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自由》读 hochest33258染色原理

《爱和自由》终于读完了。整本书下来,从一开始的无比崇拜到慢慢有质疑再到最后勉强看完,竟然会在一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有如此变化,是我没料到的。

孙瑞雪的蒙氏幼儿园的确造福了很多中国孩子。但也可能的确是因为这个民族的孩子成长得太艰辛了,她才如此强调,甚至夸大爱和自由的重要性。蒙氏的原作我还没有时间看,但已经听说,爱和自由并不是蒙奶奶所强调的内容。我想,孙瑞雪这也是在因地制宜吧。她说蒙奶奶的理论不必为不同的文化而改造,是仿佛马克思主义般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她仍然不自觉地做了改造。

不过在我看来,这都不算什么,只要真正给孩子们带来福利,真正让中国的家长们停止因为儿时成长的创伤和压抑带来的新一轮“折磨”,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感谢这样一个人。

一开始读的时候,我认真的用荧光笔画出来很多句子。当时带给我挺震撼的效果,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到。我并不是说,她说得跟我平时所想到不一样,我就一定要跟在后面点头称是。我自然而然滋生出来的崇拜之情,是源自我做母亲的敏感和直觉。我的直觉立刻告诉我,原来是这样啊,的确是这样的。一路读下来,她给我的不是一个理论,一个新理论那么简单。我得到的不是“鱼”,而是“渔”。也就是说,她说到的问题我不见得遇到,但我遇到新问题,我一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不知所措游移不定左右摇摆。我明明白白的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没有速成的解决方案,可以直接从别人的类似案例中拿来就用。做母亲,是不可能偷懒的,我是说精神上。遇到具体问题,妈妈必须靠自己结合实际来解决。

只是这样一本书,一本或许“误读”了蒙氏理论的书,如果每一位中国的家长都能认真读一读,他们心里的很多迷惑都将解开,他们的孩子都或许能多少受益。

我只摘抄部分吧,按页码顺序,有的话题可能会重复谈到。这本书是由讲座整理而来,不太系统。我自己摘抄的工作量已经很大,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系统整理了。

1. 儿童好像很弱小,其实他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只需要给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接受这个观念也意味着我们将无处发挥我们因自卑、受压抑而产生的自大。……帮助儿童成长不是说由成人来塑造儿童的精神。……我们的问题是我们扮演了“上帝”……

2. 六岁前的儿童更喜欢看你做什么,而不是听你说什么。(关于这点,一代代中国家长从来没有停止过误解儿童,与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背道而驰。)

3. 儿童内在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帮助他认识世界,这种特殊的能力就叫“敏感期”。(孙瑞雪还有一本书叫做《捕捉儿童敏感期》,对于“敏感期”这个概念论述得更具体,并辅以实际案例。很有启发性。)

4. 如果你感知到孩子的心理,你跟他说了,这个问题就不作为一个问题而存在了。(很多时候,我们倔强的跟孩子抗争,并固执的认为孩子“倔强”,忽视孩子的感受。其实,孩子所要求的也许并不是他坚持哭闹所要达到的那个无理目的,他所要的只是认同而已。如果你真诚的看着他,说出他的担忧或者想法来,或许这个倔强的孩子就不会再那么“难弄”了。)

5. 儿童吸收东西是按一个已形成的程序进行的,他不愿破坏自己的内在程序。这个内在程序也就是蒙特梭利所说的“儿童的理性”。当那种情况和他的认识程序不吻合时,他就很紧张。(经常听到家长们抱怨孩子如果怎样怎样了就非要自己重新来一次,否则就大哭不止。这个“怎样怎样”其实就是大人在好心帮忙呢。大人们认为,你太小,你做不好的部分我帮你做了,你怎么这么不知好歹无理取闹呢?他们不能理解孩子这种理性,这种对完美的追求。)

6. 有的孩子小时候被认为非常聪明,脑子反应快,但长大以后,他的学习和各方面的创造力并不好。这个原因就是他是被教出来的,或者是人为刺激出来的。还有的孩子是逗出来的。……“逗”是一种没轻没重的行为,它也像打骂孩子一样在社会上蔓延,不过范围更大罢了。(关于这个逗,孙瑞雪举的例子是一个阿姨逗孩子把手里的吃的给她,孩子不给,她就作势要抢,结果孩子哭了。于是阿姨说孩子不经逗,还说别的孩子就逗不哭。根据孙瑞雪的说法,这样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认知。我理解,其实就是孩子搞不懂状况了。他们本来就处在认识世界的重要阶段,这样的逗的确是扰乱他们认识的行为。那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懂得其中的“玩笑”和“幽默”和“并非像他看到的那样”呢?他该如何判断什么是真的抢,什么是假的抢呢?大人太难为孩子了。我记得我小时候就经常看到这样因为孩子“上道”或不“上道”而让大人哈哈大笑的场景。当时的我什么也不懂,但我就是凭直觉反感这样的行为。虽然这样的行为并不针对我,它只是我的一种观察而已。在我还没到法定结婚年龄的时候,我就曾经想过,将来,我的孩子,我不要人们这样逗他。好笑吗?在我还没到法定结婚年龄的时候,我就有过很多关于家庭的想法。凭直觉而来的自发感受经历了真正的实践也还是原来的样子,并且可能还是不错的样子,有生以来第一次,我对自己的直觉有信心起来。)

7. “你说出来嘛,你说出来,我们才能解决,为什么不说,老哭呢?”(唐僧不?实际上我们对于孩子的哭基本都是这个想法)……孩子的心智还没有达到能够用“说”解决问题的地步,他说不出来,所以用哭来解决。哭除了表达情绪,又是儿童心智未及的一种表现。

8. 实际上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经常在强制孩子。成人压抑孩子常常是无意识的。(孙瑞雪举的例子是妈妈让女儿穿某件衣服,因为妈妈觉得这件好看。结果跟孩子的选择不一样。我们经常这样吧?表面上给了孩子选择,其实总想说服孩子听从自己的选择。)

9. 很多父母在孩子生下来以后,对孩子确实充满爱意。但是在孩子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后,这种“爱”恐怕就不是人人具有的了。(这是我读《爱和自由》感触最深的一点,在前面的日记里已经拿自己做反例说过了。每当想到还有那么多妈妈都在走着同样的路而不自知,就觉得很为孩子心痛。)

10. 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成长一无所知,他总是从自己的成长经验或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他从不知从孩子的利益出发。比如我们从不认为儿童的哭有什么了不起,我们甚至会认为,那对消化有帮助。事实上儿童大量的自发行为都被成人制止了,称其延续下去,我们就发现很多孩子的成长权利被父母剥夺了,心智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少了。(上幼儿园里还不会自己吃饭,1岁多的时候人家要自己动手我们不让,因为他们拿不好碗勺,弄得到处都是饭,我们还要打扫。好了,人家过了这敏感期了,我们再让人家自己吃,人家不吃了。于是我们开始埋怨,说这个孩子如何不乖,如果懒,云云。)……我们是太爱自己了,还是太爱孩子了?成人之所以要这样代替孩子是怕给自己带来麻烦。……孩子在零到六岁是一分钟都不能停止活动的,尤其是四岁以前的孩子。……一岁半的孩子没有一个不爱自己吃饭的。但孩子能吗?成人会感到太乱、太脏、太麻烦,即使孩子抗争,他也不可能拥有这些权利。儿童自身的发展减少了,取代他的是别人的意志、主张、行为,这样,儿童的注意力终于被引到了外面,偏离了自我,偏离了生命发展的轨道,儿童开始过于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神态和暗示……失去了个性就失去了创造力。

11. 孩子只知道一样东西,就是你的情绪。我们很难断定一个生气的人是最表达爱。情绪往往是衡量爱的关键。很多父母在孩子一旦开始独立的时候,他的那种情绪就开始压迫孩子。(跟9.说的是一回事。)

12. 你将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长,这真是一个妙不可言的事情。所以把时间精力花在孩子身上是件事半功倍的乐事。(恐怕多数家长不这么认为。因为这效果可不是一朝一夕能见到的。更何况,养育孩子是不可预知的。无论如何你也不能百分百肯定你的孩子长大了会按照你教育的方向一路走下去。相反,工作却可以,并且效果可能是立竿见影的。所以才有那么多父母以“为了你的将来好”“挣钱还不是为了你”为理由逃开孩子的成长和养育,把烫手山芋交给外人。逃得心安理得。)

13. 当父母爱孩子时,孩子就会爱一切。爱是儿童成长的最好食粮。有爱的能力是最美好的品质。爱是提升生命最关键的契机。……对孩子来说如果爱得不到满足,这个孩子整个状态就表现为不自信,他不跟其他小朋友合作,他经常是想方设法得到别人的爱,或者想方设法来点破坏,或者揣摩父母的心思想得到点爱。……让一个生命正蓬勃发展的孩子用心计获取爱是可悲的。……儿童是因为别人爱他,他才爱你。他是看着别人的行为,他不看你的说教。(其实关于这个“想方设法得到别人的爱”不仅仅是针对孩子的,很多成人也是如此。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小时候得到的爱不够吧。很多不幸的婚姻也是因此而来。)

14. 有些人因童年的原因在用其一生的精力维护自尊,并在矛盾中苦苦挣扎,一方面在不断维护自己的自尊,另一方面却又不断伤害别人。……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自尊的话,你最好先问问自己,你是否给予过他这样的财富。生活就是这样残酷,你没有给予,你当然得不到回报。你会说:“那有父母不爱孩子的呢[]?我给他吃、穿,养他,我心里爱他。”但是,你每天都在埋怨他、责备他、训斥他,百分之七十的语言都是否定的语言。……家里来人时,你当着孩子的面告诉客人孩子的某些缺点,你不断的以一个成人的角度误解孩子等等,这些都不是爱。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关于爱,说起来就没完没了了,其实跟9和11说的是差不多的意思。)

15. 爱是孩子独立的前提,独立是孩子被爱的结果。……爱使人独立,独立使精神发展,爱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有了爱,才谈得上独立。……我们原本想,当我们有了孩子的时候,我们会更爱我们的孩子,我们希望孩子比我们成长得更好,但我们却做不到。因为我们的童年大都成长得不好,那些不好的东西已经作为潜意识积淀在我们身上,我们也在用这些东西对待孩子。……爱孩子首先意味着不能忽视孩子。爱不是偶尔关心,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偶尔的恨,一种用“打”来发泄的恨,尽管你说这是因为爱他,恨他不争气。……当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时候,他会对爱人顺从。……幸福的婚姻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所有的形式都殊途同归,都是把爱送给爱人。(从爱孩子说到了爱情,仿佛扯远了。其实,成长过程中缺乏爱的孩子成年后进入婚姻角色也更容易遭遇痛苦并给对方也带来痛苦。所以,孩子的成长并不只事关一个家庭。)

16. 当孩子的心理和意志具备了发展的内在条件时,就有了追求独立的冲动。而家长通常是怎样做的呢?比如说一个孩子,一个一岁多的孩子,他要自己用勺子吃饭。舀上舀不上他都要自己舀,结果弄得满桌狼藉,这个时候他在学习独立,学习吃饭这个独立的能力。但是大多数父母在这个时候最喜欢做的是:喂!很简单,喂了以后衣服和桌子上都不会弄脏,这个行为就剥夺了儿童独立的权利。

17. 爱,是一种巨大的宽容和理解,有了爱,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给孩子发展的基本权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让孩子经自由走向独立。……儿童的成长,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在思维上,都是一个趋向于独立的过程,他会沿着这条路不停的走。他为着自己的独立会冒很多险,会进行各种探索。……一个人在哪方面不独立,哪方面就没有自由。就像那些裹了脚的人一样,她的脚不能独立,显然脚的自由是没有的。在关键时候,每个人都会依据自己的独立程度来解决问题。

18. 有的人一有机会当“主人”就在仆人面前专横跋扈,这不是一个正常人的状态。……奴役在多数情况下是一种习性。……一个人奴役另一个人的时候是不会说出来的。……我们想教给孩子,我们用我们的主见,“强行”让孩子这样那样。我们鼓励孩子,用各种方法暗示孩子、惩罚孩子,这就是在奴役孩子。……我们成人认为这个经验好,就强迫孩子接受。……很多“奴役”我们做得难以觉察。

19. 成人喜欢一个像木偶般听话、任人摆布的孩子,这对成人来说非常省心。

20. 尽量给孩子爱,让他充分享受到爱,这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对这一点人们是普遍认同的。但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事情总是这样,说原则的东西、抽象的东西容易,生活的事情、具体的事情做起了就不容易。

21. 孩子观察什么就学什么。……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大人什么样,孩子就表现得什么样。孩子失去了发展自己的自由,也习得了限制别人自由的习惯。这就是我们成人好控制和压制他人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们从未有过自由发展潜能的机会,我们就会根深蒂固的认为自由是有害的。

22. 成人嫌麻烦……对一个自由中的孩子我们要付出大量的工作、精力和时间。成人大多不愿把时间放在孩子身上,挣钱重要,看电视重要……在人的一生中,拿出六年给孩子,并通过孩子发展自己,是最有价值的。

23. 儿童对事物有一种“坚定的追求完美”的审美观。(就像5里面说的儿童的理性一样)……不能用成人已经被世俗蒙蔽的思路去理解孩子。当你不知道如何办时,给孩子自由……宁可让他“浪费一点”,也不能破坏孩子的这种完美的追求。因为这个时候节俭的观念还不可能在他心中形成,但是审美的观念正在发展的关口……审美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道德观。……这些事情在根本上讲就是儿童发展中的自由。有些时候孩子要发展什么我们知道……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几乎是一无所知。了解儿童真的很难。……一个在审美情趣方面很高雅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很平庸,也不会很野蛮,更不会很庸俗。

24. 儿童认识成人不以成人的语言和表情来衡量和判断,儿童是用心灵感受你。你的虚假儿童用他的心灵马上就能感觉出来。……你在烦躁的时候,孩子更容易闹,你越烦躁,孩子越哭,也许你这种烦躁没有通过语言或者脸上的表情表现出来,但你心里那种烦躁的情绪,孩子用他的心灵能感觉出来。(这个我深有体会。我得承认,我还是不够成熟。上周小又生病了,不用说,又是很闹人的。我知道他不舒服,也付出了自认为很多的耐心,但最后还是被他整崩溃了。既然怎么哄都还是哭,那么老办法,你哭个够吧。我没骂他,也自以为没表现出不耐烦来。可是后来发现他哭不够,我还是在他停止哭之前认输了。再回头去哄,他盯着我的眼睛看,我觉得他的表情就是“不信任”。他知道我虽然好言相劝,但心里烦透了。说明不表现出来是不可能的,忍耐和真正的关怀表情绝对是不一样的。要不说人的性格就写在脸上呢。我后来反省了。接下来他又闹了一次,我真正拿出对他的理解来哄,效果出奇的好。这一次,我明明白白的从他眼睛里读出了信任。我明白,是因为我自己的表情不一样了。)

25. 有了自由,孩子们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有兴趣,他就会反复做,就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他逐渐感知并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他就愿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什么样的纪律能超过这种纪律呢?……专注产生智慧。智慧需要有自由的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更需要行动的自由。人的行动越多的运用智慧,人就越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内心越平静,他越是受纪律。……儿童跟成人不一样,我们把自由给成人,成人就睡大觉,什么也不干了,或者他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放纵自己……“懒散”多舒服呀!当然这是被扭曲的成人。但儿童生下来以后(他还没被扭曲呢),有一种自然法则,这种自然法则就是不断的、不停止的发展生命,儿童没有一秒钟会放弃这种发展……我们不能用一个从小就被迫在强制中长大,长到成人也不曾做过自己愿意做的事情的成人(我们绝大多数人好像都是这样长大的)的观点来看待一个正常的儿童。……只靠惩罚和所谓的教育,只能使孩子暂时控制自己的行为,他惧怕你的威力。……在儿童那里,自由是快乐的自由,纪律是快乐的纪律。

26. 为什么人们都自称爱孩子,而孩子却在无爱中长大了?为什么生命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这种相互的对立,一个是有意识的,一个是潜意识的。我们都对犯了有意识的错误感到悲痛,但却对无意识的错误没有知觉……成人对儿童的做法在多数情况下是由潜意识支配的。因为儿童弱小,无自卫能力,成人的本性中儿童面前表露无遗,他们从不掩饰和感到羞愧。不懂得怎样对待孩子,随意性很大,甚至有时候很“烦”孩子。……如果你爱孩子,你就应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生命要求去发展。……爱孩子需要学习,学习用正确的科学的意识取代过去从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潜意识,然后再把正确的意识变成潜意识。……“这些教育思想我都接受、赞成。可是,一到关键时候什么都忘了,我根本就控制不住我的脾气。我能理解,能说出来,就是做不到,我的人格好像分裂了。”这是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

27. 一个人会因为意识上的问题造成一生不幸。比如说,一般男孩子更爱妈妈,女孩子更爱爸爸,但是,我们认为女孩子到一定年龄,爸爸跟女孩子要有一段距离,爸爸应表现得比较严肃,这是一个观念。而我们看到的一些资料表明,如果女孩子在童年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父亲的肯定和夸赞的话,她长大后可能在婚姻上比较失败,原因是她会依恋一个男性,是依恋不是爱。当这个男性离开了她,她会特别痛苦,必定想方设法要得到这个人的肯定。如果同他生活中一起,那么爱和不爱她的问题就会没完没了的纠缠。她需要的不是爱,因为这还没有上升到爱,而仅仅是一个肯定。父亲爱女儿,肯定女儿,夸奖女儿,对孩子的一生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父母不懂,不知道,认为她大了,该像个样子。爸爸是女儿一生中第一个接触的男性,他的所作所为奠定了女儿以后择偶的标准。

28. 不提升我们的潜意识,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迫害我们的孩子。……家长的生命状态越好,越能理解孩子。当我们了解一个人时,我们通过他对待孩子的态度就能知道他的状态。人格状态越统一的人,他的思想、语言、行为三者就越融为一体。

29. 对儿童来说,掌握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知识的方法。……幼儿期学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儿童自己发展自己的心智、生命、认知能力、认知技巧,这是最重要的。

30. 成人喜欢用成人的观点揣测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来自大人,都来自大人的想象。……两岁多的孩子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学着用手去做,大部分情况下,孩子只是用打这个动作来排解他不想要或解决不了的事情。几个月后他会改变的。但是当他把手伸出来,你在旁边大惊小怪的说:“不许打人!”他知道这叫打人,好了!他兴奋了,开始真打人了!孩子们没有什么恶的意识,除非成人不自觉的强化。

31. 六岁之前的孩子不可能建立集体的概念,除非这个孩子无所事事,一天到晚没有什么活动的机会,整个的心思就放在怎么讨好老师、怎么取悦他人身上,以一种非正常的状态来建立所谓的“集体意识”。

32. “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成人。”——蒙特梭利

33. 儿童的审美高于成人。所以不要主观的认为劣质的和可笑的卡通会对儿童有帮助,那是成人的感觉很认识。……我们布置房间时应以最高的审美为出发点,而不是所谓的“童心”。

34. 孩子们经常会问为什么?是什么?如果我们不能给儿童一个简洁明了的回答,不要胡编乱诌。……成人总觉得对与不对在儿童面前不会丢脸。

35. 儿童的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能力的把握上,而不是同别人比聪明,因为你永远不可能比每一个人聪明。大自然赋予了我们每个人独特的特性,我们不必为别人比自己多了点什么而感到自卑,我们应该发展自己,这个世界才叫丰富多彩。

36. 一个人独自在森林中漫步,宁静、愉快、沉思,任凭自己的内心世界自由的徐徐展开。这时,远处传来了悠扬和谐的钟声,这钟声把他唤醒,使他比以前更加强烈的感受到这里的平静和美丽。而以前他对此有一种朦胧的感觉。成人的启蒙只起着这样一个钟声的作用。

37. 儿童自己的东西也必须受到尊重,包括分享。儿童不愿意将自己的东西给别人的话,任何人都没有暗示、强迫孩子把东西给别人的权利。也不能用夸奖和赞赏来刺激孩子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因为儿童此时正是感觉自己私有财产的敏感期,强制儿童将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就意味着教孩子去强行拿别人的东西。(关于这点我有疑惑,不过也想不明白该怎么办。对于双胞胎孩子来说,要分清彼此太难了,要他们不抢东西太难了,不“用夸奖和赞赏来刺激孩子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也太难了。)

38. 有时孩子还不能从理智中决定行为,他是从爱中决定顺从,从意志中执行顺从。……旧教育总是希望孩子对成人绝对的顺从,越顺从就越认为这个孩子懂事、听话。成人对待孩子,似乎本能做的就是说教与树立榜样,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使一个孩子顺从我们……这样做的结果是,即使孩子表面上顺从你,但内心他根本不想顺从。

39. 在我们国家,大部分家长都这么认为:有两样东西绝对是成人给予儿童的,一个是知识,一个是道德。这样我们必然走到了一条歧路上。我们不相信自然赋予人类本书一种最伟大最高尚的精神力量。蒙特梭利说,儿童的品格、人格、智力的形成完全依赖于他自己,根本不依赖成人。……但这种能力六岁时就消失了。六岁以后,我们用六岁前建构的这个基础开始接受知识,也就是说,人生这座楼房的基础完全是六岁前打下的,这个过程依赖儿童个人,不依赖于老师或父母。

《爱和自由》读 hochest33258染色原理

40. 因为我们觉得这是必要的,所以我们必然要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强迫儿童服从。这种现象非常多,我们经常认为不能把孩子给惯坏了,该做的事情他可以做,不该做的事就是不能让他做。

41. 儿童的精神内部进行着远远比教师、父母想象的更崇高的工作,他零到六岁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建构自己的精神,父母和老师只能做一件事,就是对儿童提供帮助。

42. 顺从才是儿童的正常状态。当儿童不顺从的时候,正是他没有能力顺从的时候,那是他的意志力没有完善。……服从是个人意志的升华。……儿童在三岁以前是不可能顺从的,除非他接受的命令与他的冲动相一致。

43. 大人不允许儿童犯错误,不给儿童犯错误的机会。错误对于儿童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儿童不知道什么是错误,他只是觉得,这次没做好,再来一次,他不断的做,不断的重复,最后终于做好了,他有成就感了,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就形成了自己的能力。

44. 所有的儿童发火、发脾气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因为某种需求、某种发展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有爱,就不会有孩子“任性”这个看似有理、实则无知的看法和说法。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能够有真正的爱太难了!即使有些家长给予孩子宽松的环境,不训斥孩子,但他们在一旁说教也容易使孩子丧失信心。

45. 零至六岁心理发展好的孩子,绝对不会从众。

46. 环境的压力越大,生存条件越差,人就越趋向于恶。

47. 我们太喜欢说教孩子,这是我们受压制太多,没有办法对付成人,只好对付弱小的孩子。而成人意识不到自己的卑劣。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根本没有创造力,他学会的只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以此来缓解自己恶劣的生存条件。

48. 大量的对孩子有虐待倾向的父母基本上都是童年成长不幸的人,他们从来都不会理解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从不会对孩子宽容,他们更喜欢强制孩子。他们已经失去理解的能力,无论对孩子,还是对整个世界。

49. 尽量让零至六岁的孩子满足,他不会要超出他需要的东西。

50. 神游代表了自我的一种无意识的防御,这种自我逃离苦难或危险,把自己隐藏在一个面具之后,实际就是神游状态。对成人来说也是如此,当我们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处在一系列的幻想中,进行喘息和自我安慰。

51. 爱怎么可能让一个孩子变坏呢?帮助孩子成长吧,因为孩子太无助,因为我们是孩子能拥有的一切。如果做妈妈的不去维护孩子成长的过程,想一想,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做到呢?……父母对儿童真正的爱就是关心他的成长。这是你所能够做到的最好的。

贴完了。没想到会摘抄出这么多。估计除了给我自己看以外,没有人会坚持看到最后。对于这些摘抄出来的文字,我也并不是完全赞同,有的甚至还没想得太清楚。不过是凭直觉感到应该是值得思考的部分,所以都一并摘录下来,也方便将来查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8518.html

更多阅读

瘦身减肥方法小妙招 一周减肥20斤的方法

现在美食当前,很多MM都无法抵挡住,所以越吃越胖,肚肚上一层厚厚脂肪,穿什么衣服都不会好看,所以减肥瘦身成了现在最主要的事。现在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快速瘦身的小妙招。小编瘦了很多哦,和大家分享一下方法。适当的运动步骤1:身体平躺

20个iPhone5使用技巧 iphone6s使用技巧

20个iPhone5使用技巧——简介IOS6新系统提供超过200项大小不同的功能升级,iPhone5使用技巧包括全景模式拍照、共享照片流、Facebook日历等。本文总结了20个iOS 6新的使用小技巧,帮助您进一步整合iPhone、iPad和iPod touch,开启数字新生

保卫萝卜 挑战20 攻略 保卫萝卜挑战31攻略

保卫萝卜 挑战20 攻略第1~2波:在下方分别建造一个火箭和魔法球,各升一级,火箭打怪,魔法球打大箱子第3~4波:把大箱子打爆,开始加更多火箭。第5~10波:清空物品,把塔建造好。注意冰冻星星的摆放。第11~29波,不断打怪,建塔,升级。

部落守卫战20-3新版图文攻略 44 1部落守卫战新版

部落守卫战20-3新版图文攻略——简介很多童鞋可能都会不知道部落守卫战20 3怎么过关, 部落守卫战20 3这关也是大批怪物攻击难抵挡!这里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自己琢磨出来的部落守卫战20-3新版过关攻略。仅供参考!因为游戏中还需要自己的

魔鬼鱼的钓法--20个银角狰的鬃毛轻松到手 魔鬼鱼

????魔鬼鱼的钓法这个任务,想完成要获得20个银角狰的鬃毛,这个任务一天只能做一次,在蛇盘山水凉村虾翁附近的有个NPC叫小鱼儿,你接她的日常任务,完成后就可以获得一个银角狰的鬃毛。(坐标在地图上的左上角,你把鼠标移到那些中文字:邮,仓...

声明:《《爱和自由》读 hochest33258染色原理》为网友源源会发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