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浒山
万岁山的东边是下浒山。源自岳西县铜安寨的大沙河,日夜兼程地奔波了数十公里后,在山前减速迂回,然后缓缓东去,留下一片深达数丈、宽约里许的浩翰沙滩。每当雨后天晴,潮落沙现,沙中的云母颗粒,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
根据县志记载,下浒山原名下货山。古时,山前原是一个繁忙的码头,来自长江的船只在此下货装船。只是到了近代,由于上游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河道逐渐淤塞,船只逐渐减少。到清朝末年,五金河口以下尚能通行木船。建国初期,双河口以下还能通行竹排。到七十年代,排运就逐渐消失了。
然而,水运的终止,又迎来了车运的勃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各种型号的运输车,满载着优质沙石,源源不断地驶向城乡建筑工地。仅十几年的时间,就使千年积存的沙滩彻底瘦身。威武的大铲车,伸展着钢铁长臂,铲起黄沙,铲起河石,也铲起了埋在沙滩深层的传说。相传当年有位乞丐曾混上货船来到下浒山。船到终点,乞丐还在货上酣睡。卸货人的吵闹声把乞丐惊醒。他打了个哈欠,抓起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吃剩的一块豆腐,溜下货船到沙滩上继续酣睡。恰巧有位高僧从大吴寺去九华山路过此地,见沙滩上有人酣睡,担心他着凉,随即将他叫醒。高僧随后思量,似乎悟出了什么。刚才那人头枕雨伞,四肢伸展,是个‘天”字;叫醒后腋夹雨伞躬身起步,又是个‘子”字;手上托的那块豆腐,就象一块玉玺。阿弥陀佛!此人虽为乞丐之身,却有天子之命。马上回身寻找,却不见踪影。遍访当地路人,都说他往西边那座山上去了。再访再找,一直杳无音讯。后来,有过乞丐经历的朱元璋做了皇帝。人们联系高僧的那次路遇,认定酣睡沙滩的那位乞丐就是朱皇帝。因此,下浒山西边的那座山,就被人称为万岁山。这是源潭民间关于万岁山传说的又一个版本。
民间的传说,已随着运沙的车辆渐行渐远; 媒体的报道,又给相邻三县带来福音。国家已决定投资六亿元,建设一座容水量2.19亿立方米的下浒山水库,年内即可动工。到时,库水将漫至黄柏河。库区水运兴起,下浒山又将回归为下货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