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静下来用大段的时间读几本书了,刚刚读完《小木屋》系列的九本,让我有了久违了的畅快淋漓的感觉。
《草原上的小木屋》最开始是买给儿子的,因为有很多别的书可以读,这本书被儿子冷落在他的书橱里有半年之久。有一天,我顺手拿起来翻了翻,立刻被作者细腻的笔触打动了,欲罢不能。没想到儿子看到我用功的样子,也插空看起来,看完的当天就要求我把其余的八本一起订上,因为他迫切地想知道罗兰在来草原之前住在森林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而离开大草原印第安人的定居点之后英格斯他们一家又去了哪里,发生了些什么事。
《小木屋》系列是美国一个拓荒者家庭的女儿罗兰根据自己的早年经历写成的。罗兰·英格斯·怀德六十五岁才开始创作,陆续写出了《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农庄男孩》、《草原上的小木屋》、《梅溪边》、《银湖岸边》、《好长的冬天》、《草原小镇》、《快乐的金色年代》、《新婚四年》,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南北战争期间,美国国会颁布了《宅地法案》,拓荒者可以申请公有土地。于是,罗兰一家离开了熟悉的威斯康星洲大森林,他们一路向西,走走停停,期间遭遇过草原大火和暴风雪的围困,抵抗过狼群的袭击和疾病的折磨,几经周折,他们终于在南达科他州德斯密特镇定居下来,并且获得了放领地的所有权。这时的罗兰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她和勇敢的阿曼乐组成了新的家庭,开始了新的农耕生活。
小说最吸引我的不是它富于变化的故事情节,而是每个人面对巨大的自然灾变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无畏、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精神,我被他们从不向苦难低头、不向大自然认输的精神魅力所折服,也为他们能真诚坦然地笑对每一天而赞叹,而这些不正是我们面对生活时所缺少的吗?
英格斯——罗兰的爸。坚强、勇敢、正直、幽默,他总是有很多新奇的想法,也总是会给妻子和孩子们带来意外的惊喜。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几颗漂亮的圣诞节糖果就够孩子们开心几天了;而整个夏季辛苦的劳作,只为了妻子看到商店里缝纫机时那发光的眼神。不管是遭遇变故调节家里沉闷的气氛,还是罗兰考出教师资格证全家一起欢庆,小提琴在他手里总会变换出不同的节奏 ,那时而舒缓时而奔放的旋律伴随着罗兰和姐妹们慢慢长大了。
卡罗林——罗兰的妈。这位话不多的女人在表现她的喜悦或威严时会轻轻喊一声,“哦,查尔斯!” “哦,罗兰!”,大多时间,孩子们看到的总是妈妈温柔的笑容。她每天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准备全家六口人的早、午、晚餐,铺床、洗、浆、熨衣服,给丈夫和女儿们缝补衣服,带领孩子们把家里的每个角落打扫干净。面粉没有了,黄油没有了,她不惊慌;女儿失明了,房子漏雨了,她也不抱怨。每个上教堂的周日,她都会提醒女儿们穿戴要整齐,说话要有教养。
阿曼乐——罗兰的丈夫。这个有主见的男孩时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也会为了梦想付出十二分的努力。他帮助父亲挤牛奶、剪羊毛、收玉米、训小马,这些艰苦的劳作培养了阿曼乐勤劳、坚毅的性格。小镇被罕见的暴风雪围困,大家都要断粮了,他和另外一个伙伴冒着生命危险找来了粮食。为了和心爱的罗兰尽快结婚,他夜以继日地干,房子盖起来了,橱柜做好了,美丽的罗兰娶回来啦!
罗兰——小说的主人公。小时候的罗兰活泼、伶俐、不安分,爸形容她的性格像一匹法国小马,她小小的脑袋里总是冒出些奇怪而又大胆的想法,她有时也想做到和姐姐玛丽一样乖巧、懂事,但她却很难做到。一场热病之后,玛丽失明了,罗兰答应爸做玛丽的眼睛,那以后,罗兰真的长大了。她帮助爸割草、收庄稼,她不在乎这些活会不会晒黑皮肤,会不会弄脏衣服,她只想多帮帮爸和妈,因为这样可以让自己更快乐。她努力地学习,取得了教师资格证,挣到的钱帮助玛丽去了盲人学校;她周六也不停下来休息,帮助裁缝干一天可以挣到5角钱呢,那可以让爸的手头宽裕些。
这是一套适合十来岁小学生阅读的丛书,文章中对罗兰个人的成长历程和美国家庭拓荒史的描述,感动着我,也感动了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