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翻开一本大众心理研究的书,马上意识到这正是我需要看的。如饥似渴的连读两遍,书被划了很多重点,页边也边看边想留下了许多注释。早就计划在blog上谈谈感受做个总结,但因为内容丰富,舍不得精简,用了几个晚上摘抄了八千字还只是半本的内容。看来要改变方法了,不再试图张贴详细内容,只能粗略谈谈感受。现在写来心态已有很多延迟,少了当初豁然开朗得来的兴奋,但也带来更多冷静的思考。
为什么微博上会形成不同的派系?为什么人们会站队然后互相攻击谩骂?为什么许多一眼就能看出的谣言会被广为传播?什么吸引我热心的参与一些事件回头看竟是违背本心的?这本书从大众心理学的角度上给出了答案。
当人过于关注一个事情时,会产生表达和讨论的意愿。这便会参与到人群中。大量的人,会激发人类的原始本能。处于群体中的个人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正义”力量。因为原始人类就是靠数量来生存的。于是,群体就是正义,数量就是道理。
群体中的每个人都是无名氏,不需要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于是在进行最原始的本能表达与宣泄时,并无顾忌。而作为个体,后天的教育与内心的良知都在对他起约束作用,知道要对本能加以控制。所以,加入到群体中的人会表现出原始人的热情和英雄主义,而理性的人所抱有的是持续性的怀疑精神与思想的独立意识。
事情一旦涉入到情感领域,人与人之间智力因素的差距就会消失。尤其是在涉及到信仰、政治观点、道德评价、个人爱憎这些近乎纯粹感性的表达领域中。
感性的、本能的情绪特别容易通过暗示来传染。群体中的人自我人格消失,行动能力却还在。群体会自动放大非理性冲动。在群体中能维持强大个性不被激情感染抵制群体暗示的人寥寥无几,理智的、冷静的情绪在群体中丝毫不起作用,无法限制群体行为。
群体靠不住,它的主要特点是服从原始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和批判精神,以及夸大情感。在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中才有可能看到。/日常生活中也常会看到这样的个体,而这种人也很容易加入群体。
群体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呢?
第一,群体比个人有力量但却极不稳定,极端情绪化,无能力做长远打算和策划,无法持久
第二,群体的行动是受激情主导,他们会在急切中期待行动。无论是什么,只要能让他们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就会欣然接纳。如果没有明确指示,他们会在群体无意识中创造出来。这就是易受暗示的机理。暗示机理一旦形成,暗示行为产生也就顺理成章。从一个最初的提示开始,再通过群体相互传染,迅速使群体中的人的头脑,如同接到一道期待已久的命令,群体感情的一致性形象会在第一时间里成为事实。于是他们立即行动起来去做他们自己未曾料到的任何极端事情。独立的个体即使处于被暗示的状态下,他的行动也是需要强有力的理由,在暗示的内容与行动结果中找到直接关系才付诸行动。而群体不需要任何理由,排斥理性与逻辑,极端盲目。群体间极易流传神话,不仅因为群体的极度轻信,也是事件本身在人群中的传播经过了每个人加入主观意识的曲解。
第三,暗示的性质决定群体的行为。如果暗示是积极的、进步的、有意义的,群体表现会同样积极进步。反之,如果主宰群体行为的暗示是负面的心理能量,那么群体的表现就非常可怕-----如果把群体比作一个人,那么这种主宰群体行为的暗示力量就好比人的思想,如果这个人思想是善良的,那么这个人必然是善良的,反之亦然。/方舟子的质疑是负面的心理能量。
第四,群体往往会构成骚乱,他们不承认愿望与现实中间存在障碍,急于粉碎一切障碍,认为自己能干成任何事情。于是充满了暴虐的气氛。群体更多的表现是一个英雄主义的群体,表现出令人无限敬仰的利他主义,赴汤蹈火,慷慨就义,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在大义凛然慨然赴死的进程中产生一种激昂的情绪与荣誉感。而作为独立个人,是没勇气做出这种事情的。/微博上互相谩骂,不同声音被视为障碍。启东在政府机关办公桌上洒水的女孩儿。
群体均无可避免的流露出过多女性化气质。如果把民族命运全部维系于本能的情绪表达上,无异于悬崖上漫步,说不定哪天就跌入深渊。而我国的教育,偏重的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这样就加强了群体思维。于是群体的行为特点在百姓生活和国际交往中随处可见。人多力量大,却不稳定。缺乏独立思考,缺乏合理的质疑精神,容易受暗示影响,便只能寄希望于暗示的性质。对国民的暗示,来自于政权,于是,政府的导向,便更会被其他国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