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猿声啼不住”岂是“不住啼”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这首诗欢畅明快,情真意切,色彩絢丽,动感强烈;可谓个性十足,浑然天成,历来受到普遍的喜爱,是千古传颂的名篇。人们常把它同郦道元的《水经注/三峡》一起赏读,领略那真实而又瑰丽的情景和意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放声吟诵,你能体会诗人挥别噩梦,憧憬未来的喜悦;神思意驰,似乎自己也飘飘然羽化登仙,乘风御电,江山度若飞了。
多年来,我一直以为这首诗明白晓畅,理解上不会出现什么分歧。最近才发现并非如此。有人认为“两岸猿声啼不住”不对。因为猿只生长于三峡南岸,应改为“南岸猿声啼不住”。那是拿科学手术刀去解剖文学。当代也有人说“两岸猿声”是隐喻互相残杀的李亨与李璘兄弟。(“两败俱伤如同两岸的哀啼之猿,其人性泯灭如同两岸的禽兽之猿。”)这是想象力过于丰富,把曹植的感受安到李白头上了。这两例相当特殊,无需评述。使我纳闷大惑不解的是:从古人的评说到今天的选本与教案,对“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通行的解释竟然是“两岸的猿猴,不停地啼叫”,即“两岸猿声不住啼”了。我觉得这同语言习惯不符,对原诗的理解也停留在孤立静止的表层了。
我个人理解这句诗的本意是:“两岸猿猴的啼声留不住(顺江而下的诗人)”。“啼不住”就是啼不住,不是不住啼。下面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从语言的层次分析。在华语中,“V住”、“V不住”是很常见的格式,如:守住、守不住,护住、护不住,拉住、拉不住,拽住、拽不住,叫住、叫不住,等等。用语法的术语来说,这“住、不住”是对前面动作行为结果的叙述,是动词的补语,而不是修饰动词的状语。如果作状语,便只能放在前面,如不住(地)拉,不住(地)哭。要想放在后面,则需加“个”字,如叫个不休、哭个不停。“叫不住”是指“叫他不住”,并非叫个不停。如:“你给我把他叫住!”“对不起,我叫不住,他还是走了。”“啼不住”就是“叫不住”。华语词汇丰富而且精细。不同动物的叫声有不同的字,如鸡鸣、狗吠、马嘶、狮吼等等。猿猴的叫声是啼,是啸,“叫不住”便成“啼不住”了。
其次,从诗的本身看,只能是啼不住而非不住啼。这首诗的结构用词非常精炼而且准确,前呼后应,一气呵成。“辞、还、啼、过”四个字完整反映了全过程:“辞”是出发;“还”是方向目的时间速度和里程;留人的啼声紧扣着已过的轻舟。“啼、过”是行程中最精彩的一幕,在极其短暂的片刻实现了主和客、人和自然的对话与交流。从李白的角度,诗的作者他自己当然是主体,是他在高亢的放歌。以第三者的眼光客观地看,李白、轻舟只是过客;猿猴、重山才是主,是浩浩荡荡无限生机的自然。在诗中却是难分你我主客交融浑然一体了。我们知道,不久前诗人被流放,曾经从这里逆流而上,无论是舟是人,那是多么沉重和艰难,每进一步都要消耗巨大的精力和极其宝贵却又轻贱无奈的生命。时间不值钱,甚至像是停滞了。那时的他一定听到过更多更久更长的猿猴的啼声,凄厉的撕人心肺忍不住要流泪的啼声。一定生发过无限感慨,对着他们倾诉过。猿猴呢,瞅着这位愁眉苦脸的过客,也一定好奇的久久打量过,探询过。他们彼此已经实现了交流,是朋友了。如 今时隔不久,这位朋友忽然又回来了。而且是精神焕发判若两人。猿们一定非常高兴,叫个不停,希望他留下来,至少慢点走,说上几句话吧。只可惜江水太急,小舟无情,转瞬之间已过万重山了。这一切诗人一定经历过,铭记在心,并且在诗中唱出来了,我们没有听见么?
最后,从作者的气质风格看。诗人才气横溢,感情充沛,天地万物都和他息息相关。耳目所接,思维所向,无不迸发出夺目的火花。在他的作品中很少有山水诗人那种冷静闲适的描绘。啼不住才有情感的交流,才是李白的本色;不住啼只是客观的记录,就不是李白了。李白的浪漫气息,他的放浪形骸,意马心猿,视天地为逆旅、邀明月而飞觞,谁个不知?他那跃动的情感,炽烈的生命,怎么能耐得住寂寞,冷静而漠然地聆听猿猴们的啼声而无动于衷呢?
啊!流不尽的江水!留不住的岁月!说不完的故事!忘不了的真正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