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广州作为全国的“千年商都”,拥有许多在全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市场和商圈,如以前介绍过的“流花服装商圈”、黄沙干果果品批发市场等。业内人士知道,广州实际上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和交易市场所在地,只不过,一方面,广州的宣传和品牌推广工作实在做得不够好,无法同义乌等地相比;另一方面,广州的市场多是自发形成,缺少规划和指导,因此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介绍的广州人民中路眼镜市场,就是一个全国最大的眼镜批发市场。这里,转登《广州日报》记者谭德波采写的一篇专稿,原标题为“一铺难求,转手费要100万”,发表在该报2009年8月31日A16版。该文从铺租的角度描绘了该市场的旺盛和繁华。
“买眼镜,就去人民中。”上世纪90年代,人民中路眼镜市场逐渐形成,和一德路五味陈杂的海鲜一样,人民路五颜六色的眼镜也是广州旧城的独特景观。
目前,尽管遭遇了金融危机,但眼镜市场却似乎没有受到影响。看似普通的眼镜档口今年却不断地“蚕食”周边商铺,“赶走”了酒楼和便利店,正沿着人民中路向北扩张。
“我做那一片的代理,打开市场,好不好。”来自非洲的客商巴德双手都在比划,他用夹杂着“洋腔”的普通话和广州眼镜城二楼的刘老板砍价。巴德已经来广州六年,对广州的批发市场可谓“了如指掌”,以前他在小北路做服装生意,但觉得做服装的人越来越多,赚钱越来越难,所以去年就改行做眼镜了。
在巴德看来,广东的太阳镜在北非销售非常好,以前摩洛哥、突尼斯等国家的太阳镜产品很大部分来自临近的土耳其,但广东的产品现在已经打开市场。主要原因就是物美价廉,比别人要便宜三分之一。尽管如此,“广州通”巴德对于刘老板的价格依旧挑剔。砍价砍了半天都没有谈成,还不停地摇着脑袋,最后转身离开,准备在别的档口寻找更便宜的货源。
巴德的确是对的,在人民中路的眼镜批发市场,你完全有“货比三家”的条件。
目前,有三家眼镜城非常“醒目”,从北到南分别是越和国际眼镜城、广州眼镜城和信江眼镜城,其中的越和眼镜城还“赶走”了原来的幸运楼酒楼,眼镜做得比餐饮要旺。
除三家眼镜市场外,人民中路还散布着不少“散铺”,据估计,整个人民中路眼镜档口在800~900家之间,所以可供巴德选择的档口非常之多。
有的档口转手好几次
人民中路嘉禾地产的物业顾问粱女士透露,一位私营企业主目前手头有大量现金可以投资,希望为家里的几位子女一人盘下一间眼镜店。不过,梁女士皱了皱眉头说,“好难找,有的都转手几次了。”
看似普通的眼镜档口究竟有多旺呢?记者调查发现,人民中路的眼镜档口中,价格最低是眼镜城内的“格子铺”,这些“格子铺”中最低的则是顶楼靠内的位置,一般都是每平方米400元/月。
如果是一楼的“一线街景”,每平方米每月租金超过2500元,一间10㎡的街边眼镜店,其月租就要2万多。民中路的一些房源处调查来看,以广州眼镜城和信江眼镜城为例,根据内部人士的“可靠消息”,同乐路附近的沿街档口,面积稍大,“二房东”转租给“三房东”的“转手费”就要100万,否则免谈。
来自汕头的李老板向记者透露说,在人民中路这一带的眼镜市场,中东和非洲的订单只 要一拿到,一般数额都在10万以上,这样的单子,每个星期至少可以做一单,可从中赚取40%~60%。“一个月下来,十来万的赚头没有问题。”
至于“100万转手费”,李老板淡淡地说,“很正常,一年收回成本嘛。”不过,经过去年下半年的金融危机,人民中路的眼镜市场遭遇了不小损失,大量店铺都出现了转租。
下火车就直奔人民中
根据一些档主的反馈,目前的眼镜市场又有了回暖的趋势,主要是因为中东和非洲的市场都很稳定。现在内地进货的也越来越多,很多外地进货商从广州火车站一下车,就马上直奔人民中路而来。
在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教授看来,广州的老城区有太多的批发市场,在人民中路这样的地段,其实并不适合有新的批发市场出现,但强行拆迁并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