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太湖明珠无锡,青山绿水,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特产多多,而归总无锡有名的特产则有三样,其三大特产也是人人皆知,那就是:三凤桥的肉骨头(酱排骨)、三阳的清水油面筋和惠山泥人。过去听说过外地人对无锡这三样特产的一个传言,说无锡人太精明,泥人是用泥巴捏捏的,面筋是空心的,肉骨头只有骨头少有肉,当然这是笑话一则。
我对三大特产都非常钟爱,每去无锡,都会去三凤桥,当年公差乘绿皮火车停靠无锡站时,也常被食品推车的叫买声吸引而去……。
★无锡肉骨头(三凤桥酱排骨):从问世到现在已有近140年历史,为无锡著名三大特产之一,无锡肉骨头以色泽酱红、香味浓郁、骨酥肉烂的独特风味,连同美丽的民间传说,使三凤桥肉骨头名声大振,百年不衰。
★无锡油面筋:无锡油面筋的生产始于清乾隆时代(18世纪中叶),至今已有230多年历史。无锡油面筋色泽金黄,味香性脆,鲜美可口,如将面筋戳洞,掏空,将肉馅塞进去,放锅里添加佐料红烧,则戏无锡人俗称的“肉酿面筋”。更别具风味。
★惠山泥人:惠山泥人也是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惠山泥人代表作品“大阿福”,是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他是一个被神化的民间中健壮孩子的可爱形象,主要是取其镇邪,降福之意。
每个地方都有丰富的物产,从而也会形成每个地方特产。
江南水乡无锡的物产丰富,但在人们熟知的无锡特产概念中,吃的特产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要算《三凤桥酱排骨》了。有相传济公和尚为了报答三凤桥肉庄--老板的施舍,献出了烹制配方,而《三凤桥酱排骨》正用此献出的配方烹制而成,这权当佳话的传说。
《三凤桥酱排骨》有24个字可概括之,即:“色泽酱红、油而不腻、骨酥肉烂、香气浓郁,滋味醇真、甜咸适口”,作为无锡地区的三大特产之一的《三凤桥酱排骨》,它既代表了无锡地区饮食文化的特色,又积聚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历百余年风雨而不衰。我从打懂事时起,也略知无锡《三凤桥酱排骨》,但这是后知,更多的是《无锡肉骨头》。
《三凤桥酱排骨》的烹制十分讲究:
一是选料精,采用猪肉肋排或草排为原料。这种草排,一头猪身上只有七八斤,它的特点是肉质细嫩。
二是佐料要好,需要用黄豆酱油,绵白糖,老廒黄酒,还有葱、姜,配以八角、桂皮、茴香、丁香、肉桂等多种天然香料,运用独特的方法烹制而成。
三是操作要严,一百斤生的肉骨头,要加酱油十二斤,白糖三斤,黄酒三斤,用文火烧两个小时。最后制得六十四斤左右的无锡排骨,并保持其特色。
《三凤桥酱排骨》,俗称无锡肉骨头,查知,从问世到现在已有近140年历史,从当年至今,
《三凤桥酱排骨》也已是五代传人了。无锡酱排骨更是一道老少皆宜的江苏名菜,其色泽酱红,肉质酥烂,骨香浓郁,汁浓味鲜,咸中带甜,充分体现了无锡菜肴的基本风味。
《三凤桥酱排骨》产生于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前后)。是时,无锡南门有家“莫盛兴”饭馆,店主为充分利用剩下的背脊和胸肋骨,加调味作料,煮透焖酥,起名为酱排骨,当作下酒菜出售。1927年,慎馀肉荘(三凤桥肉荘的前身)开张后,对肉骨头的烧制技术作了改进,味道得到了明显的改进。随着无锡经济的发展,外地游客日益增多,肉骨头深受大家青睐,一时间《三凤桥酱排骨》也随之声名鹊起。
据说,在台北市也有无锡的肉骨头出售,但由于用料、水质不同,以及方法未得真传,口味远不如《三凤桥酱排骨》。
★关于《三凤桥酱排骨》,不得不要说说曾经流传的美丽传说:相传昔日无锡城内有座大石桥,桥墩下面河滩上有一只破石臼。随着年长日久,破石臼里积满了垃圾,此时,其中有三只仙凤下到凡间时掉下的羽毛屑。那时桥边有对开豆腐店的老夫妻,其妻无意间用刷洗过石臼的洗帚刷了自家的锅,随后烧火煮出的肉骨头,香得特别,味道奇好,于是悟到是煮肉以前,那把刷过破石臼的洗帚把宝气带到了锅里。老夫妻便把锅里剩下的肉骨头汁留着,下一次煮肉时添在汤里。以后,每回煮,每回留,每回煮出的肉骨头味道都鲜美无比。后来,夫妻俩干脆关了豆腐店开起了酱排骨肉店,据说这就是在清朝已有名的南门莫家饭店之前身。至于那座大石桥,后也改名为《三凤桥》。提到《三凤桥》,人们会想起吃肉骨头。
曾因应邀参加“洛中”70周年校庆及二次中学同班同学聚会前去无锡,我都会特地抽时间去中山路(240号)三凤桥肉荘,捎上些《三凤桥酱排骨》,真空包装的不够新鲜,会买当天现烧的,不过价贵了,质、味似乎也稍不如前了,这,也许是猪肉肋排或草排没有以前好了,也许是老师傅退休了,但《三凤桥酱排骨》的味仍有七分在。
(注:部分图片源自网络,致谢。)
2012.12.14/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