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几则医案 半夏泻心汤经典医案

1 半夏泻心汤治疗小儿滞顾

王某,男性,1.3岁,2006年5月15日初诊。患儿2月前出现口水增多,不停流涎,渐致口周糜烂红疹成片,哭闹不安。多方-治疗不效。诊断:滞顾。治宜清热燥湿健脾。方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法半夏6g,黄芩10g,黄连3g,党参10g,干姜6g,土获等15g,砂仁3g,甘草10g 每日1剂,水煎分服。5月22日复诊:流涎减少,红疹渐消,溃面缩小。继服5剂痊愈。

按:本例患儿乃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所致,半夏泻心汤具有健脾和胃、燥湿清热之功,故能药到病除,效如桴鼓。

2 半夏泻心汤治疗耳鸣不寐证

李某,女性,57岁,教师,2007年10月29日初诊。患者耳鸣、失眠、吞咽不利2月余,耳如蝉鸣;咽中阻塞感,吞咽不利,食干性食物尤其明显;每晚睡眠2h左右,入睡难或醒后即不能再睡,精神不振,乏力,舌正红苔白,脉弦细;平素易生气。检查:咽暗红,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胃镜示:浅表性胃炎,食管炎。综合脉症,诊为痰热互结,气机不利之证。治以辛开苦降、疏肝理气为法。方以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30g,黄芩10g,黄连3g,干姜12g

党参15g 柴胡15g,炙甘学15g,威灵仙30g每日1剂,水煎分服。11月5日复诊:服药后耳鸣、失眠大减,吞咽不利减轻,守上方加厚朴10g继服6剂。11月12日二诊:诸症若失,停上药,改服逍遥丸巩固疗效,井嘱其注意饮食宜忌,调畅情志。其后病痊。

按:本例患者为湿热交阻,气机不利,清阳不升,痰热内扰所致。治以半夏泻心汤加柴胡,辛开苦降,疏理气机;加威灵仙以增祛湿消痰通络之力。诸药合用使痰热得清,气机条畅,耳鸣、不寐等症自除。

“患儿,5岁,男。1986年11月初诊。其母代诉:自幼体质虚弱,消瘦倦怠,易患外感,厌食尤甚,时时欲呕,腹胀不适,夜间更甚,大便日行1~2次,稀便且有不消化食物。经某医院化验检查,确诊为缺锌,故要求服中药。查体:发育尚可,营养不良,面色萎黄,头发焦枯,脉细数,舌质尖红,苔厚,淡黄。证属脾胃虚弱,小儿食积致痞。治以和胃消痞为宜,用半夏泻心汤主治。处方:清半夏8克,淡干姜3克,黄芩3克,黄连2克,党参8克,炙甘草2克,大枣3枚,焦三仙各6克,炒苡仁6克,茯苓6克。3剂,水煎去滓,日分3次服用。药后诸症皆有减轻,大便成形,守方共进8剂,诸证皆除,后调理脾胃而收功。”

陆某,男,46岁。

2010年12月16日初诊。

主诉:胃脘饱胀3年。

病史:食欲正常,但进食不多即感饱胀。无嗳气、泛酸、胃痛等症。曾自服西洋参两年多无效。近年来失眠,难入眠,早醒。大便一日两次,第二次溏薄。早上刷牙时有恶心感。舌苔薄腻,有齿印。脉沉细。

处方:制半夏50g,川连5g,干姜5g,炙草6g,党参15g,红枣6枚,黄芩9g,7剂。

2010年12月23日二诊:饱胀感、失眠均好转。早上刷牙恶心感本来每天有,现一周只有两次。大便、舌脉如前。

处方:守12月16日方,改制半夏60g、干姜9g,7剂。

2010年12月30日三诊:食量增加,进食后无饱胀感,眠安,大便较前成形。早上刷牙时有恶心感,一周只有一二次。补诉:近年来性功能下降。舌苔薄,有齿印,脉沉细。

此后,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加用仙灵脾、蜈蚣、生晒参等,性功能恢复正常。胃痞、泄泻、失眠、刷牙时恶心感等症亦均再未发生。

呃逆:武姓妇,患病呃逆一年之久,百药无效。向余问方,余思服药太多,凉热补顺,清肺暖胃,平肝散郁均不见效,则以半夏泻心汤加藿香三钱、白芷一钱煎服,四付全愈。

朝食暮吐:孟某患病半年,治皆无效。余诊之,脉左弦右大,心烦胀满,呕吐酸水,不呕必泻,泻而肠鸣。以半夏泻心汤加生姜三片、白芍五钱,十付愈。

又范姓女患朝食暮吐,饱闷饥烦,呕吐酸秽,肠鸣腹胀,脉弦细。以本方加六曲三钱、陈皮三分,七付愈。

五更泻:王赫周,患病一年,五更泄。心下胀闷,呕吐肠鸣,脉弦细。以本方加焦三仙九钱、陈皮三钱、榔片三钱,十付愈。

腹大如鼓:某患腹大如鼓而不痛,本方加陈皮二钱、焦榔三钱、桔梗三钱、枳壳三钱。

按:以上痞满不畅等诸证皆系阴阳失其升降之机所致。

陈某,男,76岁,解原村人。心下痞满已历三载,食后嗳逆吞酸,消化甚难。今年作钡餐检查,诊断为胃下垂、十二指肠溃疡。服药(不详)已多,症不见轻,反有不适之感。望其面色萎黄,体瘦如柴,额纹状如核桃,舌淡红,苔薄黄。切其脉,沉滑无力。诊其腹,心下痞,脐周无压痛。询知食冷则脘胀益甚,大便溏薄,食热则牙龈肿痛,眩晕头痛。寒热不耐,娇气无比。古有肺为娇脏之称,由是观之,彼胃可谓娇腑矣。

审症察脉,此乃中州虚弱,升降失司,形成上热下寒之痞塞局面。论其治则,单纯温中祛寒或苦寒清泄皆不恰当,宜苦辛兼用,补中健脾。拟:半夏10g黄芩6g黄连3g炙草6g党参10g干姜6g红枣10枚三剂
二诊:痞满大减,诸症亦轻。上方再进三剂。
一按:半夏泻心汤为调理胃肠寒热兼以补虚之方。临床使用,以心下痞满,口苦心烦,冷则不适,脉象无力等寒热夹杂者为宜。黄芩、黄连、干姜用量宜小不宜大。
李映淮老师评语:半夏泻心汤为治痞良方,一般有上吐下泻、寒热夹杂之症。如吐泻不属主症之上热下寒,应以黄连汤为宜。

王某,男,45岁,某银行行长。感冒解后,又服清热药两剂,翌日,呃逆连声不断,难以入睡,寐后呃声方止,寤则复然。有时竟因呃而醒,如此连续9日。其间服过丁着柿蒂汤、旋覆代赭汤,针刺足三里、内关、会厌皆不效。
望其体胖肌腴,面色红润,舌淡红,苔微腻,咽红而不肿,然有痛感,吞咽尤甚,呃声长而洪亮。询知胃纳可;不恶心,大便日一行,小便清白,口不干苦,不欲冷。诊其脉,沉弦滑。触其腹,心下满,无压痛。
脉症分析:呃逆一证,虽有虚实寒热之分,然皆因胃气上逆所致。脾胃虚寒者,余以《病因脉治》之丁香柿蒂汤取效;脾虚肝旺、胃有振水音者,则用旋覆代赭汤以治。今咽红、咽痛,为上热之候;服寒凉所诱,口不苦、不欲冷及小便清白为下寒之象。上热下寒者,必中焦痞结也。故以调寒热、通痞结为治。拟半夏泻心汤加减:
半夏15g黄连4.5g吴茱萸6g党参10g炙甘草10g白芍30g沉香3g(冲) 生姜10g红枣10枚二剂
半夏泻心汤几则医案 半夏泻心汤经典医案
一剂尽,当晚呃逆减轻,翌晨醒后,呃逆不再。

王某,男,45岁,某银行行长。感冒解后,又服清热药两剂,翌日,呃逆连声不断,难以入睡,寐后呃声方止,寤则复然。有时竟因呃而醒,如此连续9日。其间服过丁着柿蒂汤、旋覆代赭汤,针刺足三里、内关、会厌皆不效。
望其体胖肌腴,面色红润,舌淡红,苔微腻,咽红而不肿,然有痛感,吞咽尤甚,呃声长而洪亮。询知胃纳可;不恶心,大便日一行,小便清白,口不干苦,不欲冷。诊其脉,沉弦滑。触其腹,心下满,无压痛。
脉症分析:呃逆一证,虽有虚实寒热之分,然皆因胃气上逆所致。脾胃虚寒者,余以《病因脉治》之丁香柿蒂汤取效;脾虚肝旺、胃有振水音者,则用旋覆代赭汤以治。今咽红、咽痛,为上热之候;服寒凉所诱,口不苦、不欲冷及小便清白为下寒之象。上热下寒者,必中焦痞结也。故以调寒热、通痞结为治。拟半夏泻心汤加减:
半夏15g黄连4.5g吴茱萸6g党参10g炙甘草10g白芍30g沉香3g(冲) 生姜10g红枣10枚二剂
一剂尽,当晚呃逆减轻,翌晨醒后,呃逆不再。


闫某,女,30岁,教师。泄泻五日,日三四行,无脓血,亦无里急后重,消炎药连服四日,泻仍不止,遂来求诊。刻下饮食不思,恶心呕吐,脘腹胀满不适,肠鸣辘辘,口干,口苦。不思饮。舌苔黄腻,脉沉细弱。诊腹心下痞满,脐周无压痛。
观其脉症,此脾胃虚弱,升降失调之痞证也。盖中士,虚衰则水湿失运,脾胃损伤则升降障碍。热笼于上而呕恶,寒积于下而泄泻。至于治法,则以补脾胃、通痞结为其首要,然止吐泻、调寒热、补中启痞之方,莫过于半夏泻心汤者。拟:
半夏10g黄芩6g黄连4.5g党参10g甘草10g干姜6g三剂
二诊:一剂泄泻止,三剂后心下舒适,黄腻舌苔退化。惟纳谷仍差,改投理中汤加黄连、焦三仙治之。
按:三泻心汤同可治痞,临床运用以呕吐,下利为靶眼。三方不同者,生姜泻心汤偏于呕吐,用于伤食而干噫。食臭者;甘草泻心汤偏于下利,用于中虚较甚,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者;半夏泻心汤则用于呕吐下利并重者。

李某,男,45岁,市委宣传部干部,中文系毕业,读尽三坟五典,文章锦绣生辉。1984年1月12日初诊。头痛15年余。时轻时重,时缓时急。轻缓时胀闷如裹,尚可工作;重急时剧烈难忍,伏案少动。日发二三次,每次持续l小时左右,书不能读,笔难以舞。作脑电图、脑CT检查,未见异常。服药针灸,总不得愈。询知素日脘腹痞闷,恶心嗳逆。头痛剧时,脘胀呕恶尤为突出,纳谷不香,二便尚可,口干,口苦,食冷则脘胀不适。舌苔黄腻,脉象沉缓不足。诊腹心下痞,脐周无压痛。
脉症相参。此中虚而痰湿壅盛证也。《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盖脾胃居中州,主运化,司升降,虚则运化无力,生痰成饮,升降失职,则清浊无序,故有头痛及上热下寒诸症之发生。治宜补脾胃、化痰饮,方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考半夏白术天麻汤有二:一为程钟龄制(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蔓荆子),一为李东垣创(半夏、天麻、白术、黄柏、干姜、苍术、神曲、陈皮、麦芽、党参、泽泻、黄芪、茯苓)。余于体虚脉弱、寒热夹杂者用东垣方;虚弱不甚。寒热不显者用钟龄方。本案心下痞满,上热下寒,此二方显然不若半夏泻心汤为妥。半夏泻心汤,可健脾胃、化痰饮、调寒热、启痞结,虽不言治头痛,然中气健运,升降有序。头痛岂能独存?拟:
半夏15g黄芩6g黄连4.5g干姜6g党参10g炙草6g藿香10g生姜6片红枣6枚三剂并嘱节晚餐。少肥甘。二诊:头胀痛明显减轻,胃纳增加,脘胀呕恶止,脉舌同前,守方续服三剂。
三诊:头痛止,诸症悉减,苔仍腻,嘱守方续服,苔净药停。


患者郭某,男,七十一岁,自诉胃部满闷不适,无食欲,饮食过热或过凉兼不适。精神尚可,身体偏瘦,舌质红,苔白中间微黄。脉数,右关微滑,沉取无力。寐差,大便粘腻不爽,小便微黄。既往糖尿病十年。辨为脾胃不和、寒热错杂、湿邪中阻。遂处半夏泻心汤三剂与之。一周后领一胃痛病人来诊,告余服一剂后思饮食,三剂后饮食正常。睡眠大便皆恢复。最令其高兴的是近两年因糖尿病导致的皮肤瘙痒也不治而愈。本想嘱其再服汤药一则巩固疗效,再则也想观察其血糖变化情况。但患者不愿再服,实为憾事。

1不孕
彭海燕医案:田某 女29岁,结婚4年余,3年前怀孕3个月时无明显诱因自然流产。此后三年未孕。--诊刮病检报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不良。”测基础体温双相,但高温相对上升缓慢。其爱人精液检查正常。屡服健脾补肾之品不效。患者平素小腹冷感,胃脘嘈杂胀满,大便质稀1—2次。月经周期正常,舌红苔薄黄腻,证属寒热互结,胞宫受阻而致不孕。
处方:半夏12 党参12 香附12 黄芩9 干姜9 陈皮9 黄连3 炙甘草3 大枣3枚
服5剂,胃脘嘈杂明显减轻。上方去黄芩香附,加白术桑寄生,服药月余怀孕,后顺产一男婴。

2目赤
黄禾生医案:崔某 女62岁,患急性结膜炎半年有余,白睛红赤,眼眶酸疼,头昏乏力,羞明流泪,视物昏花,早上胸闷,咳吐稠痰,便溏不畅,舌苔淡黄腻,脉弦数。索曰之前中药处方,皆从肝肺有热着手,尽不见效。此乃脾胃湿热波及肺经,白睛属肺,故致红赤。遂用半夏泻心汤加桑白皮15克治之,2剂病减,再2剂病愈。

3磨牙
张东明医案:胡某 男52岁,一月以来上下牙齿互相磨切,咯咯有声,不由自主,终日不止。刻见磨牙声高清脆,连续不但,前牙已磨掉三分之一,口有浊气。伴有心中烦闷,心下痞满,时有干呕,小便色黄,舌红苔中心黄,脉弦数。辩证为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
处方:半夏9 黄连9 黄芩7 干姜4 生姜4 党参6 竹茹9 丹皮7 生姜6 大枣4枚 2剂
2诊病大减,继服三剂病愈。

4耳鸣
沈秒勤医案:陈某 男42岁,耳鸣闭塞,头胀30余天。察其形体尚盛,苔黄腻而润,脉濡数,大便不实半年余,多一日两次。辩证:脾胃湿热内蕴,清窍为之不利。
处方:半夏10 黄连5 黄芩10 干姜3 党参12 炙甘草6 大枣6枚 陈皮10克
服5剂症减,继服7剂病愈。

5头疼
郑大为医案:女患,29岁。头疼已5年,经常持续头疼,闷胀以头后部为甚,视物昏花,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伴有胃脘疼胀,纳呆,时有恶心,舌淡苔白腻,脉沉滑。此乃中焦痞塞,寒热夹杂,不能升清降浊而致。
处方:半夏泻心汤加竹茹15克,共服20剂病愈。

6胸痹
郑大为医案:男患,55岁,患冠心病五年,心前区疼痛,胸闷短气,近一周加重。心电图检查:心脏前壁侧壁心肌梗塞。现独自步行困难,胃脘憋闷,纳呆,乏力,舌红,苔薄白,脉沉滑。症属脾虚生痰,阻遏胸阳。
处方:半夏泻心汤加薤白15克,炒谷芽30克。服16剂后病愈,半年未复发,已能独立行走。

7失眠
李克绍医案:李某 女60岁,昼夜不眠,烦躁不食。按其脉涩而不流利,舌苔黄厚粘腻,胃脘满闷,大便数日不行,腹部并无胀痛。我认为这是“胃不和则卧不安”。
处方半夏泻心汤原方加枳实。
一剂后当夜酣睡,又服数剂痊愈。

巧妙化裁,衍化出八种泻心汤

1、若兼肝郁化热,肝气横逆者,可加入四逆散加强疏肝解郁和胃之功,称为疏郁泻心汤;

2、若兼肝脾不和,脾虚气陷,见腹泻肠鸣较甚者,可加入痛泻药方以疏肝补脾,升清止泻,谓之升清泻心汤;

3、若兼肝气犯胃,痰浊上逆,见呕逆剧甚,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可加入苏子梗、旋覆花,以加强降逆化痰,而成降逆泻心汤;

4、若出现脾胃失和,痰湿壅滞,肺失肃降者,可加入桔梗、贝母、百部等,以疏调脾胃气机,宣肺化痰止咳,衍化为宣肺泻心汤;

5、若加入内金、薏苡仁,能调和脾胃,消滞化机,谓之开胃泻心汤;

6、若加入藿香、佩兰、厚朴,具有理气和中、芳香化浊之功,称之化浊泻心汤;

7、以半夏泻心汤合小陷胸汤,为宽胸泻心汤,具调和脾胃、宽胸散结之功;

8、以半夏泻心汤加元胡、佛手为散痛泻心汤,具调和脾胃、行气止痛之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0484.html

更多阅读

规则游戏几则中班 中班规则游戏

中班规则游戏智力游戏:敲铃人活动目标:1.能蒙上眼听铃声找敲铃人,发展听力。2.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参与活动。3.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演。活动准备

禽兽和胖兔婚后小故事几则mtlove_yang 禽兽超人

【不知道取啥标题好】婚后某天,莫绍谦带童雪去见大学的校友——伍媚。童雪很开心,因为这是他们在一起这么多年来,莫绍谦正式的把她介绍给他以前的朋友,自己算是真正走进了他的生活圈子了。来到餐厅,看见一个很有气质的女人,还有一个带着眼

孔子语录十则 孔子语录十则重点几则

第二单位 儒道互补《论语》十则教案1、讲授要端1.相识孔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惟,理解一些比力重要的观点,如“仁”“礼”“义”“孝”“道”“天然”“无为”等,并能有本身的领会;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1个群体的熟悉;掌

声明:《半夏泻心汤几则医案 半夏泻心汤经典医案》为网友世上没有如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