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襄阳古隆中三代下一人 襄阳古隆中门票

【湖北】襄阳古隆中三代下一人 襄阳古隆中门票

说起诸葛亮,在中国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童龀儿童,皆对诸葛亮的故事耳熟能详,无论是草船借箭还是空城计,都会娓娓道来。作为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出山前结庐隐居于襄阳市郊群山之中的隆中,直至刘关张三顾茅庐,引出一段佳话,成就三国鼎立的大业。

因为参加一个在襄阳举办的研讨会,得以有机会一游古隆中。吃罢午饭,乘坐会务组安排的车,乘车去襄阳市13公里外的古隆中。7月的襄阳,骄阳似火,从空调车下来,热浪扑面而来,车里车外冰火两重天啊。

古隆中文物风景区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列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经国务院审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票63元。购票入园,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三门石坊,正中雕刻着“古隆中”三个大字,两边镌刻着杜甫“三顾频烦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诗句,还有摘自诸葛亮《诫子书》一文中的“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八个大字。

走过古隆中牌坊,可以看到牌坊背面写着“三代下一人”,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以后的近千年来唯一的人物,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两侧是“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对联在此称颂诸葛亮的文韬武略与伊尹(商汤佐臣)、吕尚(周代齐国始祖,俗称姜太公)不相上下,指挥调度从容镇定连萧何(西汉第一任丞相)、曹参(西汉大臣,曾任齐相9年,后继萧何为汉惠帝丞相)与之相比都显得逊色。

牌坊边有一池塘,池水碧绿,周围树木葱茏,有石阶达往山顶。这么好的环境,难怪诸葛亮会在此隐居。石阶旁边有一小桥,名叫小虹桥。传说刘备二顾茅庐时,在这桥边遇到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见老人衣着不凡,误以为是孔明,便滚鞍下马,趋前问候,闹了一场误会,小虹桥却因此著称于世。

沿小道前行,池塘对面有一荷花池,池内荷叶茂盛,虽然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有些夸张,但小小的池面已被荷叶铺满;中央有一凉亭,周围绿树环绕,茂林修竹,郁郁葱葱,景色优美。不知道当年诸葛亮居住在此是否也是这样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再往前行,可见一亭子,不要小看这个普通的亭子,看了下面的碑文,你就会多加留意这块风水宝地了。这就是诸葛亮曾“躬耕垄亩”逾十亩的躬耕田,土地方方正正,很是整齐,现今已经看不到种植的什么作物了,土豆、地瓜、西红柿,呵呵,统统不见踪迹。


一句躬耕于南阳,引得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两个地方为争谁是诸葛亮的茅庐所在地而大打口水仗,口水仗的背后无非是争得名人后的名人效应所引发的经济利益。但凡是名人,那么他生长,活动过的地方,在他身后便成了名胜古迹,和奇山秀水一样,引得无数后来人来拜谒,游览,凭吊,不尽钱财自然也就滚滚而来了。

静静的石板路诉说着古老的传说,指引着人们去探寻传说中的现实所在。隆中因有山隆然而起得名。《三国演义》中对隆中是这样描述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

古隆中一处著名的景点——抱膝亭,亭子门上有铁将军把守,无法进入。当年诸葛亮大概是在这里抱膝高吟的吧?

半山腰可见龙生九子的老六霸下(又名赑屃)背负一石碑,石碑正面写有“草庐”,背面写有“卧龙处”。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幼年失去了双亲,后随叔父至荆州,17岁叔父亡,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


古隆中传统十景之一--武候祠,是后人为纪念诸葛亮而修建的祠宇。始建于晋朝(约公元361年)明代重建,并在嘉靖、万历及清康熙时重修,乾隆时定名为“汉诸葛丞相武侯祠”,为隆中的主要建筑,坐落在隆山的东山梁上,整个建筑群雄伟壮观。祠前有石狮一对,造型生动,雕作精美。

这里还有诸葛亮研究会

祠内诸葛亮塑像羽扇纶巾,一派儒雅之风。上面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题写的“卧龙遗址”牌匾,董老生前给隆中题词:“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胜迹永清幽”。

方毅题写的“三顾遗迹”牌匾下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郭老以其苍劲雄健之笔,纵情挥洒,热情地赞颂了代表诸葛亮平生抱负的名篇——《出师表》,同时道出了诸葛亮最喜欢的乐府曲调《梁父吟》的忧国忧民情怀。

北文官,南武将,塑像栩栩如生,这些都是蜀汉政权中功勋显赫的文武大臣。


建国后修建的铜鼓台,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古色古香。

古隆中有多座古老的建筑,飞檐走兽,石刻传神入画,异常精美,体现了能工巧匠的鬼斧神工。这些遗迹和历代修建的纪念建筑反映了诸葛亮的重要活动,或反映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字迹斑驳的功德碑,上面刻着青天白日徽,记得不是太清楚了,大概是记载某位国民党将领对文物的保护。

这里就是诸葛亮的草庐位置,现在已是草木丛生了。

襄简王陵墓,在诸葛草庐故址今草庐亭旁一个占地约100平方米,高约10米的土堆。这是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襄简王朱见淑为自己修造的陵墓。陵墓上面及四周古木参天,与隆中其它景点遥相呼应。

是什么引得众人如此好奇,围着一口井观看?难道井里有什么玄妙之处?原来这是六角井,乃诸葛亮青少年时期耕读隆中时草庐居宅院内的生活用井,大家听导游在介绍六角井的故事呢。井的附近有一块碑文,上面记有六角井的简介。

三顾堂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纪念堂。刘备与诸葛亮会面的房屋已在明朝遭到破坏,现在的三顾堂是清康熙年间重建的。

前门有古柏三棵,象征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的拴马树。这里一景一物都显得古朴雅致,能引起人们对“鱼水三分合,风云四海生”的历史画卷的回顾。

三顾堂的命名体现了人们对刘备礼贤下士精神的赞扬和对诸葛亮聪明才智的崇敬。

记得《一站到底》有一期曾出过一道题:诸葛亮的夫人叫什么名字?你能答上来吗?对,叫黄月英。沔南名士黄承彦看中了诸葛亮,便把自己的宝贝女儿许配给他。虽然隆中有人说“莫学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其实,这是一个误会,黄承彦的女儿叫黄月英,小名叫阿丑。阿丑小姐不仅不丑,而且聪明貌美,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才女,她不仅是诸葛亮的贤内助,而且在诸葛亮的千秋功业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诸葛蜡像。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在徐庶、司马徽的推荐下,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三顾隆中茅庐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古隆中风景区--诸葛草庐,诸葛亮从17岁至27岁寓居隆中,草庐是诸葛亮日常会见宾朋的地方,“诸葛草庐”为郭沫若先生所书。


诸葛草庐模仿当时的状况进行布置,用现在的话说那是相当的朴实无华,不过庭院很大,可以看出诸葛老丈人当时的经济实力。

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离开了隆中,为实现他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施政纲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诸葛亮过人的才智、胆略,才使刘备迅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建立了三分天下的蜀汉政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6879.html

更多阅读

入单反穷三代 单反穷三代下一句

漫漫败家不归路算算玩单反要花多少钱(转载)有人说单反是败家的根源,有人说一入单反穷三代,有人说想害一个人就送他一台单反。总之,单反

三人游。两人疚。一人留。 一人游两人游三人游

回想起来,最先进入我听觉的旋律应该是《一人留》,而后才听到《三人游》。开始并无在意,因为现在的流行歌曲大多相似,只有区别明显不明显而已。好奇心下,我把两首歌曲放到一起反复连着听,结果发现不仅是一个调调,歌词还遥相呼应。《一人留》

声明:《湖北 襄阳古隆中三代下一人 襄阳古隆中门票》为网友像孩子样简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