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相关的警联很多,而本句的出处也说法不一。不完全统计,比较著名的警联如下:
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胸无城府人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
心无城府情方笃,腹有诗书气自华
身无傲骨情必卑,腹有诗书气自华
墨翻衫袖吾方醉,腹有诗书气自华
其中,我最欣赏的是第2、3联。2联言尽学博方知谦谨,而反面则是所谓“无知无畏”。3联极言纯朴之贵。而关于出处,一说苏轼,一说陶渊明,一说李时珍。
1,陶渊明
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
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细雨朦胧小石桥,春风荡漾小竹筏。
夜无明月花独舞,腹有诗书气自华。
2,苏轼《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3,李时珍
据传,“腹有诗书”的典故出自一生喜爱读书,才华横溢,被尊为“医中之圣”的李时珍。在李时珍的家乡,有一位庸医,不学无术,但喜欢假装斯文,购买了许多医书,以此来炫耀自己。有一年,梅雨季节刚过,庸医命家人将藏书搬到院子里晒。各种古典医书摊开满满一院子,他自己洋洋自得,在院子里踱着方步。这事正巧被李时珍看见,他一时兴起,便解开衣襟,躺在晒书架子旁边,袒胸露腹,也晒起“书”来。庸医一见,莫名其妙,惊问道:“您这是做什么?”“我也在晒书呀”,李时珍答道。庸医问:“先生的书在哪里呢?”李时珍拍拍自己的肚皮,笑着说:“我的书都装在肚子里。”
我更倾向于相信出自陶渊明,没什么理由,一种感觉吧。他的生平更有一种超凡脱俗,出尘入胜的印象。
其实我想起这句话不是出于文学的目的,更没有想考证出处,而是提到 物质与精神的作用与反作用时联想到的。所谓“气质”是精神层面的概念,但它又是通过举止行为等物质层面表现出来并被他人感知的。这是一个典型的“精神-物质-精神”的传导体系。精神层面的气质反作用于物质层面的肌肉、骨骼等,通过影响其排布舒张方式、程度而表现自身,这就是所谓的气质外在表现。这种外在表现别他人的感官系统(物质层面)感受并转化成神经信号,进而形成精神层面对气质的判断,或是高贵典雅、雍容大气、自信沉稳、儒雅宽和,或是心机深沉、阴鹜可怖、胆怯萎缩、狡诈猥琐。
我所感兴趣的是精神层面的概念是如何通过物质层面的实体表现出来的呢?当然,按照唯物论的观点,物质是第一位的,精神是依物质而存在的,其本质是一系列神经信号(神经细胞状态)的集合。从这个角度来看,经由物质表现精神理论上是完全没问题的。不得不感叹造物之神奇,神经网络之复杂。如果唯物论正确,量变引起质变,只要构造出与人脑复杂程度级数相同的神经网络,理论上应该也可以产生另一类精神,甚至新的物种,有自主意识的硅基生物。
人类是否可以最终解密神经网络的智能机理呢?会否因为自身大脑就是复杂的神经网络而更容易理解其机理?抑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