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 信息的获取教学设计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 信息的获取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标准

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一、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要求体现在: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先要从问题开始,分析信息需求,从而确定信息来源,这是信息获取的前提和基础,然后才是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获取信息。这表明:对信息文化的追求应当最终以流畅地内化为个体自然意识为最高境界。在信息获取的问题上,就是需要能够产生自然而然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需求,继而引发自觉的信息行为。

本节将这种自然意识转化为线索:“确定信息需求”→“寻找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并围绕这四部分内容展开了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归纳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不断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在信息获取技术的过程中,高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是通过更多更深层次的体验活动,理解信息获取的思想和价值,并内化为自身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本节采用了“提出问题→问题求解→练习→拓展”的线索组织内容,具体如下:

“提出问题”:围绕案例“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学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是简单的“是”与“否”就可以解决的,需要经过如下工作流程:从实际问题出发,分析问题中所包含的信息,确定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进而确定这些信息的来源,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获取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存储下来。

“问题求解”:教材把问题求解的过程融合到“确定信息需求”、“寻找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和“存储信息”这四个部分的内容当中。

“确定信息需求”:试图让学生运用在其他学习领域中经常使用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对本节案例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分析,确定问题所包括信息的类型、数量、质量等,从而明白信息采集的方向和方法。

“寻找信息来源”:通过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即媒体、他人和事物本身,让学生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并明白为了准确地获取信息,应对各种来源有一个准备的认识和定位。

“采集信息”:通过两部分内容“采集信息的方法”和“采集信息的工具”,让学生明白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采集的方法和工具也各不相同。

“存储信息”:让学生利用“信息采集卡”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并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保存。

正文内容强调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及归纳、总结。

“练习”:该栏目设置旨在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形成更深层次的体验。

“拓展”:该部分归纳了几种类型信息的保存格式,是对教材中正文学习的一个必要补充。在高中阶段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已经了解或运用了这些文件的存储格式,但缺乏一个整体认识。拓展部分对这个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能够更有效、高效地对信息进行存储。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决定了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要让学生对信息来源的多样有一个彻底的认知,并能够明确可从多种信息源获取同一类信息,这样可增加信息的可信度。

(2)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要求学生能亲历、体验获取信息的过程,并理解获取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信息需求。学生虽然在生活、学习的过程经常需要分析问题、确定信息需求,但他们可能很少认真关注分析的方法,这需要教师引导其认真归纳、总结。信息的需求包括了信息的形式、数量、来源等,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教材中“信息采集卡”的运用使得信息需求分析这项工作表格化,从而养成规范分析问题的良好素养。

二、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案例并准备好光盘资料,也可搜集相关资料,另选案例。可考虑在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中上课。

2、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确:为了解决问题,一般必须遵循如下的过程模式:获取信息、对信息分类和评价、创造并交流思想作为问题求解的结果。获取信息,其工作流程可归纳为:“确定信息需求”→“寻找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教师可以采用交流和合作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

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要朝着成为一名信息的有效使用者而努力,即能够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对问题有了基本理解的基础上,把一些更加广泛的相关观念整合进来,在参考别人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确定并利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来查找相关的信息。而这些技能的优化和发展依赖于以下活动:不断限定主题范围,提出具体问题和论题,计划好要使用的搜索策略。信息的有效使用者应当能够合理利用以下资源:家庭电脑、教室中的信息技术资源、图书馆媒体中心、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学术专业图书馆、特殊图书馆、社区资源等。

这一节要求学生能经历广泛意义上的信息获取的过程,因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将学生的视野引向开阔的社会生活当中去。

3、问题考虑

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问题分析,是获取信息的前提。分析问题的方法有观察、比较、综合、评论、抽象、推理等。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的薄弱环节,教学过程可能因为学生无法很好地分析问题,而无法明确问题的信息需求,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地分析问题中所包含的信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本领,它需要有大量的阅读基础以及对知识的自我消化、吸收和运用的过程,因而,我们应该阅读大量资料,开阔视野,涉猎更多的学习领域,对身边事物保持好奇感,锻炼敏锐的洞察能力,这样才能对问题中所蕴含的信息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和体验,从而准确把握所需要得到的信息。

三、练习说明

本节练习共设置了两个题目,其性质是一致的,都是要求学生能分析经历信息获取过程的方法。因而教师可让学生选择一个来完成。第1题要求学生能分析到要走出校园走访与市场策划相关的人士,第2题要求学生能在生物教师那里寻得帮助。

四、参考教学案例

(一)课题名称

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

技能:

(1)了解信息来源的一般分类。

(2)学会根据需求选择信息来源。

(3)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

认知:

(1)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

(2)能分析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原因。

(3)能根据实际工作中信息需求(数量、质量、形式、时效等),讨论获取信息的过程,总结一般规律。

(4)能通过分析和比较,使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

(1)能根据问题确实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2)能对信息获取效率进行关注。

教学重点

(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2)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

分析信息需求。

(四)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探究、任务驱动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地点

多媒体电教室或网络教室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

引入

学校开展一个主题为“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的爱护动物周系列活动,为了完成该活动,同学们就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具体活动过程和如何进行资料的搜集呢?现在同学们通过观察一个小组完成的以禾花雀为专辑的“爱鸟报”电子作品,分析里面收集了哪些方面的信息,是从哪里获得这些信息的。

学生观摩电子作品“爱鸟报”并进行讨论和交流,说说里面收集了哪些方面的信息,是从哪里获得这些信息的。

1、确定信息的来源

教师利用前面所提到的“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活动为例,指导学生如何根据问题,分析问题,从中确定信息需求的过程:
(1)制订信息需求内容大纲;
(2)确定成果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类型。

(3)列出需求清单。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阅读教材了解信息需求的过程,并自己根据案例或自己重新设置主题,列出信息需求清单。

2、确定信息来源。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教材提供的资料了解信息的几种来源。

学生根据自己列出的信息需求清单说明主要可以从什么来源获取信息。

3、采集信息

(1)根据信息的不同来源会有不同的信息采集方法。教材表2-1给出信息采集的一些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表2-1,了解采集信息的一些方法。

(2)采集信息的工具

在信息社会,采集信息的工具越来越多,我们应善于借助工具来采集信息,同时还应该注意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信息的采集,表2-2中给出了采集信息的一些工具,学生们可以从表中进行了解。

1、学生阅读教材表2-1 ,根据教师的指导掌握采集信息的方法。

2、学生进行交流,谈谈从图书馆获取信息的方法和过程。

3、谈谈自己在采集信息方面的经验。

4、学生交流对信息采集工具的认识和了解。

4、存储信息

(1)获取信息后就要学会保存信息,采集来的信息往往比较杂乱,需要进行整理。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将信息整理和分类,填写信息采集卡。

(2)将信息保存在计算机中。

计算机对信息处理的能力非常强大,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利用计算机来处理信息,而信息在计算机中主要以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的,不同类型的信息存储的格式是不同的。信息在计算机中的保存可以使用文件系统提供的文件夹进行保存,也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存储。

1、学生学会整理信息,并分类保存,学会制作信息采集卡。

2、学生采用两种以上的工具采集不同类型的信息并将它们保存在计算机中。

本课

小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是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并且了解到信息的各种来源,采集信息的各种方法,采集信息的各种工具,并学会如何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在,才能将得到的信息为自己所用。

六、参考资料

材料1:关于获取信息的历史

直到13世纪,人们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还是口头语言,通过代代相传,人们学会必须知道的东西。大部分工作都是师徒制的,历史和价值观的学习是通过父母、祖父母等以讲授故事的方式传授给下一代的。作为信息来源途径之一的印刷材料,对当时的大部分人来说并没有提供多少信息。搜索信息意味着从长辈那里得到,或者等着游侠把信息带给他们。到了15世纪,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书籍成了人类知识的又一来源,它还可以把知识保存下来。随着人类信息需求的变化,他们越来越依赖于书籍、报纸以及图书馆。学校也开始教授如何从印刷品中查找资料的技能,如使用内容目录、索引、做计划等,学校的这些做法看起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今天,我们可以从很多资源获得信息,如录像带、杂志、电视新闻、记录片、图书馆或书店中的书籍,电子光盘、网络等。搜索信息要具备的技能范围又一次被扩大了。(摘自《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Teaching with Technology》[美]Priscilla Norton &Karin M. Wiburg 著 吴洪健 倪男奇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材料2:信息收集的一般程序

信息收集本身也是一项程序化的工作,一般有如下几个步骤:

1.明确信息收集的需求和目标

信息收集总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是为满足某一工作的信息需求服务的。需求和目标既决定了信息收集的方向和方法,也是纷繁复杂的零星信息之所以能联系起来的纽带。如果需求不明,目标不清,信息采集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就无从谈起。因此,应当先通过目标分析研究,归纳出若干信息需求,并在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下,将信息需求分为若干层次。可以列出目标需求表,使目标和需求更加具体化。这样就可以使各个阶段的信息收集的方向更为明确,以保证信息收集工作少走弯路,成效大,收益多。

2.恰当限定信息收集的边界范围

在明确了信息需求和目标的基础上,应当进一步限定信息收集的边界范围。边界范围分为三个层次:(1)中心边界范围信息。每一项决策实际上都是对某一事物各种相关环节的疏理,信息收集工作的全部艺术就在善于在每一个特定时机找出信息链条上的那个特殊的中心环节。围绕着这个中心环节的信息就是中心边界范围信息,这是对决策起决定作用的信息。(2)本体边界范围信息。这是关于某一事件本身应具有的标准意义的边界范围信息。它能够满足决策的基本需要,丝毫不游离于事件本身。如果缺少了其中某些信息,则明显表现对事件或事物缺少一定的了解。(3)环境总和意义的边界信息。这是指影响和制约决策活动各方面因素的总和,即全部的环境信息,包括影响事物或事件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这些环境信息对了解事物发展背景、权衡利弊、估价决策产生后的影响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3.开拓信息来源

没有信息源,信息收集自然无法进行,而如何选择信息源对信息收集工作的质量影响很大。一般来说,信源越广阔,收集到的信息就越大;信源越可靠,收集到的信息就越真实可信。因此,应当大力开拓信息来源,以保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所谓开拓即上下延伸、左右兼容、内外挖掘、前后连贯,从而使方方面面、不同层次、不同时间序列、不同背景与环境、不同介质载录的信息都能兼收并蓄。这样可以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源,总结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及其趋势。

4.选择收集方法

方法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方法正确,信息收集工作的效率就高。方法的选择要切合实际,一方面要符合采集的目标与要求,另一方面还要综合考虑本地区、本单位的具体条件进行效率比较。除此以外,在收集方法还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收集的方法要多样。信息收集可采取观察法、调查法、体验法、阅读法、视听法、引擎法等等。根据具体的目标需求,可以确定某一种适用的方法,但应尽可能综合几种方法,以弥补某一种方法的局限。(2)收集的制度要健全。信息收集的制度包括收集信息记录与保密制度、信息定期报送制度、各类信息分析反馈制度等。(3)收集的思路要创新。所谓思路,指在目标与需求下考虑努力收集何种信息,怎样获取这类信息,如何灵活运用常规手法和非常规手法,如何运用现代手段传输所收集到的信息。有了富有创新意义的思路,就能使信息收集变得高效、实用。

5.制订收集计划

信息收集计划的制订,实际上是将上述工作进一步步骤化,使具体实施的时序和过程明确,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特别是当执行中出现常规步骤之外的意外情况时,应有相应的对策,不至于紊乱干扰,以致影响整体信息收集要作。为了保证计划的落实,还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1)确定好收集信息人员,即挑选具有文化水平、专业知识、熟悉信息源并有一定信息收集任务。

(2)编制好经费预算。信息收集也要遵循经济效益原则,即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因此,事先要做好必要的经费预算,比如材料购置费、旅差费、调查费(含必要的被调查和采访对象的报酬、招待费、场租费等),力求减少必要的开支。

6.计好数据结构和调查表

信息往往是以数据的形式出现的,因而在收集之前应按照信息收集的目标、要求,设计出合理的数据结构。由于收集的目的不同,故数据结构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要求大体一致,即既要能将所收集的数据都包含进去,又要便于以后的加工、存贮。同时应注意,数据入往往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设计时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还应留有余地,以适应数据变化的需要。设计调查表格,应首先考虑调查表的信息容量,同时要考虑被调查者的心理,将调查内容安排在调查对象的可接受程度内,并力求简洁明了,节约时间。

做好了上述各项工作,信息收集可以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6877.html

更多阅读

《超级兄弟:剑与巫术》详尽图文攻略上

极具特色的动作冒险游戏。具有令玩家印象深入的音画效用,设计上走的是剧场路线,而画面作风则是 8-bit 作风。玩家要扮演游览的剑客,历经沿途一路艰难,最终解开月之谩骂成就武士之路。玩家在游戏中可能还需求解开一些音乐的谜题。 《超

《统筹方法》教学设计2.0 教学设计与方法

《统筹方法》教学设计设计者: 龚侃复旦初级中学教学目标:1、掌握下定义、举例子、列图表的说明方法2、理解统筹方法的原理并能够运用于简单的学习生活安排中教学重点:掌握下定义、举例子、列图表的说明方法

小学体育水平一《走与游戏》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水平三说课稿

小学体育水平一《走与游戏》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依据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提升学生运动兴趣的基本理念。以我校“活动式教学”为指导,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自然走的正确动作,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参与意识,促

声明:《《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 信息的获取教学设计》为网友沒人替妳堅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