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博文《山南敬助其人,其事,其死》中提到山南敬助辞世后的一个月内,土方和近藤先后寄信回家乡多摩,但均未在家书中提到山南的死。试卫馆时期的同伴如今撒手归天,两人却闭口不谈,实在显得可疑。倒是刚上京不久的伊东甲子太郎作诗一首(四首短歌),凭吊山南。这首诗收录在悟庵的《残言录》(「残し置く言の葉草」为悟庵受伊东之弟铃木三树三郎委托整理的伊东甲子太郎所咏之歌)中。据说此诗(四首短句)是唯一一首伊东甲子太郎为新选组队士所咏之物,可见两人关系非同寻常。上一篇博文中提到关于山南敬助的死,众说纷纭,宛若一出罗生门,那么伊东甲子太郎究竟如何看待山南之死?透过此诗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山南氏の割腹を弔て
春風に吹き誘われて山桜
散りてぞ人に惜しまるるかな
吹く風にしぼまむよりは山桜
散りて跡なき花ぞ勇まし
皇の護ともなれ黒髪の
乱れる世に死ぬる身なれば
雨風によしさらすともいとふべき
常に涙の袖にしぼれば
悼山南氏切腹
春拂山樱过,风邀山樱舞。
花谢最美时,观人尤惜之。
风吹百花谢,凋瓣系枝头。
不如随风逝,若樱显英魂。
世乱如青丝,人事易凋零。
愿君留忠魂,身死卫吾皇。
纵受风雨袭,吾心亦如一。
泪常湿衫袖,思君愈悲戚。
(此翻译版本由友人入游魔君提供)
这首诗共有四首五七五七七形式的短歌组成,为作者伊东甲子太郎的托物寄情之作。前两首写景,将眼前之情巧妙地与逝去之故人相结合。后两首则借此景直抒内心情感。以下给出每一首的现代语翻译以及解读:
第一首:春風に吹き誘われて山桜 散りてぞ人に惜しまるるかな
中文翻译:春风吹拂,枝头山樱,正因零落,才让人惋惜。
解读:作者将离世的山南敬助比作随风而逝的山樱。山樱之“山”字与山南敬助之“山”字重合,而山南敬助辞世之时(1865年3月20日)正值京都樱花的绽放后期。山南之死,正如这樱花经春风的吹拂拍打而零落一般。但如同山樱正因零落才叫人惋惜一样,山南也正因为其一死而让队士们怀念,重新让人们意识到他在队中不可或缺的分量,暗指山南在死前,在组织中一度成为边缘人物。
第二首:吹く風にしぼまむよりは山桜 散りて跡なき花ぞ勇まし
中文翻译:(枝头山樱,随风而逝,虽让人惋惜。但是)与其在枝头枯萎,不如随风飘落,不留痕迹,更显英魂。
解读:山南的死如同随风飘逝的山樱,虽让人惋惜。但正像飘落无痕的樱花相比枝头的残花更显豪壮一般,山南毅然地选择一死相比苟活于组织中、继续边缘化,更显得英勇悲壮。此句中“在枝头枯萎”暗指其在组织中的边缘处境,或者其所寄身的组织新选组与其立场相悖,使其处境痛苦。从此句来看,山南应该是自己选择了一条不归路,至于是自杀还是脱离组织,这就不得而知了。但也有可能其并未意识到行将赴死,只是出于某种目的逃脱,但这一举动在伊东眼里却被解读成了英勇豪装的自发寻死行为。笔者之所以有最后一条奇怪的猜想是因为翻看那个时候的所谓“志士”(当然不限于勤皇志士)的日记和诗集,对自身或是同伴行为的描写多有夸张矫情之处,宛如戏中人一般情感丰富,辞藻浮华。所以单凭感情充溢的诗,也很难以此为据来判明事实真伪。
第三首:皇の護ともなれ黒髪の 乱れる世に死ぬる身なれば
中文翻译:你虽已告别这乱发般的尘世,步入他界,但却壮志未酬,请至少留承载壮志之魂于这人世间,完成保卫天皇的大业!
解读:这一首抒发感情,写得清晰明了,直接点明了山南敬助的尊皇立场。句中的“黑发般的乱世”既指当时的时局于尊皇志士而言之惨淡(当时正值1865年春,前一年的夏天,新选组在池田屋一战中使得诸多勤皇志士殒命;随后长州藩为挽回颓势进军京都抢夺天皇,在御所附近与会津、萨摩诸藩的军队交战后惨败。不久后幕府便下令征伐长州,而长州藩内部也发生变化,惧怕幕府的“俗论派”把持藩政。尊皇攘夷运动转入低谷),又暗讽诸如新选组之流的佐幕组织于当下得势,大行其道。在伊东看来,胸怀尊皇壮志的山南不幸陨于此时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所以诗中叹道“至少请将承载尊皇壮志之魂留于尘世”。
第四首:雨風によしさらすともいとふべき 常に涙の袖にしぼれば
中文翻译:这副身躯哪怕是经受风吹雨打,我也将同你一样不折不屈。因为我的衣袖将常沾满怀念你的泪水,使我不得不去挤拧。
解读:最后一首短歌表明了伊东甲子太郎自身的立场,即怀念同道友人山南敬助,继承其未达成的遗志,坚定不移地走勤皇路线。“哪怕是经受风吹雨打”一方面表明伊东很清楚若是自己坚定勤皇立场,一意孤行地与佐幕的土方近藤对立(尽管勤皇和佐幕并非是二元对立的概念)会有怎样的下场,一方面也暗示了其在队中的处境,即虽身为组织的参谋,实际上却得不到近藤和土方的信任。
从伊东甲子太郎悼念山南的这首诗来看,山南无论是离队出走,还是自刃,酿成其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即在组织内的处境日渐艰难,以及他坚定不移的勤皇立场。至于他在新选组内部逐渐被边缘化究竟是源于和土方权力斗争的失利,还是因为他强烈的勤皇立场被近藤、土方等排斥,虽在诗中没有点明,但在笔者看来,是两者皆有的,或者换一种说法:山南和土方若是有矛盾,则这一矛盾绝不限于立场不同这般高洁单纯的理由,这是美化新选组、想要将其内部一切都合理解释之人的美好幻想,而真实的新选组,笔者认为应该更接近司马辽太郎《新选组血风录》(虽然充斥着架空人物和虚构情节)中那个混杂着权力斗争的组织,这也是笔者为什么相比《燃烧吧!剑》更喜欢《新选组血风录》的理由。山南敬助的资料甚少,他究竟是怎样的性格,笔者不得而知,而可以想象的是,看到近藤相信土方,队内的大小事务多由土方决策,他心里定是不好受的。至于他是不是如富泽忠右卫门日记中写的那样因为“卧病”渐离组织权力中心、被边缘化的?若是以这番“生病说”来解读伊东甲子太郎的这首诗似乎也是通顺的,毕竟“在枝头枯萎”一句可被作若干解释。
此外,末句中的“衣袖将常沾怀念你的泪水”可见伊东和山南的关系,两者皆为持有勤皇立场的同道中人,伊东的到来,恐怕真是为在组织中倍感寂寞的山南注入一丝希望,两者之间必定有着诸多的交流,绝不像大河剧《新选组!》中刻画的那样两人几乎无交集,或者说看出山南失势的伊东还落井下石。但要说两人如何相见恨晚,笔者认为也未必,毕竟如上文所说,那个时代的勤皇志士,不知是否是因为坚信自己的勤皇义举会留名历史,其诗集和日志多有美化自身行为之嫌,措辞夸张壮烈,还是不要一味地信凭,况且当时注重写实的自然主义之风潮还未传入日本。
完
—————————————————————————————————————————————————
声明:
1.感谢友人入游魔君在百忙之中将伊东的《悼山南氏切腹》翻译成中文诗歌版本,解决了笔者中日文诗歌转换的苦恼。这四首短歌,按其形式原模原样翻译颇为困难,因而根据现代文意思插入了意译部分。
2.这首诗的现代文翻译参考了日网(http://bakumatu.727.net/kotonoha/kotonoha-sannan.html)提供的日语现代文翻译。此网站也给出了对于这首诗歌的解读,和笔者所想有重合部分,但也有笔者不认同之处。有兴趣者可以参见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