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衢州一中建校110周年校庆 雅礼中学110周年校庆

早上7点钟,班里还有很多空位置,一问才知道,志愿者们已经去做服务工作了。我把校庆专题片《我们的一中》和2012年刚毕业的李怿铠同学制作的《祝福一中》视频放给同学们看,同学们看得很投入。李怿铠同学高一的时候在我班里,高二读文科去了4班。高一的时候就表现出来比较高的文艺水平,班里的晚会一般都是他和唐诗意同学策划、主持的。今年毕业,考上了浙大城市学院,专业好像就是编导,正好对路。他心怀母校,特地在校庆前联系了全国各地高校就读的一中学子,做了这么一个片子。工作量不可谓不大,但他很乐意,很愿意为母校的110周年校庆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7点半,全班同学(其实只有30多位,十几位志愿者在做服务工作)跟随“大部队”出发,带着凳子到主会场找位置并彩排。我们班的位置就在来宾席边上,同学们的言行举止都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影响着校友和来宾对学校的认识。主持的老师也特意进行了交待,我相信同学们可以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保持对大会和来宾应有的尊重。在导演的指挥下,同学们进行了一些配合性的动作演练。

演练结束,同学们回到班里,凳子留在操场。9点钟,每班排成四列,沿着主会场通道,踩着红地毯正式进入会场。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踩红地毯,有点小兴奋,也有点主人翁的感觉了。9点20分,在全校同学的热烈掌声中,天南海北的各方校友和来宾进场。

2012年11月11日上午九时三十分,衢州一中田径场彩旗招展,处处洋溢着欢歌笑语。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全体师生员工及广大校友、八方宾朋,隆重集会,共襄建校110周年庆典。

衢州一中前身为衢郡中学堂,始办于1902年。在110年里,青蓝相济,薪火相传,为国家培养了近4万名毕业生,其中包括8位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40多名获得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的各界精英,2000多名海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和教授。改革开放以来,披沙砺金,蒸蒸日上,先后获得了全国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写作教学示范学校和浙江省文明单位、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百年名校等荣誉称号。

礼炮齐鸣,喜迎一中校友回家

在震耳欲聋的礼炮声中,在闪光灯不停的咔嚓声中,在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声中,在一张张笑脸一声声问候中,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的一中学子怀着一颗颗滚烫的心,踏着红地毯,来到一中田径场。他们有的胸前还佩戴着当年在母校读书时的校徽,有的则挂满金光闪烁的各种荣誉勋章;有的独自一人大步流星,有的三五成群相携相扶;有的白发苍苍已入耄耋之年,有的英气勃勃正当壮年,还有刚从母校毕业心怀感恩的大学骄子。他们中有30年代校友代表、上饶集中营幸存者邹鼎山,40年代校友代表韩济生、郑春辉(笔名阿章),50年代校友代表汪燮卿、叶廷芳等。

出席庆典大会的还有中共衢州市委副书记、衢州市代市长沈仁康,衢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居亚平,中共衢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诸葛慧艳,中共衢州市委常委、公安局长王建,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童建中、衢州市政协副主席王建华,衢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罗卫红及各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各兄弟学校的相关负责人,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衢州电视台、浙江教育报、衢州日报等新闻媒体朋友,我校历届校友、离退休教职工及在校全体师生员工,共3000多人。

立足全局,市长盛赞一中业绩

中共衢州市委副书记、衢州市代市长沈仁康拨冗光临庆典盛会,并致以热情洋溢的讲话。沈市长首先盛赞衢州一中“是我市唯一的百年名校,是衢州教育一块亮丽的招牌”,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院士、各界精英和社会名流。接着,沈市长从市委市政府战略发展的高度充分肯定了衢州一中的办学业绩:为全面推进“一个中心,两大战役”,建设“两地三城”,加快“两个崛起”,实现富民强市战略发展目标,其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衢州一中建校110周年,“这是衢州教育界的一件盛事”,为市委市政府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最后,沈市长希望我校以建校110周年作为新的起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承优良的办学传统,秉承先进的教育理念,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继续探索育人模式,也希望社会各界、广大校友一如既往地挂心支持家乡发展,在各自的事业上不断取得新的业绩,为母校增光添彩!

肯定成绩,教育局长勉励一中

一向关心我校发展的衢州市教育局局长徐朝金也在庆典大会上热烈致辞。徐局长代表市教育局对我校百十年来的教育成就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认为“衢州一中是衢州近现代教育的发祥地”,为衢州市教育事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说,在社会动荡和办学条件落后等环境下,无数一中人始终追寻着办好学、育好人的理想,永不言败,永不消沉,坚持自强不息,顽强奋斗,自觉以育人为己任,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正是无数一种人的努力,让百年老校得以薪火不息,绵延不绝,一直以优良的学风、优异的质量、厚重的文化享誉社会。新时期以来,一中坚持“对学生的今天负责,为学生的明天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实现学校的现代化,为我市的教育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但是,辉煌的过去已成为历史,更加美好的未来还需创造,徐局长深刻地认识到了一所百年老校不可或缺的忧患意识。他指出,当前衢州教育正处于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攻坚期,教育发展任重道远,希望衢州一中继续发扬“坚定严谨、求实进取”的优良传统,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继续以先进的而教育理念构建融会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办高质量、人民满意的学校,勇做衢州基础教育的排头兵,以稳健的步伐迈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回首来路,院士赠书启发学子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神经生物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离开母校一中已经67年了,能够在母校110周年诞辰之际回到母校,韩济生感到特别亲切、激动。韩济生从感恩、抗日、服务社会、做人立志四个方面同与会代表和学校师生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

韩济生9岁时,日机轰炸他的家乡萧山,他一路踩着轰炸后同胞软软的尸体,坚定了继承父志学医的志向,也从一个不懂事的9岁孩童变成了一个非常努力的求学者。此后,在每一个学校读书,他都非常刻苦,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成绩总保持在前三名。他说,正是日机的轰炸改变了他的人生,使他立志抗日救国。他也希望同学们在年轻时就立志。他以“求索、奉献”为座右铭,正是他一生确立目标就为之不懈求索奉献的精神内核。

他说,“一个人不仅要会爱,还要会恨”。正是从对日本的仇恨中,他认识到了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打败日本,也认识到一个人必须学会感恩。为避日寇,韩济生从金华、兰溪一路逃难,辗转来到衢州中学。虽然在这里他只学习了一年半时间,但是他特别感恩母校,在庆典现场给母校赠送了自己的三本著作。

韩济生感恩的另一个表现便是服务社会。他说,他从上海医学院毕业60年了,1962年分配到北京医学院,工作50年了。这期间,他一共做了三件事。一是教学。几十年来,他一共培养了70名博士,76名博士后和80多名研究生。二是科研。他所带领的团队获得国家级、省部级针灸领域的研究成果20多项,曾到27个国家或地区做大会报告207次。三是医疗。他所发明的韩式电针仪今年在韩国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击败日本仪器,成为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仪器。这种仪器不仅可治疗疼痛,而且对于戒毒和治疗不孕症也有显著效果。他用医疗研究成果普度众生,正印证了他的名字“济生”。

饮水思源,校长敬献诚挚感恩

衢州一中建校110周年华诞,正值党的十八大隆重召开,在这个收获的喜庆时刻,我校现任校长孙亦器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与莅临庆典的贵宾和师生们一起,回顾了我校百十年来历经三朝、四迁校址、五易校名,一中人崇文重教、坚忍卓绝、自强不息、波澜壮阔的奋斗长路。从方光焘、王伏雄、章基嘉、徐元森、韩济生、姜必宁、许少燮、汪燮卿、毛子水、金庸、叶朗、叶廷芳等先贤巨擘,到周宁一、曹克坚、周迅、林龙年等名流俊彦,从衢州一中走出了8位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40余名或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的各界精英,2000多名海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教授。孙校长说,正是一代代校友的驰声走誉、积厚流广为衢州一中远播美名,更添光彩。

跨入新世纪的衢州一中,身负继往开来的时代重任,秉承“敦品励学”的校训,固管理之本,立强师之柱,铸文化之魂,树名校品牌,走上了从追求教学高质量到创建教育优质品牌的发展转型之路。慎终追远,饮水思源,孙校长深感谦卑和感恩的重要:“当我们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时,我们理应怀抱谦卑和感恩之心,向所有曾经为衢州一中做出过贡献的,和至今仍在继续为衢州一中做着贡献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孙校长也热切寄语现今在校学习的同学们,希望他们如骏马一样从此扬鞭,从一中奔向更为广阔的天地。“所有伟大的事物都矗立在暴风雨中”,“舟大者任重,马俊者驰远”,孙校长表示,我们新时代的一中人一定会心存理想,勇担责任,精心描绘精美绝伦的教育画卷。

砥砺品格,学子立志珍惜时光

学生代表郑凯莉借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汪燮卿校友的话表达了全体在校学生的共同心声:“是老师们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和身体力行的圈圈爱国之心,给我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使我们在艰苦的生活中,都怀有一个同仇敌忾读书救国的决心”,因此,“我们更应珍惜时间,珍惜母校给予的点滴,在这片文化的厚土上陶冶情操,开阔视野,磨炼意志,砥砺品格,为今后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诗朗诵《祝福一中》也凝聚了学子们祝福母校、感恩一中的至诚之情,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那一声声源自心底的呼喊,正是百年学府的辉煌历史和深厚底蕴给予学子们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而成。

贺信贺电,各界纷纷祝福一中

我校拥有今天的灿烂辉煌,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110周年庆典到来之际,他们相继发来核心、贺电和祝福语。

浙江省教育厅发来贺信,祝贺我校为全省教育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希望学校再接再厉,开拓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把学校建成高规格、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浙江名校。新疆乌什县委、县政府发来贺信,盛赞我校选派优秀教师前去支教,双方结下深厚友谊,为乌什显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祝愿我校革故鼎新,励精图治,把百年名校办成全国一流名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72所知名院校纷纷发来贺信贺电,祝福一中。

遍布全国各地的校友、专家也拨冗祝贺一中。世界文化名人金庸先生祝贺母校“敦品励学明德育人”。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叶朗教授发来贺信,盼望母校师生共同努力,“在母校营造一中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氛围,在全校形成一中重视学习文化经典和艺术经典的风气”。国家总督学、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发来贺信,衷心希望我校“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办出特色,争取成为我国先进教育思想的代表、培养一流杰出人才的摇篮”。

近段时间,一中校友还通过网络视频为一中送祝福。校友周迅就曾在国外宣传新片的间隙为母校发来生日祝福视频,该视频还被网友上传到百度贴吧,引发了不少网友关注。分布在各国各城市、高校的一中校友也通过视频表达了自己对母校的生日祝福。

封存记忆,时间胶囊珍藏心愿

在《难忘今宵》的悠悠音乐声中,在3000多名与会嘉宾和师生的热切关注下,孙亦器校长和汪燮卿院士来到特制的时间胶囊旁,缓缓揭开鲜红的幕布,开启时间胶囊,并将全体校友、来宾、师生的饱含深情的心愿卡和代表学校历史的物品小心翼翼地放进时间胶囊。

时间胶囊来自爱因斯坦的创意,起源于人们希望将现在的生活和心情记录下来,寄给遥远未来的美好愿望。随着时间胶囊的封存,衢州一中110周年校庆的历史也在这神圣的一刻凝固。

十年后,当衢州一中120岁生日时,我们在此再度相约、相聚,共同开启珍藏着我们美好心愿的记忆胶囊,让时光见证我们的成长。而这接下来的十年,我们将把前110年办学形成的优良校风继承下去,发扬光大,青蓝相继,薪火相传,朝着全国一流名校迈进,再创新的辉煌!

庆典大会结束后,全校每一位师生都领到一只蛋糕。5600个蛋糕,5600份祝福,衢州美妍蛋糕为了祝福一中百十华诞,特意赶制了这一批蛋糕,赠送一中师生。同学们对此早有期待,蛋糕发来后立即“消灭”了它,留下了甜蜜的回忆,感受到了一种幸福。

下午一点半到两点半,我们班的同学在班长和各部部长的组织下,再一次讨论修订班规。事先我把祝璐安部制定的班规和李镇西老师当年班上的班规复印了六份,每一个部发一份,作为参考。据说同学们讨论的还是相当热烈的,焦点是惩罚措施比较难把握。参与讨论,参与制定,这是我最主要的目的。我希望同学们能真正把班级的大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对待,体验民主,感受民主,实践民主,培养他们的民生意识和民主精神。

两点半,9至16班的同学到报告厅去听50年代校友张国祥教授的报告。他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是胡锦涛主席的同届同学,是我国的水利领域的知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下午3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国祥,在校报告厅给学生做了一场题为“我的人生体会”的励志报告。报告会由罗炳根副校长主持。

张教授从自己在一中的学习生活谈起,讲述了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不同角度让我们感受到了母校给他的精神滋养。

“一中给了他许多宝贵的东西”,在校期间他就树立了“为国家做有益的事,不做对国家有害的事”的朴素而崇高的理想,就是这个朴素而崇高的理想,让他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勇敢地面对,不回避困难。在学校的劳动中磨练了自己肯吃苦的顽强意志,一中良好的教育再加上张教授这种肯吃苦的精神让他考上了清华大学,获得了“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奖章”,并且成就了他的精彩人生。

他还和在校学生分享了自己学习上的体会:一是端正态度,肯花时间。在大学时他就坚持每天比别的同学多学习一个小时,使自己的知识底子变得丰厚。二是学习上还要有挑战权威、质疑的精神,多学多问,他认为:“没有疑问,就证明知识不深厚”,除了讲义,他还要准备多个版本的教材,做精细、全面的钻研。

要加快自己知识积累的速度,所以他刚接第一个工程时,自己就做了三套方案,不断积累经验,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要不断探索、尊重科学。只有不断探索,才能发现问题,只有不断探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力求创新,用好的方法和新的知识代替旧的陈腐的知识和传统的认识。要敢于讲真话,在学术上,为人上做到无愧于心。

他还讲述了自己和疾病做斗争的经历,讲了自己肝脏移植手术的心里矛盾和斗争过程,让我们感觉到:张教授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让我们感知到张教授顽强的生命力,就象他说的那样“遇到噩运别丧失信心,既来之,则面对”。

作为社会知名人士,在张教授身上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认为,一定要提高公民素质,要从自己的生活细节做起,有做人的准则,提倡“不能以我一个人效率最高为准则,要以整体效率最高为准则”。

最后,张教授对我们在校学子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大家努力学习,从小立志,做一个有水准的一中人。

报告结束,罗炳根副校长做了精彩的总结,他希望学生们在张教授的激励下,继承老一辈一中人的学习传统,铭记“敦品励学”的校训,努力学习,多学多问,有批判的学习精神。从容平和地面对学习和生活,做一个有品位,有修养,有文化的一中人。

我和几位班主任也在听,而且听得很入迷,张先生的人生体会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共鸣,深受启发,颇为感动。感动他们那一代人一心为国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现在已经很少了。现在是奢谈理想的年代,人们似乎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俗气、戾气常常在人的脸上显现,很让人担忧这个国家的未来。会场很安静,同学们也听得认真。不过事后有同学告诉我,他们其实睡着了!我为他们感到遗憾,错过了这么一次精神盛宴。

途中我接到通知,送北京的方校长去机场,就提前离开了。开着车子送老大(我们这些朋友都称他为“老大”)办了一些私事,又带他去吃了一碗馄饨和一个鸭头,再赶往机场。等了一会儿,韩济生院士也来机场和老大汇合。我“乘机”请韩先生给我们15班写几句勉励的话,他爽快的答应了。站在机场的候机室里,85岁高龄的韩先生挥笔写下了“母校衢一中高一15创新班:求索 奉献韩济生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并和我合影留念。

送走了韩院士和方校长赶回学校,刚好快到组织同学们去体育馆看校庆文艺晚会的时间了。我把充气棒发给同学们,请他们吹足气,带到会场给演员们鼓励。同学们带着凳子去了会场,我得空和老班长、小和尚还有王思佳三位年轻校友在门口合影。晚会以在校同学和校友的节目为主,还外请了几个单位参演。可以说节目非常精彩,还有很多互动,同学们也都忘我的投入这场文艺盛宴之中,充气棒都被他们拍破了。

晚会结束后我到班里简单小结了一天的情况,对同学们表现出来的良好素养大加赞赏。会场上纪律良好,退场后卫生整洁,没有留下一点垃圾,终于有点创新班同学的样子了。我还特意展示了韩院士给我们班的题词,希望同学们好好思考,带着老校友的殷切希望面对人生,迎接挑战!

放学后,送两位校友去火车站。离火车开还有一段时间,我就找了个咖啡馆坐了下来,聊了好久。


























11.11衢州一中建校110周年校庆 雅礼中学110周年校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7099.html

更多阅读

中山一中印象(邱广东) 中山印象

中山一中印象已是小雪节气的南国,丝毫没有北方冬季寒冷干燥的感觉,到处绿树成荫,一派生机盎然,让人仿佛置身于春天。1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在南粤大地美丽城市中山如期举行。初来乍到,对“革命先驱者”故地的第一

北京大学116年校庆返校游园寻梦 返校

5月4日是中国青年节,也是北京大学建校116周年纪念日。习近平主席来到北京大学,纪念五四青年节,参观了北京大学,并来到静园草坪的北京大学青春诗会,听北大学子吟诵诗歌《沁园春.长沙》。北京大学116周年校庆前夕,有幸作为北大校友参加了

广铁一中2013年初中部招生公告 深圳中学初中部招生

广州市铁一中学面向全广州市招生,凡达到我校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均予录取。招生人数:校本部初中计划招生276人,高中计划招生400人。番禺(亚运城)校区初中计划招生138人,主要面向亚运城楼盘业主子弟,高中计划招生300人。招生范围:初中:①校本

声明:《11.11衢州一中建校110周年校庆 雅礼中学110周年校庆》为网友风吹落红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