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延津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课题组负责人:杨清淑
课题名称:培养中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问题研究
课题实验对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学生
一、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研究的背景及趋势
目前,我国中学生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突出,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培养中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问题是解决中学生问题的关键,已刻不容缓。
而中学生问题主要是由我国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的多元化、家庭结构和功能的显著变化、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国外和境外文化和各种思潮的进入、黄赌毒和社会腐败现象的滋生等种种因素引起的。
而在经济发展迅速,思想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广大中学生处于交流文化逐渐扩大,多种信息影响以及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的立体的、开放的社会环境之中,其中各种思潮、黄赌毒和社会腐败等现象强力地影响着中学生,影响着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因此我们有必要也必须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这些问题,并对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探索。
此外,由于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我国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这些,中学生大多从小养成一种唯我独尊的心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缺乏与人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关心和尊重别人,例如在学校与同学相处不懂得迁让,在家只知自己穿好吃好,不懂得关心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不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等,总之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
过去,我们一提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总是将其单纯地归为品德教育,认为一些强制性的管理和处罚制度就能使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果却总是治标不治本。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来探索和研究矫治学生行为问题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学生心理或行为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其相应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也指出:“德育对中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进入二十一世纪,面对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对人才的要求日渐提高,更加需要高素质高品格的复合型人才,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人际关系,单靠死啃书本,无法更好适应现代生存环境。但是,由于受不良社会现象、不健康影视、不当家庭教育影响,加上当今独生子女式的家庭结构,相当部分家庭教育“重智轻德”,孩子明显存在缺乏爱心,唯我独尊,脆弱娇气,不爱劳动,不善于思考和创造等一些不良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家长自身修养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家长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意识淡薄;第三是家长自身不良行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日常行为缺乏教养。
以上原因导致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效果受到不良影响。从学生的发展特点来看,“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因此,通过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调查和观察,分析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良行为习惯的预防和矫正策略,有效地矫正和转变本校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而为提高实效的新型德育工作方法提供借鉴与参考。
从我校实际情况来看,延津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由于在招生上先天不足,全县最好的生源都让长垣宏力中学和新乡市一中等知名重点中学挖走,学习突出的同学又让延津县一中录取,所以本校最先体现在招生上的先天不足,最终进入本校就读的同学很多一部分同学学习基础差,成绩不好,更让人揪心的是他们中有很多的人在行为习惯上都不是太好,自制力不强,心理脆弱,家庭情况特殊的不在少数,有的同学是小的时候父母离异,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自小父爱或母爱缺失;很多同学小的时候都是留守儿童,跟随爷爷或奶奶一起长大,对父母亲情比较淡薄,甚至性格比较孤僻,不合群,敏感多疑等等。找到一条正确的途径,解决我校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资料条件等)
(一)已有基础
本研究从2010年秋就开始启动,我和冯文强、刘亚娟老师都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并长期致力于高中语文的改革和实践,2002年我参与《单元综合课个性达标策略的研究报告》课题研究,获市级二等奖,2004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与培养的研究与实验》获市级二等奖。自参加工作以来发表相关教育教学论文十几篇,分别获国家级、省市级各种奖项。我们都曾经在高三的教学中进行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和数据,有了一定的基础。
(二)研究力量
本次研究有两位教师参与其中,参加工作的年限都比较长,一直奋战在教育一线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比较长,对特殊情况都有记录,保留了许多一手资料,并积极钻研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我们对研究的顺利进行和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充满了信心。
(三)资料条件
研究所需要的资料主要都是近几年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亲身经历或从身边的老师和班主任那里获悉的一手资料,准备充分。这些资料对于本次的研究将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内容详实,一切来源于自己的一线教学,符合本班本地的实际,也更加具有针对性。研究所需要的经费也不多,大致1000元左右。所以,我们对研究的顺利进行有信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
1、对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如何整理划分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习惯,并根据年级特点制定出具有我校特色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形式,探索多种途径,发挥教育的合力来矫正学生不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参与意识、写字、经典背诵、名著阅读、学科兴趣培养等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对照规范,如何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通过哪些有效的途径发挥最大的效益来培养和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定出的规范。通过对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提高教师们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丰富教育学生的手段和方法,总结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经验。
3、通过课题研究,在全校营造良好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良好氛围,完善学校的管理学生的制度建设,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4、如何建立有效的评价手段,检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形成的习惯情况。
2、问卷调查法::通过访谈和问卷的形式在研究前、中、后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的方法和途径。
3、行动研究法:采取多种丰富的实践活动形式,培养或矫正学生的习惯,并分析研究活动的效果。
4、个案研究法:选取不同层次的具有典型特征的学生进行跟踪分析研究。
5、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中所采取的方法、措施和获取的研究资料、取得的效果进行经验总结,争取提示出一定的规律,使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6.文献研究法:本课题运用文献研究法,从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学者论著中吸取营养和材料,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研究实施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0月)
1、调查分析,摸清情况。通过采用教师观察、师生访谈、学生观察日记、学生小报等形式摸清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习惯、良好的习惯以及学生对这些现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并进行一定量的数据统计,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2、提出理论假设,并确定子课题。我们认为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应该充分整合各方面教育的合力,而且应该长期坚持,贯穿于我们整个教育活动的过程之中,可以从学生的管理制度、学校环境的营造、师德群体的建设、家校之间的联合、综合实践的检测、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等多种途径来逐步实现,由此,我们又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参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了“高中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实践与研究”。(此处删一个句子)
3、对参加实验研究的教师进行培训,学习理论,收集资料。对前人进行的研究资料进行收集,学 习他们的研究策略和方法,同时学习相关文件材料,如《学生一日常规》《中学德育纲要》《新课程实施纲要》等,学习有关习惯养成教育的论著,如《叶圣陶论文集》,促进实验教师对进行习惯教育的重视。
(二)实验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4月)
1、各子课题制定研究实施计划,并分阶段研究。分别制定出“低、中、高年段良好习惯培养的实施与研究”子课题的实施方案。其具体思路:根据各年段的年龄特点,初步划分出不同年段所应该达到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要求,然后开展具体的研究活动,探索影响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一些主要因素以及养成这些习惯的具体途径、方法,收集学生个案,教育活动案例。
2、不断进行阶段性总结,收集过程性资料。随时注意收集研究活动中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方面所发生变化的事例(其中包括对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的事例),研究人员随时撰写能说明问题的学生个案,并对自己所开展的教育活动进行整理,撰写教育活动的案例,更进一步说明这些教育活动的成效,以便整理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生习惯养成的范例。
(三)总结阶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
收集整理材料,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鉴定。
五、最终成果的形式
实验研究报告
六、课题组成员分工
负责人:杨清淑
全面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规划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工作;认真召集课题组成员召开课题研讨会,撰写课题申报相关材料,并对课题研究的时间进程、研究方法、研究经费、研究成果等做出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和设计。
认真按照申报材料的相关规划和设计,组织课题组成员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课题过程的研究。研究过程要有原始素材积累、工作过程记载、研究分析过程材料、中期工作总结、咨询、交流过程记载等。
针对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需调整研究计划或研究内容的方向,应及时向学院科研处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组织课题研究的结题材料。结题材料要具备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和成果推广、交流报告。课题结题材料的格式应按照学院科研管理办法的统一要求进行。课题申请结题,要取得相应级别专家或同行的结题意见。
负责课题成果的查新工作,保证课题研究成果的前沿性和不具有争议性。
课题组成员:杨清淑、冯文强、刘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