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资政大夫祠是个无意之举,纯属路过。此前,只知道花都是个祠堂文化丰富的地区,就市区附近,称得上规模的宗室祠堂就有近十座。未进大夫祠之前,路边有个古庙—“水仙古庙”,虔诚地进去拜了拜,打听门口的小哥才知道这里贡奉着一个塑有真金镶身的木雕神像,被视作神灵,远近焚香求卦者络绎不绝,香火甚旺。
这座古庙规模不是很大,是清代道光年间(1844年)所建。庙内供奉的是何氏“御史大王”。传说,有一年三华村一带发生水灾,有个木箱逆水漂流而上,被三华村大湖庄徐镇捕鱼时拾得。他开箱看到里面装有神牌一块,记载有“御史大王”和他的生辰八字,还有用红布包裹的茶籽等物,拾到这个木箱后,水灾便退,村民认为这是神灵保佑,于是集资建了这座庙,又将茶籽种在庙旁生成茶树,茶叶甘香可口,相传能治百病。由于神牌来自水中,茶叶便称为“水仙茶”,因此,庙名成为“水仙”。
广州花都区--水仙古庙外景
资政大夫祠建于清代同治年间。为此地徐氏宗祠(其徐氏上可追溯到三国徐元直),清朝同治年间,徐族同姓堂兄弟徐方正/徐表正事兵部,同治皇帝把徐方正的父亲徐殿魁封为“资政大夫”,把徐表正的父亲徐爵魁封为“奉直大夫”。为此,徐方正建造了“资政大夫祠”,徐表正建造了“南山书院”,而徐氏后人又续建“亨之徐公祠”。大夫祠包括前面遇到的水仙古庙,四位一体,总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是一组“三列三进六廊”的建筑群。
广州花都--资政大夫祠
大夫祠里分四厅分别简介广州地区特殊的几项技艺,包括灰雕技艺、木板年画技艺、盆景技艺和民间农作技艺。此外,还有一厅简介了粤剧的发展史,是了解粤文化的好去处。随无心插柳,来大夫祠也算是有所收获。谨以此记。
御赐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