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三楼中央大厅,也叫“金色大厅”。由于“金色大厅”平时不对普通公众开放,所以大家可能对它了解不多。这里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举行我国最高规格新闻发布会的场地,是我国重大政经政策动向的“窗口”。可以说,这个只有1000平方米的“窗口”,见证了我国的发展进程。每年全国两会召开时,总理记者招待会通常安排在“金色大厅”,成为中外瞩目的焦点。 “金色大厅”周围分布着河南厅、重庆厅、澳门厅、万人大会堂、小礼堂等。“金色大厅”层高14.5米,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分为两层,总面积有3300余平方米,一层有1100多平方米,20根十多米高的朱红漆金的石柱,柱子上面金色的运用增添了几分璀璨,这些柱子支撑起一片富丽堂皇的天花藻井,金色大厅可容纳2000人左右。如同名字,“金色大厅”的主色调为金色,穹顶上5盏巨大的金色吊灯,更给大厅增添了几分辉煌气氛。厅内雕梁画栋,挑檐飞角,尽显中国建筑的尊贵典雅,而彩色玻璃、艺术铜雕、石材雕刻、高强吊胶饰线等新型建筑材料的巧妙使用,又为大厅增添了时尚靓丽。 2009年两会结束后,“金色大厅”进行了重新设计。据本次整修的设计师,80多岁的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教授王炜钰介绍,这次给金色大厅“换装”,风格会和整修之前不一样,中国元素会更多,让人一进大厅,一看就是中国的。“在灯光、音响等方面也会更现代一些,但装饰上传统的东西比现在要多,在中西结合的同时,这个大厅一定要有民族的特色,将来在国际上要成为建筑装饰的典范,让金色大厅成为一个中国符号。”。2009年8月20日,“金色大厅”装修改造工程全面竣工。
“壮哉中华,雄踞东方。五岳峥嵘,柱立禹甸……”在“金色大厅”里,悬挂着启功先生的弟子张撰文并书写的书法作品《中华颂》,志和教授更是金色大厅里很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佳作。
全新装修改造后的国家接待厅,富丽堂皇,典雅大方。既保持了历史风格,又展示了祖国的丰功伟绩,实现了民族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使用功能和象征的完美统一,被誉为现代装饰的经典之作。
富丽堂皇的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张撰文并书写的书法作品《中华颂》
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摆放许多名人的画作
金色大厅悬挂了著名画家关山月的画作
摆放在金色大厅的唐人击鞠图
厅内雕梁画栋,挑檐飞角
招待会场景
记者招待会现场
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现场
记者招待会现场
接待会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