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勐龙纪事
大勐龙,西双版纳最南端的一个边疆小镇,在中国地图上只是中缅边界线上的一个小圆点.当写下<大勐龙纪事>这个题名时,我离开大勐龙已整整27年了,不知道什么原因,随着时间的流逝,十年知青生涯的大勐龙岁月却越来越强烈感召我提起笔来写写这片土地.
美丽的传说
据<奔勐>,<景洪市地名志>等书记载:勐龙原名叫”勐阿的伽麻腊地”意译为”自由生产的地方”.民间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云游传教到勐龙。民众不好生听讲,各自捕鱼,打猎,浣衣,沐浴。佛祖生气地说,这里的人不讲分寸,事情做的太过分了,不讲分寸的人,不是聪明过了头,就是过分地愚昧。从此,人们便把这地方称为勐龙——不讲分寸或事情做得过分之地。据《泐史》记载:公元一一八O年(宋淳熙七年)“叭真”入主勐泐,建立景咙金殿国,传说勐龙就是傣族国王四个儿子中的一位儿子的封地。传说,先古时期,勐龙曾经过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最初的祖先名叫“丹哈”(即不畏艰险,披荆斩棘,寻找开创幸福生活的人)。来自“勐望赛陇”(广东)的地方。她到了现今的曼飞龙附近,吃了雄狮送给的一个芒果就怀了孕,后来就在一棵同根双枝并长的芒果树下生了一男一女。不久,丹哈携子女迁移到勐龙居住,子女长大成人后,就和外地游猎来的人结了婚,繁衍子孙后代,勐龙就兴旺了,月转星移,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抵御外来的入侵者,男人就逐渐取代了妇女主事的地位。所以傣家人的一些风俗很有意思,男人只是打猎,犁田,造房,嗜好就是吸烟,喝酒,家庭的内内外外都是女人忙,挑水,做饭,砍柴,米,喂猪,洗衣,织布,打扫等等,所以傣家的龙英(少女)都很眉清目秀,活泼亮丽,身材苗条,头缠洁白的浴巾,身穿紧胸露脐装,配上鲜艳的统裙,婀娜多姿,风情万种,一成了家,有了孩子,过不了几年,就坦胸露乳成了干瘦苍老的老米涛(老太婆)当然,现在来到大勐龙情景是大不相同了。
初行在大勐龙坝子是一种很遐意的感觉,弯月形狭长平坝,四周环山,由东北逐渐向西南抬升的盆地丘陵山地,东,南分别为广变乃山,党望生埔希山,佛家卜鲁山与缅甸相邻。西为西双版纳最高峰勐海高原南糯山,北面为一自然山丘凹坡,经曼达纠,曼播丘陵通道与景洪坝相联。俯视全区,极似一侧背稍高,撮口向北的傣家撮箕。
1968年末。我们进大勐龙时看到平坝已是傣家田园风光,一条沙石公路沿着南糯山系东坡山脚逶迤南去,放眼四周只是莽莽群山,在平坝已看不到原始森林了,据大勐龙第一任区委书记卜清贤同志回忆1952年刚从部队转业到大勐龙时,“森林密布,站在坝子中间,向四周望去,到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森林,就是在坝子由这寨到那个寨去中间也得穿过一段森林。”可想而知大勐龙原是一片多么繁茂的雨林天地。
从今天的眼光看,大勐龙已是走出神秘亚热带雨林的一方丰腴的傣族家园,朝雾晚霞,层峦叠翠,稻香胶茂,村寨相依,南阿河(勐龙河)横贯南北,汇集全坝大小河流东入澜沧江,沿河竹楼静谧,风竹婆娑,蕉林飘逸,车驰人行展示了这片土地的勃勃生机。
大勐龙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她的风光旖旎,更是一个地灵人杰的地方,据史料信息:作为今天傣族人民信奉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就是在公元三世纪左右由传教僧徒帕腊西从泰国,缅甸来到阿底嘎麻腊塔(今天的大勐龙)战胜了当地的魔王(勐神)传播小剩佛教,随后在阿腊密(今景洪)建立了第一座佛寺,叫洼坝姐(今曼听,曼龙匡旁有其旧址)。确立了傣家人全民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地位。
湮没的小道
在大勐龙生活十年,一直认为这是一个人迹罕至,与世隔绝的原始亚热带雨林山区,最近为写本文翻阅各方资料,大吃一惊,大勐龙原是云南沟通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通道之一,在直接距离上是通向闻名世界的“金三角”捷径,在某种背景下是因为1949年后,云南边境交通发展后,开通了昆洛公路的打洛,磨憨两个国际口岸后,大勐龙小道就深深湮没在亚热带雨林之中了。
远的不说当年的“佛传古道”(暂且笔者自作主张的称呼)1941年,中国政府为抗击日本侵略军对南亚各国的侵占,保持当时中国同外部世界的唯一陆上通道滇缅公路应英、缅政府要求组建缅甸远征军,2月,中国远征军第六军第九十三师一个加强团(二七七团)在团长李友尚,少将指挥官刘光龙率领下从大勐龙山林小道入缅,抗击日寇。后由于英缅军临阵逃命,至使日军长驱直入,使我远征军腹背受敌,面临绝境,当年7月第六军不得不穿越缅北深山老林,从打洛,勐龙等小道撤回国内。
抗战期间,九十三师二七八团驻扎大勐龙,团部驻勐龙大街桥头,第一营驻曼尚,防守勐宋老叭寨至高香勐到五十八号界桩,第二营驻防火光山上,防守曼先扣,曼各龙山顶至小街八卡。第三营驻勐龙为预备队,抵御日、泰联军几次进攻,打了四十九天,把敌军从五十八号界桩追到缅甸的猛累江边。缴获枪支弹药,小炮,大米,罐头,牛奶等,打伤和俘虏敌人百十余人,这是应该记取的大勐龙光荣史迹之一。
说到大勐龙,你可还知道,1949年陈赓将军大才勇略.遵照毛主席军事战略部署,从广东出发千里大迂回,直插滇南,解放大西南,围歼蒋军几十万军队,而其唯一漏网的两团人马之一的第八军709团就是从大勐龙的勐宋逃出国境的。
1950年1月二野13军在元江围歼国民党第八军,其属下237师709团在团长李国辉少将带领下逃脱围歼,逃至大勐龙的曼伞—勐宋的边界山寨,利用周围的原始森林作掩护,挖战壕,修碉堡,企图顽抗。我13军37师吴效闵副师长指挥云南边纵追击,勐伞一仗。打得李国辉一伙只得滑脚从勐宋寨西南的帕洼普鲁山逃入缅北的深入密林,结束了我国西南边境的最后一战,却留下了三十年“云南境外蒋残匪”的困扰。缅甸无奈两次惊动联合国逼蒋撤军台 湾,其后才留下牵动世人关注的“金三角毒品“等世界话题。(《蒋残军九十三师来龙去脉谈》另文介绍)
从此之后,大勐龙通向东南亚各国的马帮小道就沉寂了。除了偶尔有缅北边民背些猎物,茶叶,皮毛和果蔬菜到大勐龙,小街耒“赶街”换些盐巴,小商品回去外。中国方面的平头百姓是不敢多问,多说,多有关联的,在“文革”年代弄不好就会一顶“越境外逃”黑帽压上来,叫你永世不得翻身的。
但这些“小道”在关键时刻还是凸显价值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云南境外“蒋残匪”时常骚扰我滇南边境地区,更为严重的是干涉,损害了缅甸国家主权和人民安居。
1960年8月,中缅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在景洪签署了中缅双方关于捕歼蒋残匪协议。11月22日,中缅边境勘界警卫作战打响,我云南边防军出击部队同时跨越中缅边境,而大勐龙地区就是主要出击通道,经过三个月的清剿战斗,歼灭了蒋残军的主力,确保了我国西南边境的安定。
到了七十年代,勐龙小道在特殊时期又发挥了作用。当时,缅共武装在大勐龙境外蓬勃发展,建立了815军区,大勐龙理所当然成了他们的大后方,他们所需的粮食,日用品由我农场兵团的汽车,拖拉机拉到边境路卡,由缅共游击队员过来背过去,打仗后的伤兵,通过大勐龙小道送到景洪州医院治疗,8.15军区文艺宣传队通过勐龙小道住州招待所,由州文工团培训。本人还有幸同这些游击队文艺兵同居一院了几天,现在想来也太有意思了。
1979年,知青回城,大勐龙又回复到当年的宁静,安谧,沉闷,不过前几年听到了一个对于我们这些曾做过大勐龙人的老知青说来激动人心的消息,说是要开放大勐龙边境口岸,修筑从景洪直达“金三角”的国际公路。消息不知真假,我倒但愿是确有其事,让“佛传古道”焕发新的生命。
人。田园。雨林
著名作家徐迟在《生命之树常绿》一文中对大勐龙作如下描述:“那里有三五十米以上的大乔木,其中还有突出于大乔木以上高达七八十米的望天树。其下,是二三十米左右的大灌木,那里面更富有厚茎的藤木,木质及草木的附生植物,有小灌木,高大草木,半灌木和矮草。不着陆的附生兰的兰科植物悬挂在空中,形成一层层的空中花园。所以这一切,构成了热带的森林群落。”我们1968年进大勐龙亲手开拓的第一个知青连队,红九连就是如徐迟先生描绘的亚热带雨林中开垦出来的。时过三十多年了,葳蕤幽阴的雨林群落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海:天边群山绵延,茫茫苍苍;近处胶林碧透,凤凰花红;河溪清澈冰凉,风竹婆娑摇曳;黑心树林,蕉林丛丛,星星点点的傣家竹楼散落其间,若隐若现;风姿绰约的傣家小龙英手撑花伞,肩担谷箩,行走在竹桥,小道……那是永远的记忆,今天写下“人。田园。雨林”这个标题是因为大勐龙远比我们生活其间时所感受到的一草一木来得美丽,幽远。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第一部反映云南边疆的警匪电影《勐珑沙》就是在大勐龙的曼龙扣寨附近拍摄的,那些原始、自然的电影画面,根本不是当今那些“大制作电影”所能拷贝的。
1958年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筹建中国科学院热带植物园第一选址就在大勐龙的小街南沿,后才迁址小勐侖葫芦岛,成为了现今国家4A级旅游胜地。
1957年6月党中央要求云南大力发展橡胶生产,云南省农垦局在江洪州老局长亲自考察制定下,规划大勐龙地区可发展橡胶20万亩
大勐龙也就由此开始了新的历史时期。来年早春二三月,云南省机关下放干部,陆军13军37师,39师转业军官,昆明步兵学校学员,云南省军区警备部队退伍官兵,思茅专区机关干部和昆明市青年共约1500余人先后开进大勐龙,组建了东风总场,开始了一场向大自然要橡胶的屯垦奋战曲。
1968年初。末,首批京。沪知青四百余人抵达东风总场的疆锋,红卫,温泉,风光等农场,直至1977年最高峰时共有来自京、沪、渝、昆知青14400余人,真正翻开了大勐龙崭新一页,共开拓橡胶园17.84万亩,使大勐龙变成了“沸腾的群山”,也就有了这篇《大勐龙纪事》
今天,在“橡胶园”和“亚热带雨林”的两难课题中议论颇多,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应是“正视现实”和“客观总结”。因为,毕竟在这片沉睡的土地上,崛起了一座繁荣的准现代化农垦新城,像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镶嵌在勐龙河畔。
现今,到西双版纳旅游,大勐龙的白塔,爷孙塔和小街温泉是旅程的常规景点之一。作为曾是大勐龙人的我能向大家说说大勐龙,推荐去感受一下充满南传上座部佛教神秘浪漫的佛塔艺术;到硫磺温泉中泡一泡,去去生活操劳的疲惫,那才能真正体会大勐龙的韵味。
200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