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朝鲜历史之:正祖大王李算

原文地址:朝鲜历史之:正祖大王李算作者:依蓝了解正祖就要先从他的爷爷——英祖大王说起``
第二十一代朝鲜英祖至行纯德英谟毅烈章义弘伦光仁敦禧体天建极圣功神化大成广运开泰基永尧明舜哲乾健坤宁配命垂统景历洪休中和隆道肃庄彰勋正文宣武熙敬显孝大王初定庙号英宗李昑(西元1694—1776)字光叔号养性轩。1694年甲戌(肃宗二十年)九月十三日生于昌德宫宝庆堂。1699年己卯封为延礽君。因为长兄景宗无子,所以在金昌集、李颐命、李健命、赵泰采等人的拥立下,于1721年辛丑(景宗元年)被册封为王世弟,以辅政的身份临朝听政。1724年甲辰,景宗去世,李昑于八月三十日即位于昌德宫仁政门。是为英祖大王。
肃宗和景宗、英祖的家族史,足以编成一部扣人心弦的宫闱剧。英祖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只需一步之差,英祖可能就永远不会降生在这个世界。英祖的生母崔氏只是一个等级低下的宫女。据说崔氏见宠于肃宗时,张禧嫔就已经屡次企图加害。不过,在党争政治的操纵下,崔氏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仁显王后死后,崔氏参与陷害张禧嫔的阴谋,致使她最终被赐死。即使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之下,英祖与景宗的兄弟情谊据说还相当深厚。早年复杂险恶的人际关系,深深影响着英祖性格的形成。这种影响,有积极的成分,但也有消极的方面。英祖家庭的动荡,很大程度上来自朝廷士大夫集团的干涉。有见及此,英祖对党争的深恶痛绝大概居于列代国王之冠。他公开宣称要荡平朋党,指责结党营私者为万恶小人,不分亲疏地一概压制,转而采取制约平衡、不偏不党的态度调和党派。在英祖朝的施政中,这种思想一直贯彻始终。这样一来,英祖等同将自己置身于与大臣们对立的地位。朝廷士大夫对英祖怀有又惧又恨的情绪。英祖即位的第四年,士大夫们即群起发难,军事叛乱一度遍及南部地区。不过,积弊已久的党争政治不是以权力分配的消极方式可以消弭的。英祖本身也成了党争的道具。由于英祖的世子与自己政治立场不同,英祖身边的大臣惧怕世子掌权后将葬送自己的政治前途,于是非常狠毒地离间英祖父子的感情。最后,这位世子被大臣们冠以失德的罪名,被废为庶人、关在米柜里饿死。英祖的决定或许是迫于无奈,他追赠世子“思悼”的谥号,以寄托自己的无限哀思。英祖曾付出不懈的努力,可惜始终无法脱离党争、外戚政治的泥潭。在有限的活动空间中,他极力推行诸多改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民生。这或许已经是英祖力所能及的全部。
他的功绩:
英祖自幼便历经波折动荡,在母腹中便受到张禧嫔的摧残(参见肃宗条),册封、即位前以延礽君、王世弟的身份居于外邸,作为朝政的旁观者,深知派系倾轧对国政的害处,所以他一登基便着手荡平这种争斗。为了恢复昙花一现的普遍兵役税,英祖甚至走出宫廷,征求官吏、文人学士、士兵和农民的意见。为了减轻务农者的负担,英祖将向全国平摊征收的兵役税削减一半,减收部分由渔业税、盐税、船只税和土地附加税来补足。英祖还通过会计制度来整顿国家收支的财政制度。他采取切合实际的政策,允许边远的庆尚道用粮食纳税,交到附近的港口,在山区允许缴纳棉花或现金来代替粮食。通过增加钱币的铸造来鼓励货币流通。英祖还热心地推广用韩文印刷的重要书籍,包括《小学训义》、《小学指南》、《表义录》、《百行录》、《警世问答》等等,并且推广象《农家集成》这类有关农业的书籍,表明他关心改善农民的生活。雨量计、水文计等科学仪器再次大量制造,分发给地方官署,同时广泛地着手进行公共工程,在农村修筑堤堰,在汉城和其他城市广泛建设道路、桥梁,并修筑了平壤中城。英祖提商了平民子女的地位,开辟了庶民社会地位上升的又一个可能性。
英祖采取的政策,旨在坚持儒教治国,发扬世宗大王时代那种开明君王的人道主义的统治,但是却阻挡不住社会变革的潮流。18世纪,朝鲜的国内和国际商业活动量迅速增加,通过经由行会组织扩大的垄断和批发销售,出现了资本积累。许多从事贸易的商人集中在汉城。政府核准的商店即领有执照的贡物供应商与街巷小店主之间的传统分野,被融合到一种垄断和批发体制的结构之中。临时商店的设立原来是为了满足人民在特殊场合(如科举考试、国王出巡和其它全国性大事等)的需求,但是这些店铺在这种场合过去后,仍继续向普通百姓供应食品和杂货。这些店铺是由小店主在临时搭起棚屋里经营的,他们不管怎样都依赖批发商。批发商的价格方针对汉城百姓的生活有着直接影响。手工匠往往成为个体生产者。有些人甚至发展成工厂厂主,取得了销售自己产品的垄断特许权。在一些情况下,仅仅做经营某些商品的批发商比从事物品生产更有得可图。在商人和手工匠中,藉对已获得特许的的商品作少许改进而创立一种新商品来获得特许证,已成为一种风气。特许证确保垄断和受到政府保护。朝鲜所谓的“湾商”垄断了来自京畿道和忠清道的商品,还有一些批发商在全国有着人参销售网。
  英祖时期,朝鲜和清朝、日本之间的贸易额迅速增长。其中除了中朝边市贸易的牛、马、盐、铁之外,最重要的是对清朝的人参贸易。人参贸易又称为八包贸易,每包人参为10斤,朝鲜允许到中国的使团—所谓“燕行”人员—每人携带八包。后来因朝鲜边民越境采参伤害中国地方官员,朝鲜政府停止人参出口,使团按每斤人参25两白银计算,可以携带2000两白银去中国购买商品。后来为了防止白银过度外流,又折合成价值2000两白银的朝鲜货物,如皮毛、纸张、海产干货等杂物。高级官员可以携带一个半八包(3000两白银)的货物。由于使团内象译官等低级官员资本短缺,于是私商趁虚而入,或贷款给译官,或直接为使团提供包参和包银,从中国购买商品。他们出售人参和朝鲜其他产品来换取日本的白银、中国的织物、日用杂货、金属品、书籍、药材、染料,还有朝鲜王室所用的药材、珠宝、苏杭绸缎等奢侈品,采购量相当大。一些朝鲜巨商为了追求利润,甚至充当使团的马夫、奴子,随同使节团前往中国。在中朝贸易中,也发生过一些违禁事件。清朝严禁枪炮、军械、牛角、火药、硝石等军火和军火原料出口,对大米、豆麦、杂粮、铜铁、废铁、生丝、马匹、书籍也在禁止出口或限制出口之列。对朝鲜的出口比较宽松,但是也有山海关总兵搜出地图、违禁书籍、牛角和硝磺等禁物的记载。朝鲜方面为了限制白银外流,也采取过一些措施,最著名的是英祖颁布的禁纹令。
英祖在朝鲜历史上是以俭朴著称的国王,即位之初,就关注清鲜贸易对朝鲜国内经济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影响。英祖三年(1727,雍正五年),朝鲜冬至副使郑亨益向英祖进言:“……近来矿银之流入彼(清朝)中,太无限节。所谓矿银,即我国所采之银也。以我有用之货,贸彼无益之物,尽归消融,以启奢侈,此甚可闷”。次年,承旨李重协上疏,“绫缎纱罗,本非我国之产,年年使行,尚方御供所入,营门旗帜所入,及各司别请求贸易之外,若或违禁,施以潜商之律,一以革举国奢靡之风,一以防私商挟带之奸,一以补度支经用之费,行一事而有三利焉”,英祖批曰:“尔言是矣,然上之衮服,下之章服,俱此中出也,难施一切之法矣”。大臣徐命均的奏章则说“以十数万之银,贸得唐物,为费不赀。而奢风渐盛,闾阎尤甚,衣服饮食,耻不若人。严禁此风则好矣。而此专在在上者之导率。圣上服御之俭,无以加勉,而宫中服饰,恐不无奢靡之习,别为申饬,以为化下之本焉”。到了英祖二十二年(1746,乾隆十一),几经酝酿,英祖终于正式发布命令:“奢侈之风,莫若近日。噫!上有好者,下必从焉。岂有不躬行而先饬民者乎?自今年使行为始,上而衮服,下而朝衣,军用外,绫罗贸来者,一切严禁”,正式禁止从中国进口纹缎。与朝鲜使团贸易的北京巨商闻讯大惊失色,“在彼国王诚盛德事,吾属自此无以聊生矣”。但是,在清、鲜两国商人的联合抵制下,禁纹令很快失去效力。中国商人开始织造无纹绸缎出口朝鲜,到了四十年后的正祖年间,禁纹令已经是名存实亡,正祖不得不重申这一命令。
英祖时期朝鲜的状况:
除了中朝贸易之外,朝鲜还作为中日贸易的转口商,用从日本贸易得来的白银到中国购买丝等物,再将中国的丝出口到日本换取白银。朝鲜“贸白丝于清国者,皆入倭馆,则辄得大利。白丝百斤,贸以六十金,而往市倭馆,则价至百六十金,此大利。故白丝虽累万斤,皆能售之”。在英祖时期,开城的商人(松商)在人参批发和出口贸易活动中与汉城的同行(京湾商)展开激烈的竞争,在日本和中国之间进行三方国际贸易。他们从朝鲜寺庙里的生产者那里大量买进纸张(高丽纸),从东部海岸买进海带、海参等干货,从中部和北部山区猎人那里买进水獭、豹、虎等野兽的毛皮,从中 国进口白丝、锡,从日本进口红铜、铁器,这些商品都是用来进行这种三方国际贸易的。此外,朝鲜通过琉球向南洋的转口贸易也有发展,从南洋进口药物、香料和珍珠、玳瑁、珊瑚等奢侈品。在琉球王国都城首里城(朝鲜称为海浦)出现了专门航行到朝鲜的琉球贸易船。李重焕在《择里志》一书中,李寅文在画作《取之不竭的江山》中,分别叙述和描绘了贸易船只经常来往于这些边远港口的情景。后朝鲜政府规定造参以松商(开城商人)为主,出口则以京湾商(汉城商人)为主。京湾商不仅如前文所说垄断了国内贸易,而且还代政府收税、经营银钱兑换、经纪海外贸易,大有中国的十三行与粤海关的派势。
朝鲜商人的这种商业垄断和批发活动造成了对银和铜的更大需求,促进了采矿业。倭乱之前在政府严格控制下的矿山交给了私人经营者。在17世纪,朝鲜全境有68个银矿在开采,但是铜矿开采不很发达,因为铜是依靠日本供应的。然而,在18世纪,由于日本德川幕府停止出口铜,而清朝要求大量供应铜,铜矿也发展起来了。物价不断上涨,汉城人民如果不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与了商业活动的话,他们的生活会受到威胁。许多两班和平民不顾自己的身份,也从事某种商业活动。因此,汉城在18世纪作为工商业城市有了长足进展。老百姓对诸如刀、马毛帽、餐桌和铜器等工业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对戴马毛帽的限制实际上消失了。
  在英祖年间,朝鲜的两班阶级越发走向贫困和没落。两班数目的增加是他们走向贫穷的根由,因为他们持有的土地至少必须在儿子之间平分,而女儿不管出嫁与否,在遗产继承中往往也占一份。财产越来越少的两班所面临的选择是,或者作为自耕农从事农业,或者间接从事获利丰厚的工商业。随着贸易和货币流通的扩大,放高利贷是他们进入的另一个领域。商业和工业是次要职业这种观念需要改变,一些人力陈向清代中国学习的必要性。曾随同韩国使节团去过中国的朴趾源和朴齐家等人亲眼见到眼里商业和制造业发展的情形。他们回到韩国后,建议采取积极政策来发展商业、冶金业、渔业、畜牧业、园艺和采矿业。连非法翻印书籍的活动也商业化了,因为富有的两班竞相出版著名的祖先的文学作品集。这种情况导致刊印受人欢迎的小说和诗歌。人民特别赞赏讽刺和社会批判作品。讲述一个演艺人的女儿的忠贞的《春香传》读者众多,因为书中充满了对官吏的贪婪和势利的讽刺。
  在司法方面,英祖废除了压膝、黥刺等肉刑,在宫门前树立了申闻鼓,使庶民的冤情得以闻达朝廷,以便审理申雪。军事方面,在南方庆尚道设立了统营,作为防备日本的水军的指挥和训练机构。
在美国建国的同一年,1776年丙申三月五日,英祖大王去世于庆熙宫集庆堂。在位五十二年,春秋八十三,是李朝最高寿、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之一。清朝赐谥为庄顺。葬杨州元陵。
评:
关于英祖,我很佩服他能在党争中生存下来,然后吸收了很多党争的弊端一心想要去除它。。但可惜的是``他没有彻底地根除,反而因此失去了儿子。他的思想一点点地灌输着他的孙子李算,使得这个少年天子能够经历少有的刺杀党争事件``最终顽强地活了下来``成功地登上了王位。他的爱民精神深深让我感动,他对正祖说的最多的一句是:去!给你三天```把真相查出来```如果你要活命的话``想想一个爷爷``对自己的孙子这么说```不净觉得他的残忍,但是``反过来想``他不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吗?温室里的小花怎么能抵挡住狂风暴雨呢```作为一个帝王``他要给自己的孙子一种另类的爱吧```可怜的正祖```年少就失去了最亲的父亲``在爷爷的严格和强势地压迫下一点点地学习君王之道```他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我一定要活下来!!继承王位不再是为了荣华,为了权势。。而是为了活下来。。。英祖对李算的影响是深刻的````他的成功和他的爷爷英明地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他没有成为像燕山君一样的暴君,反而还成了一代的圣君明君,可见``英祖的这个变相教育得到了历史的认证!!
介绍完英祖大王,我觉得还有一个人是必须要提到的,因为她也对李算影响颇为深刻。。
惠庆宫
献敬王后丰山洪氏1735-1815历史上常被称为惠庆宫洪氏,1735年成为思悼世子的世子嫔,封为惠嫔,到了正祖年间加封惠庆宫宫号。因为有贤明、善良的母亲惠庆宫洪氏,正祖才能成为明君(正祖取得的成功离不开母亲惠庆宫洪氏正确的教育。在思悼世子的妻子惠庆宫洪氏诞下正祖时,思悼世子和英祖的矛盾已达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洪氏为避免正祖重蹈思悼世子的覆辙,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爱),正祖最终克服这一不幸的环境,推动了18世纪文艺复兴,从而成为朝鲜后期政绩最卓著的君王。找遍关于惠庆宫的记载,最多的应该就是她写的《恨中录》叙述了她的丈夫思悼世子(1735-1762)如何英年早逝,她本人从此如何孤单寂寞生活凄凉,一些人又如何对她诽谤中伤令她受苦。而贞纯王后的家族与惠庆宫洪氏(李算母亲)的家族向是宿敌,因此这五年间(1800-1805),惠庆宫娘娘受尽屈辱,她最疼爱的三弟也含冤而死。后来纯祖大王亲政,惠庆宫娘娘才得以安享晚年.
总之,她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但她的善良和贤惠影响了她的儿子,她用慈爱呵护着正祖,使得李算在残酷的宫廷竞争中没有变得极端。。。所以,她也是影响正祖的一个关键人物。
思悼世子
前面提到了一些关于英祖党争的处理中失去了他的儿子,那就是思悼世子。
由于英祖的世子与自己政治立场不同,英祖身边的大臣惧怕世子掌权后将葬送自己的政治前途,于是非常狠毒地离间英祖父子的感情。最后,这位世子被大臣们冠以失德的罪名,被废为庶人、关在米柜里饿死。英祖的决定或许是迫于无奈,他追赠世子“思悼”的谥号,以寄托自己的无限哀思。他就是正祖大王李算的父亲。
以上几位,是非常重要的前提人物,也是正祖他性格影响的关键性人物,但是,并不是影响他一生的人。。当我们翻阅一个帝王历史人物的时候一般影响一生的人物不是他的女人,就是他的大臣政敌。。像康熙,像秦始皇。。。贞纯王后:
正祖比较特殊,他的政敌就是他的继奶奶。英祖的继妃——贞纯王后。
传说思悼世子(正祖父亲)就是被这个王后挑拨离间最后被英祖关在柜子里活活饿死了。
贞纯皇后并不是正祖的亲奶奶。正祖的父亲,也就是思悼世子,是正祖的后宫所生,但是后来病死了。根据当时的规矩,母亲死亡,那儿子就轮为当时正宫的干儿子,所以思悼世子就成为了贞纯王后的干儿子.而贞纯王后是原来的贞胜王后死后才招进来的,根据规矩王后必须是处女,所以当时贞顺王后才16岁,比孙子辈的正祖李算才大7岁而已
而儿子辈的思悼世子比她还大,而当时的朝政分为小论和老论,就是两派了。
贞纯皇后就是属于老论一派,而当时思悼世子则是小论一派,派别不同,自然为了权利只好下杀手,其实,大家应该好奇,为什么当时贞纯皇后陷害思悼世子的时候,英祖会相信
因为,英祖是继承了他同父异母的兄长-景宗的皇位,而他继承皇位之时,小论一派主张是英祖毒杀了景宗,虽然后来平息了此事,但从此英祖便不喜欢小论派,总认为小论派要造反,听说思悼世子是小论派的时候自然就怒了,而思悼世子死后,老论一派发生了分支,一部分老论派别觉得思悼世子是无罪的,所以脱离了老论派,加入了小论派。此后老论一派,成为了避派,也就是以贞纯王后为首的在电视剧里很NB的哪个派。而小论和老论分离出来的人,则建立了时派,不过电视剧里这个时派消失了,不知道怎么回事。至于,避派的目的,就是因为思悼世子死后,如果正祖登位,那她们都要死,只好继续杀正祖,根据当时的情形,可能避派的目的就是杀了正祖,将思悼世子的庶子-银贞君,扶上皇位。 PS:现在电视剧演到李算要承命代理,根据历史,李算的舅舅(就是哪个内奸,在李算她妈前面装好人,背后算计李算的)洪麟汉和郑厚谦是死与反对李算承命代理,所以估计他俩就快死了。
这个王后让我觉得很吃惊的是,小小年纪竟然可以瞒过聪睿的英祖和正祖在背后组建一个黑社会一样的高层领导人物团伙来刺杀世子世孙。可是说是已经囊括了整个朝鲜政治。而且还是背地里弄的。。表面上真的还不晓得!那么贤惠的女人那么柔弱的女子```令我不禁佩服她!!电视剧《汉城别曲》《正祖大王李算》里面都有她组织高层官员的聚会和谈话。。。天啊``整个一黑社会大佬!!太牛逼了!
和媛翁主
正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人物,这个人是他的亲姑姑,也就是思悼世子的亲妹妹——和媛翁主。

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事情:英祖是个很奇怪的人,在所有的子女里,他特别疼爱世子的姐姐和平以及妹妹和缓,特别厌恶世子的姐姐和协(一个大美人,好象人也不错,尽管自己起不到作用,还是尽力帮助世子,是世子最喜欢的姐姐),诡异的是,和平,和协,和缓,还有世子,都是一个母亲生的。好象这个美丽的和协翁主是得了一种传染病最后死的,死的时候还被别人传是她把疾病传入宫廷的。
这个和媛翁主,仰仗着英祖对她的喜爱张扬跋扈!最后竟然联合贞纯王后害死了自己的哥哥。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她也是贞纯王后那个集团里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她在策划多次“世孙暗杀事件”中起到一个关键性的作用。
她收养了一个义子为他卖命,就是很有名的郑厚谦。郑厚谦也是贞纯王后王后集团里的一个高层领导人物。正祖大王李算:
第二十二代朝鲜正祖文成武烈圣仁庄孝大王(大韩正祖敬天明道洪德显谟文成武烈圣仁庄孝宣皇帝)初定庙号正宗李祘(西元1752—1800)字亨运号弘斋
正祖的登场,是朝鲜王朝末年的一抹余辉。朝鲜王国的臣民得以最后一次享受世宗大王时代以民为本的仁政。
18世纪后期,朝鲜王朝第22代皇帝正祖李算!500年的王朝史上,拥有最波澜壮阔,最曲折人生的皇帝!拥有最开放的思想,用最民主的方式包容一切的贤君把他人生的等待与挫折,成功与悔恨,光辉的伟业与遗憾的爱情编写成故事
李算正祖皇帝的政治以出色的统治力和包容力结束了数百年的党派政治,以渊博的实物经济知识造就了朝鲜经济的新纪元的天才君主正祖皇帝!把他故事般的一生记录下来,描绘出他富国强兵的思想和实学派人才们的多彩业绩。
朝鲜后期文化的精髓本剧将介绍以水源城为代表的建筑技术等朝鲜后期文化的精髓,通过朴志源,李益,郑若勇,金鸿道,申允福等当代著名人物生动的表现出来。同时会第一次在历史剧中展示宫中图画署,详细展现500年的王朝史上从未有过的,10多次的世孙和皇帝的暗杀未遂事件。
18世纪转换期的经济从家庭工业转为场市经济贸易的18世纪朝鲜经济的转换期!将会展示当时实物经济的原貌,松渊领导的全国性的商业组织后来成为朝鲜商业的支柱性商业,她的朝鲜特产品成为与清朝贸易的产品。
军制装备和兵器研究过程18世纪后半期,大量的西洋文物流入和谋反势力的日渐强大,使正祖皇帝对安保和国防问题倍加关注,进而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改革和兵器研究。其中之一就是开国以来最初,集大成的综合武艺书籍:武艺图谱通志
明朝皇帝为了巩固统治,设置厂卫,其爪牙遍布天下。正祖为了巩固统治,则强化了一种称为“暗行御史”的制度。暗行御史就是便衣的监察官。这种监察官由正祖秘密任命,穿着破烂衣裳流浪于各地,暗中检举官吏贵族的不法行为。这项德政在历史上非常著名,并为文艺作家提供了不少故事的素材。此外,正祖还宣布接受百姓的申诉。在国王乘舆行列的路上,百姓有权敲打锣鼓鸣冤,只要正祖听见锣鼓的声音,就会停下来听取冤情。正祖种种别出心裁的爱民措施,对百姓而言好比及时之雨,对于权贵而言却犹如烈日秋霜。
正祖另一个意义深远的举措就是设置奎章阁。奎章阁是一个相当于国家级社会科学研究院的组织,许多人才被招揽入阁,从事学问研究以及文物整理、编撰等工作。其性质与世宗朝的集贤殿相类似。许多学者认为,奎章阁是正祖培养革新政治力量的基地,因此也是以消弭党争为目的的产物。在正祖的鼓励下,西洋文明通过中国传入,旨在向中国学习的“北学”也得以振兴。这些无疑都是积极求治的好兆头。
正祖的孝心也十分感人。正祖的父亲思悼世子死于非命之后,他在母亲洪氏的教育下逐渐成长。在洪氏的教养下,正祖具备正常的品格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他即位后并没有过激的报复行为,并且依照祖父英祖的既定方针不断推动朝政的革新。正祖为了抚慰父亲的孤魂,特别启用奎章阁学者丁若镛运用最新技术建造了水原华城、并将父亲的陵墓迁移到水原一带。正祖死后,也依照他的遗愿埋葬在水原,陪伴在父亲墓侧。正祖时常前往水原华城祭拜父亲的亡魂。这位孝子的出行行列,至今仍然是水原本地的一道特殊风景。
可惜,天妒英才。正祖只活了四十八年就去世,据说是为英祖的继妃贞纯王后所毒杀。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到,时代的脚步已经踏入西元十九世纪。纵然正祖多活一些时日,似乎也不见得一定能对朝鲜王朝有所裨益。
朝鲜正祖,讳李算,是李氏朝鲜的第22代君主,庙号正祖,谥号明道洪德显谟文成武烈圣仁庄孝大王(清朝赐谥恭宣大王),葬于杨州健陵。他的父亲是朝鲜英祖的次子庄献世子,后来被追封为庄祖。
朝鲜正祖时期,天主教开始传入朝鲜,正祖八年,朝鲜使臣李承薰在北京接受天主教的洗礼,在回国之后开始从事秘密传教工作,而在1791年,周文谟教士历经千辛万苦,在朝鲜传教,后由于天主教的势力在朝鲜不断增大,朝鲜政府不断进行打压,而1801年更有辛酉邪狱的发生.
政治上,十八世纪后期,朝鲜的朋党政治已经延续了四百个年头。当时的朝鲜国王英祖大王就因为朋党斗争失去了他的生母和儿子,因此,英祖颁布了“荡平策”,严厉打击朋党斗争,加固了中央集权。然而,他重用的近臣洪国荣却改造了朋党政治,把它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外戚权阀的势道政治。
英祖大王死后,王位传给了他年幼的孙子,也就是正祖大王。为了保护正祖的安全,洪国荣等人出生入死,建立了功勋。同时,洪国荣的叔父洪乐纯是正祖的外祖父,那么洪国荣自己也就成为了外戚成员之一。因此,洪国荣深受正祖的重用,把持了朝廷大权。势道政治就此开始。 然而,洪氏的势道政治很快就结束了。洪国荣被迫卷进了王妃被杀一事而惨遭罢免。取而代之的就是维持六十年势道政治的最强外戚——安东金氏。 洪国荣,字德老(1748~1781)
是朝鲜后期,著名的文官,一生为了正祖鞠躬尽瘁,可以说是对正祖-李算登上皇位,有最大功劳的人
他有着鬼神般的头脑,非人的胆识,在正祖众叛亲离之时,守于正祖之旁,后正祖终于登上皇位后成为当时最大的权臣
洪国荣1748年(英祖24年)生于朝鲜丰山,1771?(英祖47年)考上科举,当上了当时还是世孙的李算(后日的正祖)的说书官
而当时阴害了李算的父亲(思悼世子)的僻派(朝鲜后期以正祖的正宫为首的,包含了绝大部分朝中重臣的庞大政治组织)想要接着谋害身为世孙的李算,一时李算众叛亲离,这时洪国荣,凭借着其过人的智谋,帮李算解决了重多危险,受到了李算的信任,升为司书
[转载]朝鲜历史之:正祖大王李算
1776年,弹劾了当时反对李算承命代理(皇帝不能亲政时,代理亲政)的僻派重臣郑厚谦,洪麟汉,金龟柱等人
同年,将洪相简,尹养老等人以谋逆罪,处罚
建立了宿卫所,以保护正祖,这时,洪国荣的势力,以不次于以前的郑厚谦,被人称为大厚谦
1778年,将自己的妹妹(元嫔),嫁给了正祖成为了国舅,巩固了自己的政权,但元嫔不到1年,就病故,导致他成为王的外戚掌权的计划化为泡影
1780年,将王妃(金氏)当做杀害自己妹妹的元凶,想毒杀王妃之时,被发现,王大怒,但念其功不可没,只是将其放逐江陵
洪国荣,被放逐后,郁郁寡欢,次年病故,享年33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9085.html

更多阅读

大灾变:新祖尔格拉布5人英雄攻略

简介:祖爾格拉布,以前是 60級的 20 人 RAID 副本,現在已變成一個 5人的英雄副本。座落於北荊棘谷的一個大型戶外的副(可使用地面座騎)。因為玩家擊敗了邪神哈卡,暗矛食人妖的回歸,沃金與他的部族奪回了自己的領地,並定居在祖爾格拉布,現在

四季桂品种群之:月月桂

月月桂果实挂在枝上,像挂了一排微缩的芒果,但月月桂的果皮多了那么些白点点~~四季桂品种群之:月月桂咖啡豆尘缘如梦 几番起伏总不平到如今都成烟云情也成空 宛如挥手袖底风幽幽一缕香 飘在深深旧梦中繁华落尽 一身憔悴在风里

灵界百科 之:古曼童R

【灵道】灵界百科之:古曼童一“古曼童”的定义古曼童,直译于泰文“”,有英文翻译将其译成”black magicbaby”,意译为“黑色的带有魔力的小孩”。“古曼童”是专属于泰国的叫法,而在坊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也有不同的说法,中国部分地区称之

名言警句之: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名言警句之: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典出《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滕王阁序》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

浅谈韩剧《正祖大王李祘》 类似李祘的经典韩剧

韩国的古装剧历来不多,却少而精。有些是歌颂平凡却有很大影响力的人物,像《大长今》、《医道》、《黄真伊》、《快刀洪吉童》,有些则是着重政治风云人物,如《女人天下》、《正祖大王李祘》、《王和我》和《明成皇后》。把《女人天下》

声明:《转载 朝鲜历史之:正祖大王李算》为网友布什恋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