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的小车牛肉老汤面传到兰州,并成为兰州牛肉拉面的鼻祖后,这碗汤的配方代代相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我有两个没想到,没想到《河南商报》会找寻到这段历史,并在兰州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没想到从清嘉庆年间到今天,河南与甘肃的相逢还是源于一碗牛肉拉面。”
饮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经过很多浩劫后,中国的很多文化、很多历史已经被我们淡忘、丢弃了,再不梳理、再不传播,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真的成了没根的孩子。”《河南商报》C07版《味道河南焦作篇(四)》报道“兰州牛肉拉面源自博爱小吃”后,传说中的兰州牛肉拉面创始人、清嘉庆年间国子监太学生陈维精的第六代孙、年过六旬的陈九如在兰州主动连线商报。
翻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的兰州牛肉拉面的历史资料,你会惊奇地发现:这种兰州小吃,居然跟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的小吃小车牛肉有关。确切地说,兰州牛肉拉面用的老汤源自卤制小车牛肉时用的汤。
清嘉庆年间,甘肃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河内县苏寨村(河南博爱县境内)陈维精处学习小车牛肉老汤面制作工艺后带到兰州,经陈氏后人陈和声、回族厨人马保子等人的创新、改良后,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在之后200多年的岁月里,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闻名,获得了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河南商报》C07版《味道河南焦作篇(四)》报道“兰州牛肉拉面源自博爱小吃”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赞同者感慨河南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质疑者则担心会引起河南与甘肃两地的口水战。
但出乎意料的是,兰州人看到《河南商报》的此篇报道后,表现得相当淡定。兰州知名牛肉拉面品牌“米家牛肉拉面”老板米海公开回复:“兰州牛肉拉面就是从你们河南学的,但传到兰州后,被我们兰州人改良了。”
由于商报此篇报道在网上的转载率、坊间的传播率奇高,最终,牵动了200多年前的“当事人”陈维精后人的关注。
年过六旬的陈九如是兰州人,科技工作者,据陈氏家谱显示,系兰州牛肉拉面创始人陈维精的第六代孙。日前,他在网上看到《河南商报》的相关报道后,多方联系,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商报。
在电话那头,陈九如说:“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的小车牛肉老汤面传到兰州,并成为兰州牛肉拉面的鼻祖后,这碗汤的配方是我们口口相传的传家宝,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我有两个没想到,没想到《河南商报》会找寻到这段历史,并在兰州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没想到从清嘉庆年间到今天,河南与甘肃的相逢还是源于一碗牛肉拉面。”
“饮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但如今中国的很多文化、历史已经被我们丢弃了,如果再不梳理和传播,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会成为没根的孩子。”他说。
陈九如介绍,根据长辈回忆以及家谱记载,陈维精是清嘉庆年间的国子监太学生,而马六七则是陈维精的同学。同在北京上学,语言、饮食等地域间的差异是肯定存在的,同学之间进行一些文化上的交流也是在所难免的。后人可能根据这段历史得出了1799年,马六七从陈维精处学到牛肉拉面制法并带到兰州的结论。
但根据一些文献记载,这个说法并不太准确。因为据陈氏家谱记载,1799年,陈维精还未出生;另据陈九如的奶奶、父辈所说,兰州牛肉拉面的始创人应该是陈维精的父亲陈广学或爷爷陈可大,马六七的介入应该对兰州牛肉拉面后来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陈氏家族从陈维精开始,便不再继承祖业开饭馆了,但陈维精祖辈皆是以厨师这个职业谋生的。
旧时代的厨师,一般被称为“厨子”,大多出身贫寒,社会地位较低。陈维精的爷爷、父亲在长期的摸爬滚打中,遍尝人间冷暖,因此节衣缩食,供后代读书。到了陈维精这代,总算圆了祖辈的读书梦,陈维精及其子陈位林后来都成为清朝国子监的太学生。虽然不再开饭馆了,但祖传汤面配方及其他几种家传美食被当做传家宝世代相传,因此,陈家的后代,几乎人人会做牛肉拉面、水爆牛肚仁等。
1862年,时值西北回民起义,俗称“同治回乱”,兵荒马乱中,陈家陷入困境。但陈九如的太爷陈谐声受祖父陈维精和父亲陈位林“诗书传家”影响,借高利贷供长子陈全天(陈九如爷爷)读书。至今,苏寨村还流传着“陈谐声借高利贷送子读书”的佳话。我爷学成后历任国民政府江西萍乡、河南周口等地税局局长。二爷陈全伦及我父亲(兰州大学)、我大伯(河南大学)上学的学费都是我爷工作后出的。”陈九如说。
陈九如介绍,他的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甘肃省卫生防疫站站长,在甘肃医疗卫生界是出了名的美食家。“牛肉拉面和水爆牛肚仁是我们家的看家小吃。配上我奶奶的扯面,堪称牛肉面至尊。我奶奶的娘家在扯面之乡博爱县许良,她做的扯面筋道爽滑。”
“清汤牛肉面是最平民化、大众化的小吃,制作成本低,1斤肉能做16碗面。老汤牛肉面是河南的叫法,兰州叫‘马家大爷浑汤牛肉面’。做法很讲究,但它的配方跟清汤牛肉面的配方一模一样,都是来自于博爱陈维精。”陈九如说。
前面说过,陈氏家族的配方是代代相传的,但怎么把祖传秘方以一种更便于阅读、理解的方式记录下来,是很多家族最头疼的事。陈维精则用了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完美解决了。
光绪年间,陈维精的儿子陈位林曾携子到甘肃拜访五泉书院山长黄积厚。临行前,陈维精写给子位林和孙和声一封家书,名曰《维精送子位林孙和声西行手记》,再三叮嘱要世代保存 。
《维精送子位林孙和声西行手记》:众鸟高飞尽,“桂子”独去远。“豆蔻”年华和,身强余“百倍”。春风草“木香”,“当归”怀庆府。新绿欲涌,“丁香”初开,花“香叶”茂,“荜菝”涟漪,百里林“草果”然繁盛“芳香”。路远难行,高“山柰”何?汝等避“草寇”而返苏寨。“车前”着吉服马褂“红袍”,夜宿“八角”楼,晨饮“胡荽”汤。马“良姜”行千里,遍“地黄”花时至,司碧玉书联水席相敬,“月山姜”汤“茴香”豆,烹“肉扣”碗“贵老”忙,横“披垒”灶。
其中,百倍是怀牛膝,芳香是白芷,红袍是花椒,贵老是陈皮,披垒则是胡椒。
在这封家书里,陈维精将小车老汤牛肉面的23种调料全部嵌了进去。后来,陈位林也参照老父的方法,把卤牛肉的配方嵌进了一首诗里:“豆蔻”枝头翘,翠竹苏寨绕。“八角”“大红袍”,盎然“丁香”笑。“春砂”映阶绿,“芳香”溪流跳。“桂香”八月里,骑驴叹“国老”。
在诗词曲赋中,嵌进自己的相思之苦,或嵌进春秋笔法,抨击时政,是中国文人最擅长的一种行文方式。金庸笔下的武林高手,就常把武功绝学嵌进诗词曲赋中。
当年,陈氏父子用这种只有中国文人才能想到的传承方式保存自家的制汤、卤肉秘方时,绝对没有想到,多年后,他们的秘方成为一个民族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