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哈斯添乱 库哈斯作品

库哈斯添乱 库哈斯作品

库哈斯的新书《内容》(Content)是他在前两本著作《迷狂的纽约》(Delirious NewYork)、《小,中,大,超大》(S,M,L,XL)以后出版的文集。我几年前买了之后,放在书架上,很长时间都没有看完。那本书546页,大量图片,视觉设计上很刺激和新潮,平面设计界会喜欢的,但是全书文字散漫,内容混杂,观点不清晰,要看完不容易。我是有选择的看,总的感觉这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理论著作,是本文集而已。里面包括了建筑设计项目的举例,类似CCTV大楼的设计动机,这个动机倒是十分耸人听闻。我当时觉得有点目瞪口呆的是看见书的几张把CCTV两个楼和男女生殖器放在一起比较的图片,说构思其实就是性器官和交媾;另外还有访谈内容。比如“重新学习拉斯维加斯”(re-learning from LasVegas,出自罗伯特.温丘里的后现代主义檄文“学习拉斯维加斯”learning from Las Vegas,1972)这样耸人听闻设计讨论,也介绍库哈斯自己在西雅图设计的新中央图书馆大楼,库哈斯采访丹尼斯.斯格特-布朗(DeniseScott-Brown)的记录等等,但是也有不少根本不是建筑、城市规划类的文章,比如有关于美国“家政女皇”玛沙.斯图亚特(MarthaStewart)的评论,关于东方生活方式的议论,凡此种种,自然,推出这样一本书,给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做广告是主要的目的。这本书特别突出的是库哈斯自己工作的两个公司的业绩,一个是OMA(大都会建筑设计事务所),一个是AMO,前一个在纽约,后者在荷兰鹿特丹,全书贯穿了这两个事务所和库哈斯自己的项目。整本书编辑得很支离破碎,这种文体和编辑的本身和我们目前这个很荒诞、破裂的世界倒很相似,这本书有很尖锐的政治内容,文体内容则很庞杂,他在也在书里推销自己的“城市项目”,还讨论重建拉各斯(Lagos)和北京,如果说要给全书找出一个总的线索,我看就是鼓吹城市混乱(theurban chaos),那么,如果说中国城市建筑已经够乱了,那么库哈斯的这本著作和设计观点,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添乱”。

库哈斯是荷兰建筑师,最近几年在中国名声大噪,是因为他设计了中央电视台的主楼,在中国引起极为广泛的关注。最近我看一篇香港星岛日报英文网页上提到的他对于CCTV大楼设计的解释,说出于《内容》那本书,我忽而记得自己有那本书,在书架上放了六年了,马上找到那本书对着文章看,重温了库哈斯在2003年提出的设计动机,看到这个早年在威尼斯双年展以功能主义、现代主义推出自己和团队,打破后现代主义的垄断的建筑师,在这本书了大谈游戏性,偶然性,破碎性,混乱性的快愉,在谈到自己设计CCTV这样造型稀奇古怪的大楼的动机时,他有两段很准确的话,第一,目的是要打破无休无止的竞争做超高层的摩天大楼的目的,加速摩天大楼建筑的中止(原话是:“Anexplicit ambition of the building (CCTV) was to try to hasten theend of the skyscraper as a typology, to explode its increasinglyvacuous nature, loss of program, and refuse the futile competitionfor height. Instead of the two separate towers of the WTC, therewas now a single, integrated loop, where two towers merge. (RemKoolhaas, Content, Cologne,Taschen,2004, p.44.)。第二,他在书里直接说到,也用图片显示了自己的这个CCTV大楼设计的实际思路,不过就是一个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male andfemalegenitalia)和交媾的形式而已。我看了吸了口冷气:如果熟悉库哈斯理论的人,就知道他其实经常说这样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只是这次刺激了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又是这么好面子的国家,一下子,有关的说法的图片都在被中国屏蔽了。成了舆论界很热的一个话题。

他的这本书是2003年出来的,出来之后在中国没有引起什么关注,CCTV建筑是这本书封面上和美国总统布什、北朝鲜领袖金正日、萨达姆.侯赛因一起拼合的显要主题,书内关于CCTV建筑设计的题目都很刺激:“你从来没有见过的建筑”(Architecturelike you've never seen it),“让你湿的模型”(Models that make youwet),在书中除了扭曲的CCTV大楼之外,还有电视文化中心配楼TVCC,也就是在2009年被大火烧毁的那个大楼,好多性隐喻的图片,非常调侃,也实在让我有点触目惊心。这本很明确说出自己设计这个项目是浅显的目的和动机,而此书出版了好多年了,并且早在2004年就在ABBS中文网站有介绍,不过在国内这么长时间内居然无人注意,是很奇怪的事情。

我一直以为个国内早就知道库哈斯设计CCTV大楼时色情隐喻的动机,却不知道一直在国内是给压住了,大众并不太清楚。最近引起我们注意本书里提到CCTV设计的情色暗喻的,主要是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建筑评论家萧默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肖默在2004年发表了自己对CCTV大楼设计看法的长文之后的第二篇,他的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说明自己了解到项目选择内幕和库哈斯在设计上的性暗示的,我看了萧默的文章,感觉是写得很疾首痛心,也很痛快淋漓。我在ABBS上看到之后,真是不舒服了好长时间,萧默在文章中说:

“读者可读过我在2004年写成并发表的‘从ABBS鸟瞰CCTV’,那是对ABBS针对CCTV大楼总约10万字的几篇文章包括网友跟帖的综述。虽说是综述,其实也揉进了本人的观点。实在说,那篇文章可真花了些工夫,首先得把这10万字读完,摘其要旨,还得读读别的材料,努力把事情搞清楚;再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

“但现在重读那篇东西,却不禁为自己的书生气哑然失笑了。第一是根本没用。尽管仅我所知当时就有许多有社会责任感的的建筑学家或其他方面的学者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尽管网上有更多的反对声音,库哈斯的方案却总是岿然不动——由有关部门指定的14位国内外建筑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全体一致对它投了赞成票。还有一帮子粉丝在旁边拚命叫好,找出什么‘流动文脉’的伪理论,讲一些什么‘在库氏众多的建筑及城市理论中,《小,中,大,超大》之‘大’和《迷狂的纽约》中的许多观念,对CCTV方案的促成有直接的影响‘等等热昏的胡话,结果是为库氏自己当时也不肯说的真正意图抹上一层迷人兼吓人的色彩。而媒体动不动就会接到的所谓‘淡化处理’的指令,使得不同意见不能与公众见面,只能退缩到建筑专业网站或专业杂志上,无声无息地自然消失。公众不知情,评委们不屑一顾,官员们装做看不见,倒显得这些意见是故意搅局了!

“第二是除了官方公布的资料,公众和未予其谋的专家几乎一无所知。尽管在我写那篇文章时也曾力图搞个明白,到头来仍是枉然。当时我知道的造价是50亿,其中包括为了在一百多米的高空玩悬挑游戏多花的15个亿,已足惊人。以后确知的却是100亿,纯粹是为了悬挑游戏不要演砸了。又后,有人告诉我说,库氏的主楼和配楼竟是‘生殖崇拜’的表现,本人还将信将疑,起初仍好心地设想必不致如此,再经品味,愚钝如在下者,方品出了一些门道。今年在本博客重贴此文时,就把这一点‘心得’补充了进去,但也只点到为止。尽管已经听说过库哈斯在中国推销他的作品时对此讳莫如深,因为有中国人告诉他说,他这种想法绝对不能说,太色情,说出来肯定没好处,但我在前述博文中对此仍然没有提到,因为缺乏证人。

“后来我又得知,库氏的确有此一说,‘这一说法也从库哈斯的弟子之一马岩松得到证实’(《中国房地产报》2009.1.7日)。及至最近,才骇然看到了朋友发来的几张图片,方坐实了这椿公案。原来是库哈斯在CCTV大楼建成以后,意犹未尽,为了证明自己如何高明,如何骗过了13亿中国人,忍不住自己泄露了天机。在他出版的《Content》书中‘阐释’了他的设计‘理念’,登出了几幅画面,读者自己看看,用不了解释什么了。原来被本人仅认为是游戏而大大低估了的悬挑,竟然真的蕴有深刻的‘内涵’——主楼是一位双膝跪地的裸女,屁股对着观众,辅楼则作阳具状!哇!我们曾经看到的央视总部三维动画,却是一个渐近渐大扑面而来的屁股啊!我以前怎么也想不通的为什么悬出部悬得越远也越高?为什么两条直楼要呈6度的斜角向外张开,也都找到了答案,原来却是屁股与央视总部的‘异质同构’在作怪。浙江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艺术评论家河清先生说:‘这些图片……曾首先在中国建筑界的论坛上贴出,现被删得干干净净。’但现在在网上搜索‘新CCTV的男女XX器’,还是能找到十几幅。有的比我在这里张示的更加露骨,赤裸裸的阴阳和合,不堪入目。还有的甚至把XXX的像也画进去了,虽然莫名其妙,肯定别有用心。《conten》有‘内容’和‘满足’二意,用在这里都很合适。前者是指这些个极其不雅的、在世界现代建筑史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东西,就是CCTV大楼的艺术‘内容’;后者虽不能肯定是不是指这种‘和合’的满足,却可以断定是张示库哈斯的心满意足。不是吗!骗术成功了,大把中国纳税人的钱拿到手了,又获得了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最奇特的建筑’称号,名也有了,岂有不满足之理。至于是不是把‘好心’劝过他的人出卖了,更是不是一点不给有关决策者和13亿中国人民留下哪怕一点点面子,在这小子看来,是根本不用考虑的。

“鉴于上次的经验,跟这些个不严肃的人很难用严肃的态度讨论严肃的问题,我也懒得再作什么‘学术分析’了,只须把张良皋老先生嘻笑怒骂的绝妙佳文转贴到这里,足矣!

“但是,‘善后’(如果有关当局还有这份自觉的话)的事怎么办呢?河清先生提出主楼配楼必须通通炸掉,因为这是中国人民的奇耻大辱,绝不能让它存在。本人基本赞同,因为实在想不出不炸掉的理由。壮士断臂,早有古训矣!愿这一声炮响,能震醒那些迷途的中国建筑师,还有那些至今仍在一个劲地鼓吹中国文化要与西方‘接轨’的高人。”

这段文字很痛快,但是我看了也很苦涩。我们在最近的十年中,在这样巨大的国家工程上犯了太多的错误,造成和我们自己都吞不下的苦果。被民众怒称为“大笨蛋”的国家大剧院,CCTV两个大楼,还有尾大不掉的“鸟巢”,再把全国大城市这类所谓地 标性的建筑放在一起,足可以编辑一本“世界恶搞建筑”大全了。每个单体都要耗费上百亿元,就仅仅换来一个今生今世都无法说出口的痛苦,一个恶咒,这就实在太过分了。我们的公共建筑项目真是到了不得不紧急刹车,提出制约方法的时候了。

这里提到的库哈斯,全名叫做莱门特.库哈斯(Remment LucasKoolhaas ),一般人简称为“莱姆.库哈斯”(RemKoolhaas),荷兰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院担任过建筑和都市设计教授,本科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荷兰电影和电视学院”(theNetherlands Film and Television Academy inAmsterdam)毕业,之后在伦敦的“建筑联盟”( th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Architecture in London )和美国的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in Ithaca,New York)攻读研究生,是“大都会建筑研究所”(the Office for MetropolitanArchitecture, OMA)负责人,这是一个以研究为主的机构,也是鹿特丹的AMO的负责人。2005年,他和马克.文利(MarkWigley)、奥尔.波曼(Ole Bouman)三人创办了,《体量杂志》(VolumeMagazine)杂志。2000年,库哈斯获得建筑业最高奖普利策奖(the Pritzker Prize)2008年,美国《时代》杂志命名他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100人中的一个。

库哈斯1944年生于鹿特丹,早年学电影剧本撰写,后来分别在伦敦建筑联盟(1968年)和纽约州的康奈尔大学(1972年)学习建筑毕业,最早引起业界注意的是他在他于1975年在伦敦创立的“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the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的设计和理论立场,OMA是库哈斯和他的几个合伙人——建筑师 艾丽娅.泽赫利斯(Elia Zenghelis,)、祖.泽赫利斯Zoe Zenghelis和自己的妻子玛德隆.佛列登托普(Madelon Vriesendorp),这个事务所后来加入了库哈斯的学生扎哈.哈迪特(ZahaHadid),哈迪特很快自己出名了,就离开“大都会”自己成了公司去了。他们的突破点是通过1980年的威尼斯双年展设计,凸显自己和当时流行的后现代主义完全不同的立场,这一届双年展的策展人是PaoloPortoghesi, ,那一届的双年展主题是“昔日展示”(Presence of thePast)每个参展的建筑师要设计一个舞台一样的类似波特金街那样的街道,叫做“前台”(frontage),当时弥漫建筑界的是后现代主义风格,OMA是当时唯一的一个走现代主义风格的项目,因此非常突出,后现代主义当时已经开始颓败,但是很少有人公开在这样前卫的艺术展上挑战后现代主义,这个显然是OMA能够一鸣惊人的原因。

1982年,库哈斯获得巴黎的“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Villette,Paris)的规划项目,但是始终没有建成,1981年获得爱尔兰总统住宅项目,这两个项目都是威尼斯双年展的直接结果。OMA获得的最大项目是1992年在荷兰鹿特丹的住宅项目 Kunsthali,这个项目中许多设计,来源库哈斯1978年的理论住宅《迷狂的纽约》(DeliriousNew York),他写这本书的时候是在美国做纽约建筑和都市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Architectureand Urban Studies in New York)的访问学者,研究所的所长是美国解构主义很重要的人物彼得.艾森曼(PeterEisenman)。

库哈斯的主要贡献是建筑理论方面的。其中奠定他在建筑界基础的是《迷狂的纽约》(Delirious NewYork),他的成就主要原因就是这本书。他的主要观点是呼吁包容建筑和都市规划两方面的原则,不要把建筑和规划对立起来。用对物理层面的诚挚,对人的尺度的充分关切,保持足够的人文理想精神,要注意建筑和都市规划的迅速全球化的情况。他提到物质化的经济、机械尺度、偶然性的意义三个要点,主张城市生活的“偶发性”(the"chance-like" nature of citylife),他认为日本60、70年代的“新陈代谢派”运动(MetabolistMovement)已经实现了这个理论的原则。他认为城市是一个具有上瘾性的的机械,无可逃避(The City is anaddictive machine from which there is noescape)。库哈斯的重要理论著作有三、四本之多,除了我这里提到的《迷狂的纽约》之外,还有《小、中、大、超大》、《大跃进》,都是上千页的混杂文集,图文并茂,内容庞杂,讲城市的扩展,讲城市的问题,偶然页有讲建筑思考。

他在美国西雅图设计的中央图书馆,就充满了这种扭曲、新奇、怪异、偶发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标新立异的。理论一回事,设计则和他提出的理论并不太吻合。他的理论虚的成分多,举重落轻,落点其实主要是他说的“偶发”、“至瘾”、“混乱”上。除了早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显示了对现代主义、对理性的尊重之外,他的设计,似乎走了机会主义方向,既没有解构主义者那样的执着,又没有新现代主义者那样锲而不舍,在不同的地方用华丽的词藻修饰自己的目的,讲大落小。最后往往用游戏和调侃的方法设计,并且对于这样能够把甲方玩弄于股掌之中的能力很得意。经历过几十年的游戏设计,库哈斯的他的OMA团队都沾染了强烈的自我中心、自我放大的习气。

OMA现在在纽约总部的负责人是日裔的重松象平(ShoheiShigematsu ),主要负责这个公司在美国的项目。这个人曾经在2004年和另外一个OMA的日裔设计师白井宏昌(HiromasaShirai)被请到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派普论坛(Piper Auditorium)讲他们公司的项目,那是哈佛设计学院举办大型公共讲座的地方,面对的是世界各地的学生和设计师。。那天他们两个人用英语讲OMA和库哈斯,俨然是世界没有了OMA简直就无法做建筑的感觉,在整个过程中,他们用大量的幻灯片讲解,这些幻灯片主要是在北京争取拿到CCTV项目时候的过程记录,讲话过程中了对中国人时常有无知的嘲笑和讽刺,说因为中国人看不懂OMA的设计,他们不得不请北京的模型公司在五天内作出中国人看得懂得模型;也看了几张幻灯,是在某一次CCTV项目会议上,主席台下坐满了记笔记的中国人,他们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要记同样的笔记,为什么女人们也在记笔记。感觉上中国人是傻瓜,这个项目是他们去拯救中国人摆脱建筑无知而做的,我听了他们的这次讲话后,很难想像在全世界任何商业项目中,作为乙方的建筑事务所敢如此狂妄的戏弄甲方,居然还可以拿了钞票走人的。这恐怕只有面对政府这样愚钝到不知道醒的甲方才有可能发生了。

据说库哈斯的“大都会建筑事务所”成了培养这样逆向思维、颐指气使类建筑师的摇篮。哈迪特据说也是如此狂妄和难以合作的。

库哈斯从中国获得了极大的利益,项目的收入、国际的声誉,OMA在北京的中央电视台设计项目是这个公司历史上拿到的最大项目,57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和电视文化中心配楼,称之为TVCC,也就是2009年大火烧毁的那个楼,总预算从50亿人民币追加到100亿,就算原来的投资预算50亿元,也是很大的的数目,OMA在项目中肯定得到很大的直接利益,同时因此还接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大楼的设计项目。但是,和中国人期望报恩完全大相径庭,连朋友也没得当的,他基本是把中国人当作给他耍了的傻瓜看的。如果细细看看《内容》这本书,他那种拿学术做遮掩,骨子里的狂妄、自以为是完全跃然纸上。咱们是给人家卖了,还在给人家数钞票那类,怨死了还以为很荣耀呢

2009年9月14日,于洛杉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0794.html

更多阅读

路易斯维尔滨水公园 路易斯维尔

路易斯维尔滨水公园(哈格里夫斯作品)文字来源于《园林》,作者:张惠良 胡玎路易斯维尔市(Louisville City)位于美国肯塔基州的北部,为俄亥俄河南岸的主要港口城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的运输形式逐渐取代了水运,和全美国其他城市的滨水地区

声明:《库哈斯添乱 库哈斯作品》为网友墨染殇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