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上一種典型的紋飾。基本特徵是以連續的迴旋形線條構成的幾何圖形。有的作圓形的連續構圖,也單稱雲紋;有的作方形的連續構圖,也單稱為雷紋。雲雷紋常作為青銅器上紋飾的地紋,用以烘托主題紋飾。也有單獨出現在器物頸部或足部的。盛行于商和西周,春秋戰時期仍見沿用。
三角雷紋
是以倒置的三角形式連續排列,形成鋸齒帶狀。此紋一直延續于戰國時期。
勾連雷紋
勾連雷紋,基本特徵是以近似“T”形勾連一起的線條,其地填以雷紋。始于商,盛于晚商周初,沿於春秋戰國。
目雷紋
青銅器紋飾之一。中間為目形,左右有延長的尾。大多填有雷紋。盛行于商至周初。
弦紋
弦紋,即為直線紋,是最簡單的紋飾之一,它包括凸弦紋和凹弦紋兩種。凸弦紋是突出器物表面的線;凹弦紋是低於器物表面的直線,一般凹凸線紋為一至三道,有時單獨使用,有時作其他紋飾的襯托。弦紋多用於鼎、盉、鬲、甗等腹上,盛行于商周時代,兩漢時期仍用。
環帶紋
青銅器紋飾之一。環帶曲折如波浪起伏,因而又稱波浪紋。凹處常填以眉形、口形紋。盛行於西周、後期。
渦紋
又稱火紋。顧名思義,近似水渦,故為渦紋。其特徵是圓形,內圈沿邊飾有旋轉狀弧線,中間為一小圓圈,似代表水隆起狀,圓形旁邊有五條半圓形的曲線,似水渦激起狀。有人認為,渦紋的形狀似太陽之像,是天火,又故稱火紋,商代早期的渦紋是單個連續排列的,商代中晚期至春秋戰國時期,一般與龍紋、目紋、鳥紋、虎紋、蟬紋等相間排列。渦紋多用於罍、鼎、斝、瓿的肩、腹部,它盛行于商周時代。
火紋
火紋是太陽的標誌。因此它的特徵是圓形,中間略有突起,沿邊有四道至八道旋轉的弦線表示光焰的流動。火紋又稱渦紋。
重環紋
青銅器紋飾之一。由略呈橢圓的環組成紋帶,環有一重、二重、三重,環的一側形成兩直角或銳角。有時也與其他紋飾相配出現。盛行於西周中、後期。
竊曲紋
是由兩端回鉤的或“S”形的線條構成扁長圖案,中間常填目紋,盛行於春秋戰國。
乳丁紋
即為在斜方格形的每一格內,均有一個乳丁,乳丁周圍以雷紋填空,但乳丁皆突出。盛行于商中期至周初。
龍紋
龍紋包括夔紋和夔龍紋。夔(kui)是傳說中的一仲近似龍的動物。夔多為一角,一足,口張開,尾上卷,圖形裝飾變化多樣主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
蟠螭紋
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蟠螭紋中的“蟠”屈曲,“螭”為沒有角的龍。其特徵為張口,卷尾,或兩龍相交,或群龍交纏。一般交龍個體較大,這是與蟠虺紋有別之處。蟠螭紋多見於鼎、敦、豆、壺、盤等頸、腹、蓋、足部,它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
爬行龍紋
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通常為龍的側面形象,作爬行狀,龍頭張口,上唇向上卷,下唇向下或向上卷向口裡,額頂有角,中段為軀幹,下有一足、二足或僅有鰭足之狀,簡單的也有無足的,尾部通常作彎曲上卷。大多作對稱排列。盛行于商末和西周時期。
卷龍紋
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龍的軀幹作捲曲狀,首尾相接,或者呈螺旋蟠卷狀,常飾於盤的中心。《儀禮·玉藻》:“龍卷以祭。”鄭玄注:“畫龍於衣。”孔穎達疏:“龍卷以祭者,卷謂捲曲,畫此龍形捲曲於衣,以祭宗廟。”古以為龍、蛇屬於同類,故把龍畫作蛇身蟠卷狀。自殷墟到戰國各個時期青銅器上都有這類裝飾,只是圖像結構有所不同。
雙體龍紋
亦稱“雙尾龍紋”。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其狀以龍頭為中心,軀幹向兩側展開,這類紋飾呈帶狀,因而體軀有充分展開的餘地,實際上是龍的整體展開的對稱圖形。盛行于商末周初。大多施于方彝或方鼎口沿上。
交龍紋
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是兩條或兩條以上龍的軀幹相互交纏的紋飾。結構多有不同,有單體接連式,龍的軀幹有規律的向同一方向交纏連接的,也有甚多的龍體交纏在一起,成多疊式的。《儀禮·覲禮》:“載龍旗弧韣乃朝。”鄭玄注:“交龍為旗,諸侯之所建。”《周禮·春官·司常》:“王建大常,諸侯建旗。”鄭玄注:“諸侯畫交龍,一象其升朝,一象其下複也。”是交龍為龍交纏的圖像。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
夔紋
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圖案表現傳說中的一種近似龍的動物——夔,多為一角一足,口張開,尾上卷。自宋代以來的著錄中,在青銅器上,凡是表現一足的類似爬蟲的物像,都稱之為夔或夔龍,這與古籍“夔一足”的記載有關。《說文·攵部》:“夔,神也,如龍一足。”有的夔紋已發展為幾何圖形化的裝飾,變化很大。常見的有身作兩岐,或身作對角線,兩端各有一夔首。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
蛇紋
青銅器上的一種紋飾。有三角形或圓三角形的頭部,一對突出的大圓眼,體有鱗節,呈捲曲長條形,蛇的特徵很明顯,往往作為附飾縮得很小,有人認為是蠶紋。個別有作為主紋的,見於商代青銅器上。商末周初的蛇紋,大多是單個排列;春秋戰國時代的蛇紋大多很細小,作蟠旋交連狀,舊稱“蟠虺紋”。
蠶紋
人有謂之蛇紋。它多用於器物的頸部或足部。蠶體屈曲,有鱗節,呈長條形,頭圓形或三角形,兩眼圓睜凸出,尾亦上卷。大多是單個排列,盛行于商和周初。
蟠虺紋
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以蟠屈的小蛇的形象,構成幾何圖形。盛行於春秋戰國。
動物紋
主要有馬牛羊雞犬豬六畜和野生動物虎、犀、兔、象、鹿、及蛇、龜、蟾蜍、魚、蟬等動物的側面或全軀形象。
獸面紋
又叫饕餮紋,它的特點是動物的正面形象,以鼻樑為中線,兩側作對稱排列。
象紋
最突出的特徵是長鼻。鼻長下垂,向裡勾卷。有的僅出現象首或象鼻為圖案。流行於商中晚期至西周早期。
牛紋
多於器物的頸,腰上作牛的全形。牛體圓肥、大首,頭上有一角或兩角,前足多作跪臥狀,但全形的牛紋很少見。一般為牛頭紋較多見,有的以牛形作成器物的,如犀牛尊,還有以牛頭浮雕器物的蓋或提梁的兩端,如北京琉璃河出土的牛頭鬲。盛行于商周時期。
鹿紋
鹿紋有全形鹿紋和鹿首紋兩種。全形鹿紋一般為臥鹿形紋,鹿首作回顧狀,有的用臥鹿作成器物蓋上的鈕。鹿紋很少見,從西周早期一直沿用於春秋戰國時期。
虎紋
一般為虎側視爬或跑形狀。虎大張口,背微凹,尾下垂而後上卷。多飾於鼎、尊等器物上和鉞、戈等兵器上。虎紋流行時間長,一直延續到漢代。
走獸紋
即為似虎非虎,似牛非牛、似馬非馬的不可名狀的獸類統歸於此類。有的走獸為側面爬行,有的獸類為狂吼賓士。此類紋飾從春秋早期始,一直延續到隋唐,乃至宋元時期。銅鏡上此類紋飾較為普遍。
貝紋
是多個貝殼形狀的橢圓形,用繩索從中間連接起來組成圖案,常用于器物的蓋、腹的主題紋飾的邊緣,盛行於春秋戰國。
魚紋
多飾於盤、洗內,呈魚貫形,還常飾於銅鏡上,皆為鯉魚狀,盛行于商至春秋戰國,沿用于宋至元明時期。商代的魚紋,背鰭和腹鰭各二,魚形呆板;春秋戰國的魚紋只有一脊鰭,多張口,形象形動。
龜紋
多飾于水器的盤內,刻畫出龜的全形。龜呈臥狀,頭蜷縮於甲殼內,殼上刻畫有圓圈。盛行于商代,沿於春秋戰國。
蟬紋
蟬紋有兩種,一種以橫向帶狀排列或以縱向連續排列,一般帶蟬足,用主題紋飾;另一種多於三角形幾何紋圖案中出現蟬體,一般不帶蟬足,大目,體近似長三角形,腹部有節狀的條線,常以雲雷紋襯地。此種多作為主紋的配飾。蟬紋盛行于商晚周初時期。
鳳鳥紋
鳳鳥紋包括鳳紋和各種鳥屬的圖案,西周早期大量出現於青銅器上。
幾何紋
幾何紋是幾何圖案組成有規律的紋飾。春秋戰國時期,幾何紋在其它紋飾衰退後幾何紋成為主體紋飾。幾何紋主要有連珠紋、弦紋、直條紋、橫條紋、雲雷紋等。弦紋是青銅器最簡單的紋飯店之一,紋飾為凸起的橫線,一般一道至三道,有時單獨出現,有時作為其它複雜花紋的襯托。也有作人字形的紋飾,稱人字紋。盛行于商周,漢代仍沿用。竊曲紋由兩端回鉤的或“S”形線條構成的扁長圖案,中間常填以目形紋。盛行於西周中晚期,春秋戰國時還在沿用。
斜線紋
是以兩根並連的繩股交結而成,連成長方格的網狀,經流行於春秋戰國時期。
繩格紋
是以斜直線條為基礎,連成八字形或葉脈形。盛行於西周至春秋晚期。
四瓣花紋
青銅器紋飾之一,中心為方形的丁,周圍伸出四個花瓣。多見於商代。戰國時期仍有,紋形略有變異。
鱗紋
青銅器紋飾之一。形似鱗紋,常上下幾層重迭出現。早見於商代晚期,盛行於西周晚期至春秋。
繩紋
又稱綯(tao音桃)紋。繩紋似兩股、三股、四股或更多股索狀,以波紋交錯扭結成,多用於鼎、豆、敦等的頂、腹、足部,盛行於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
圈帶紋又稱連珠紋
此紋是由若於個圓圈排列成帶,有的圓圈中有小點,有的則無有。常用于器物的蓋、肩、腹的邊緣部,大多裝飾在主紋的上下部位。它盛行于商周時代。
瓦紋
似今之瓦形,由一排排平行的凹槽組成,形如仰瓦,用於盨、匜等之腹部或頸部,始于商代,盛行於西周至春秋時期。
網紋
人物畫象
人物畫像是用寫實的手法描繪出當時貴族的社會生活和勇猛作戰的聲面,這類紋飾在青銅器上出現較晚,已經初步擺脫了規律代的對稱圖案,而是用流暢的線條,結合繪畫和雕刻的手法,描繪出各種動景,如宴樂、弋射、採桑、狩獵等活動,還有徒兵搏鬥、攻城、水戰等戰爭場面。這一些用繪畫形式表現的畫象,是以後繪畫藝術的先驅。
宴樂狩獵戰鬥紋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紋飾的一種重要內容。以宴樂、舞蹈,狩獵、攻戰、採桑等活動為題材。反映現實的社會生活。這種紋飾的出現,是與春秋戰國之際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的社會變革相聯繫的。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宴樂漁獵攻戰紋壺和河南汲縣出土的水陸攻戰紋鑒,都是這類紋飾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