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金陵十三钗》纯粹是一部抗日爱国教育片,我是不会感兴趣的。吾以为要回顾历史,激起对战争的痛恨,特别对小日本的憎恶,只要两部电影就够了,一是小时候看的《黑太阳731》,一是《东京审判》。其它的纯属闲得蛋疼揭历史的疮疤,在民族伤痛上撒盐。愤愤们每看一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反日片,就上窜下跳仇恨满腔。而我即使没看,也已隐隐作痛,历史已然刻在人心,就不必一揭再揭一现再现了吧?
听说《金陵十三钗》让男人泪流满面,连歌星都愤而破口大骂(这位星显然没看过《黑太阳731》),我倒奇了,可以说,张艺谋的片子我大多看过,他每拍一部都做足了功课,虽然结果未必讨喜,但宣传效应非常到位。这人天生一副苦相,除了《古今大战秦俑情》,几乎每部电影都给人苦逼沉重的感觉,从最开始的《红高梁》到《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等。如今,他居然有能耐挑起愤愤们的神经,哗众取宠如斯?
还是捂紧荷包,从电脑上下了高清《十三钗》,从头到尾看毕,居然没有泪点,那些在电影院哭得泣不成声的男同胞是咋回事?这是反日片吗?没办法,中国屈辱史战争史上,除了八国联军,就是抗日,凡以此为题材的不小心都会被渲染成“爱国教育”片。
据说《金陵十三钗》E文名叫《战争之花》,对于不甚明了中国历史的国外友人来说颇为贴切,而《金陵十三钗》则含义更丰富些,让人联想到沾染着战争灰尘的胭脂水粉。电影以战争为背景,旨在体现人的善良、救赎与爱——张艺谋说的。他的确非常尽力地去渲染这个主题。以至于连女人都喜欢电影的女主角玉墨,那个出身高贵,却误入风尘,风情万种,韵味十足又带点侠气的秦淮花魁。愈是美好的事物被毁,愈是让人悲愤。于是,金陵十三钗那摇曳的身姿和凶多吉少的命运结局让人唏嘘回荡。强烈要求此片在日本放映,要让日本人反省历史,忏悔罪恶,接受灵魂的洗涤。
看罢电影,自然好奇原著,张艺谋这6亿重重砸在特效和画面上,若是一本小说,又该用咋样的浓墨重彩和华丽篇章去体现那一切。史诗般的战争小说?不惜花了3块钱,在新浪看了严歌苓的原著。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感激张艺谋捧红了她的小说,连严歌苓本人都说电影比原著好。俺却真切地感到,如果电影尊重原著的话,说不定能拿回个什么奖呢。小说尊重历史,人物更加丰满,而电影,雕凿匠气,象一袭和现实不合身的华丽袍子。想不通是为规避光电总局的审检,还是曲意讨好国际友人,可惜人家不吃这套啊,谄媚的艺术还叫艺术吗?当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不妨以人物为线索来看看电影是如何狗血了。
玉墨——原著里叫赵玉墨,命运基本和电影一样。出生富贵,读过书,家道中落被卖到窑子,因其美貌和格调,成为金陵花魁,在十三钗中颇具威信和号召力。原著中的玉墨不会英语,但有一身撩人的舞艺。稍比电影中的玉墨俗气些。第一个站出来要代替女学生的人。
李教官——电影中智勇双全斗小日本,最后壮烈牺牲的李教官,是原著中二合一的人物。原著中有个国军残部叫戴涛,29岁,少校,标准的军人脸谱,有一腔军人热血,孤身一人和小日本周旋用手雷炸死了几个日本兵,最后藏身于教堂,和玉墨发生微妙的情感。被英格曼神父缴了机支和手雷。被日本人发现时一刀斩下脑袋。
还有一个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排长李全有。原著中称,蒋军总指挥部放弃了南京,将所有设备和细软都卷到重庆去了,在南京誓死抵抗的部队和总部失去联系,不知道敌人的方向,不知道该怎么打。一部分接到了命令,放弃枪械准备撤退,一部分没有接到命令的,发现撤退的国军就当判徒当场击毙,驻守南京的国军部队陷入自己杀自己人的混乱中。到最后没有武器和粮食供给的伤兵5000人被小日本骗降到江边,用机枪扫射。李全有凭着经验和感觉躲过了机枪扫射佯死于死人推中,遇重伤的王浦生,两人都被埋尸队员救出送到教堂躲避。被日本人搜出后,李全有差点徒手掐死日本少佐,最后被乱刀扎死。
显然,电影中的李教官是戴涛和李全有的合身。
王浦生的命运基本和电影里差不多。电影里的王浦生临死前念叨着下雨了麦子还没收,正是因为15岁的他在麦场上被国军拉了壮丁,人生猝不及防地被改写,前后数月就命丧在鬼子刺刀下。这段描写有必要重现一下,看张艺谋的影片,还真把蒋军国军当天神了。抗日英雄是有的,汉奸更盛,现实是需要用历史来反省的。
陈乔治,在电影中毅然男扮女装替女学生赴死。而在原著中是个小人物,20岁,出场次数比较少,神父英格曼的养子,负责教堂的吃喝拉撒,从起先的反感窑姐到被窑姐的肉体收买,最终在英格曼被日本人侮辱犹豫不决地站了出来,说了一句话,就被日本人一刀刺死。
殓师约翰:这个人物是最狗血的三合一。英格曼神父有个养子,叫法比,是个神甫。法比年幼时其父母在传教途中病死,被中国的江北阿婆养大,所以长着洋人的面孔,骨子里烙着中国江北农村人的粗鄙和善良,却又不甘心做个中国人,遇到英格曼神父后成为了神甫。特殊的成长经历使他由外而内地成为中西矛盾体,和英格曼神父亲似父子,又有着莫名其妙的隔膜。面对一群活色生香的妓女,一边竭力维持着神甫表面上的庄重优雅,一边又抑制不住内心深处的 骚动。当面对十三钗必须替女学生赴难的事实时,他才惊觉到自己是彻头彻尾的中国男人,他想阻止任何外国男人欺负本族女人。最后是成功带着女生学逃出。当然,这个人在电影中是不存在的。
约翰的另一个分身是在原著中没有死去,甚至是主角的英格曼神父。在严歌苓笔下,我们管窥以他为代表的美国是怎么看中国人的。他们眼里,中国人是低美国人一等,妓女更是下等人。但他是一个有信仰且尽职尽责的神父。受女学生家长嘱托誓要保护好女生,并想方设法让她们离开南京。偏见使他显得迂腐和天真,他认为日本人是世上最有秩序最守纪律的国家,所以当日本人攻陷南京时,他认为混乱的局面会很快结束,日本人会让南京井然有序起来,结果不但战乱的局面没有结束,日本人更是烧杀抢奸无恶不做;他认为日本人应该会尊重美国人,当日本人闯进教堂时,根本就无视于他的抗议,给他吃了枪托,甚至挑衅地用刺刀划破他的袍子,当着他的面杀死了藏身教堂中的人,包括他的养子。
他内心深处自视高人一等,看轻中国人,坚持把戴涛的枪和手雷没收了,声称教堂只收普通百姓不收军人,使戴涛和日本人遭遇时失去抗争的武器。但和戴涛交谈后,却又发现相谈甚欢,两人做了短暂的至交。
他救了妓女却又认为妓女是“次一等的生命”,当日本人要求把女学生交出来的时候,他就打定主意要牺牲妓女代替女学生。当然,在日本人攻陷南京的7天里,英格曼神父从头到脚也受到了战争的洗礼。
所以约翰一开始是法比,穿上道袍是英格曼,还代替戴涛和玉墨谈起了恋爱,三合一人物反而没了自己的灵魂,可惜了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尔无处发挥。
女学生:原著中的女学生一点也不可爱,十三四的女孩,正启动青春期,身体发育中,脑子还混沌,嫉妒虚荣恐惧。电影中的书娟是原著中徐小愚和书娟的合身。徐小愚富有的父亲,通过种种办法把小愚及靠抓阄选择出的另一名女孩带出教堂,剩下的是一群愤恨又无奈的女生,而书娟的父母正在美国寝食不安担忧着国内的战事和女儿的命运。全书是以书娟的视角和口气叙事的。以书娟为代表的女学生自视清高,对窑姐即憎恶又嫉妒,这群闯入教堂的妖娆不速之客不但瓜分了本就有限的食物和水源,还把教堂搞得“乌烟瘴气”,双方频频爆发冲突。但是也被这群妓女潜移默化着。脱险后,这群女生都不由自主的会冒出窑姐的口头禅和作派,任法比神甫怎么调教也无济于事,用后来的书娟说的话就是“她们从这些卖身为奴的低贱女人身上学会了解放自己”。而我的感觉是她们被那窑姐灵魂附体了。
十三钗:十三个窑姐在严歌苓笔下是悲怜角色,这是一群低贱的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女人。她们言语粗俗,作风放荡,又自有风骨。
其中豆蔻是个漂亮的“不求上进”的窑姐,她不学才艺,什么三教九流的客人都接,但只要看得对方顺眼,就巴心巴肝的对人好。所以电影中,豆蔻为了王浦生要去寻找琴弦而被日本兵凌辱而死的情节基本和原著相同。
电影里对十三钗赴难的细节极尽铺张的表现,而书中交代比较简单,却也入情入理,玉墨的一番说骂,让人惊心而怜悯。驱使十三钗代替女学生赴难的成因主要是认命——生来命贱,又无以藏身,藏着要留给谁来疼来爱呢?不如替人一死。最先表态的是玉墨,接着是和陈乔治做过露水夫妻的红菱,书中没有直接描述她的内心,但陈乔治被刺死的刹那她出了一声短促的几乎不让人察觉的惊叫。也许因为情人的丧命,早使她置生死于度外了吧。
十三钗最后的命运,书中都很明确。两个当场反坑被杀害,其余的沦为慰安妇,两三年内,病死的病死,自杀的自杀,也有逃跑时被击毙的。赵玉墨活下来了,在日本战败时站出来做呈堂证供,揭示他们的罪恶。
只是,那个有着赵玉墨声音和背影的女人,不再叫赵玉墨了。
2012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