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推理的学习与应用心得
李延凯yankaili@sjtu.edu.cn
摘要:本文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形成过程,简要论述了批判性思维区别于形式逻辑的主要特点,批判性思维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应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在文章最后,以热播剧《裸婚时代》中的经典对白为例对批判性推理的应用加以说明。
关键字:批判性思维,逻辑,实质性内容
哲学是一个伟大的学科,一门大智慧,其博大精深及涉及的大智慧常常让我感觉难以适从。即便学习了一学期的自然辩证法之后,对很多哲学问题的感觉依然只是停留在‘搞不懂’、‘不确定’的门外汉状态。比如之前选修过《西方哲学史》这门课,听完之后除了对哲学史上一些著名哲学家的名字、主张有所了解之外,并没有系统的哲学认识形成;再比如在做小组Presentation时读柏格森的《时间与自由意志》,觉得并不能真正理解作者提出的‘时间是一种绵延’的思想,对‘时间是否是真实存在的’也不能给出一个笃定的观点,认定它就是我所信仰的真理[1]。我感觉对哲学问题的思考是伴随一个人认知过程的、任重道远的修行,非一日之功。就我目前的状态而言,我对‘批判性推理’这一问题很有兴趣,能够理解其中的理论,最关键的是能切实体验到它带给我日常生活中带来帮助,因此我就批判性推理这一问题说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每天从博客、从电视评论节目、从朋友聚会上听到各种各样的观点。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平时与朋友交往、娱乐,还是工作中与同事相处共事,也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观点不一的时候。当遇到这些的时候,能不能给予自己一个充分的理由来说服自己笃信所持有的观点,能不能用自己的观点来说服他人,能不能清晰地陈述理由;面对别人的观点又将如何去确认,如何去评价,如何纠正一个错误的论点,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需要面临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对‘批判性思维’这一哲学问题的学习来寻找帮助,寻求指导。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正确关注自己信仰的真理,中肯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它所提供的这些对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行之有效的帮助,也是我所理解的哲学应该带给我们的东西,或者说哲学的初衷。
批判性思维是属于逻辑学的,它可以界定为“面对做什么或相信什么时作出合理性决定的一系列思考技能和策略” [2],同时它也体现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作为一门逻辑课程,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与逻辑学的现代发展密切相关。它的产生由逻辑教学开始,是逻辑教学现代改革的结果。逻辑学之父亚里士多德曾把逻辑学视为一切科学的工具,他的研究几乎涉及思维的所有方面,讨论了范围广泛的逻辑问题,如归纳方法、论辩与修辞、谬误及其反驳、思维规律等等。19世纪以前的逻辑研究中,一直就延续着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这种“大逻辑”传统,即逻辑应涉及一切与人的思维程序有关的东西。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随着现代逻辑的创立和逐步成熟,这种“大逻辑”传统逐渐被边缘化,逻辑课堂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形式化的数理逻辑。无可否认,现代逻辑的创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如罗素所说,新的数理逻辑“给哲学带来的进步,正像伽利略给物理学带来的进步一样。它终于使我们看到,哪些问题有可能解决,哪些问题必须抛弃,因为这些问题是人类能力所不能解决的。而对于看来有可能解决的问题,新逻辑提供了一种方法,它使我们得到的不仅是体现个人特殊见解的结果,而且是一定会赢得一切能够提出自己看法的人赞同的结果”[3]。但是形式化的数理逻辑却显露出一些严重的缺陷,因为对于一般的大学生来说,学习逻辑的主要目的是要有助于我们的日常思维,而符号化程度很强--的数理逻辑与人们的日常思维的关系并不那么直接明显。逻辑学应该能够教给我们一种方法,使得我们在面对利害攸关的重大问题时能够作出相对准确、合理的判定和决策。批判性思维正是因此而产生的,它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正是立足于我们日常应用的思考和评估论证的方法[4]。
批判性思维跟形式逻辑的最关键区别在于对前提正确与否的态度上。对形式逻辑而言,注重的是推理形式是否有效,而不考虑前提的正确与否。它认为前提属于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范畴,形式逻辑是管不了也是不需要管的。但是,对批判性思维而言,不但要回答推理形式有效性的问题,还要回答推理前提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批判性思维同时关心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而这正是日常思维的根本特征所在。“批判性思维”又被称为“非形式逻辑”,正是因为它不像传统的形式逻辑那样,主要关心逻辑推理形式的有效性问题,而是以此为基础,同时也更关心推理的内容要素。
批判性思维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识别、评估和重构论证,主要关注的是论据的真实性与可信性问题,也就是论据和论点在内容上的关联。有学者认为,评估论证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
(1)逻辑的角度:即论证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存在适当的联系;
(2)实质的角度:即前提和结论是否都真;
(3)修辞的角度:即论证能否说服和吸引听众。
也有学者认为,正确提出问题对于评估论证十分重要,在评估某段论证之前,应考虑以下问题:
(1)论题和论点是什么?(2)理由是什么?(3)价值冲突和隐含假设是什么?(4)描述性隐含假设是什么?
(5)哪些词句的意义模糊不清?(6)推理当中有没有谬误?(7)证据有多好?(8)是否存在竞争性的理由?(9)论证所用统计推理是否错误?(10)省略了什么样的有意义的信息?(11)什么样的合理的结论是可能的?
在第二种理论中,前四个问题属于论证的辨识(识别)问题,后面几个问题则都与论证的评估有关。不难看出,与论证的评估相关的问题,可以与上述三个评估论证的角度形成对应。因此两种观点只是归类与表达形式的不同,起实质是等价的[2]。
“逻辑的角度”指的是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的角度,所谓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适当的联系”可以概括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大类。对于由前提到结论的推理,我们关心的是它是否有效,这就要求论证的评估者郑重考虑逻辑形式上的问题。“实质的角度”则涉及论证的具体内容。论证都是由有具体内容的命题组成的,所以不能仅考虑形式上的问题。如果不问前提的真与假,只问推理形式是否有效,就变成了形式逻辑,而不是对在我们的实际思维中的论证的评估了。在批判性推理中,论证的评估首先要从实质的角度着手。此外,论证评估的“修辞的角度”则是考虑到论证的理解和说服能力的方面。尽管论证是一种理性的、客观的说服活动,但也要适当考虑读者或听众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否则就有对牛弹琴之嫌,收不到说服或传播的效果,达不到论证的目的。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遇到苦口婆心跟别人讲道理但是对方根本听不进去的状况,就跟论证的合理表达与措辞有很大关系。
牛津大学开设的公共课程中,则将批判性推理论证评估的步骤分为以下六步:(1)找出结论(2)找出前提(3)添加隐含的前提(4)去除不相关的内容(5)去除不一致的内容(6)去除交叉引用的内容。此课程还详细讲述了针对不同的推理形式,如何去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判断其是否成立,比如前提是否成立、寻找隐含前提、通过导航词寻找结论、比喻修辞的相似度、归纳演绎的自然统一性等等[5]。
上面论述了运用批判性推理进行评估论证的各个方面以及步骤,下面结合最近一部热播剧《裸婚时代》里面的一个人物田淑云的经典台词来演练一下推理性评估论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这部剧中,田淑云是一个母亲的角色,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她的话总是理论成套,让人感觉说的没错,却又感觉并不能认同她的观点。我们取一段经典对白来分析她的观点之所以让人无法认同,原因或者说谬误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原对白如下:
田淑云:你说说这刘易阳(女婿)什么意思啊,佳倩(女儿)都回来多少天了,电话不打,短信不发,人也不露面,想干啥呀,不想过了那日子!
“童佳倩:妈,你烦不烦啊。。。
田淑云:嫌我烦,你当初倒是听我话呀!好,就算你对了我错了,你倒是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给我看呀!碰到一点小事就弄成这样,这都是什么感情基础啊!”
在第一段话中,我们可以将其论证的结构分解为:
前提1 童佳倩已经回来很多天了;
前提2 刘易阳电话不打,短信不发;
前提3 刘易阳不露面;
隐含前提:想好好过日子的人不会不理老婆;
结论:刘易阳不想过日子了。
然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她的论证是否合理。首先从逻辑的角度来分析,在隐含前提“想好好过日子的人不会不理老婆”以及田淑云所给出的三个前提下,是可以得出“刘易阳不想过日子了”的结论的。也就是说,推理本身是有效的。然后我们来从实质的角度来看她的内容是否正确,前提是否成立。在前提1中,内容被夸大了,不够准确。事实上对话发生在童佳倩回来的第二个晚上,‘很多天’显然与事实不符。前提2中,“刘易阳电话不打,短信不发”其实是个误会,在刘易阳打给童佳倩时童的手机关机,而童打给刘时刘则在开会没听到,因此事实上前提2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发生谬误的原因是田淑云信息的不准确。因此,在错误的前提下,田淑云得出的结论显然不足以令人信服,是错误的。另外,她说话的方式、语气、措辞,从修辞的角度来讲,也不符合批判性推理提倡的“说服和吸引听众”的原则,这点从她女儿童佳倩的反应上可以看出。
总之,批判性思维所体现的,是一种学习和研究的态度、一种思维习惯。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育好的批判性思维者,即能够整合批判性思维的各种技能并加以有效运用,增强在其他学科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有力工具的自信心、自觉性和具备良好判断力的人。学习好批判性思维并在日常生活中勤加练习,对我们的生活、工作、社交等各个方面都会提供很大的帮助[6]。哲学对普通人的作用也在此之中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时间与自由意志》,柏格森,商务出版社;
[2]《论逻辑学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刘叶涛,张亚楠,《学术论坛》2007年第3期;
[3] 《批判性思维》,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著;
[4]《批判性思维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刘叶涛, 《学术论坛》2009年第3期;
[5]《批判性推理入门》,Marianne Talbot,牛津大学教程;
[6]《倡导富有建设性的批判性思维》,王冉,《学术论坛》200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