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南宋林升《题临安邸》
南宋时,有一天,人们在临安的一家客栈墙壁上发现一篇字迹行云流水般的诗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这首诗就是针对南宋的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谁有这么大胆写这样的诗呢?这可会招来灭顶之灾的啊!人们惊异以为神仙所题,于是争相抄录传阅。这首诗真是神仙题的吗?不是,而是年青的诗人林升所写的。林升(1106-1170年),字岂尘,号肇殷,福建晋江人,由于他愤世嫉俗,经常以道士打扮。也许因他平时穿戴道士的衣冠有关,人们以为林升是下凡的神仙。
江南的春天,山清水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身穿一袭道袍的林升来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杭州城。叠翠的山峦环抱着“浓装淡抹总相宜”的西湖,仿佛一块大大碧璧之中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鳞次栉比的亭榭楼阁雕梁画栋,不计其数。王公贵族们,有的在众人簇拥下,游山玩水;有的坐在楼台里面喝酒作乐,陪在身边的美女,或低吟浅唱,或轻歌曼舞,或为他们斟酒助兴。湖里的游船画舫,荡漾在绿波上,来来往往,歌声、琴声、笑声不断从船上飘出,王公贵族们在寻欢作乐,日夜不歇。西湖的空气夹杂着酒气和粉香,在温暖的春风吹拂下,使沉浸在欢乐之中这些“游人”们,如醉如痴。热热闹闹的西湖似乎呈现出繁荣太平的景象。诗人林升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呢?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又何时能开始?诗人目睹这些王公贵州们在一味地纵情作乐,心中充满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忧患,冷笑道:“这些南下的王公贵族们早就忘记了国恨家仇,简直把临时的杭州作当故都汴州了吧。”
他来到一处僻静的酒肆,择位而坐,他叫酒保从他背上的虎皮荷包中随意取钱,按钱数买酒。他独自豪饮,“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那铿锵有力的词句在他的耳畔回响。王公贵族早已忘了国耻,而百姓却刻骨铭心。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建立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吸取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偷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极力排挤岳飞、辛弃疾、陆游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 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诗人林升忧心忡忡,他们再这样骄奢淫逸、醉生梦死下去,那就难免要重蹈汴京沦陷的复辙了。
夕阳像喝醉了酒,红红的,不大情愿地渐渐往下沉,最后消失在群峰之后。诗人林升喝完最后一杯酒,起身回到客栈。彻夜难眠,辗转反侧。第二天清晨,他握着义愤的毛笔,在客栈的墙壁上,龙飞凤舞,写下了《题临安坻》这首诗,然后,离开客栈,走进薄薄的晨雾中。
(注:本诗作者,有作“林外”,也有作“林升”的,因留在粉墙上的字迹是行草,“升”与“外”形体酷似,历来莫衷一是,在这只当是一个人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