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历史人物如何评价,乃至于在他死后出现翻天覆地的巨变,一会儿颂扬,一会儿猛批,过一会儿又平反,这种现象在中国近代史上经常出现。这种现象说明什么?武训1838年出生于山东省堂邑县(现为冠县),卒于1896年。武训在世的时间,正是中国历史从鸦片战争之后日益陷入灾难深重的时期。但是,对于武训的评价并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而定型。在武训去世后的很长时间里,关于武训这个唯一以乞丐身份进入中国历史的人物,出现了几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因此,我认为,武训是从一个侧面认识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很好的标本。
先简单说一下对武训评价的几个阶段。武训在世的时候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良好声誉。按照清朝的规定,凡是慈善捐款超过1000两银子,就可以受到政府的嘉奖。嘉奖的方式之一是建牌坊,并可获得“乐善好施”字样的牌匾,这两项武训都得到了。但是,清朝政府对于武训的嘉奖并没有多少特殊的地方,基本上是按照常规行事。武训死后,有人提议要给武训建祠堂,并没有获得地方官员的认可,理由是武训没有“学术文章”。然而,武训对于这两个嘉奖都表现得比较无所谓。他认为,建牌坊的钱不如用来办学,“乐善好施”的牌匾对于他也没地方挂,他连个固定的住处都没有。
武训死后不久,清朝政权也寿终正寝。进入民国以后,武训的地位迅速大大提高。例如,有人说武训被清朝朝廷赐以“义学正”的称号,其实这个称号的来源是武训一直称自己为“义学症”,后来,某些文人觉得不雅,不符合武训的高大形象,便将其改为“义学正”。使得生前连个正式名字都没有的武训,终于像中国传统社会文人一样,拥有了姓、名、字、号等一系列必备的外在标志。还有人甚至捕风捉影地说,清朝政府赐予武训象征最高荣誉的“黄马褂”,这个说法缺乏证据。但是,这些拔高武训的做法并没有到此为止。
1934年,为了纪念武训97岁诞辰,国民党政府自上而下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蒋介石亲笔书写《武训先生赞》,汪精卫、胡汉民、戴季陶、冯玉祥、蔡元培、张学良、杨虎城、郁达夫、刘半农、段祺瑞、吴佩孚、韩复榘等等,社会各界人士都加入到纪念武训的队伍中,左派、右派,军阀、文人都在纪念武训这个细节上找到了共同点。从此以后,全国各地建立了很多以武训名字命名的学校。
但是,抗日战争影响了对武训精神的深入和发扬。抗战结束后,1945年,民国政府还没有搬回南京,就在陪都重庆再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纪念武训诞辰的活动。中国共产党的报纸《新华日报》作了连续6天的详细报道。在纪念大会上,柳亚子振臂高呼:“武训先生万岁!”《新华日报》号召全国同胞都要成为武训。后来被蒋介石暗杀的李公朴称武训为“现代圣人”,郭沫若、黄炎培、冯玉祥、邵力子等人都大力称颂武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自比为“新武训”。
可以说,在20世纪40年代,对于武训的纪念活动几乎年年都有,关于武训的著作、文章、艺术品也越来越多。后来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电影《武训传》就是在那个时候开拍的,1949年,《武训传》还没有拍完。新中国成立后,赵丹以饱满的激情续拍完成了《武训传》。但是,该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孙瑜在新中国成立后,对于某些过去的说法也做了符合时代要求的修改。例如,武训为何要乞讨办学,这是一个很显眼的问题。《武训传》采用了阶级斗争的解释,说是武训年轻时给地主打过短工,因不识字被地主欺骗了工钱,因而发誓要让穷人的孩子都有文化。再比如,电影《武训传》也接受了没有事实根据的“黄马褂”一说,但是,电影让武训对于“黄马褂”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以示对封建统治的冷漠。
对于武训最严厉的不同意见在电影《武训传》公映前后就出现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后,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在紧接着的一个月的时间里,仅《人民日报》就收到批判和声讨电影《武训传》的信稿1200多件,形成了全国上下口诛笔伐的局面。在此期间,《人民日报》社、文化部还组织了一个30多人的调查团,到武训的家乡,针对武训生前的种种言行展开调查。这个调查团中有一个名叫“李进”的女同志,后来大家都知道她就是江青。调查团的成果是《武训历史调查记》,在《人民日报》连载6天,得出一个简单而明确的结论:武训是一个大流氓、大债主和大地主。
到了文革时期,对于《武训传》的批判再次形成高潮,但是,这次显然是针对刘少奇的。《武训传》与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被放在一起批判,成为奴才主义、黑修养的典型。武训也顺便成为孔孟的孝子贤孙,成为“克己复礼”的“小丑”。1981年,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前后,关于50年代和文革期间对于《武训传》的批判出现了一系列不同意见的文章。1985年12月,山东省政府给国务院呈递了一份《关于为武训恢复名誉的请示报告》。1986年5月国务院作了《关于为武训恢复名誉的批复》,武训的所谓“名誉”才被恢复。
一个历史上的乞丐,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这么长时间的历史影响,古今中外都从来没有过。武训生前也一定不会想到。对于武训死后评价风云变幻、天堂地狱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在我看来很简单,武训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单纯的化身,对于武训的不同评价,其实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
武训完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武训不识字,没有出门很远,他的一言一行不可能受到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当然,武训的言行并不能代表传统文化的全部,只能代表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例如,批判武训的一个说法就是,武训为何不参加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显然,中国传统中农民起义这个内容没有包含在“武训精神”中。
在清朝时期,由于武训几乎完全与传统文化相吻合的言行,清朝的嘉奖和表彰都显得比较正常,没有大张旗鼓,也没有忽视不见。到了民国时期,“武训精神”中的某一个内容与社会现实结合后,被迅速放大,这个内容就是全民教育、教育强国。由于这个单项内容的放大和肯定,使得武训很多其他言行都得到庇佑,“武训精神”成为一种时代精神。这一精神原本就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现在又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需要的精神之一,因此,全国各阶层人士,不管是达官贵人、军阀土豪、文人富商,还是平民百姓,在中国现代化道路如何前行的争论中,找到了一个最容易被共同接受的公约数。换句话说,在教育问题上,保守派、激进派,社会上层和底层达成了一个共识,而这个共识的来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光滑结合。传统文化重视教育的惯性与现代化全民普及教育的理念,通过武训这个千古奇丐,毫无障碍地结合在一起。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武训的批判,前提就是意识形态优劣的确定。极左思想几乎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内容都打上“封建”、“落后”的标签,极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因此,即便武训提倡教育的行为也符合时代的要求,但是,由于极左思想认为,武训所希望的教育依然是封建统治的奴才教育,所以,这种教育越是普及,危害就越大。极左思想对于传统文化只有少数内容没有否定,比如所谓“法家”思想,似乎与现代社会完全合拍。再比如,出于阶级斗争理论,对农民起义的肯定,农民起义作为一种革命精神,作为对封建社会的破坏,被极左思潮肯定。由此,凡是与农民起义为敌的,都是被批判的对象,因此,孔子杀少正卯也就成为一条罪状。而武训在世时,在他的家乡附近,确实发生过几次农民起义,武训也确实没有参与,因此,武训就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甘愿做奴才的象征。
如今我们冷静地看待武训,可以说,“武训精神”确实有很多值得现代人继承的东西,也确实有应该抛弃的内容。这应该就是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态度。然而,迄今为止,依然有部分人,抱持着当年极左思想的观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毫不留情地大加讨伐。例如,一个号称“哲学乌鸦”的人,对孔子穷追不舍,不分青红皂白地谩骂和彻底否定,其言论、口气、观点,与极左思想一脉相承,似乎是想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曾经危害中国多年的极左思想。
关于武训精神的讨论,我们还能做更大的展开,然而,不论如何展开,不同观念的前提其实都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根本态度。如果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必然就会彻底否定武训,以及孔子。如果把孔子作为罪魁祸首,武训自然也就成为孔子门下的“小丑”。然而,站在理性的立场,不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会承认,武训提倡教育、恪守诚信、为达目标坚定不移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永远值得发扬光大的内容。
相关文章:
该不该同情乞丐?
“乞讨权”算人权吗?
乞丐武训给我们上一课
武训死后为何不得安宁?
思想领域的暴力分子真理=上帝=财富?
何必好为古人师
中国传统何以成为万恶
中国人勤劳错了吗
老子与孔子的不同遭遇
陈独秀的几件小事
全盘西化很可笑
中国现代化的三角关系
中国三角关系举例说明
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
倭寇里的中国人
明代海禁的后续影响明朝后期 海禁政策的反复
明朝对外开放的成果
清朝海禁与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论的谬误
明治维新告诉我们什么
诸葛亮是如何被神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