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姚时,还参观了著名的河姆渡遗址。
1973年当地人兴建排涝站时,发现地下有不少木头,以为是古代海船,赶紧上报,河姆渡遗址就这样被发现了。
这个遗址共有四个堆积层,时间跨度约为距今7000-5000年间。那时候,余姚一带的气候比现在更加温暖湿润,离海也更近,犀牛骨、象牙及金枪鱼、鲨鱼骨头等可以为证。
这里有一个两、三百人左右的村落。人们住在干栏式的木建筑中,在没有金属的时候,这些木建筑就开始使用榫卯结构了。
人们已经开始熟练从事农业生产,这里不仅发现了大量的骨耜、木耜等农具,更重要的是发现了稻谷堆积层,这改写了水稻的种植历史。水稻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必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一块陶器碎片上发现有精心刻制的稻穗图案。同时,人们也饲养狗、猪和水牛。这个时候的猪可能刚从野猪驯化来不久,一只陶猪虽然大腹便便,但还带着野猪才有的尖嘴。渔猎和采摘,仍然是重要的食物来源,遗址出土了大量的茨实等采摘物,也有成堆的兽骨鱼骨。在木屋外甚至发现了一些野茶树根,如果是有意移植的,那时人们可能开始食用茶叶。
人们已经学会纺织, 陶轮、骨针发现了不少,还有残存的绳子、苇席,但不知道他们穿什么样式和材质的衣服。陶器是生活中大量需要的,河姆渡的陶器以夹炭黑陶为特色,这些陶器的器形很丰富多彩,包括一些设计精巧、能在屋内使用的小陶灶。由于没有发现金属,这个小聚落的武器可能不会太先进,发现了一些骨质、石质的箭簇,还有石质的弹丸。
船是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一柄近两米长的船桨说明这时候的船可能也不会太小了。这个小小村落肯定和外部世界有某种联系,几件稀罕的玉玦,应当不是本地的工艺品。
人们已经开始追求精神生活。骨笛、陶埙、可以用作鼓的木筒说明音乐是生活的一部分,木筒上还有迄今最早的使用漆的痕迹。稚嫩的陶塑与雕刻已经出现,一件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被当做河姆渡的象征图案,因为这不仅体现了对美的追求,也体现了对物质生活形而上的探寻。墓葬是研究古人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遗址博物馆中这方面的展示不多,有一具屈肢葬遗骸和若干瓮棺葬遗迹。
河姆渡是今日姚江边上的一个小渡口。但是姚江却是河姆渡文化的终结者,5000多年前,这条河流改道从此流过,洪水彻底毁灭了河姆渡人的小村落。
这些河姆渡人后来去了哪里?他们是古越人的祖先吗?他们和后来喜欢用玉的良渚人有联系吗?
人类文明史是经过百万年,无数辈人的漫长积累才得以形成的,今日之文明相较往昔的漫长岁月,就如电光石火一样短暂,但今日之文明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向前奔进,我们又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