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于至诚 行以致远
编者按 工商银行的发展史宛如一部厚重的书,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慷慨激昂。如今的工商银行在岁月的洗礼下,已然浴火重生,蒸蒸日上。当你浏览这部历史的时候,或许你会困惑,在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组织集体里,工商银行究竟是依靠什么样的力量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巨变?“工于至诚,行以致远”,正是基于这样的企业文化,工商银行才会焕然一新,蓬勃发展。
深厚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本,是企业发展壮大之魂。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工商银行非常重视探索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相融合的新路径、新方式,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使得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引领工商银行发展、凝聚员工的重要力量。
作为经营信用的金融企业,工商银行始终以“诚信”为立行之本。“诚信”是工行文化的本色,是工行人共同的精神财富。同时,工行诚信精神也获得了社会的首肯和认同,在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传承与创新——中外企业文化2010年北京峰会”上,工商银行以“诚信”为本的企业精神荣获规格最高、分量最重的“新中国60年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精神”奖项,其企业文化建设成就获得高度评价。
文化传承 诚信为本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给工商银行的颁奖词是:“中国工商银行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积淀形成了"诚信为本"的诚信精神。诚信精神的基本内涵是诚实守信、真诚待人、恪守职业道德、忠于岗位职责,在经营管理和战略发展中,对客户、股东、员工、社会全面实现信用承诺。工商银行在此精神引领下,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盈利最多、客户存款最多的大型上市银行。诚信精神为高信用度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
的确如此。工商银行成立26年来,始终注意在实践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以“诚信”为立行之本,以稳健经营为兴行之道,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卓越金融服务。1984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正式成立,不仅继承了人民银行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更传承了人民银行的文化传统和精神特质。于是,“诚信”精神带着历史的体温,在工商银行的文化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从国有专业银行到国有商业银行,再到国家控股上市公司,从倡导“经营效益高、资产质量高、自身信誉高”的“三高”观念,到培育“效益、质量、发展、管理、创新”十字方针、“团结一心、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创新”的股改精神,再到新时期总结提炼的“工于至诚,行以致远”价值观,“诚信”始终作为工商银行的精神内核一脉相承。在当今商业社会,“诚信”作为市场经济的灵魂,已经成为维系企业生存、推动品牌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工商银行来讲,“诚信”更具有特殊意义。
“诚信”的工商银行精神包含了三层含义:其一,反映出工商银行衡量员工品行修养的标准,即诚实守信、真诚待人,恪守职业道德,忠于岗位职责。其二,体现出社会对工商银行服务的期待。工商银行作为经营信用的企业,诚信立行是发展基本方略,必须奉行合规稳健的经营理念和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其三,传达了工商银行对社会的承诺,工商银行作为讲责任、重信用、有担当的大企业,对客户、对股东、对员工、对社会都应信守承诺、忠诚履职。
客户作为金融服务的对象,他们的认同和信赖是形成工商银行价值的源泉。工商银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把客户满意度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主要标准,将“诚信”融入服务的每个环节:在流程设计、产品开发、制度制定、业务环境优化等方面关注客户体验,在业务宣传、产品营销等方面注重从客户角度考虑;工商银行的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不断促进基础服务规范化、个性服务差别化、服务质量标准化、服务管理常态化。与此同时,工商银行坚持诚信为本、稳健经营,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赢得战略投资者的青睐,将“诚信”融入不断提升盈利能力、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中;奉行以人为本,将员工视为最宝贵的资源,将“诚信”融入以人文本的员工管理和人文关怀中;构建了价值银行、绿色银行、爱心银行、和谐银行、诚信银行、品牌银行六维度立体式的社会责任体系,将“诚信”融入勇担道义、履行社会责任中,为服务客户、保障金融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在广大客户和社会公众中树立了“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的良好形象。
在“诚信”的精神引领下,工商银行凭借领先的市场地位、全面的金融服务以及持续的改革创新,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盈利最多、客户存款最多和品牌价值最高的大型上市银行,赢得了客户的信赖、股东的信任、员工的忠诚和社会的尊重,连续多年获得《环球金融》、《欧洲货币》、《银行家》等国际知名媒体授予的“中国最佳银行”、“新兴市场最佳银行”等称号,还多次被授予“中国最受尊敬企业”、“人民社会责任奖”等称号。
系统建设 全面推进
股改上市后,工商银行将培育和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委员会”,调动全行各层面资源对工商银行的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评估和研究,并形成了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去年6月,工商银行正式发布了新时期企业文化体系,对工商银行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等内容进行了阐释,并全面推进了富有自身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员工将价值理念内化于心,付诸于行,努力形成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工商银行正式发布的企业文化体系主要包括使命、愿景、价值观、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等内容。按照这一体系的指引,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工商银行将践行“提供卓越金融服务”的使命,倾力服务客户、回报股东、成就员工、奉献社会,秉承“工于至诚,行以致远”的价值观,把“经营、管理、创新、发展”作为企业的行为准则,将“道德、尽职、服务、执行、协作、学习”作为员工的行为准则,朝着建设“最盈利、最优秀、最受尊重的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愿景迈进。
作为企业文化的内核和精髓,工商银行“工于至诚,行以致远”的价值观涵盖了“诚信、人本、稳健、创新、卓越”五方面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对工商银行多年来企业精神、文化理念、经营方式和价值追求的凝炼表述。“诚”就是“忠诚、真挚、守信”,表明了对员工品行修养的标准,体现出社会对服务的要求,传达了对社会公众的庄严承诺;“远”就是“长久、高远、远大”,彰显出永不停息、创新超越的精神,昭示了力争成为行业典范的自我定位。在核心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工商银行还提炼形成了包括“发展、效益、风险、服务、品牌、团队、学习、人才”等八个方面的基本理念作为核心价值的外延。
在接下来的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工商银行系统化的企业文化建设迅速推进,通过制定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把企业文化建设渗透到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并充分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多种渠道大力促进企业文化的传播、渗透,使全行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该行首先从企业文化培训入手,第一时间启动了企业文化传播工作。通过教师面授、案例研讨、角色模拟、经验交流等方式,在全行员工中开展企业文化培训,深入解读了工商银行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推动了价值理念在广大员工心中逐步落地生根。与此同时,该行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播活动。该行编制的《工行记忆》文化史料宣传片,在网点、理财中心等渠道循环播放,向员工和客户全景展现了该行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编发的《企业文化故事集》,以员工身边人、身边事为素材,生动诠释了工商银行的价值理念,使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员工的行为养成。该行还在内部网开通了“企业文化园地”,为广大员工构建了一个交流心得、展示才华、分享快乐、感悟生活的精神家园;在全行开展了“建设一流企业文化,培育服务价值理念”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文化感言”征文、“工行情文化行”图文征集、提升服务价值“金点子”评选等活动,使员工进一步树立了“服务创造价值”的先进理念。各地分行还组织开展了企业文化巡回宣讲、企业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充分利用网站、内刊、文化长廊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传播企业文化,营造了生动活泼的文化传播氛围,使员工逐步加深了对企业文化内涵的感悟。
凝聚员工 引领发展
当前,建设“最盈利、最优秀、最受尊重”的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成为工商银行的发展目标。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工商银行发展,发挥员工积极性、增加凝聚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工商银行统一员工思想,加快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工商银行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引导,努力冲破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革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通过建立一个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了一套与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体系,将广大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行的战略决策部署上来。工商银行的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提高员工认识、统一员工思想、引导员工行为的重要推手,使工商银行的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前进。
其次,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工商银行打造核心竞争力和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当前,各家银行提供的产品、业务、技术手段日趋同质化,而独特的企业文化则是难以复制的核心资源和无形资产。通过打造自身的核心价值理念品牌,对外展示了工商银行“工于至诚,行以致远”的良好企业形象,提高了品牌的认知度和情感渗透力,对于建立和维系客户及社会各界与ICBC品牌的长期稳固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激励和凝聚员工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正是员工。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创造出一种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使每个成员做出的贡献都会及时得到认可,从而产生一种激励效应。工商银行正是通过大力倡导和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文化的濡染和感召,使员工自觉更新观念、规范行为,最大限度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释放了人力资源效能和创造活力。与此同时,随着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不断加深,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企业文化凝心聚力的作用日益凸显,在企业文化的熏陶和感召下,员工自觉融入团队,为实现与工商银行的共同发展而不断进取。
所谓泰山之高,非一石所积;广厦之固,赖众木所成。建设最盈利、最优秀、最受尊重的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宏伟愿景不仅要求工商银行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跻身国际一流,更要求ICBC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美誉度持续提升,成为国内外客户的首选银行品牌。这是工商银行对自身的期许,也是打造国际金融品牌的必然要求。未来,工商银行肩荷重任,将在改革发展中进一步发扬“诚信为本”的工行精神,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在实践中不断为工商银行文化注入新的体现时代精神和发展要求的内涵,使企业文化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以文化引领工行发展,以诚信锻造工行品牌。
以文化之力铸工行之魂 |
——中国工商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纪实 |
最近一段时间,记者在各地的中国工商银行采访时发现,总分行的员工们都在讨论该行刚刚发布的企业文化体系,“工于至诚,行以致远”成了大家经常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起初记者并没有在意,可是听到的次数多了,也不由地开始为企业文化巨大的感染力所折服,更对身边这家大型商业银行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先进理念和不懈努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研究表明,作为一家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成长的关键。例如美国知名管理行为研究专家约翰·科特教授用了11年的时间对企业文化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力进行研究,结果证明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其11年的总收入平均增长率是那些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公司的4.11倍,股票价格是12.18倍,净收入则是756倍。 从工商银行的发展历程同样也可以看出,之所以能成长为当今全球市值最大、盈利最多、客户存款第一和品牌价值最高的商业银行,很大程度也是在企业文化的凝聚、引领和激励下,持续努力和稳健发展的结果。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工商银行已经探索出了一条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之路。 企业文化是历史的传承 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从成立至今,工商银行已经走过了26个春秋,该行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都显现出独特的魅力,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和思想保证,推动了不同时期的改革发展。 成立初期,工商银行提出了“求实创新、吃苦耐劳、顾全大局、团结奋进”的企业精神,激励全行在创业初期勇于进取,艰苦奋斗,迅速奠定了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在国家专业银行时期,又提出了“经营效益高、资产质量高、自身信誉高”的“三高”观念,有力地推动了向商业银行转变的进程。在启动现代商业银行综合改革的阶段,工商银行积极倡导“效益、质量、发展、管理、创新”十字方针,激励全行奋发图强,逐步摆脱了经营困境。在股份制改革进程中,“团结一心、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创新”的股改精神更是激励工商银行广大干部员工成功完成了股改上市这一历史使命,掀开了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崭新一页。 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 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按照“巩固、深入、提高、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思路,工商银行积极主动地在培育企业精神、提炼先进理念、塑造品牌形象、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开展了有益实践。围绕各个阶段中心工作任务和员工思想实际,工商银行每年都推出一项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例如近年来先后大力开展的“培育现代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树立现代金融服务理念,打造一流金融服务品牌”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增强了全行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针对新时期员工的思想特点,工商银行还实施了“心灵绿色通道”工程,引导员工树立阳光心态、培养健康心理,将压力管理和情绪管理纳入员工思想工作,同时不断加强对困难员工的帮扶救助工作,营造了和谐健康的企业氛围。 与此同时,工商银行还十分注重发挥先进典型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以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精神。截至目前,全行共有“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95家,总行级“文明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317家,创建成果名列金融系统之首。对于基层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形成的“旗舰文化”、“家园文化”等成果进行大力支持,为推进全行企业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系统的企业文化的建设 股改上市后,工商银行进入了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新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目标都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工商银行的迫切需要。为此,工商银行将培育和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委员会”,调动全行各层面资源,对工商银行的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评估和研究,并形成了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今年6月,工商银行正式发布企业文化体系,并同时推出《中国工商银行企业文化手册》。此次发布的工商银行企业文化体系主要包括使命、愿景、价值观、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等内容。按照这一体系的指引,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工商银行将践行“提供卓越金融服务”的使命,倾力服务客户、回报股东、成就员工、奉献社会,秉承“工于至诚,行以致远”的价值观,把“经营、管理、创新、发展”作为企业的行为准则,将“道德、尽职、服务、执行、协作、学习”作为员工的行为准则,朝着建设“最盈利、最优秀、最受尊重的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愿景迈进。 作为企业文化的内核和精髓,工商银行“工于至诚,行以致远”的价值观涵盖了“诚信、人本、稳健、创新、卓越”五方面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对工商银行多年来企业精神、文化理念、经营方式和价值追求的凝炼表述。“诚”就是“忠诚、真挚、守信”,表明了对员工品行修养的标准,体现出社会对服务的要求,传达了对社会公众的庄严承诺;“远”就是“长久、高远、远大”,彰显出永不停息、创新超越的精神,昭示了力争成为行业典范的自我定位。在核心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工商银行还提炼形成了包括“发展、效益、风险、服务、品牌、团队、学习、人才”等八个方面的基本理念作为核心价值的外延。 持续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阶段该行将全面推进富有自身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企业文化建设进程,引导员工将价值理念内化于心,付诸于行,努力形成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根据这一目标和任务,工商银行将进一步制定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把企业文化建设渗透到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并充分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多种渠道大力促进企业文化的传播、渗透,使全行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结合当前的工作实际,工商银行还特别提出着力抓好全体员工“六种意识”的培育和提升。一是着力培育“客户至上”的服务意识,使“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创造价值”等理念深入人心,真正内化为工商银行和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二是着力培育“严谨规范”的合规意识,始终坚持依法合规稳健经营,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内控能力;三是着力培育“锐意进取”的竞争意识,树立崇尚一流、敢为人先的理念,不断开拓进取,始终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四是着力培育“协同高效”的团队意识,不断强化各级行、各部门与员工之间的协调配合,提升团队的合力,发挥整体优势;五是着力培育“立新求变”的创新意识,通过建设学习型银行,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不断拓展新市场,注入新动力;六是着力培育“勤勉尽责”的执行意识,切实提高各级管理者的执行能力与员工的勤勉敬业意识,确保各项决策执行到位。 企业文化贵在传承,重在创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工商银行将在保持已形成共识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基础上,积极适应发展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并通过精心培育和广泛借鉴吸纳,为工商银行文化不断注入新的体现时代精神和发展要求的内涵,使企业文化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工商银行的企业文化故事(图)2011年03月04日07:55 来源:金融时报欢迎发表评论0字号:故事一: “整座城只有工行在开门” 一场突如其来的浩劫,一次对银行应急服务能力的严峻考验。当心灵与家园都满布疮痍之时,是工行人忠实践行着“源于社会、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承诺,忘我地投入到抗震救灾金融服务中去,不仅架起了资金融通的桥梁,更挺直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距震中仅21公里的都江堰市受灾尤为严重。工商银行四川分行都江堰支行办公大楼和蒲阳路、青城桥两个分理处办公场所变为危房,不得不暂停营业。其他银行的网点也严重受损。整座城市的金融秩序被完全打乱了。 5月14日,灾后第三天,都江堰支行员工冒着余震危险,在东门分理处门前空地上搭起帐篷,设置了应急业务处理点,成为灾后第一家恢复营业的银行网点,办理了第一笔20万元的现金支票赈灾款业务,开立了当地灾后第一个对公账户——四川卧龙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专用账户。许多受灾群众面带凄惶而来,怀揣满意而去,他们将这里亲切地称为“帐篷银行”。一位老大爷在“帐篷银行”取到钱后,激动地说:“整座城里只有工行在开门,你们的服务真是太重要了!” 5月29日,灾后第17天,第一家活动板房银行正式服务灾区。其业务分区比照正常网点划分,各项设备功能均按照标准网点建设。板房银行从选址、申请到开业的全部工作仅用了三天时间,创下了银行营业网点筹备时间最短的纪录,有力地推动了灾区金融服务的升级。 6月2日,灾后第21天,第一家离行式自助银行,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附近投入运营。 “受灾群众在哪里,工商银行的服务就跟到哪里。”工商银行的“帐篷银行”、“板房银行”、全功能自助银行成为了灾区金融的稳定器,有力维护了灾区的金融运行秩序,为确保灾区社会的安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灾区群众的一致赞誉。 故事二: 防范电信诈骗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诚实守信,尽职尽责”是工行文化的本色。在新的历史时期,注重客户体验,提供延伸服务,努力提升客户满意度,成为工商银行“诚信”金融服务的亮点。 一天,工商银行重庆沙坪坝支行某网点大堂经理小安,迎来了一位神色匆匆的中年男士。他来办理汇款业务。小安帮助他取了号,递上了汇款单,并简要介绍了填写的格式要求。过了一会儿,当叫到男士的序号时,小安发现他还在填汇款单,小安纳闷:填个汇款单怎么这么长时间呢?“本来都已经填好了,突然收到朋友短信说临时变了卡号,这不,又得重新填呢。”汇款男士憨厚地笑道。小安看了看他正在填写的汇款单,习惯性地又扫了眼作废单,发现两张单子上的户名和卡号竟然完全不同,顿时警觉起来。 “先生,您刚才收到的短信真是您朋友发的吗?”“那可不!他早上打电话说让我借两万块钱给他,说是救急。我刚填好单子,又收到短信说叫改打到另外一张卡上。您来得正巧,帮我看看,卡号填对没?”小安接过手机,发现收件箱里这两条短信的发件人不是同一个人。一定是诈骗!小安让汇款男士立即打电话给朋友再次确认卡号。他犹豫了一下,拨通了朋友的电话。不出所料,朋友对后一条短信的内容一无所知。汇款男士紧握着小安的手,连连道谢:“今天真是多亏了你!”一个星期后,在该网点的宣传资料中,多出了一摞小册子,内容是各类银行诈骗小案例。在客户填写汇款单的地方,也多了一个温馨提示:请您再次确认收款人,谨防短信诈骗。 多看一眼,挽回了客户两万元损失;多一句提示,赢得了客户的由衷感激;多一份责任感和警觉性,就能使经营管理多一分安全。其实,文化并不玄奥,它就蕴藏于每个员工的一言一行中。正是这无数个“一”汇聚起来,铸就了工商银行的卓越品牌。 故事三: 15厘米的故事 小改变,大收效。15厘米不长,在距离上只是一小截;15厘米却又很高,代表着工商银行对员工的体贴和对客户的关怀。以人为本,客户至上,工行文化的精髓就这样浓缩在15厘米之中。 在工商银行浙江羊坝头支行流传着一个关于“15厘米”的故事。 所谓“15厘米”,就是现金区工作台地面要比其他地面高出15厘米。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上世纪80年代,出于安全考虑,杭州市规定银行柜台不能低于110厘米。但由于柜台较高,员工们办业务时只能欠着身子、伸长胳膊,既容易累,又不雅观。客户也常反映跟柜员说话太麻烦,老是听不清楚。 既然柜台不能降低,何不把柜台内的地面抬高呢?抬高15厘米,柜员的工作台与客户的签字台在同一水平线上,业务操作就在客户的视线之内,柜员们也感觉轻松了不少。 一开始,常来支行的老客户都会疑惑地问:“咦,你们怎么都长高啦?”得知是“15厘米”的功劳时,客户们都称赞道:“你们支行想得还真周到啊!现在这么面对面的,讲话可就方便多啦!” 故事四: “从千到三”的华丽转身 “智者善思,能者常虑”,精益求精的管理者不会止步于任务的完成。善于发现工作中不尽如人意之处,带领团队改进创新,使“完成”蝶变为“完美”,工商银行的“卓越金融服务”,就源自这一次又一次的“华丽转身”。 在2005年前,每逢人民银行调整本外币利率的紧急通知下来,工商银行参数管理中心的办公大厅必定是一夜灯火通明。下班后,接到通知的全体员工又匆匆赶回行里,迅速展开全行利率参数的调整工作。办公室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一片忙碌。与此同时,37家一级(直属)分行和370多家二级分行,近千名参数管理人员都在紧张地对利率参数进行维护…… 当最后一家分行上报参数维护完毕的时候,时钟的指针已经指向零点。灯光渐渐熄灭,喧嚣也归于寂静。参数维护处处长的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这种应对机制既原始,又滞后,效率太低。一定要改变现有的工作模式!第二天处务会上,思索了整整一夜的处长,向大家讲了改变现有利率参数管理模式的想法,得到了全处一致响应。原本半天的处务会变成了研讨会,持续了整整一天,一项彻底改变利率参数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路就此诞生,并当即成立了“利率参数统一管理”项目工作小组。 项目组通过整合、规范利率记录近80万条,消灭各类差错300多万条,实现了提升利率参数管理层次、完善账户利率浮动和系统每日自动跟踪国际市场利率功能。该项目于2005年10月正式投产,很快就得以“牛刀小试”且锋芒初露。一天下班后,参数管理中心又一次接到了央行关于调整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的紧急通知。这一次,中心的办公大厅里只有三名员工,仅仅十几分钟,就顺利完成了原本全行近千人数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量,而且实现了零差错。 就这样,利率参数管理方式实现了“从千到三”的“华丽转身”。(木子) | ||
(中国工商银行2010-07-13) | ||
【关闭窗口】 |
中国工商银行企业文化体系
使命:
提供卓越金融服务
----服务客户
----回报股东
----成就员工
----奉献社会
愿景:
建设最盈利、最优秀、最受尊重的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
价值观:
工于至诚,行以致远 ----诚信、人本、稳健、创新、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