对自己“势利”、“自大”、“粗鲁”程度的评定却比别人评的低,他定的名次比别人给他定的后退了6名。

可见,客观地认识自我多么重要。只有认清自己,了解自身的能力,从而设定较为合理实际的目标,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心理学启示:

诗人苏东坡有句很著名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人们对“自我”这个自己手中的东西,往往难以正确认识。从某种意义讲,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更为困难。学家将人们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苏东坡效应”.

地狱石油
巴菲特在贝克夏•哈斯维公司1985年的年报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石油大亨正在向天堂走去,但圣•彼得对他说:“你有资格住进来,但为石油大亨们保留的大院已经满员了,没办法把你挤去。”

这位大亨想了一会儿后,请求对大院里的居住者说句话。这对圣•彼得来说似乎没什么坏处,于是,圣•彼得同意了大亨的请求。这位大亨大声喊道:“在地狱里发现石油了!”大院的门很快就打开了,里面的人蜂拥而出,向地狱奔去。

圣•彼得非常惊讶,于是请这位大亨进入大院,但他迟疑了一下说:“不,我认为我应跟着那些人,这个谣言中可能会有一些真实的东西。”说完,他也朝地狱飞奔而去。

这就是典型的从众效应,一味盲目地从众,会扼杀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本质区别之一,就在于他们很少盲目行事,拒绝“随大流”,他们更倾向于依靠自己的理性判断而非盲从。

小泽征尔有一次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地方,以为是演奏家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结果仍觉得不自然。

这时,在场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而是他的错觉。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没错,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一落,评委们立即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又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坚信自己的判断。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心理学家阿希邀请大学生们自愿参加他的实验,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并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者。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总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者故意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那个真被试者开始迷惑了,他是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得出跟其他人一样的答案呢?

结果表明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7%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5%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一般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系统内,谁作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其他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罚,因而某个系统内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选择“随大流”的做法。

心理学启示:

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土里土气的老夫妇
很多年前,有一对老夫妇,女的身穿一套褪色的条纹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则是穿着布制的便宜西装,他们并没有提前预约,就直接去拜访哈佛的校长。

校长的秘书在看了他们一眼之后,立刻断定这两个土里土气的乡下人根本不可能与哈佛有业务来往。

先生轻声地说︰“我们想要见校长。”

秘书很不礼貌地回答︰“他整天都很忙,没空。”

女士接着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等。”

过了几个钟头,秘书一直不理他们,希望他们知难而退,自己离开。

可是他们却一直等在那里。

秘书终于决定通知校长︰“也许他们跟您讲几句话就会离开了。”

校长不耐烦地同意了,很不情愿地接见了这对夫妇。

女士告诉他︰“我们有一个儿子,曾经在哈佛读过一年,他很喜欢这里,他在此感到很快乐。但是去年,他出了意外而死亡。我丈夫和我想要在校园里为他立一个纪念物。”

校长并没有被感动,反而觉得可笑,粗声地说︰“夫人,我们不能为每一位曾读过哈佛而死亡的人建立雕像。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的校园看起来会像墓园一样。”

女士赶紧说道︰“不是,我们不是要竖立一座雕像,我们想要捐一栋大楼给哈佛。”

这时,校长仔细看了一下两位老人的穿着,然后吐一口气说︰“你们知不知道建一栋大楼要花多少钱吗?学校的建筑物超过七百五十万元。”

这时,这位女士沉默不讲话了。

校长很高兴,总算可以把他们打发走了。

只见这位女士转向她丈夫说︰“只要七百五十万就可以建一座大楼?那我们为什么不建一座大学来纪念我们的儿子?”她的丈夫点头同意。

而校长觉得很诧异。

就这样,两位老人离开了哈佛,到了加州,成立了斯坦福大学来纪念他们的儿子,两位老人就是斯坦福先生及其夫人。斯坦福大学始建于1885年。当时的加州铁路大王、曾担任加州州长的利兰•斯坦福为纪念他在意大利游历时染病而死的儿子,决定捐钱成立斯坦福大学,并把自己8180英亩用来培训优种赛马的农场拿出来作为学校的校园。他们的这一决定为以后的加州及美国带来了无尽的财富,尽管当时这里在美国人眼中还是荒凉闭塞的边远西部。

为什么人们会以貌取人?这是源于首因效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分别让一位戴金丝眼镜、手持文件夹的青年学者,一位打扮入时的漂亮女郎,一位挎着菜篮子、脸色疲惫的中年妇女,一位留着怪异头发、穿着邋遢的男青年在公路边搭车,结果显示,漂亮女郎、青年学者的搭车成功率很高,中年妇女稍微困难一些,那个男青年就很难搭到车。

这个故事说明:不同的装束、仪表代表了不同类型的人,际遇也因此不同。这不仅仅是以貌取人的问题,研究发现,50%以上的第一印象是由你的外表造成的。你的外表是否端庄,衣着是否整齐得体,是获得他人信赖感的重要条件,也是别人决定如何对待你的首要条件。

心理学启示:

首因效应,是指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

初次交往,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此,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穿着整齐得体,会给人留下较好的印象。我们不提倡以貌取人,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形象负责,如果一副拖沓的样子,就会给人造成不好的印象.

第六章 人见人爱的秘密 保持一定的距离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有一句座右铭:“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句话深刻地影响了他与顾问、智囊和参谋们的关系。在十多年的总统生涯中,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和智囊机构,没有人工作年限能超过两年以上。他对新上任的办公厅主任总是这样说:“我使用你两年,正如人们不能以参谋部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你也不能以办公厅主任作为自己的职业。”这就是戴高乐的规定。这一规定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在他看来,调动是正常的,而固定是不正常的。这是受部队做法的影响,因为军队是流动的,没有始终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军队。二是他不想让“这些人”变成他“离不开的人”。这表明戴高乐是个主要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而生存的领袖,他不容许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只有调动,才能保持一定距离,而唯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保证顾问和参谋的思维和决断具有新鲜感和充满朝气,也就可以杜绝年长日久的顾问和参谋们利用总统和政府的名义营私舞弊。

戴高乐的做法是令人深思和敬佩的。没有距离感,领导决策过分依赖秘书或某几个人,容易使智囊人员干政,进而使这些人假借领导名义,谋一己之私利,最后拉领导干部下水,后果是很危险的。两相比较,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好。

戴高乐所用的方法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刺猬效应,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运用到实践当中,就是领导者要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一种“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

与下属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失原则。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才是成功之道。

关于刺猬效应,来源于西方的一则寓言:

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相爱的刺猬想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身上的刺将对方扎得鲜血淋漓,后来它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之间能够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

刺猬效应反映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即每个人都需要有一定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为此,一位心理学家用实验证明这一论断:他在大学里选择了一间刚刚开门的大教室,当里面只有一位同学时,心理学家走进去,并坐在他或她的旁边。试验重复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一个空旷的教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尽管心理学家尝试着变化自己的位置,比如分别坐在被试者的左边、右边、前面或后面,但是被试验者在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选择立即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提出:“你想干什么?”

心理学启示:

刺猬效应是教育心理学著名的概念,指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日常相处时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后来,此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诸多领域。

人们对自我空间的保护意识十分强烈,当自我空间被侵犯时,就会产生不舒服、不安全的感觉,甚至因此恼怒。因此,学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盆“冷水”,一盆“温水”
某汽车销售公司的小张,每月都能卖出30辆以上汽车,深得公司经理的赏识。由于种种原因,小张预计到这个月只能卖出10辆车。深懂人性奥妙的小张对经理说:“由于银根紧缩,市场萧条,我估计这个月顶多卖出5辆车。”经理点了点头,对他的看法表示赞成。没想到一个月过后,小张竟然卖了12辆汽车,公司经理对他大大夸奖一番。假若小张说本月可以卖15辆或者事先对此不说,结果只卖了12辆,公司经理会怎么认为呢?他会强烈地感受到小张失败了,不但不会夸奖,反而可能指责小张。在这个事例中,小张把最糟糕的情况—顶多卖5辆车,报告给经理,使得经理心中的“秤砣”变小,因此当月绩出来以后,对小张的评价不但不会降低,反而提高了。

故事中的小张就很好地运用了冷热水效应,先降低经理的心理预期,实际销售却超出预期,结果受到经理的夸奖。冷热水效应的出现,是因为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只不过是秤砣并不一致,也不固定。随着心理的变化,秤砣也在变化。当秤砣变小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大,当秤砣变大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小。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就是受这秤砣的影响。再来看一个故事:

蔡女士很少演讲,一次迫不得已,她对一群学者、评论家进行演说。她的开场白是:“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自然不会说出精彩绝伦的话,因此恳请各位专家对我的发言不要笑话……”经她这么一说,听众心中的“秤砣”变小了,许多开始对她怀疑的人,也在专心听讲了。她的简单朴实的演说完成后,台下的学者、评论家们感到好极了,他们认为她的演说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对于蔡女士的成功演讲,他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当一个人不能直接端给他人一盆“热水”时,不妨先端给他人一盆“冷水”,再端给他人一盆“温水”,这样的话,这人的这盆“温水”同样会获得他人的一个良好评价。

当事业下滑的时候,不妨预先把最糟糕的事态委婉地告诉别人,给对方一个心理预期,今后如果真的失败了也会被谅解;如果成功了,反而会得到对方的赞许。

在与人交往中,要善于运用这种冷热水效应,这样就会为生活或工作带来诸多便利。比如,当你不经意伤害到他人的时候,道歉不妨超过应有的限度,这样不但可以显示出你的诚意,而且会收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当要说令人不快的话语时,不妨事先声明,这样就不会引起他人的反感,使他人体会到你的用心良苦。这些都是冷热水效应在生活中的运用,实质上就是先埋下“伏笔”,使对方心中的“秤砣”变小,如此一来,它“称出的物体重量”也就大了。

心理学启示:

一杯温水,保持温度不变,另有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当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当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

第七章 成功人生的开端 放牧的小和尚
从前,有个小和尚跟师父学武艺,可师父却什么也不教他,只交给他一群小猪,让他放牧。庙前有一条小河,每天早上小和尚要抱着一头头小猪跳过河,傍晚再抱回来。后来小和尚在不知不觉中练就了卓越的臂力和轻功。原来小猪一天天在长大,因此小和尚的臂力也在不断地增长,他这才明白师父的用意。

故事体现出的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叫做“登门槛效应”,反映出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普遍地具有避重就轻、避难趋易的心理倾向。

据报道,在一次万米长跑赛中,某国一位实力一般的女选手勇夺桂冠。记者纷纷问其奥秘,她说:“别人都把一万米看作一个整体目标,我却把它分成十段。在第一个千米时,我要求自己争取领先,这比较容易做到,因此我做到了;在第二个千米时,我也要求自己争取领先,这并不难,所以我也做到了……这样,我在每一个千米时都保持了领先,并超出一段距离,所以夺取了最后胜利,尽管我的水平不是最高的。”事后,她的教练说,这正是她成功地运用了“登门槛效应”的结果。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证实,通常人们都不愿接受难度较大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登门槛效应”的影响。

这个效应是美国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槛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实验如下:

通过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请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自家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答应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

还有一个同类实验:

实验者让助手请求房主在门前挂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助手向房主直接提出要求的大多被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而先请求房主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登门槛效应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给人们的启示是,当你有求于人时,最好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提出一个较小的、容易被接受的要求,然后再提出较大的要求,这样成功的几率会大大提升。

心理学启示: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贤内助
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叫乐羊子的人,他有一个非常贤惠的妻子。有一天,乐羊子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块金子,心里很高兴。回到家里,他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妻子,并把金子拿给她看。妻子看了看金子,又看看乐羊子,然后温和地对他说:“我从前听人说‘壮士不饮盗泉之水,廉洁的人不食嗟来之食’。路上捡来的金子,怎么可以拿回家来呢?”

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很受感动,就把那块金子又扔到原来的地方。

第二年,乐羊子离开家,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拜师求学。突然有一天,妻子正在家中织布,见到乐羊子回来了,十分惊讶地问:“你的学业这么快就完成了?”乐羊子喃喃地说:“学业还没有完成,可是我在外面,天天想念你,所以回来看看。”

他的妻子听了以后,转身拿起织机上的一把剪刀,嚓嚓几下把织布机上已经织好了的布剪成两段,乐羊子忙上前阻挡,他的妻子就对他说:“这织布机上的布,是一丝丝地累积成尺、成丈、成匹,是长期辛劳的结果,现在我把它剪断了,就等于前功尽弃,白白浪费了时间。你读书求学,不是也和我纺线织布一个道理吗?”

乐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了,于是立刻离开家,继续拜师求学。几年后,乐羊子终于完成学业,才返乡回家看望妻子。

这个典故是心理学中“半途效应”的体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没能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半途而废,不能坚持自己的目标。要想成功,最基础的两点就是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然后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向着目标不断努力。

再来看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34岁的女人涉水进入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女,她的名字叫费罗伦丝•柯德威克。

那天早晨,海水冻得柯德威克身体发麻,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都几乎看不到。时间一个钟头一个钟头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注视着她。在以往这类渡海游泳中她的最大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水温。15个钟头之后,她被冰冷的海水冻得浑身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几十分钟之后,人们把她拉上了船。而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

当别人告诉她这个事实后,从寒冷中慢慢复苏的她很沮丧,她告诉记者,真正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柯德威克一生中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两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游过了同一个海峡。她不但是第一位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记录还快了大约两个钟头。

相信自己,咬紧牙关,在紧要关头发挥全部的能量,不要轻易放弃。也许成功就在下一秒钟发生,而此时的你虽然看似迷茫,毫无希望,但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出现奇迹。

心理学启示: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

心向成功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这个故事体现了一个心理学效应,叫做贝尔效应,它是由布道家、学者贝尔提出的。意思是:想着成功,成功的景象就会在内心形成;有了成功的信心,成功就有了一半把握。

再来看两个案例:

英国前首相威廉•皮特还是一个孩子时,就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就一番伟业。在成长过程中,他没有一刻丧失过自信心,他不断告诉自己要成功,要出人头地。这种信念在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生根发芽,并鼓励着他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地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做一个公正睿智的政治家前进。

22岁那年,威廉•皮特就进入了国会;第二年,他就当上了财政大臣;到25岁时,他已经坐上了英国首相的宝座。凭着一股要成功的信念,威廉•皮特完成了自己的飞跃。

英国作家夏洛蒂从小就坚信自己会成为伟大的作家。中学毕业后,她开始向成为伟大作家的道路努力。当她向父亲透露这一想法时,父亲却说:“写作这条路太难走了,你还是安心教书吧。”

夏洛蒂给当时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写信,两个多月后,她收到了回信。信中这样说:“文学领域有很大的风险,你那习惯性的遐想,可能会让你思绪混乱,这个职业对你并不合适。”但是夏洛蒂对自己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十分自信,她坚信自己会脱颖而出。她要让自己的作品成功出版。终于,她先后写出了长篇小说《教师》、《简•爱》,成为了公认的著名作家。

这些例子都是贝尔效应的体现,这些成功者无一例外,在内心深处有着极其强烈的成功欲望,并使自己的梦想成为现实。

心理学启示:

贝尔效应是指:心里想着成功,成功的景象就会在内心形成。贝尔先生天赋极高,有人估计过他毕业后若研究晶体和生物化学,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了另一条道路—把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了科学高峰,此举被称为贝尔效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6071.html

更多阅读

英语语法其实很简单 gre词汇真的有用

英语语法其实很简单——简介很多人学英语一辈子,语法并没有真正搞懂。其实学好语法很简单。我自己就是学了10年英语没搞懂语法,甚至我在培训机构教了6年英语后,都没学明白语法。后来有一天,我找对了方法,只用短短一个半月时间,就把语法都

李逵其实很有思想 李逵劈鱼游戏机

刘建武李逵给人的印象是头脑简单,说话粗鲁,脾气火爆,纯一个蛮汉。其实,他不仅于日常小事中自有一套逻辑思维,而且在他的心底,还有着更大、更坚持的打算。初见乍识,他从宋江那里得了十两银子就急忙去赌,一心想赢得更多。想赢的后面,是这样的

清朝其实很有趣:和珅为什么没玩过嘉庆?图

节选自《清朝其实很有趣儿》,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大清王朝到了嘉庆出任大清帝国皇帝的时候,洋人也跑来了,乱民也开始闹事了,官员们也开始狂捞特捞,有恃无恐了。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嘉庆倒霉就倒霉在没赶上一个好时候,在他这个时代,即使是

女人其实很简单 一句话的简单心情说说

女人其实很简单----------转自天涯,作者南海风沙 前言:  写这篇文章要冒一定风险,因为无论学识深浅相貌研媸的所有女人和一些为数不少且队伍日渐壮大的天生犯贱还自以海纳百川心胸为荣耀的男人都会在阅览不到三行之后,便对本人的心理

声明:《心理学其实很好玩 逻辑其实很好玩》为网友暮色重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