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陈璧君是汪精卫的“粉丝”?
本文作者 王道
陈璧君年轻的时候一点都不胖,脸蛋优雅,双目流盼,身材尚可,加上出身“富二代”,有的只是轻松和适宜,频频向汪精卫发起“进攻”,纯情的小海龟吃不消了。说不从那是没有人性滴。
有次电视上爆料:陈璧君就是个追星族。她的偶像无疑就是 “中华民国第一美男子”汪精卫。只听说老汪有“死跟班”陈公博、“狗腿子”褚民谊,现在又多了一个“追星族”陈璧君。
年轻的时候,汪精卫死心塌地为革命献身,陈璧君看他献身自己也感动了,也献身了。
有句话怎么谁来着:爱情的归爱情,偷情的归偷情。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迄今为止,对于汪精卫和陈璧君的弯弯曲曲的人生历程,自当有历史这位大爷去评判了。
但对于汪精卫和陈璧君的爱情,有一种基调似乎从未改变:肯定和钦敬。
加入这里就是俩人的婚礼的话,不妨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恋爱过程。
陈璧君生在马来亚槟榔屿,原籍广东,应该说与汪精卫也算同乡。但陈璧君认识汪精卫属于神交。因为是从拜读其文章开始的,而且是名副其实的“拜读”,近似于粉丝对偶像的崇拜。
陈璧君是个富家女,其父亲为华侨富商,在当地从事橡胶生意,从小就重视对陈璧君的教育,其母卫月朗也是开明之人,家里订阅了不少报刊杂志,其中就有同盟会的革命读物《民报》。
陈璧君功课之余喜欢看报,不看那些乱七八糟的娱乐圈绯闻。看时评,由《民族的国民》、《驳革命可以生乱说》等精彩文章,陈璧君从此记住了这位作者:精卫。这是汪兆铭的名字,取意“精卫天海”典故,大气磅礴、富有雄心壮志。
汪精卫为孙中山之“文胆”、同盟会“第一支笔”,文章看似儒雅,但杀伤力极强。武侠小说曾说:杀人于无形才是高高手。他就是这种人,对于少女的心也是相当致命滴。
当时只有15岁的陈璧君已经对汪萌生好感。人人都谓汪精卫长相如何帅气迷人,如何儒雅具有风度,甚至搞什么达人秀之类的,选拔出来民国四大美男子,这哥们不是状元,也是榜眼了。“精卫的眼睛,圆活而有异光,仿佛有些青色,灵敏而有侠气。”这是未进入榜单的小徐说的。
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感叹其:卿本佳人,何故做贼?男人被赋予了佳人的称赞,那该美成啥样了?后来陈璧君一见到汪精卫本人,那颗心就再也收不回去了。
当时汪精卫已经有了婚约。这哥们出身坎坷,但却生得温温润润,有着玉一样的气质,而且越挫越勇,越雕琢越精美。
汪精卫1883年出生在广东,家中一共十兄妹,他位列第四,所以陈璧君一直唤其为“四哥”。汪为参加革命与家里断绝了关系,并言革命不成功不考虑婚事。这也正好给了陈璧君一个机会。
陈璧君为了能够见到汪,决意加入同盟会,家里当然是极力反对,但母亲拗不过他,于是去同盟会马来亚分会找孙中山“请教”,结果孙一番大义讲解下来,这对母女一起加入了同盟会。
1907年,汪精卫来到槟榔屿进行反清革命宣传,陈璧君到场一睹“偶像”风采。
接下来估计只能学央视猛用排比句了:如此潇洒俊朗,如此慷慨激昂,如此完美的长相,如此富有磁性和煽动力的演讲,台风稳健,有理有据,再加上台下人的敬仰之情和认真态度,陈璧君这位富家女,在汪精卫面前,已经彻彻底底成为了一个“追星族”,每场演讲必到。
此时的她,作为一个追星族,对于偶像的表现,如何狂热,如何追从,如何崇拜,都不为过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爱情也是如此。
陈璧君的月下老当属吴世荣。孙中山第一次到槟榔屿时,吴世荣主动出面接待,并介绍当地爱国华侨黄金庆等同孙中山会晤,使孙得以在槟城立足并开展革命工作。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吴世荣被推选为同盟会槟榔屿分会会长。这天,吴世荣突然跑来告诉陈璧君,汪精卫又来了,这次就住在他家里。
两人的见面没啥悬念,除了小鹿撞满怀还是小心肝扑通扑通地欢呼雀跃。两人在吴世荣家中见面并近距离交谈。当得知汪精卫此行为办《中兴日报》缺钱时,陈璧君一下子拿出了1000元钱给汪。正当汪觉得这个小姑娘不寻常的时候,陈璧君的一封情书就到了他的手里。汪几乎被这个“女追男”给搞懵了,只得求助吴世荣。
吴世荣实话实说,陈璧君早有婚约了,对方是一位华侨富商的公子,本来都快结婚了。只是陈璧君自从读了汪精卫的文章后,思想大变。死活闹着要退婚,甚至以自杀来要挟,最终陈父只得依她了。
估计汪精卫也觉得,这事闹得有点不地道。身为偶像人物,怎么着也得注意自己的形象。于是坚持自己的意思,为了革命暂时不谈婚事。
陈璧君倒也爽快,不急不躁,反正咱都是一个系统的,都在同盟会这个圈里混,有的是办公室恋情机会。于是直接跟着他去日本干革命去了。
在日本相处期间,陈发现汪此人几乎没有任何恶疾,简直不像个男人。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逛窑子。简直惊为天人了。及至汪精卫组织暗杀小组时,这个富家小姐第一个跳出来出参与。当时,有人对陈说,你身上有英国国民护照,当然不怕,关键时刻掏出来这玩意就可保命了。
陈璧君立即掏出护照,蹭蹭几下子撕成了碎片扔掉了。这下不但把一些风言风语者镇住了,也把一向稳重飘逸的汪精卫的心给征服了。这姑娘,有点意思。
汪精卫不但带着陈璧君进京,还把最重要的任务筹集经费交给了她。陈不但按期筹到了一大笔钱,还学会了剑术、枪法和制作炸药的技法,她还坚持追随着汪精卫到现场“施工”。
当时暗杀的对象正是摄政王载沣,皇帝的亲爸爸,属于最高端的“客户”了。可是采取的方法却是最低端的,就是在这爷们经过的地方偷偷埋设炸药。
由于当时设备简陋,技术也不咋地,结果埋炸药拖延了好几天。在这期间,汪精卫眼看着陈璧君一个姑娘家尽职尽责的守在一旁传递工具,把风放哨,心里即有疼爱,也有歉疚。他知道,陈璧君很大程度是因为他才如此“卖命”的,一个人为了爱情真的是什么都敢豁出去的。这个好姑娘几次表达爱意,都被他婉言拒绝了。眼下干的可是掉脑袋的事情,万一自己牺牲了,岂不是辜负了人家,但他转念又一想:既然人家为爱情连命都不顾了,不给人家一个承诺,岂不是太虚伪了?
于是,就有了汪陈“火线订婚”的佳话。两人以茶代酒,革命战友为证婚人,誓言此次任务成功后就结婚。是年陈璧君只有19岁,汪精卫比她大9岁。她心里暗暗决定:无论汪生还是死,她生死都是汪的人。
结果这次暗杀失败。汪精卫被捕。陈璧君四处筹钱,回娘家要,问朋友借,甚至还到澳门区赌博,希望捞回一大票再去“捞”未婚夫。
有了钱后,胆大的陈璧君竟然深入到监牢里重金买通了狱吏,送上了十几个鸡蛋为他补身子,还留下“忍死须臾”纸条让他坚持下去。
这个时候的汪精卫说不感动是假的,监牢或许是考验爱情的最好地方。汪精卫当时把陈璧君的纸条直接吞到了肚子里。既是为安全考虑,也是对未婚妻一片真心的珍视。
随后,汪精卫还填词一首,赠与爱人陈璧君。就是流传很广的《金缕曲》:
“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一腔血,为君剖。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衾循环细读,残灯如豆。留此余生成底事,空令故人潺愁,愧戴却头颅如旧。跋涉关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肠已断,歌难又。”
汪精卫的诗写得激昂有力,还有情爱离愁蕴含其中,作为一个热心革命的怀春少女,陈璧君除了掉眼泪,就是痛彻到骨子里的揪心。此情此景,让人动容。爱情,革命,危难时期的坚贞,构成了一段患难恋人的真挚感情史。绝不能因为他们后来成了汉奸就否定了那段颇具革命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
后来,汪精卫在狱中写下的“慷慨歌燕市,从 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风行在大街小巷,让陈璧君更加钦佩。暗下血誓:这个男人,她是要定了。她甚至想到了挖地道进监狱也要把自己的“偶像”救出来。想法跟《刺激1995》似的,近乎疯狂。此后,陈璧君不断往来为汪精卫送些衣物,并要求与这个没有生还希望的男人订立书面婚约,表示“不能同生在人间,但求同死在一穴”。汪精卫执拗不过她,只得含泪写下了“不论生气契阔,彼此誓为夫妻。”
为追汪精卫,陈璧君从马来西亚一直追到了日本,再追到了北京,一直追到清廷刑部大牢里。这坚贞的爱情,未尝不是革命的一种。
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就连清廷也不忍杀害大才子汪精卫,于是释放。
1912年4月,两人在上海结婚。
“你坐牢了我给你送饭去。”这可能只是陈璧君的一句话。但也是一位恋人对爱者应有的执着和品质。
陈璧君的“追星”,成功在于执着,在于痴情,还有在于真心,“有真心,可断金”。但同时也暴露出陈璧君的野心。这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野心。也成为了她日后性格中的致命伤。(详见《蒋介石与民国名人》群众出版社作者 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