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是《道德经》里的一段话,是告诫和明示人们做人做事的最基本的原则,但是因为需要有极高的素质,所以一般人很难做得到。能说的不一定是好人,不好听的不一定是坏话,包装以后的话,往往是骗人的话,反而直截了当的说出来,让你感到有些难以接受的,往往是最诚实的话语。
学识高的人不一定会炫耀什么,学识不高的往往会故意炫耀自己的学识。圣人或者是富人,应该尽量多多行善,应该具有先天之忧而忧的思想。
天地万物是平等的,没有生来就高贵和贫贱之分,而有些人故意去改变一些平衡,那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这是最最基本的处事原则和大自然的规律。
这些名言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被忽略,当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处于一种特殊感情的时候,为了一种目的,有时候会“美言”几句,或者“辩者不善”亦或是“博者不知”,不知道你有没有同感。当你听到美言的时候,一定要明辨是非,看清楚对方的真实目的,不要被糖衣炮弹打昏了,要看透一个人实际很难,人在局中,往往会看不清楚。反过来说,即使有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美言,有时候也会夸大一些现实,把自己的优点和决心之类的放大,而掩盖自己的丑恶和阴险。
这么说有点危言耸听,却是社会事实和人们交往的规律,看一个人,如果能走进他的思想,看到他的目的和用心,那是最好不过的了,但是如何做却需要积极地斟酌。有些话不由得你不信,有些人就是那么善于让你信任。这种矛盾真的很难分清,如果因为你的这种顾虑直接拒绝了一种真心的表白,那也是一种罪过,“天之道利而不害,”这就是原则中的环境条件,本来很平衡的条件,就不要故意拒人于千里之外,因为一旦失去,也是会留下悔恨和遗憾的。所以还是应该明察秋毫,看一个人的性格,看他处事的态度,待人接物的原则,就能明白一些,如果放在我的身上,我不敢说我自己多了诚信、义气,但是我处事的原则中没有欺骗和利用的信条,虽然我曾经很多次被别人欺骗,我无憾。这事当成一种人生的教训和阅历,当成我接受教育的另一种经历,因为“天之道利而不害”就是本来是公平的,能欺骗你的人肯定比你多付出了很多,起码是从心理方面浪费和消耗了很多细胞,让他得逞吧,这并不是什么损失。
“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就难了,因为既然开始做了,就一定会有所表示,为了达到目的,一定会越过障碍,或者是突破什么障碍和阻拦,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破坏一些固有的宁静,如果不为,那就万事大吉,但是不为,你心里又会耿耿于怀,矛盾。
美言和善辩,我不敢恭维,因为没有这种本领,有些时候经常会说话让你————感到恼怒,或者是伤害你,这难道不是吗?理解不够,慢慢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