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意象主义 意象主义

关于意象主义

“第一 :直接处理‘事物’,不管是主管还是客观。第二:绝对不使用任何无助于表现的词语。第三:至于节奏,以音乐性短句,而不是节拍器的节奏进行写作。”
这是1913年,弗林特和庞德这两位意象主义的发起人,在他们共同发表的关于意象主义诗歌的宣言里,为意象主义定下的著名的三个原则。后来庞德在他的《关于意象主义》一文里,对此做了更精确和进一步的解释。关于意象主义之于诗歌,到了今天已经不再仅仅只是一种派别,而是溶入到了现代诗歌的内里,成为了一种最基本的原则和手法。今天很少再看到和听到对于意象的反对,几乎每一位诗歌写作者,无论他或她认为自己是什么派别,秉持的是何种主义,都无不与意象这个妖怪有着或多或少的牵连。作为一种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意象主义早已并非一种运动,更与政治等文学艺术之外的扯不上关系。所以我们最好是在遇到它的时候,将其当作一种风格,一种文学艺术,主要是诗歌艺术的技巧和原则来对待。
“直接处理”,而不是转弯抹角。不是不可以采取比喻、拟人或比兴,而是不要过度,让一首诗歌变成一堆华丽的辞藻。根据通常说法,意象主义深受中日古典诗歌影响,主要是汉语诗歌里具有的诗书画三者统一特点的影响。这一点在汉语古典诗歌里有着很明确的例证,唐代诗人中的代表人物当属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比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类的对客观环境氛围的描述等,还有孟浩然那首著名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当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李白的那首“敬亭山”。在这里,意象主义遵循着一个原则,那就是客观地描写客观与主观的“事物”,而不是“事物的性质”。反对借物喻人、喻事,更反对文以载道的说教和谈论。“直接处理”的目的和结果就是诗歌获得开放性的效果,为阅读者留下广阔的续写空间。那么这样一来也就说明了意象主义的诗歌目的是提供美的享受,而不是代替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政治学等,诗歌就是诗歌,而不是其它别的什么。
这条原则来自于现象主义的哲学观念。强调存在的本质并不存在于背后所谓的“理性”,否认有一个什么“真理”是独立于事物本身而形而上地超越悬置在别的地方的,事物的本质就存在于现象里,每一个现象都是本质的本身。这场运动开始与英语诗歌里,尤其是以美国诗人为主体,我们不难理解是和发展壮大与美国本土的实证主义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作为这项运动的参与者,并且是其中最主要的人物,他和庞德的私人关系,以及他的诗歌创作,都无不从他走出青年的青涩,走出济慈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影响之后,就始终如一坚守着这样一个原则。
“绝对不用无助于表现的词语”,也就是孔子所强调的“文质彬彬”。“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直以来,这都被当作是为人的一种标准,其实按照我们文化的传统,文如其人,那么为文也是如此。单纯作为一种文本原则,强调的是以最简洁的方式,表达最准确的意思。这一点也和实证主义哲学,特别是杜威的哲学有着深刻的联系。庞德在他那篇《回顾》里为意象主义立下了几条原则,其中关于语言他说的就是:“不用多余的字句和不能说明任何东西的形容词。”实则上我们诗歌的传统里就有一个讲究“练字”的特点,强调“字眼”,也就是动词在诗歌里起的灵魂的作用。关于这点,可以参考那几则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典故,比如贾岛的“推敲”,王安石王荆公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里的“绿”字。作为为诗的一个基本原则,在我们的诗歌传统里是一直以来捧为符圭的。而西方诗歌的现代化进程,无论是极端的达达主义、未来主义,还是这个最具影响力的意象主义,无不都是在坚持着与之相一致的原则。
庞德有一首诗歌,被人们一直以来当作是意象派的代表作。这首《地铁车站》,被称之为将“主客观完美结合的典范”,实际上也为我们解释了意象作为一种诗歌手法,或说是技巧,它的主要特点。“人群中有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枝条上朵朵花瓣。”前一句是作者亲眼所见到的客观意象,而后一句看似毫无关联的来自于作者的主观意象。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后一句表现的意象的出现,是完全有赖于前一句现实的情景的。它们之间实际上有着深刻的关联。这是一种联想的结果,至于为什么地铁车站里来来去去,拥挤的人群里的一些面孔,会触使作者脑海里出现“黑枝条上”的“朵朵花瓣”?这当然有着时间、地点,以及作者主观心情的原因。我们不敢断定,下一次面对同样的情景,作者还会不会产生如此的意象?至于是“湿漉漉的黑枝条上朵朵花瓣”,还是别的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间存在必然关联。这就像一位哲学家说过的——太阳这个词语,对于身处英国伯明翰的一个人,和身处美国加利福利亚的一个人,是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感受的。所谓“鹰眼里的世界,仅仅是鹰眼里的”。
对于意象,我们当下的很多诗人似乎都有一个误解,那就是意象作为诗歌元素,它的组合为诗时的存在方式。很多以“先锋”,以“后现代”等标榜自己诗歌实践的,总是以早期的达达主义式的颠覆手法,来运用意象的元素。你很难从他们的诗歌里,找到上一句与下一句之间的关联;很难确定,哪些是客观事物,哪些是主观事物。所以常常阅读起来感到莫名其妙,延迟自然是延迟了,却没有丝毫诗歌阅读时的美感出现。
这里,我们可以拿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一首小诗,来体现意象派的特点:

《夜莺》

当我倚着身子
去解鞋带
鞋子立于
平展的精纺花上

灵巧地我手指的
影子耍动着
去解开
鞋子和花儿

在这首被命题为“夜莺”的诗里面,找不到一个与夜莺有关的字句。据说卡罗斯生活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夜莺这种鸟类,卡洛斯对于夜莺的印象完全可以说是来源于济慈等人的诗歌。但我们需要留意的是在这首诗中,作者反复强调的是“精纺花”,一种出现在非自然物件上的模仿。无论如何,没见过夜莺的作者,通过联想,创造出了主观里只属于他自己的夜莺,在诗人的想象里,一只夜莺为什么就不可能出现在这些被精纺在一块布上的花朵丛中呢?这样看似荒谬的联想,构成的正是主客观间的桥梁,也是存在于李白的“惟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里的意象。然而这样的关联是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之上的。这让我们想起马尔克斯在他的《百年孤独》里的一段描写:当犹太佬带着冰块来到马孔多后,奥雷连上校和他的孩子们对冰块的意识与行为,尽管那样的对于冰块神秘的感受,谁也无法说就不是一种真实。我们在运用这种手法的时候,所要恪守的正是这个原则,那就是一切的意象,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的,都必须是真实可信,是相互关联的。
对于意象,所要强调的仅此而已。卡夫卡在营造只属于他的那个世界的时候,将荒诞和真实严谨地结合到一起。这个真实来源于细部对真实的怎样也不为过的追求。诗歌亦然。对此,我们是不是还应该为意象主义加上一条:不刻意为之,不娇柔做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2912.html

更多阅读

《末路狂花》中的女权主义 中国女权主义者

《末路狂花》雷德利·斯科特(RidleyScott)1991年上映的一部关于女权主义的影片,这部影片的出现立即引起了社会对女权主义和女权运动的反思和议论。这部关于女权主义影片的出现也影响了之后的公路片,公路题材随即发展到同性恋、男女杀

关于意象的认识 写一首关于意象的小诗

关于意象的认识●中国元素(一)什么是意象什么是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

转载 王海滨的一则声明:关于生存主义和逃难

原文地址:王海滨的一则声明:关于生存主义和逃难作者:海滨政经述-橡谷智库我在很久以前,根据波斯尼亚幸存者的自叙,写了一篇小说<破城>.这是一篇关于灾难的生存主义小说,反映的是我一贯的对人类社会的悲观情绪,以及一种消极的生存主义哲

专题36 福柯的后结构主义文论 福柯主义

第371博文:(2011年第14篇)转载时间:2011年1月10日 分类:文艺学http://hi.baidu.com/makangtao/blog/item/1cf1bd8bddbf7ad2fd1f10ca.html福柯的后结构主义文论2007年06月01日 19:181、关于话语理论。福科认为个别话语的形成过程中,会出

镜子意象·韩国电影《照出冤灵》 照出冤灵 百度网盘

镜子意象·韩国电影《照出冤灵》意象分析□孔方兄镜子里的影象是另一个世界的象征。这是我以前做的结论:假如电影讲一个人在照镜子,肯定在表示他的复杂内心。这时他内心的波澜必然会通过镜子里的影象表现。导演深知这一点。于是所有

声明:《关于意象主义 意象主义》为网友浅浅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