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 -Ⅳ将慢性抑郁症(抑郁综合征持续2年以上)分为4型,慢性重性抑郁症(重性抑郁症持续发作2年以上)、心境恶劣(轻性抑郁症持续发作2年以上)、双重抑郁症(两次重性抑郁症发作间歇为心境恶劣状态)和重性抑郁症缓解不全(先有持续2周以上的重性抑郁症发作,后为持续的心境恶劣状态)。4型并非均匀分布,心境恶劣的就占了2/3。心境恶劣的终生患病率男性1%~2%,女性2%~5%,其心理社会功能损害大,健康护理利用多,值得专门讨论。
一、发生机制
(一)遗传
抑郁症的遗传不【】限于哪种类型,而是涉猎广泛的抑郁范畴。心境恶劣病人不但家族里的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率较高,而且一级亲属里的心境恶劣率也较高。
(二)生化
1.犒赏效应 假定心境恶劣病人的伏膈核多巴胺水平低下,引起持续的心境恶劣。当犒赏时,多巴胺一过性释放增加,引起犒赏效应,心境恶劣暂时缓解;犒赏一消失,多巴胺再度低下,又回到心境恶劣状态。即使犒赏持续存在,因为不再新颖,多巴胺不再释放增加,病人又回到心境恶劣状态。这可解释心境恶劣为何波动,为何即使缓解也不足2个月。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增加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能,故效果比三环抗抑郁药稍好。
2.适应发生 心境恶劣病人有一个特点,服抗抑郁药最初有效,过一段时间效果倾向减退,这可能是药物一开始作为新刺激(安慰剂样效应),引起多巴胺释放增加,时间一久,该刺激不再新颖,多巴胺不再释放增加,回到心境恶劣状态。当然,抗抑郁药作为活性药物也起作用,研究证明,抗抑郁药确实比安慰剂更有效。
3.营养不足Alaimo等(2002)分析了第3次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15~16岁青少年资料,如果家长报告家里有时或经常食物不足,则该青少年归为“食物不足”组。结果发现,食物不足组的青少年更常有心境恶劣、死亡想法、希望去死和企图自杀。可能解释为:食物不足导致营养不足,营养不足导致单胺合成不足,其中多巴胺合成不足引起心境恶劣,5-羟色胺合成不足引起自杀企图。这种食物不足与经济状况差无关,同一研究还发现,家族经济状况差比经济状况好的青少年心境恶劣率低。
(三)解剖
Tebartz等(1999)用定量核磁共振测定伴与不伴心境恶劣的颞叶癫痫病人和正常对照者的杏仁核,并相对于全脑体积作了校正,结果发现,心境恶劣病人的左、右两侧杏仁核体积高度增大(右侧:P<0.0001;左侧:P=0.001),其中左侧杏仁核体积与Beck抑郁问卷评定的抑郁症状旱显著正相关(P=0.02),右侧杏仁核体积仅倾向有正相关(P-0.06),提示左侧杏仁核体积增大与心境恶劣发生相关联,杏仁核与焦虑和攻击相关联,而害怕和攻击与心境恶劣相关联。
(四)心理
1.童年虐待Harkness等(2002)调查了76例女性重性抑郁症,其中28例共患焦虑障碍,21例共患心境恶劣,结果发现,童年期遭遇严重的性虐待和心理虐待与共患心境恶劣相关联,童年期遭遇漠不关心和厌恶与共患焦虑和心境恶劣相关联。
2.抑郁气质 抑郁气质包括:①阴沉和沮丧;②不幽默和不会开玩笑;③自我批评、自责和内疚倾向;④不自信、自我牺牲和自我贡献;⑤把受苦看成是自我习惯的一部分;⑥不可知论、过度批评和抱怨;⑦不适当的先占观念和悲观主义。而心境恶劣可看作是抑郁气质的放大。
Kwon等(2000)征募了85例抑郁性人格障碍女性和85例年龄配对的健康对照女性,3年后评价其心境恶劣和重性抑郁症的累积发生率,发现抑郁性人格障碍女性比健康对照女性发展为心境恶劣的差异比显著增高,而发展为重性抑郁症的差异比无显著增高,提示抑郁性人格障碍女性易感心境恶劣。
3.进食和睡眠问题Guijpers等(2006)纵向研究了154例阈下抑郁(流行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16分)病人,于3年和5年进行随访,20%(31例)的发展为心境障碍(重性抑郁症和/或心境恶劣)。其中有进食和睡眠问题的57%发展为心境障碍,无进食和睡眠问题的9%发展为心境障碍。提示进食和睡眠障碍能预报阀下抑郁将来发展为心境障碍。
(五)冠心病
Baune等(2006)调查了普通人群4181例,发现有冠心病或心脏病突然发作者比无心血管病者的抑郁症患病率高,其中心境恶劣的差异比(()R=2.03)比单相抑郁症(OR=1.58)或任何抑郁症(0R=1.92)要高。
二、临床症状
(一)表现
1.核心症状Akiskal(1990)提出原发性心境恶劣的核心症状:①心境:阴郁、沮丧和快感缺失;③精神运动性:沉默寡占、迟钝和思睡;③植物神经:早轻晚重;④认知:自尊心下降、反复内疚性思考、悲观看法和死亡想法。
2.注意损害 Harris等(2005)调查了93例心境恶劣病人和41例非抑郁对照者,发现心境恶劣病人有注意和记忆损害,其中注意损害是心境恶劣病人认知损害的关键。
3.工作损害Adler等(2004)将69例心境恶劣病人比较175例非抑郁对照者,这些病人每周上班至少15小时,不准备马上离开劳务市场,无重要共患内科疾病。结果发现,心境恶劣病人比对照者的工作稳定性差,工作问题多,生产效率低,但缺席率并无显著增加。
4.先占依恋West等(2002)给24例心境恶劣女性进行依恋投射评定,发现先占依恋与心境恶劣相关联。因为心境恶劣伴焦虑,焦虑常伴依恋,故心境恶劣常伴依恋。
5.睡眠不沉Saletu-Zyhlarz等(2001)将11例心境恶劣性失眠病人(50±14岁)比较11例正常对照者,发现病人的慢波睡眠潜伏期延长,慢波1相睡眠增加,快眼动睡眠潜伏期正常,但快眼动睡眠增加,睡眠期间的觉醒时间延长,觉醒次数增加,主观睡眠质量下降。
(二)远期后果
1.人格改变 心境恶劣病人持续10年以上可有人格改变,表现依赖或敌意性依赖、要求、易怒、悲观和绝望。他们工作之外感到空虚,没有生活乐趣,似乎通过献身争业而得到满足,很大程度上为他人服务和忍受痛苦,以此对抗抑郁;抑郁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抑郁不降低家庭、学习或工作功能,就不去看病。
2.促发中风Larson等(2001)巴尔的摩流行病学地区汇总研究随访了1703例社区人群13年,66例报告中风,29例死亡证明为中风,在控制了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目前和既往抽烟以后,有抑郁障碍史的中风率是无抑郁障碍史的2.6倍;心境恶劣史也倾向增加中风,但无统计意义。
(三)老少
1.儿童 儿童的心境恶劣患病率0.6%~5%(记作2%),青少年2%~8%(记作5%),儿童心境恶劣以长期抑郁或易激惹为特征,平均持续3~4年,50%的共患疾病,长期损害社交技术的学习、心理社会功能和将来职业生活,2~3年后首次发作重性抑郁症,即成为双重抑郁症。
2.老人 Oxman等(2000)将基础护理的心境恶劣病人分为老年组(60岁以上,N=91)和年轻组(18~59岁,N=125),结果发现,老年组比年轻组报告的症状率低,躯体健康功能恶化,但心理健康功能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