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钢琴教案一 转载 秒杀我的钢琴铃声

我是八十年代的“琴童”,从小时候每天至少两小时的练琴到现在教琴8年,有很多感悟和体会。现在,身为孩子母亲的我,更想把这些感悟和体会系统的写下来留给我的孩子们和有需要的人,以达到分享、交流和提高的目的。

前 言

确切地说,钢琴演奏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是走进音乐殿堂的一扇门。但以我学琴的经历和多年来在诸多琴行接触到的钢琴教师来说,在中国大陆,很多老师过于关注演奏技术,考级,鲜有对作品音乐性的指导和对孩子音乐兴趣的培养。尤其是各种钢琴考级的泛滥,功利性的学习钢琴已经把很多钢琴教师和家长引入歧途,孩子们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基本功训练就平地盖高楼,考级机构赚到了钱,钢琴老师有了“成绩”,家长拿到可以炫耀的证书,真是皆大欢喜,有谁去问过我们的孩子,你喜欢钢琴么?你喜欢音乐么?你享受你自己的演奏么?

我是八十年代的“琴童”,算是一名业余钢琴爱好者。幸运的是,我没有赶上学钢琴的“大跃进”时代,用现在的人学钢琴的标准来看,我走的是“专业路线”,就是按部就班用好几年时间打基础,全部的钢琴教材没有删减的逐首弹过一遍,那时候考级刚刚开始,考级内容还比较难,通过率还很低(考级开始的第一年我们那里全省只有一个通过音协业余十级),所以参加考级就是为了测试一下自己当前的水平;幸运的是,我有一个爱好西方古典音乐的爸爸,做事坚持到底的妈妈,让我从小就泡在古典音乐里,能够十三年如一日的坚持学琴,并让我发自内心的喜欢音乐,至今仍然没有间断练琴。

幸好我不是一名专职钢琴老师,幸好我有一份足以支撑我生活的工作,让我能够跳离那个充满利益诱惑的圈子,让我能够用我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诠释音乐,让我愿意去引导周围的人,尤其是孩子去爱音乐,让我能够保持了自己的这份“清高”。

下面的内容全部是我学琴经验的分享,包括吸收了他人的一些好方法。细到每一首教材里的曲目的演奏技巧,常见错误分析与如何改正,曲目的音乐处理建议,曲目延伸的音乐知识;上到对小孩子的教学方法探讨,钢琴到音乐,音乐到人生的发散话题。我希望把这些分享给我的孩子们,让他们获得我从音乐中获得的快乐和人生道理,也分享给相信我的钢琴爱好者和家长们,希望你们能从中有所收获。

感谢我的父母,给了我音乐!

我大致列了个教材目录,由浅入深,边写边发帖,如果时间允许,我再把自己的演奏录音跟这些文字保存下来。

目 录

初级:

1.小汤普森第一册

2.小汤普森第二册

3.小汤普森第三册

4.小汤普森第四册

5.小汤普森第五册

6.拜厄

7.钢琴练习ABC

8.世界儿童钢琴曲集

9.车尔尼599

10.车尔尼139

11.布格缪勒

12.莱蒙

13.车尔尼流畅练习曲849

14.车尔尼24首左手练习曲718

15.巴赫初级钢琴曲集

16.巴赫小前奏与赋格

17.大汤普森第一册

18.大汤普森第二册

19.小奏鸣曲集

20.哈农

中级:

1.车尔尼快速练习曲299

2.车尔尼740

3.克拉默60首

4.巴赫二部创意曲

5.巴赫三部创意曲

6.法国组曲

7.大汤普森第四册

8.大汤普森第五册

9.选-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集

10.选-海顿钢琴奏鸣曲

11.选-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

12.选-舒伯特钢琴奏鸣曲

13.选-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

14.选-门德尔松无词歌

15.选-柴可夫斯基四季

16.选-肖邦圆舞曲

17.选-肖邦夜曲

18.选-肖邦波洛涅兹舞曲

19.皮史纳60首练习曲

20.施密特钢琴练指法

高级:

1.克列门第29首(名手之道)

2.莫什科夫斯基钢琴巧技15首

3.肖邦练习曲

4.李斯特练习曲

5.拉赫玛尼诺夫练习曲

6.德彪西练习曲

7.英国组曲

8.巴赫十二平均律

9.古组曲

10.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作品

11.浪漫主义时期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肖邦、李斯特、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

12.印象派德彪西、拉威尔

13.近现代作曲家作品

补充国内作品:

1.贺绿汀牧童短笛

2.江定仙摇篮曲

3.丁善德儿童组曲

4.陈培勋等《钢琴曲选》

5.高等音乐院校教材《中国钢琴曲集》

6.少年儿童钢琴曲选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一首 让我们弹(用右手)

教学方法探讨:
作为孩子第一节入门课,我接触过一些老师,他们会花一节课的时间教孩子学习诸如高低音谱号,小节线,全音符,四四拍这类的音乐术语,跟家长的解释就是需要先了解这些音乐语言才能跟孩子沟通音乐。我个人很反对这种方法,第一,小孩子坐在钢琴前跃跃欲试却迟迟摸不到琴,听几分钟就走神了;第二,过多的概念抹杀学习兴趣。我的观点是,简要介绍钢琴基本坐姿手型,钢琴的大致结构键盘组成后,可以让孩子到处摸摸钢琴,甚至可以给孩子看看钢琴内部结构(一般小孩看到钢琴内部结构都会小小的赞叹,回去会饶有兴趣的跟自己的父母讲),然后开始学习教材曲目,音乐术语方面,本着曲目接触到就学习,内容多的话就慢慢渗透,没接触到暂时不学的原则,时刻记住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一旦出现走神现象,让孩子暂时休息一下或通过一些方法(游戏、演奏好听的音乐)来把孩子带回来。

演奏技巧:
1.坐姿:孩子正准备坐在钢琴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自己对比他和老师坐在钢琴凳子上有什么不同,或者让孩子看老师的几种坐姿哪个更好一点,然后提出来钢琴的坐姿:屁股做琴櫈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双脚在小板凳上,小板凳高度能够保持膝盖水平,并与琴边对齐、身体坐正坐直对准中央C的位置。介绍中央C的时候告诉孩子钢琴有88个琴键,也可以让大点的孩子数,然后找出琴键的规律,从而发现中央C:两个挨着的黑键左边紧邻的那个音是do,钢琴上有8个do,中间的那个是中央C。
2.手型:握鸡蛋或一只手握拳,另一只手轻轻搭在上面的形状。
3.触键:三步,第一步高高抬起要触键的手指,其中抬起四指尤为不易,可以同时三五指一起抬起,以后慢慢独立抬起四指;第二步集中力量到指尖迅速落下击键;第三步,击键后瞬间放松手指,可以用类似瑜伽的放松方法,问自己触键的手指是否放松?其它手指是否放松?手腕是否放松?小臂大臂肩膀全身是否放松?对于小孩难以理解这些话,可以用打人或者敲钉子的方法做比喻,抬起锤子的过程就是手指抬高,敲击钉子的瞬间很大的力量就是触键的瞬间,敲完钉子放松准备下一次敲击就是第三步。整个过程中手腕手臂肩膀全部是放松的。
4.断奏:上面提到的触键方法适合连奏,只有手指的运动。断奏就需要把手拿离琴键,在两个音的弹奏之间有个抬和落的优美动作。抬小臂,注意不是抬手而是小臂,由小臂抬起的动作非常放松地提起手腕继而提起手,切忌不是抬手。落的时候先小臂,继而压下手腕,此时力量通过身体(甚至是腰部)->肩膀->大臂->小臂->手腕->手掌->手指传至指尖,随着小臂手腕手掌手指这个顺序落下的瞬间开始触键的三步动作,整个过程中,手腕就像一个绳子,毫不用力只是用来传递力量,有点像小孩子们玩的一端拴棍子的彩带甩起来的过程。抬落小臂这个过程,手臂手腕手就像跳舞一样摆出优美的波浪,其实这其中蕴含着类似气功一样的力量传递,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小孩子来说只能通过时间来慢慢体会。
5.数拍:初学乐曲比较简单,我建议四分音符按照”do2,3,4”这样数,一来唱出了音符,二来把4拍也数出来了。有的老师或音乐学院喜欢用”do da dada”或类似方法,我不喜欢,因为这些da在孩子演奏的时候经常不记得数了几个da了,很容易多数或少数;我的老师让我用”1,2,3,4”这样数,但是缺少了唱音,对小孩熟悉五线谱略显不足。小孩子一定要大声的边弹边唱出拍子,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习惯,可以给孩子培养很好的节奏感,我碰到过一个考了6级的孩子,刚学琴的时候老师没要求数拍,都6级了,嘴巴一数拍子手就不会弹或者手没错嘴巴出错,第一节拍不准,第二将来钢琴弹唱很困难。
6.乐理知识:第一次见到五线谱,音乐术语超级多,我认为第一节课不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只介绍部分乐理知识,比如高音谱号,低音谱号,44拍,全音符即可,小节线之类的不讲孩子大概也感觉出来那一条竖线是分隔音符的,下几节课概念少的时候讲出来。讲概念最忌讳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要与孩子多进行互动式的学习,可以问孩子低音谱号像什么呀(像耳朵,像问号)?低音谱号头上长了两个小点点,高音谱号没有。全音符胖胖的,do就像一根筷子串了个鸡蛋。

常见错误:
1.坐姿:坐时间长了驼背,抖腿,没对准中央C;脚下的小凳子过高或过低;膝盖伸到钢琴底下;眼睛趴到乐谱上看;屁股完全坐在凳子上。
2.手型:大拇指第二关节凹进去,常见于孩子比较小,手指没力气,为了压住沉重的钢琴琴键第二关节凹陷,解决办法就是先不要让孩子用力按琴键,不用力手型就恢复了,慢慢等手型定型了再逐步稍加用力;
手背凹陷(把握住的鸡蛋压碎了),典型的用手掌的力量弹琴的错误,同上,先不要急于用力按下琴键,保持手型,逐步用力。
手型的一切错误都可以归结为没有正确发力触键,这是根因,老师的作用也就是找到错误发力的原因,帮助学生改正。
3.触键:熟练掌握触键的这几个步骤需要很长时间的练习,非一蹴而就。想真正掌握正确的触键并熟练运用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非常慢速的分解动作练习,慢不是目的,而是能够慢到让手指有充分时间做好动作,等到触键的一系列动作已经非常熟练,就可以用稍快的速度去练习,切忌不能着急。
4.1指(即大拇指)的触键位置不是手指的外侧面,而是1指与琴键倾斜15度左右的角度那个位置,这个错误几乎人人都犯,甚至一直要老师提醒几年。

音乐处理:
只有4个全音符的音乐,很难讲到音乐处理,不过可以跟孩子讲生活中的声音,像年纪很大的老奶奶迈着沉重的腿上楼梯,像街上收废品的人敲塑料桶。为了让孩子有兴趣,可以在孩子可以熟练弹好这些音符之后老师给孩子弹伴奏,孩子们听到这么美的音乐里有自己参与演奏都是很开心的。

扩展知识:
切不要以为电子琴跟钢琴是一样的,太不一样了,想学钢琴就一定不要弹电子琴,会把孩子的手指毁掉,电子琴是以音色节奏等电子特点取胜的,对触键完全没有钢琴那么高的要求,电子琴没有钢琴的琴键重,即便有重力键的选项也达不到钢琴的效果,学过电子琴的人弹钢琴,声音飘,触键的问题很大,另外左手相对较弱。学过钢琴的人弹电子琴就容易的多,只要再掌握一些和弦的编配,音色节奏那些电子琴的选钮就好了。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二首 让我们弹(用左手)

教学方法探讨:
钢琴是一个庞大的乐器,音域之广被称为乐器之王,驾驭88个琴键需要十根手指,是手指利用率最高的乐器了,所以需要左手与右手一样灵活。教材的编配也体现了这一点,第一首学了右手,第二首马上练习左手,以保证左右手同步发展。小汤普森第一册的进度安排,一般来说一周3-5首曲目,也要看曲目长短复杂度,原则上是按孩子的接受能力来布置曲目。

演奏技巧:
1.开始学习低音谱号上的音符了,对孩子会造成一点混淆,这时候可以做个小游戏,老师先告诉孩子画在高音谱号的音符一般右手弹,画在低音谱号的音符一般左手弹,然后挑选乐谱上的音符指给孩子,让孩子举起左手或右手来回答是该哪只手弹,一般小孩子很乐意做这样的游戏。
2.提示孩子低音谱号上的do也是鸡蛋穿了跟筷子,每首的内容一定帮助孩子正向反向的不断熟练,这样才能保证学了下一首的新内容不会忘记以前的,每节课之前要快速复习上节课内容。
3.一般这首曲目跟第一首都是在一节课里布置的,所以这首曲目只要让孩子记住低音谱号上的do和左手演奏即可,触键方法数拍等同上一首。

常见错误:
1.左手的大拇指同样不能用侧面弹,老师一般是不厌其烦的更正孩子这个错误。

音乐处理:
同第一首。

扩展知识:
左手先天会比右手弱,当孩子出现明显的左手弱于右手的时候,要加强左手的练习,多花些时间,钢琴演奏一定要左右手势均力敌才行。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三首 祖父的钟


教学方法探讨:
连奏还是断奏?第一首曲目里介绍了连奏断奏,我建议刚学琴都采用断奏,一来有了抬手臂这个动作,可以让初学者更容易放松,二来保持了手型,避免了连奏手型容易变型。等断奏这一系列动作熟练一些了,曲目接触到连线的时候,再接触连奏。
小汤普森的曲目一般都带伴奏,教师都可以在孩子弹熟练曲目之后作为奖励跟孩子四手联弹,增加孩子学琴的趣味性,我记得有一次我陪一个小男孩这样练琴之后,他的妈妈还特意打电话跟我说她小孩感觉自己弹琴特别有成就感。


演奏技巧:
1.二分音符:全音符长出了长长的尾巴,高音谱号的音符尾巴(在从下数三线以下)向上,低音谱号的音符尾巴(在从上数三线以上)向下。
2. 数拍:”do,2”。
3.节奏:二分音符相对四分音符而言,相当于速度快了一倍,因此触键,抬手臂的过程要更熟练一点才能完美的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左右手交替,也是带孩子复习高低音谱号,加强之前两首曲目知识点的记忆。


常见错误:
1. 小孩子总是不能很快分清左右手:速度放慢,等反应过来了再加速。


音乐处理:
现在很难见到以前的落地钟了,不过可以在网上找些实物视频照片给孩子看看。


扩展知识:
小时候姥姥家的钟就会整点报时,根据敲钟的次数来确定几点了。十二点的时候是真的会敲十二下,尤其是半夜十二点,非把人敲醒不可,挨到凌晨1点还好,敲一下继续睡。弹完这个曲子再介绍完老式的钟之后,可以问问孩子,这个曲子里是几点啦?do弹了8下,所以是八点了。

我的建议是在孩子刚开始学的时候,家长一定跟着孩子一起上课,把老师的要求记住,回到家里陪孩子练琴的时候看到孩子没有做到老师的要求就提醒,这样坚持一段时间,直到孩子在家练琴的时候可以独立的完成老师的要求,并且家长稍加督促就能把每天练琴当成像每天刷牙一样的习惯之后,家长就可以放手了。有些老师可能不认同,那我解释一下我推荐这种方法的原因:
1.家长不用陪孩子上课:有些老师说家长不用陪,如果是大孩子有很强的自律性到是可以,但小孩子基本记不住上课那么多东西,比如我自己,上小学1年纪的时候还要把老师每天留的作业写在本子上回家才能不忘。家长陪着上课做笔记,也是为了在家给孩子陪练做准备。
2.家长不用陪孩子练琴,琴行有陪练更专业:从专业性讲确实琴行的陪练专业,但是谁对你的孩子更加负责?我也是孩子的母亲,我给孩子选老师都要经过我自己的一番研究和考察,因为随便把孩子交给一个你不了解的老师是家长逃避责任。我作为家长,我希望我的孩子的每一步成长我是了解的,家长陪练,一方面可以跟孩子共同进步,孩子会知道,我自己练琴辛苦,爸爸妈妈没有在旁边看电视看小说,而是跟我一起辛苦的学习,这样的家长对孩子来说更有说服力;一方面家长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出现的问题,包括技术上和情绪上。如果家长实在没有时间,也要花些时间给孩子选一个适合孩子并且负责的钢琴陪练,并定期了解孩子的情况,做一个负责人的家长,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3.把练琴当成一种习惯对孩子受益终生: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学琴就是学了一门技术,以我的亲身经历,我觉得技术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块。我的妈妈陪我练了两年的琴,两年期间,在我妈妈的影响下,我也努力的学,不然我就比我妈妈落后了,我妈妈就是很坚持的人,家长的好习惯时刻影响着孩子,慢慢的,我每天练至少两个小时琴变成了我的习惯,就跟临睡前要刷牙一样,成为习惯之后,练琴就不是负担了,后面的很多年,我甚至都没有不练琴的念头,也不觉得练琴苦了。这是其一,其二,如果一个小孩能从小就坚持做一件事做上十年,那“坚持”对他来说就是重复学琴这件事而已。任何事情不都是坚持到底就是成功吗?其三,学琴过程中会碰到很多困难,坚持十年学琴下来的孩子,会把每次困难当成自己的成长,如果一直走平地就没有困难,遇到困难一定是要爬坡要成长的时候,所以培养了情商,挫折教育。

说了一大堆才发现你问的是识谱的问题,我好像上面写了,识谱其实就是死记硬背,在学曲子的过程中反复磨,不过也有些不那么枯燥的方法,比如做个五线谱的教具,把纸板做的音符放在画了五线谱的纸板上,妈妈跟孩子比赛,看谁认识的音符又快又准。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四首 印第安人的软鞋舞


教学方法探讨:
NA

演奏技巧:
1.四分音符:全音符长出了长长的尾巴和黑发,二分音符长出黑发。高音谱号的音符尾巴(在从下数三线以下)向上,低音谱号的音符尾巴(在从上数三线以上)向下,此部分同上。
2. 数拍:”do,do,do,do”或“1234”。
3.节奏:四分音符相对二分音符而言,速度又快了一倍,因此触键,抬手臂的过程要更熟练一点才能完美的完成这一系列动作。每四个音换手一次,这么多的音符一定要注意手腕放松,否则一首曲子弹下来手腕手臂都僵了。
4.强调第一拍:这首曲子如果变成剁肉馅或者敲门就失去了灵魂。四拍里第一拍要弹的重一些,后三拍轻一些,印第安舞蹈的感觉就出来了。

常见错误:
1. 音符比较多,最容易忘记手腕手臂放松导致手臂肌肉酸痛,需要慢练能够熟练放松后提速。
2. 拍子不准:同样的音符弹多了容易忽快忽慢,要孩子准确的数拍子,拍子要稳,不可因为同样的音简单而急躁。

音乐处理:
真心佩服汤普森,入门的超级简单的曲目都能编出风格来,这个印第安人的舞蹈一定把第一拍弹重点儿,然后顺势后面三个音轻盈的弹出来,对比要明显,这样就把印第安人舞蹈的诡异和强烈的节奏感都表现出来了。小孩子初学可能做不到,有这个意识就行了。

扩展知识:
可以配合给孩子们看看印第安人的纪录片,这些头上插着羽毛,脸上画着图案,围着篝火跳着诡异的舞蹈的家伙。另外,舞曲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节奏,拍子准确是重点,前后速度保持一致。
这里多说一句,如果想做到孩子边学琴边了解曲子的背景,光靠老师一节课说教是做不到的,理想的情况下,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就给孩子看和听相关的背景资料,充足的准备后再来演奏是最好的,对在琴行学琴的孩子确实很难做到。我小时候学琴经常被老师批评没有表现力,可是我没有那些经历如何有那种感受,再发散一下,我想到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最后男孩入选女孩落选也是男孩的音乐里有东西,这些东西就是他在生活中承受的,而女孩应该是相对经历简单的生活,自然音乐里没有太多的东西,想达到这一点,要让孩子多体验生活。没有经历的艺术家是无法创作的。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五首 火车


教学方法探讨:
NA


演奏技巧:
1.新的音符re:在高音谱号的第一线下,在五线谱中,比do个头高了一点点,告诉孩子个子高的站在钢琴键盘上的右面,它们的音调也高,个头低的站在键盘的左边,音调也低。Re跟do是邻居,住在do的右边。用右手2指(食指)弹re(由此可见,不用第一课就开始教孩子指法,等弹琴用到的时候学一点负担都没有)。
2. 复习各种时值的音符,按各自的规矩数拍(见前几课)。
3. 节奏:模拟火车从静止到开动的小乐曲,4拍子一直不变,但是却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快火车开动起来了。
4.强调第一拍:仍然要强调第一拍,老式的绿皮火车都是“库嚓嚓,库嚓嚓”的声音,其中第一声是要重过后面两声的。对于第二行全部四分音符,第一拍强调也避免了音符混在一起完全没了节奏感。


常见错误:
1. 数拍:四分、二分、全音符大荟萃,拍子容易数乱,所以要再次复习之前学过的东西。
2.整个小汤普森前三册,老师一般都在不厌其烦的纠正孩子的触键方法、手型、放松、数拍等等的错误,旧错误改了新错误又来。所以老师的作用很重要,能够随时把走歪路的孩子拉回来,直到他们可以自己独自前行(应该在学习10年之后差不多可以自学了)。但文字上的介绍只要前面提到的就不再赘述了。


音乐处理:
乐曲开头全音符感觉上很慢,相对静止的感觉,随着二分音符加入,有一种动起来的感觉,四分音符出现是火车加速成功,最后两节的四分音符是火车已经平稳快速的开起来,感觉上应该是静>慢和稳>动起来>跑起来>欢快的快跑。


扩展知识:
音乐源于生活,要带孩子多去见世界,丰富的事物动物和人带给孩子更加感性直观的印象,也是将来创作的灵感来源,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记得我教过的一个孩子生在南方,语文课文里讲了下雪,老师还要求写相关的作文,孩子从来没见过雪,作文的文字都是从别的文章和听别人的描述拼凑出来的,后来孩子妈妈带孩子去北方亲眼见到了雪,自然孩子下笔就有内容了。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六首 海军工兵

教学方法探讨:
NA

演奏技巧:
1.新的音符si:在低音谱号的第一线上,在五线谱中,比do个头低了一点点,告诉孩子个子高的站在钢琴键盘上的右面,它们的音调也高,个头低的站在键盘的左边,音调也低。si跟do是邻居,住在do的左边。大部分孩子从这一首曲子开始分不清si和re,它们就像同一个人在镜子里面和外面,告诉孩子低音谱号上的是xi(大西瓜),高音谱号上那个位置的音符是re。用左手的2指(食指)弹si。
2. 复习低音谱号的音符一般用左手弹,高音谱号的音符一般用右手弹,做那个举手的游戏(见之前的介绍)。
3. 重复强调一次,让孩子大声唱音和数拍。

常见错误:
1.左手不常用,一上左手2指就容易左手走形,注意保持手型和2指的触键方法。每增加一根手指弹奏,就要注意手型、触键和放松,这也是老师不厌其烦唠叨的另一个知识点。

音乐处理:
乐谱上配的图片就说明了曲子的感觉,海军工兵在搬运沉重的木头,所以开始喊号子准备搬较慢的感觉(全音符),继而搬动了(四分音符),搬到地方较迅速的放下(二分音符结束)。

扩展知识:
八、九十年代的工地上,还能看到2-3对工人用绳索抬沉重的预制板。一个带头的工人会喊号子让大家起,抬起之后也要按照节奏迈步前进到达目的地,然后带头的喊一声大家齐齐的放下。整个过程的号子就是原始的音乐,那时候暑假开窗写作业,听着窗外的号子声,感觉领头喊号子的人就像在唱歌,只可惜那段固定重复的旋律我已经记不起来了。

以前的童子功应该都会练习这些教材的,只不过我中级列的那些曲目弹了应该就差不多是业余十级的水平了,我是按水平划分的。
高级部分还有些我列的“选”字样的教材我也没有全弹完,我列在这里也是想一来总结我弹过的那些曲目,重新看过一遍又有很多感悟,二来没弹过的我自己边练边写。有些高级曲目我虽然没有练,但是方法都在我脑子里,只是现在生活忙碌没有时间去消化。
有空可以搜搜网上的一些公开的大师课,不是给小孩子上的大师课,是大师给大师上的那种,会对已经有一定水平的人有更大的收获。
坚持10年放学回家两小时也未必能弹完呢,哈哈,我上学的时候到初三和高三就已经功课负担很重了,高级的部分很多是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学生学的了。我那个时候考级之前都是一天练8个小时呢,每天两个小时只是最低要求了,周末一般都是4个小时。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七首 小矮人进行曲

教学方法探讨:
此曲要跟下一首小矮人的舞蹈对比弹,因为它们的音符是完全一样的,只是节奏不同,形成了风格完全不同的两首曲子。
小汤普森上的作业是否要做?我认为对较小的孩子连字都写不明白就可以直接跳过作业部分,或抽部分内容让孩子口头回答,会写字了的孩子可以尝试写一下书上的作业或干脆口头回答。只要上课的内容孩子都消化了,此部分略过也可以。

演奏技巧:
1.复习之前学的re和si,巩固记忆re和si在五线谱的位置。
2.四分之二拍,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两拍。此时可以把小节线的概念教给孩子了。

常见错误:
1.换手的时候慌慌张张,可以把速度降低弹熟练了再加速。其它常犯的手型、触键、放松等错误需要老师不厌其烦的纠正。

音乐处理:
既然是进行曲就要每个音弹的扎扎实实,整曲雄壮有气势,就跟国庆阅兵式一样的感觉。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八首 小矮人的舞蹈

教学方法探讨:
此曲要跟上一首小矮人进行曲对比弹,因为它们的音符是完全一样的,只是节奏不同,形成了风格完全不同的两首曲子。

演奏技巧:
1.仍然复习之前学的re和si,巩固记忆re和si在五线谱的位置。
2.四分之三拍,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三拍。三拍子一般是Waltz(圆舞曲)的节奏,介绍三排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哼唱一个圆舞曲用手拍着拍子让孩子体会舞曲之美和第一拍重音带来的一种旋转荡漾的效果。
3.附点二分音符:数三拍”音名,2,3”。本来二分音符数两下,头上多了一点就多数一下。
4.强调第一拍:本来二分音符加一个四分音符,一长一短弹出来就有一种秋千荡起来的感觉,强调第一拍就加强了这种舞蹈的感觉。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同样的音符,弹出舞曲的效果需要弹的很优美,不要过多的用力去弹奏,心中想着小矮人拉手优美的舞蹈,触键柔和一些。

扩展知识:
可以配合给孩子听一些圆舞曲小品,施特劳斯是圆舞曲之王,找一些他的作品改编的简单音乐小品即可。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九首 玛丽有只小羊羔

教学方法探讨:
有时候我喜欢在钢琴的教学中渗透一些英文给孩子,或者某些术语直接讲外文的原词,钢琴本来就是西方来的,她的作品大多是英文、法文、拉丁文、意大利文等等标注,得益于著名的钢琴作曲家是那些国家来的,有些概念直接让孩子有英文的印象,一来原汁原味的东西方便孩子将来扩展学习比翻译的东西更容易理解,二来便于孩子学习英文。

演奏技巧:
1.新音符mi(小猫咪):在高音谱号五线谱第一根线上,像串了一根珠子。我记得有一个小孩在听我跟她讲mi的时候特别兴奋,因为她的英文名字叫mimi(汗)。
2.全部右手弹奏,主要是学习新的音符加复习。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是一首略带顽皮的儿歌,孩子练熟以后老师可以配合伴奏,四手联弹,师生合唱这首儿歌,非常有趣。

扩展知识: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英国儿歌。英文歌词如下,有的版本教材里配有英文或中文歌词,在下面链接里有洪恩的外教老师唱这首歌的视频:
http://www.hjenglish.com/music/p307698/

Mary had a littlelamb,
Its fleece was white as snow

And everywhere that Mary went
The lamb was sure to go

It followed Mary to school oneday,
Which was against the rule

It made the children laugh and play
To see a lamb at school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十首 伞兵


教学方法探讨:
NA


演奏技巧:
1. 新音符la(拉手):在低音谱号五线谱第一根线上,像串了一根珠子。跟高音谱号上的mi像照镜子。
2. 全部左手弹奏,主要是学习新的音符加复习。


常见错误:
每学到一个新的音符,就涉及到用新的手指来触键,触键的一切知识点和常见错误都要注意。


音乐处理:
整首曲子有一种在天空中被风吹的飘飘悠悠的感觉,吹上去吹下来,悠然自在。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十一首 上下行军


教学方法探讨:
NA


演奏技巧:
这首曲子是对之前学过的所有音符的复习,同时注意让孩子感受音高变化。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由音高产生的大小个排队,向上向下行走的感觉。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十二首 拉格泰姆舞


教学方法探讨:
再次强调拍子对舞曲的重要性。弹此曲之前可以给孩子提前听一些旋律简单的爵士乐,大点的孩子可以让孩子看看电影(1900传奇),里面讲的刚好是爵士乐(爵士乐是在拉格泰姆的基础上诞生的,还融入了布鲁斯blues)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慢慢给孩子听听大部头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
拉格泰姆是ragtime的音译,从汉字是无法理解这个词的原意的,直接从英文字面理解就很容易了,rag破布条/嘲弄,time时间。


演奏技巧:
1.切分音:改变乐曲中强拍上出现重音的规律,使弱拍或强拍弱部分的音,因时值延长而成为重音。乐曲中第一拍由于第二三拍的音时值延长而变成了弱音,第二三拍的音程了强音,产生了一种不规律,错落摇摆的感觉。
2. 拍子数准弾熟之后,老师可以配伴奏来进行干扰练习,加强拍子准确性的练习。

常见错误:
拍子不准:大声数拍慢练。

音乐处理:
数准拍子是重点,拍子准确了要弹出来摇摆、戏谑、略带玩世不恭的感觉。

扩展知识:
引用维基百科的一段,把音乐风格特点说的挺全,即切分音、摇摆、重复,有兴趣可以多到网上搜一些资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拉格泰姆)
拉格泰姆(Ragtime)是一種原始的音樂風格,1897年至1918年間十分普及。其主要特點特點是切分音,“衣衫襤褸”的節奏[1]。它最初是作為舞蹈音樂,在聖路易斯和新奧爾良年美國黑人社區的紅燈區十分流行。歐內斯特•霍根是幫助拉格泰姆發展音樂風格的關鍵先驅。拉格泰姆風格一词的使用也被归功于霍根[2][3]。拉格泰姆是在約翰•菲利普•蘇薩帶動流行的进行曲的基础上,吸收了非洲音樂的复节奏进行改编[4]。拉格泰姆作曲家斯科特•喬普林,藉由1899年发表的“楓葉拉格”和之后“艺人”等一系列作品出名。在发表之后的12年内,“楓葉拉格”依然强烈影響隨後拉格泰姆作曲家的旋律線條、和声和节拍模式。
准备学习这首曲子之前,理想的情况就是给孩子听上一周的爵士乐来找感觉。
上面推荐了,提到电影,想说一句的是电影、音乐会、歌剧舞剧等真是让孩子增加兴趣的好东西,我小时候每次看到一些关于音乐的好电影都会产生强烈的弹琴和弹好琴的欲望。多媒体配合给孩子营造这样的环境,一边是家长的督促(拉动),一边是这类节目的氛围(让孩子自发产生兴趣),二力合一,学琴不但不那么痛苦(遇到困难的时候),而且变得有趣了。
再发散一点,关于孩子学琴的兴趣。王国维提到过做学问的三个境界,同样的道理,学任何一门技术都会遇到困难、瓶颈,这时候往往是通向一个更高的质的飞越的时候,但是小孩子是不懂得这些道理的,他们开始的时候自己要求学琴,但是遇到困难就想退缩,于是说不喜欢弹琴。所以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把握孩子是真正的没兴趣,还是遇到了困难不愿意面对,因为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的,逃避了这一次,学另外一门技术(或者正常上学学文化知识)仍然会碰到问题。帮助孩子面对困难并不是强迫孩子弹琴,两个概念不能混淆,我相信没有一个学到最后的孩子没说过不愿意弹琴的话。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十三首 钟声


教学方法探讨:
音乐源于生活,可能的话带孩子听听教堂的钟声。


演奏技巧:
1. 新的音符so:低音谱号第一二线之间。就像卡在卡槽里的小珠子。
2. 第一首双手同时弹奏的曲子,结尾处模仿钟声的报时,双手同时弹出一个四度和声。
3. 新的音符用左手4指弹奏,4-5指是双手最弱的手指,更要注意触键、放松和手型。


常见错误:
1. 用到4指时常常引起手型变形,仍然是逐渐用力,慢练来改正。


音乐处理:
教堂的钟声要弹得舒缓、优美而庄严,后面报时的四度和声要弹得浑厚而有张力(弹了4下,已经4点钟了)。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十四首 滑稽的面孔


教学方法探讨:
相信很多孩子去公园游乐场都见到过小丑,带着红鼻子穿着花哨的服装做着滑稽的动作,引导孩子从这段旋律中回忆这些搞怪的小丑。


演奏技巧:
1. 不规则的左右手交替是一个难点,训练孩子的快速反应,一切是以慢练为基础。
2. 对所有学过的音的复习。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前四小节是小丑在搞怪弹得顽皮一些,5-8小节是一个过渡弹的连贯稍优美一点,最后八小节同前面一样,4小节顽皮,4小节是尾声。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十五首 麦克唐纳


教学方法探讨:
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可以跟孩子边弹边唱。唱过之后问问孩子,乐曲中哪几个小节是鸭子在叫?(双音部分)


演奏技巧:
左手用3-4指弹奏双音是一个难点,3-4指力量要均匀,同时弹出声音,一切是以慢练为基础,如果孩子太小了3-4指用不上力也可以暂时3-4指叠在一起触键。


常见错误:
我的钢琴教案(一)(转载) 秒杀我的钢琴铃声
3-4指同时弹奏的时候特别容易手腕僵硬,手臂手腕手掌的力量去压琴,这时候可以让孩子放松手腕,每弹一组音做一个提手腕动作来放松。


音乐处理:
双音处模仿鸭子的叫声,乐曲弹得顽皮有趣。孩子们经常唱的儿歌自然早就体会到其中意境了。


扩展知识:
英文歌词: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E-I-E-I-O
And on that farm he had some ducks, E-I-E-I-O
With a “quack- quack” here
and a “quack- quack” there
Here a “quack” there a “quack” Everywhere a “quack - quack”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E-I-E-I-O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十六首 拔河


教学方法探讨:
NA


演奏技巧:
休止符:之前的曲子也都有休止符,只是没有标记出来留空白了,防止太多内容让初学者混乱。三种要分清楚对应休止几拍。书上用小精灵睡觉、休息、靠墙小憩已经很恰当了。


常见错误:
全音符休止符和二分音符休止符需要特殊记忆,一个是贴在第二线上,一个是贴在第三线上。


音乐处理:
NA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十七首 教堂风琴


教学方法探讨:
一定带孩子看看真正的风琴,深圳音乐厅就有,这个周日的美丽星期天公益演出刚好是管风琴主题。感受一下风琴的音响,用钢琴来模拟那种声响。孩子演奏的部分单音比较单薄,教师可以配合伴奏共同演奏出风琴的效果。


演奏技巧:
全部二分音符右手弹,没有过多的技巧可言,尽量把音弹实,弹透,弹出具有张力的音响效果。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从容、缓慢、每个音很扎实的弹出张力的效果。


扩展知识:
说到风琴,让我想起来英国著名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创作的音乐剧《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Opera),我上小学的时候看过动画片版本,里面的音乐就有很多用管风琴来表现紧张宏大略带邪恶的气氛。如果有动画片版本可以给孩子看看。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十八首 扬基歌


教学方法探讨:
扬基是Yankee音译过来的,顺便让孩子认识这个英文单词。像讲故事一样讲解乐曲的背景,可以把歌词编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然后再来演奏这首节奏感十足轻松活泼的小曲,有必要的时候配合口哨吹出主旋律。


演奏技巧:
仍然是在熟悉和加强学习休止符和之前学过的知识。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轻快活泼。

扩展知识:
扬基(Yankee)一词具有丰富的含意。对于别国人来讲, Yankee 是指美国人,俗称美国佬。在美国南部,Yankee是指美国北部各州的居民,即北方佬;而对多数美国北方人来说,Yankee 意味著新英格兰人。然而在新英格兰人眼中, Yankee可能指从缅因州来的人。在中国,美国佬是指对美国人的一种俗称。
Yankee Doodle 洋基歌
早在美国革命以前,在这些英国殖民地上《洋基歌》的曲调和歌词的某些段落就已经很流行。甚至在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英军就曾唱《洋基歌》来嘲笑殖民者。歌词的早期版本是嘲笑这些殖民地居民的勇气以及他们粗俗的衣着和举止。“洋基”是对新英格兰土包子的轻蔑之词,而“嘟得儿”的意思即蠢货或傻瓜。然而,在美国革命期间,美军却采用《洋基歌》作为他们自己的歌,以表明他们对自己朴素,家纺的衣着和毫不矫揉造作的举止感到自豪。歌词有许多不同版本。多年来,这首歌一直被当作非正式的国歌,而且是人们最喜欢的儿歌。


英文歌词:
Yankee Doodle went to town riding o n a pony,
Stuck a feather in his hat and called it macaroni.
Yankee Doodle keep it up, Yankee Doodle dandy!
Mind the music and the step and with the girls be handy.
Father and I went down to camp along with Captain Gooding.
There were all the men and boys as thick as hasty pudding.
Yankee Doodle keep it up, Yankee Koodle dandy!
Mind the music and the step and with the girls be handy.
And there was Captain Washington
Upon a slapping stallion.
Giving orders to his men I guess there were a million.
Yankee Doodle keep it up, Yankee Doodle dandy!
Mind the music and the step and with the girls be handy.
Yankee Doodle give a tune, it comes in mighty handy.
The enemy all runs away at Yankee Doodle dandy!
Yankee Doodle keep it up, Yankee Doodle dandy!
Mind the music and the step and with the girls be handy.

扬基•都达尔进城,骑着一匹小马。
他帽子上插着翎毛,被人叫做纨绔子弟[(麦卡洛尼)音译名}。
扬基•都达尔,战斗吧!
扬基•都达尔,公子哥!
听着音乐和着脚步同姑娘跳舞。
我和爸爸跟着古丁上尉来到军营,
见到人群熙熙攘攘,往来穿流不停。
扬基•都达尔,战斗吧!
扬基•都达尔,公子哥!
听着音乐和着脚步同姑娘跳舞。
看,上尉华盛顿骑在高大的骏马上,
向战士们发出命令,就走来了千军万马。
扬基•都达尔,战斗吧!
扬基•都达尔,公子哥!
听着音乐和着脚步同姑娘们跳舞。
扬基•都达尔吹着曲子准备大显身手,
敌人见了扬基都会吓得屁滚尿流。
扬基•都达尔,战斗吧!
扬基•都达尔,公子哥!
听着音乐和着脚步同姑娘们跳舞。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十九首 把我带回弗吉尼故乡

教学方法探讨:
先给孩子讲讲美国南北战争前的南方美国黑人的生活,正如最近上映的《被解救的姜戈》(DjangoUnchained)演的那样,知道了这种痛苦和忧愁就容易理解这首曲子了。
弗吉尼亚在哪里?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们自己使用网络或图书馆去寻找答案,下次上课做个2分钟的presentation,讲给家长和老师,小孩子可以由家长协助。这一点我是受到国外幼儿园的开放式教育模式的启发,可以充分调动孩子自我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演奏技巧:
1. 这首曲子已经算是一首小型的“音乐”了,用钢琴模拟出黑人唱歌的感觉,也就是通常说的“歌唱性”。
2.乐句:虽然还没有学习乐句,但可以让孩子接触这个概念,在我们唱歌的时候需要唱完一句喘口气,那么这首曲子里就刚好是每四小节就是一个乐句,需要双手抬起来“喘口气”。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弹出抒情的、舒缓、优美、痛苦与忧伤。

扩展知识:
关于弗吉尼亚的维基百科,挺全面的,可以带着孩子了解一下地理和历史
http://zh.wikipedia.org/wiki/維吉尼亞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二十首 摘棉花的老人

教学方法探讨:
同上一曲把我带回弗吉尼故乡。

演奏技巧:
1. 同上一首一样,这首曲子已经算是一首小型的“音乐”了,用钢琴模拟出黑人唱歌的感觉,也就是通常说的“歌唱性”。
2.乐句:虽然还没有学习乐句,但可以让孩子接触这个概念,在我们唱歌的时候需要唱完一句喘口气,那么这首曲子里一行是一个乐句,需要双手抬起来“喘口气”。
3. 连线:相同的音连在一起,第二个音不用弹,但要弹足拍子。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同样弹出抒情的、舒缓、优美、痛苦与忧伤。

扩展知识:
可以平时给孩子听一些黑人灵歌。很有名的一首先写上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二十一首 “自新大陆”交响曲

教学方法探讨:
德沃夏克的代表作,第九交响曲,一定找原曲给孩子先听上个把礼拜,磨磨耳朵找找感觉。另外这个旋律被改编成了歌曲“念故乡”。

演奏技巧:
1. 乐曲只有右手弹奏,是对之前的复习。主要要弹出“歌唱性”。
2. 乐句:这首曲子里一行是一个乐句,需要抬手“喘口气”。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同样弹出抒情的、舒缓、优美、略带忧愁的感觉。

扩展知识:
安东尼•德沃夏克 (Antonin Dvorak,1841-1904),捷克作曲家(捷克真是一个出艺术家的好地方,我最爱的布拉格2007年我在那里,整个城市带给人的那种宁静和美好,至今还没有第二个城市可以替代),生于一个小旅馆主和肉商的家庭,十六岁时进布拉格风琴学校学习,后入布拉格临时剧院(后改建为国家剧院)乐队拉中提琴,并正式开始创作。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德沃夏克则应邀赴美。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二十二首 吹号

教学方法探讨:
引导孩子回想起升旗仪式军人整齐的步伐前进的场景。

演奏技巧:
1. 节奏性要强,模仿行军的步伐。
2. 每个音要弹得有力而透亮,雄壮。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整齐、有力、雄壮。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二十三首 划呀划

教学方法探讨:
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

演奏技巧:
歌唱性。

常见错误:
1.倒数6-8小节的相同的音重复弹,容易绷紧手腕,先慢动作在两个音之间提手腕来放松,然后再加速,千万不能手腕绷紧的演奏三个相同的音。

音乐处理:
优美的,荡漾的,欢乐的。

扩展知识:
歌词:
Row, row, row your boat
Gently down the stream
Merrily, merrily, merrily, merrily
Life is but a dream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二十四首 没有人知道我的痛苦

教学方法探讨:
黑人灵歌终于来了,继弗吉尼故乡那两首铺垫之后,迎来了黑人灵歌,给孩子听听感觉,讲讲故事开始弹喽。

演奏技巧:
1. 歌唱性:这点太重要了。
2. 第八小节的3-4指双音是个难点,两个音力量要均匀,不可一轻一重或只有一个音出声。先单练一根手指的音,再合起来练。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优美的,舒缓的,忧愁的,最后的结尾是一声叹息。

扩展知识:
灵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它也是黑人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根基可以追溯到非洲几个世纪的文化;它是非洲奴隶后裔保存先辈传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这些充满激情的旋律来自奴隶生活的悲惨不幸和对自由生活的美好憧憬,是他们内心最真挚情感的宣泄。灵歌的重要意义还体现在它持久的影响力。不断发展的灵歌最终在白人和黑人宗教集会的文化融合中形成了兼具宗教性、世俗性、艺术欣赏性、大众流行性的福音音乐。从严格意义上讲,福音虽然不是灵歌,但它却继承了类似灵歌的世代相传的非洲习惯,群体在教堂演唱并集体舞蹈、击掌并且喊出一种节奏型,在结束处反复演唱同一句歌词。灵歌、福音主要是在美国非洲裔的人种中形成和发展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宗教音乐,是一种独特的美国音乐文化现象,它把历史、人类文化和宗教信仰融为一体。当你聆听时,随着它的节奏顿足,你似乎被带到几个世纪前的非洲大陆,当随着音乐旋转,拍手歌唱,你仿佛又置身于21世纪的音乐文化中。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二十五首 在人力车里

教学方法探讨:
NA

演奏技巧:
1. 新的音fa:在低音谱号第二根线上,用左手5指弹,是双手最弱的手指,要多训练它力度,独立抬指用正确的触键方法演奏。

常见错误:
不可用5指的外侧面触键,而是指尖。

音乐处理:
轻快活泼有趣的。

扩展知识:
民国时期的电视剧里很多人力车的镜头,可以给孩子介绍一下,看一看。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二十六首 弹班卓琴的人

教学方法探讨:
NA

演奏技巧:
新的音fa:在低音谱号第二根线上,用左手5指弹,是双手最弱的手指,要多训练它力度,独立抬指用正确的触键方法演奏。

常见错误:
不可用5指的外侧面触键,而是指尖。

音乐处理:
轻快活泼有趣的。

扩展知识:
班卓琴(Banjo)上部的形状像吉他,下部的形状像铃鼓,有四根弦或者五根弦,用手指或拨子弹奏。历史相传,班卓琴起源于西非,在17世纪奴隶买卖盛行的时代,黑奴把它引进新大陆。后来,班卓琴从南方的种植园渐渐传至美国北方各州,在拓殖者中流行起来。如同充满传奇色彩的美国黑人音乐文化,班卓琴本身的故事早已融入到美国的音乐文化传统中。班卓琴很早就被那些欧洲殖民者与非洲黑奴所弹奏了。5弦班卓琴简直成了美国移民音乐文化的代言。

小汤普森第一册

第二十七首 公主圆舞曲

教学方法探讨:
还是要带孩子看看圆舞曲的舞蹈和音乐作为铺垫。
关于小汤最后一页的“荣誉证书”,在我小时候学琴时,每次学完一本汤普森都期待着老师给我“颁发证书”,可是希望一次次破灭了,在大人眼里只不过是换一本乐谱而已,可是在小孩眼里还是有分量的,在完成最后一首作业的时候,老师可以稍微正式的给学生颁发这个证书以示鼓励。

演奏技巧:
1. 左手弹出的第一个人是根音,也是旋律,三拍子中的第一拍,要强调的演奏出来。
2. 弹出舞蹈的“滚动”“旋转”的感觉。

常见错误:
注意右手4-5指的触键。

音乐处理:
优美的,滚动的,自信的。

扩展知识:
华尔兹(Waltz),又称圆舞,一种自娱舞蹈形式。华尔兹是舞厅舞中最早的、也是生命力非常强的自娱舞形式,亦称圆舞。“华尔兹”一词最初来自古德文Walzer,意思是“滚动”、“旋转”或“滑动”。

其实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抬手臂和抬手指要分开练习。举个例子来说,我教琴的小孩很少有手型不好的,而手型不好却是另外一个老师头疼的问题,后来我听了她的课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了,因为她教出来的手型是做出来的,就是摆动作摆出来的好手型,所以一旦弹奏起来问题就多了,而我的方法是正确的触键(发力),你发力的方式正确的,自然手型就是好的,因为只有那个好的手型才能保证你的演奏没有障碍。我想你遇到的问题应该是触键(发力)的方法不当导致的。
进度的问题每个人不一样,不用过多关注这些,有人快有人慢是正常的,只要自己尽力了就可以。
手腕放松是从第一天学琴就开始做的事,你可以试着我说的每弹一个音就提一下小臂带动手提起来,手腕就像一根线一样连接手臂和手,一点力量都不要有,体会这种完全放松。这个动作熟练之后再练习连奏,成人练琴就是缺少童子功的耐心,不要心急,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确实是要几年的功夫才能完全熟练掌握这种用力和放松的过程。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一首 在学校的日子

教学方法探讨:
这首曲子是复习第一册所学,老师引导学生复印一遍上册知识点后,以愉快的心情开始“二年级”的课程,建议孩子弾熟后老师跟学生合奏。
第一册知识点:
1. 区分全音符,附点二分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时值。
2. 区分各种休止符分别休止几拍,可以跟对应相同时值的音符配对。
3. 高低音谱号。
4. 各种拍子的意义:例如四四拍是指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四拍。
5.从低音谱号上的fa到高音谱号so,复习五线谱。老师可以做个有趣的五线谱教具来跟学生玩互动游戏,也可以建议家长回去用教具帮助孩子记忆这些音符音高。

演奏技巧:
1.每一行是一个乐句,可以提前(乐句在后面会有针对的学习)渗透给孩子一些乐句的概念,举例如唱歌,第一句(行)唱完,喘口气(抬手,手完全离开琴键),再唱第二句(行),结束。
2. 注意左右手用到4、5指的小节要慢练,务必让4、5指弹奏出来的音符时值足,力度跟其他手指比均匀。
3. 再次强调,数拍子,而且要大声的数出来,优点已经在上文讲过,不再赘述。

常见错误:
左右手4-5指由于天生较弱,非常容易弹奏的力度和节奏不均匀,再次强调慢练!

音乐处理:
快乐的,略带抒情的。抒情部分要做的比较突出的是3-4小节和5-6小节,5-6小节要比3-4小节情绪更高涨一些,是全曲的高潮,第二行同理。抒情部分用连奏的方法,有了第一册抬手臂演奏的练习积累,现在可以适当让学生尝试连奏,连贯的抬手指演奏而不是抬手臂。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二首 捉人游戏

教学方法探讨:
NA

演奏技巧:
1. 八分音符:可以让孩子理解成“半个”苹果,“半个”蛋糕,两个八分音符组成一个四分音符,即“一个”苹果和蛋糕。
2.八分音符的数拍:有了第一册大声数拍的基础,数八分音符相对比较容易,可以用数两下1两下2的方法来表示第一拍的两个八分音符。这时候建议就暂时不唱音符了,只唱数字。
3. 这首曲子又是一行一个乐句。

常见错误:
1.八分音符数的和弹奏的不均匀,两个1一个快一个慢,变成长短长短(像瘸腿的人走路一样)的节奏。可以用1234来暂时代替1122的方法来纠正。
2.慢练:小孩子心急,赶火车一样弹琴的比比皆是,一定要引导孩子慢练,慢练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方法,只有会慢弹的人才能真正快起来,真正能快速演奏的人是可以用任何速度演奏的,而只会赶火车的人是永远快不起来,而且也慢不下来的。

音乐处理:
音乐的感觉标题已经告诉我们了,活泼有趣的。八分音符的小节连奏,有一种连续的跑动的感觉,四分音符可以弹成断奏体现乐曲的活泼感。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三首 穿过森林

教学方法探讨:
NA

演奏技巧:
1.八分音符在3/4拍中的应用:可以按照112233来数拍,如果出现演奏不均匀的情况,可以按照123456来数拍,每个数字对应一个八分音符。
2. 乐曲从第三拍开始:
-三拍子的节奏里通常是强-弱-弱;二拍子通常是强-弱;四拍子通常是强-弱-次强-弱。从第三拍开始是从弱拍开始,这个弱拍更像是一个装饰音或一个引导音,而旋律是在下一个小节的第一拍出现。
-第一小节虽然只有一拍,但全曲的小节一定是完整的,那么在乐曲结尾的小节一定会跟第一小节凑成一个完整的小节,那么该曲的结尾小节就是2拍。

常见错误:
1. 数拍子:从第三拍开始数拍子如何数?就从33开始数,刚好数完到下一小节开始数112233。
2. 从第三拍开始,很容易把这个弱拍弹的很重,记住这个弱拍要尽量弹轻巧一点。

音乐处理:
一首儿童民谣,要演奏的轻松愉快,富有童趣。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四首 吹长号的人

教学方法探讨: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给孩子看看真正的长号,还有管弦乐队里面的管乐器家族,让孩子听一听各种管乐器的声音。

演奏技巧:
1.如何弹奏双音:如果一下子弹奏双音感觉吃力,可以单个手指练习,把触键力度练习自如之后,再两个手指合奏,合奏的时候慢练,让自己有充分的时间感受两个手指同时触键并且力量均匀,同时放松。
2.左手:虽然是简单的重复,但却容易因为第一拍的两个八分音符导致手腕僵硬,同样要慢练,或者借助于抬前臂通过手腕带动手抬起的动作来体会手腕的放松。

常见错误:
已包含在演奏技巧中。

音乐处理:
这首曲子与其叫吹长号的人,不如叫练习长号的人。左手从头到尾一直在重复同样的音,让人感觉是在练习乐器;右手单音和双音的变化也有练习乐器的感觉。虽然是略显单调的重复(乐曲图片上的小狗已经对这种重复生厌了)但是要演奏出长号声音的饱满,充沛,每个音要弹的结实。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五首 噢,苏珊娜

教学方法探讨:
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谣,作者福斯特,可以给孩子们讲美国淘金的故事,也可以讲作者的生平。等孩子们练好这首曲子,老师可以跟孩子一起唱这首英文民谣。

演奏技巧:
1.B和D音可以以加线的形式写在高音或低音谱号上。教学生认识五线谱音符的规律,即半个格一个音,熟悉从do唱到si,si唱回do,这样即可数出高低音谱号的所有音符,一旦数出来一个音符就把它记住,下次就不用再数了。建议配合教具帮助孩子记忆五线谱上的新音符。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配合歌词理解音乐。整曲轻快活泼,带着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

扩展知识:
歌词:
I come from Alabama with my banjo on my knee
I"m going to Louisiana, my true love for to see
It rained all night the day I left
The weather it was dry
The sun so hot, I froze to death
Susanna don't you cry
Oh, Susanna,
Oh don"t you cry for me
For I come from Alabama
With my banjo on my knee
I had a dream the other night when everything was still
I thought I saw Susanna a-coming down the hill
The buckwheat cake was in her mouth
The tear was in her eye
Says I, I"m coming from the south
Susanna, don"t you cry
Oh, Susanna,
Oh don‘t you cry for me
For I come from Alabama
With my banjo on my knee
我来自阿拉巴马,带上心爱的五弦琴;
要赶到路易斯安那,为了寻找我爱人。
晚上起程大雨下不停,但是天气还干燥,
烈日当空,我心却冰冷,苏珊娜,别哭泣。
哦,苏珊娜,你别为我哭泣。
我来自阿拉巴马,带上心爱的五弦琴。
昨晚上夜深人已静,我沉睡入梦境,
在梦中见苏珊娜漫步下山来相迎。
她嘴里吃着荞麦饼,但两眼泪晶莹,
我离开故乡来找你,苏珊娜,别哭泣。
哦,苏珊娜,你别为我哭泣,
我来自阿拉巴马,带上心爱的五弦琴。
我马上要去新奥尔良到四处去寻访,
当我找到苏珊娜,我愿跪倒在她身旁。
倘若不幸我要失望只有把命丧,
黄土长埋我也心甘愿,苏珊娜,别哭泣。
哦,苏珊娜,你别为我哭泣,
我来自阿拉巴马,带上心爱的五弦琴。

作者简介:史蒂芬•柯林斯•福斯特
美国作曲家。生于美国北方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父亲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喜欢音乐,业余拉小提琴。他是第五个儿子,大家都疼爱地叫他“小史蒂芬”。他爱好音乐,6岁时,在帽子上插根羽毛,打着鼓,吹着《莹之光》(即《友谊地久天长》)的口哨,模仿军乐队队员在路上走。7岁时,母亲带他到乐器店,他随手拿起一支银笛,稍微摆弄一会儿,便吹起了《哥伦比亚之歌》,而且吹得很出色,使在场的人都大为惊奇。他没有跟任何人学过音乐,只不过他唱过或吟诵过许多诗歌。他不知从哪借来一本音乐书,每天爱不释手地用心读。十四岁,他考入中学,他越来越喜爱音乐,经常与好朋友一起重唱或重奏。并为四支长笛写过一首圆舞曲,大家一同演奏。1841年,他考入大学,开始作曲,1842年,他16岁时出版了歌曲《爱人啊,请打开格窗》。后在匹兹堡的棉花仓库担任工作,接触了黑人演唱的歌曲,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一生他写了近200多首美丽动人的歌曲,其中有160余首已出版,而且几乎全是自己创作歌词。如:《哦,苏珊娜》(OhSusanna)、《尼德叔叔》、《故乡的亲人》(Old Folks at Home)、《我的肯德基故乡》、《金发的珍妮》(Jeaniewith the Light Brown Hair)、《美丽的梦中人》、《老黑奴》(Old BlackJoe)等。1864年1月13日病逝于纽约,年仅37岁。
《哦,苏珊娜!》是福斯特最早写的一首歌,像福斯特的许多歌曲一样,这首歌也是写化装黑人乐队表演的。一夜之间,这首歌就引起轰动——成了立即流行的“民歌”,也是淘金热时期涌向西部的开发者们最喜爱的一支歌。
尽管福斯特的许多歌很快就流行了,但他不懂生意,常被歌曲出版商占了便宜。《哦,苏珊娜!》一个音乐出版商仅用一百美元就得到了版权。由于贫困和酗酒,他三十七岁便去世了。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六首 十个小印第安人

教学方法探讨:
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等孩子弾熟了,可以老师唱,让小小钢琴家们给老师做钢琴伴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孩子学英语,儿童语言的敏感期是在0-6岁,此阶段学习英语就跟学习母语一样容易(这个方法在我的小孩身上深有体会),反而过了这段敏感期,英语学习的效率大大的降低。钢琴是西方来的,自然乐曲中有很多英语,通过学习音乐渗透一些英语,既可以学英语,又可以让孩子理解音乐(通过音译出来的汉字去理解英文背后的东西很难,比如扬基歌),或是长大了回想起来才能理解,能学到很多英语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演奏技巧:
1.右手每行第一小节和左手第三小节都有用同一个手指弹奏相同的音,很容易手腕紧张,像鸡啄米一样去弹琴,为了避免手腕僵硬,放慢速度,每弹一个音提起手腕(放松)的练习,逐渐熟练后再提速,速度要保证手腕不紧绷和僵硬。
2.数拍子:音符比较多而且刚开始弹这首曲子,我不太建议唱音,按11223344去数拍,等节奏掌握了可以再去唱音,甚至弹唱这首儿歌。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整曲轻快活泼,带着一种童趣。

扩展知识:
歌词如下,相比之下还是原汁原味英文版好听:
【英文歌词】
Ten little Indian boys
One (一) little, two (二) little, three (三) little Indians(印第安人),
four (四) little, five (五) little, six (六) little Indians,
seven (七) little, eight (八) little, nine (九) little Indians,
ten (十) little Indian boys (男孩).
Ten little, nine little, eight little Indians,
seven little, six little, five little Indians,
four little, three little, two little Indians,
one little Indian boy.
One little, two little, three little fingers (手指),
four little, five little, six little fingers,
seven little, eight little, nine little fingers,
ten fingers on your hands (手).
Ten little, nine little, eight little fingers,
seven little, six little, five little fingers,
four little, three little, two little fingers,
one finger on your hand.
【中文歌词】
十个小印第安人
一个小,两个小,三个小印第安人,
四个小,五个小,六个小印第安人,
七个小,八个小,九个小印第安人,
十个小印第安男孩子。
十个小,九个小,八个小印第安人,
七个小,六个小,五个小印第安人,
四个小,三个小,两个小印第安人,
一个小印第安男孩子。
一个小,两个小,三个小手指,
四个小,五个小,六个小手指,
七个小,八个小,九个小手指,
你只手的十个手指。
十个小,九个小,八个小手指,
七个小,六个小,五个小手指,
四个小,三个小,两个小手指,
你手上的一个手指。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七首 钟声响了

教学方法探讨:
国外比较多教堂,固定时间就会有悠远的钟声想起,我去过的布拉格、米兰、佛罗伦萨,走几步就是教堂,教堂还经常举行小型音乐会,音乐的氛围很浓,生活在那样的城市里,被浓厚的历史底蕴滋养,对整个人的气质都是一种提升。

演奏技巧:
1.升记号#(sharp):规律就是所有音符的升记号都是紧挨它的右边的琴键,之所以我没有说紧邻的右边的黑键,是因为升mi是白琴键fa,升si是白琴键do。这两个是特例。老师讲完之后,可以给孩子做个小小的测验,随机说一些音让孩子找它的升记号,先说些简单的,慢慢变难。
2.连奏:因为要模仿悠扬的钟声,建议连奏。手腕不用提起来,但手指要高抬,用我之前说过的三步的方法去触键,高抬不是目的,而是为了锻炼手指的独立性。
3.虽然是连奏,但仅限于单手连奏,换手的时候相当于唱歌的气孔,需要喘口气,即提手腕抬手。尤其从第二行开始,乐曲在模拟几个大钟此起彼伏的响声,换手的时候尤其要抬手。
4. 速度不能快,要弹出来钟声的悠扬和深厚,是需要触键有力度,把每个音弹结实。
5. 最后两小节,re弹四拍,数拍是12341,然后抬手。
6.关于每首乐曲弹奏结束,我会要求孩子们优美的提起双手手腕(小臂带动手腕提起手),然后轻轻的放在双腿上。一来养成良好的习惯,否则很多孩子喜欢弹完琴把手趴在琴上,算是一种良好的素质吧(让我想起来我曾经把钢琴的踏板踩得咯吱咯吱响,可能是新琴吧,反正琴的踏板不太好,这个声音干扰了乐曲的演奏,老师批评我注意“素质”,我表示很委屈),二来也是告诉你的观众你的演奏结束了。

常见错误:
很多错误其实是没有做到老师的要求,之所以学钢琴需要老师现场指导而不是看书就能学会的就在于此,初级阶段,老师是不断的发现这些没达到要求导致的各种错误,然后及时的纠正,有时候已经达标的东西,由于一段时间不练又出来新毛病,所以老师就不断地碎碎念。

音乐处理:
第一行,悠扬的钟声从远处传来,第二行,很多钟的钟声此起彼伏,第三行,钟声渐渐停止变弱。

扩展知识:
学钢琴学音乐不是一个单一的事情,虽然现在很多琴行确实把它作为一个单一的技术来学。我觉得学钢琴学音乐更应该结合生活,延伸到音乐后面的一些故事、历史。对于孩子,家长更多让他们去接触生活,体验生活,他们才能对所演奏的音乐有感悟。比如音乐中描述的那些场景,甚至中高级阶段作曲家在音乐中表达的复杂情绪,都是需要人有所经历才能体会到才能通过音乐表达出来的。就像写作文,老师给孩子一堆描述下雪的词汇让孩子在作文里堆砌,不如带孩子去体验一场大雪,然后让孩子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现在的孩子功课很繁重,太缺少对生活的体验,这也是为什么不论我怎么样跟孩子讲一些场景,孩子仍然很困难在乐曲中表现出来那种感觉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大原因当然是技术水平还不够)。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八首 日出

教学方法探讨:
NA

演奏技巧:
1.降记号#(flat):规律就是所有音符的降记号都是紧挨它的左边的琴键,之所以我没有说紧邻的右边的黑键,是因为降do是白琴键si,降fa是白琴键mi。这两个是特例。老师讲完之后,可以给孩子做个小小的测验,随机说一些音让孩子找它的升降记号(同时复习上一曲的升记号),先说些简单的,慢慢变难。
2. 升降记号永远都是写在音符的左边。有时候乐谱比较紧凑的时候容易混淆,记住在左边就好了。
3.双手同时弹奏:之前也有接触但都是非常简单的四分音符一起合奏,这首曲子里碰到的是左右手拍子不同的合奏,如何数拍是孩子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左右手同时弹奏的主线是拍子,数11拍的时候,看好左右手分别弹什么音,然后数22拍,弹下左右手该弹的音,如此类推。比如倒数第三小节,11拍右手是两个八分音符,左手是降si,然后看22拍,右手是fare,左手保持降si不用弹,33-44拍右手是do,左手是la,数好拍子,在恰当的时候弹下该弹的音即可。

常见错误:
经常犯错的就是双手同时弹的时候拍子乱了,用上面的方法慢慢练,找到方法多加练习即可。

音乐处理:
第一行,是一个相对单调的旋律,太阳出来了,第二行,伴随着双手同时弹奏出来的和声,给乐曲带来了张力,与第一行相比,让人感到太阳发出了光辉。整曲轻快活泼,充满童趣。

扩展知识:
带孩子看日出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光芒,圆圆的一轮红日,随着太阳越升越高,逐渐放射出光辉。曾经接触过一个英国在家上学的妈妈,她推荐我给孩子买个操作简易的相机给孩子,孩子可以把所见拍下来,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世界。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九首 芭蕾舞演员

教学方法探讨:
钢琴使用五线谱,一直是用的固定调,所以一般对调号的概念比较淡薄。很多钢琴老师是不太跟孩子讲乐理的,一般上课就是针对教材里的乐曲。我自己的体会是直到我接触了即兴伴奏,才发现首调的概念是多么“实用”。我给很多声乐或其它器乐做过伴奏,五线谱转调太困难了。所以我在收学生之初喜欢问孩子或者家长学琴的目的是什么?比如有些成人学琴就是想自娱自乐,那我就建议在掌握了基本的钢琴演奏技巧之后转向即兴伴奏的学习,这样不至于学了很多年还只能照着乐谱弹琴,耽误人家的时间和金钱。对于小孩来说,最好都是扎扎实实学习不像成人学琴那样“投机取巧”,但我也喜欢给他们铺垫一下调号的概念,对他们在以后接触到伴奏或者创作时有帮助。

演奏技巧:
1. F大调(Fmajor):特点是降si,原因是F大调是以F音作“do”,所以弹到”fa”的时候是降“si”。可以让孩子听一听,C大调的do、re、mi…对比F大调的do、re、mi…
2. 降si出现在谱号上,意味着所有的si都要降,在弹奏过程中是很容易忘记的。
3.指法:之前一直没有强调过指法。指法就是标记在音符上的数字,初学者应该严格按照乐谱要求的指法演奏,好的指法对乐曲的表达是至关重要的,直到把这些好的经验灵活掌握之后,才可以自己编排指法。

常见错误:
1.忘记降si:这个是人人都会犯的错误,在弹奏之前先记住要降si,然后看一下键盘上降si的那个音,告诉自己不要弹si这个白琴键,这个是有点笨的方法,另外就是根据旋律用耳朵来判断,F大调一旦不降si,旋律就变的不好听了(因为变调了)。
2.弹黑琴键的时候,手指第一关节没有立起来,就是第一关节塌了,几乎用手指肚来触键了。即便是黑键也要用指尖演奏,第一关节塌下去手指就没有力量了,我们都知道垂直的力量是最大的。之所以很多人喜欢用手指肚去弹黑键是因为接触面积大,不容易弹不准。想弹的准并且触键做到位还是需要慢练多练。

音乐处理:
前两行芭蕾舞演员像是在边旋转边舞蹈,非常优美,第三行前四小节摆出了一个难度较高又很美的一段动作,第三行最后三小节完美的结束整个演出。全曲优雅而从容。

扩展知识:
芭蕾,欧洲古典舞蹈,由法语ballet音译而来。芭蕾舞孕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后半叶开始在法国发展流行并逐渐职业化,在不断革新中风靡世界。芭蕾舞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故又称脚尖舞。其代表作品有《天鹅湖》、《仙女》、《胡桃夹子》等。
在这里多说一句,男子版天鹅湖真的是大赞,Adam Cooper的舞蹈真是帅呆了,强烈推荐。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十首 三只瞎老鼠

教学方法探讨:
NA

演奏技巧:
1. G大调(Gmajor):特点是升fa,原因是G大调是以G音作“do”,所以弹到”si”的时候是升“fa”。可以让孩子听一听,C大调的do、re、mi…对比G大调的do、re、mi…
2. 升fa出现在谱号上,意味着所有的fa都要升,在弹奏过程中是很容易忘记并且跟上一曲的降si弄混淆的。
3. 数拍子很重要,尤其对那些上一小节第三拍作为下一小节旋律的引子的那几个小节。
4.手的位置:第二册开始手的位置已经不会固定不变了,会根据乐曲的需要换手的位置,需要在换位置之前心里上提前做好准备,才不至于换位置的时候耽误拍子导致拍子不准。

常见错误:
1.手换位置的时候耽误了时间,导致拍子不准。比如第三行开始的那个音是第三拍,因为换了行又换了手的位置常常会多空出一拍。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弹第一二拍的时候(si音是连续持续5拍子的音有足够的时间用来看准下一个手指的位置)做好准备,弹满拍子之后马上把手跳到新的位置弹奏re。
2. 第二行按照书上的指法弹,虽然这样弹奏左右手比较“挤”。

音乐处理:
全曲活泼有趣。第一行溜出来一只老鼠,第二行伴随着和弦的出现,意味着溜出来第二只第三只老鼠,后三行重复了3遍相同的旋律,描绘瞎老鼠看不见东西晕头转向的场景,最后四小节瞎老鼠走掉了结束。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十一首 会跳舞的袋鼠

教学方法探讨:
学生单手演奏,是老师跟学生联弹的曲目,主要是熟悉新的音符。给学生讲讲有趣的袋鼠kangaroo一定会增加孩子们弹奏这种曲目的兴趣。

演奏技巧:
1. 熟记新的音符:大声唱出音符,老师帮助孩子熟记新的音符。

常见错误:
定期的啰嗦一句,触键方法非常重要,一旦学生没有做到就马上指出改正,长期这样的触键练习才能弹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颗粒性来。

音乐处理:
旋律在学生的演奏里,老师的演奏是表现袋鼠的跳跃。轻快活泼的小曲子。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十二首 跟着队长

教学方法探讨:
复习上一首学到的新的音符。

演奏技巧:
1. 难点在于左右手衔接部分,在单手弹奏的时候,另一只手一定做好准备,提前把要弹的第一个音的位置看好。

常见错误:
1. 由于左右手衔接部分要双手同时弹,凭空的在小节之间增加了一拍用来做准备:需要大声数拍子慢练把这个多出来的空拍去掉。
2.每只手的最后一个音(比如第二小节右手第一拍),因为注意力在这时候都跑到衔接的另一只手上了,所以仅仅一拍的音学生往往忘记抬起来,弹成了全音符。要提醒学生记得双手弹完第一拍之后双手同时抬起来就可以避免这个错误了。

音乐处理:
左右手的衔接部分给人一个跟着一个的感觉,配合图片,让人感到颇有一点小心翼翼的味道,直到乐曲结束完成这个高难度动作。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十三首 轻轻划

教学方法探讨:
可以考考孩子这首曲子是什么调的?F大调,用了固定调的原因,是do la la si so so开头,实际上是so mi mi fare re。等孩子弾熟了,可以让孩子试试换到学过的G大调上弹奏。
又是一首儿歌,音乐是可以跟英文一起学的,孩子弾熟后可以弹唱这首英文儿歌,歌词见下面。

演奏技巧:
1. 注意全曲都要降si,孩子一定会有忘记降si的地方。
2. 注意双手配合,通过数拍子把双手配合做好。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贴一段网上的内容:前奏过后,跟着来的有音乐的主歌(Verse)、副歌(Chorus),音乐过门 及结尾(Intrumental andEnding)。主歌可以说是内容,是每首音乐的主干。而音乐的结构是有一特定型式的,此结构型式在乐理上称之为Form。一般的歌曲 大多作AA'BA' Form。A代表主歌,而B段是副歌。亦即是说,通常一首歌的构造就是由前奏,两段主歌,一段副歌,过门音乐,再来一次的副歌和主歌,以及结尾音乐顺序地连接而成的。
短短的三行乐曲里也是AABA结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主旋律弹了两次,so so so so so la si, la la la lala si do部分就是副歌了。参照下面的歌词理解,全曲是轻松欢快的。

扩展知识:
歌词 Lightly Row! Lightly Row!
Over glassy waves we go!
Smoothly glide! Smoothly glide!
On the silent tide.
Let the winds and waters
be mingled with our childish glee
Sing and float! Sing and float!
In our little boat!
Far away! Far away!
Echo in the rock at play
Calleth not. Calleth not.
To this lonely spot.
Only with the seabirds note
shall our happy music float.
Lightly Row! Lightly Row!
In our little boat!
轻轻地划船,轻轻地划船
小船在玻璃般的水面上
平稳地前行,平稳地前行
在平静的波浪中
让风和水
与我们的童真一起
边走边唱,边走边唱
在我们的小船上

我觉得教学不拘一格,能讲出道理并且合理即可,可能是我不是音教系毕业的吧,所以喜欢走自由路线。还有一个要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特点教。
有了上面这个原则,普遍来讲,我结合自己的体会认为先学断奏比较好。钢琴讲究触键的技巧,按照我第一节课总结的三步触键动作来说,如果连奏很难让手腕放松,因为连奏几乎是单纯手指抬高完成一系列触键动作的。而断奏的话抬起手的过程就能帮助手臂和手腕手指完全放松。等断奏的练习足够熟练,也就是习惯于手腕放松,紧张起来反倒“难受”的时候,再去连奏就可以避免手腕紧张的问题了。欢迎讨论!
你有没有相关的国内外资料推荐啊?我也来学习一下。

谢谢你的认可,给了我很大鼓励。其实我到这里发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社会上的琴行太浮躁了,我这样教学方法属于花大力气打地基后面可以快速盖房子,但是往往家长在短期内看不到效果就会放弃。我又不想糊弄孩子,所以来这里宣传一下我的理念,希望得到更多的人的认可。也希望家长不要心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任,如果认同我的理念,可以参考我写的这个教案在自己孩子学琴过程中作为补充。
你刚好说出了我的想法,我确实想结合录音一起的。不过录音的话现在没有那么好的条件,我家里环境太嘈杂了,小孩比较闹,而且花的时间又多,不弹到我自己满意我也不敢到网上发,高手太多啦。我打算先写了文字,一旦有了大块时间就录音。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十四首 健身操

教学方法探讨:
NA

演奏技巧:
1.左右手弹奏的音符完全一致,同一个手指弹奏相同的音多次的时候注意手腕的放松,不要手腕僵直。这首曲子相对简单,数拍子也很容易。

常见错误:
避免同一手指在多次弹奏的时候手腕僵直,可以通过提手来感觉手腕放松。

音乐处理:
双手其实是在模拟多个小精灵一起做操,做操动作一致,用左右手弹奏相同的音来表现的。乐曲要弹的富有生气活力。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十五首 小夜曲

教学方法探讨:
NA

演奏技巧:
1. 主要学习新的音符,老师帮助学生熟记音符的位置,单手演奏(右手轻轻放在腿上),节奏也没有什么难的。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用低音来描画夜的安静,参考扩展知识部分小夜曲的介绍,配合图片,简单的几个低音弹奏的尽量带有歌唱性,直接说歌唱性小孩没法理解,可以说成悠扬吧。整曲安静而悠扬。

扩展知识:
小夜曲(serenade)一种音乐体裁,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对着情人的窗口歌唱,倾诉爱情,旋律优美、委婉、缠绵,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中外著名歌曲”中登载的舒柏特、托西尼作曲的小夜曲,都在世界上流传甚广。提前可以给孩子找几首舒伯特的小夜曲,经常被用作背景音乐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十六首 风笛手来了

教学方法探讨:
为了给孩子增加趣味性,给孩子看看苏格兰(男)人穿着花格子裙子演奏风笛的视频,听听风笛嘹亮刺耳的音响。我曾经在威斯敏斯特桥上亲身体会过正宗的风笛演奏,站在演奏者旁边,音量真不是一般的大,正如书上配的那副图片里捂耳朵的小精灵,精确的描绘出站在风笛手旁边的感觉(太佩服给小汤普森配图的人了,每一副图片都能那么精确的描画出乐曲的场景,应该是为了帮助小孩子更容易理解曲目的)。
这首曲子只是提取的巴赫作品的一段旋律,将来在巴赫的作品中还是要弹的。

演奏技巧:
1. 左手的和弦一定要两个手指同时落下,不要有先后。和弦要弹透弹结实。
2. 右手注意数拍。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风笛声音很宏亮,左手的和弦就是为了体现这种宏亮的,所以要弹的结实整齐。整曲要弹的宏亮有气势。

扩展知识:
风笛(Bagpipes)是乐器的一种,属使用簧片的气鸣乐器。风笛在结构上一般包括吹气管(Airsupply),风袋(Bag),音管(Chanter)和单音管(Drone)。风笛的风袋是用猪、牛、羊等动物之皮或者其他材料制作成的类似于气囊的紧闭装置。吹奏者对风袋提供空气的方式是对着吹管吹气,风袋起到存储气体的作用,这样吹奏者呼吸时亦可维持一段时间的音质。
风笛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据说起源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约公元1世纪流传到古罗马。罗马军队入侵大不列颠,风笛传入苏格兰。而公元14世纪起成为风行欧洲的民间乐器。18世纪风笛传到澳大利亚、加拿大,在苏格兰地区,风笛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常用于民间的婚丧风俗节日活动中。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推荐看电影《勇敢的心》(Braveheart)梅尔吉普森和苏菲玛索主演,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里面很多风琴的音乐,因为是讲苏格兰为自由而战的故事。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十七首 从前

教学方法探讨:
从讲故事引出这首小曲子。

演奏技巧:
1. 右手又是相同的音重复弹奏,注意手腕放松不要僵直。
2.还原记号消除了升降记号,写在某一个小节里面的还原记号(临时还原记号)有效的范围就是该小节,临时升降记号也仅仅在出现它的那一小节起作用,超出这个范围就无效了。所以这首曲子里的还原记号本来是不需要写出来的,因为还原记号所在的小节根本没有升降记号,这里出现它是为了提醒孩子上一小节的升fa不必再弹升fa。
3. 最难的一小节就是第七小节,双手都有黑键,需要慢下来弾熟了再继续往下弹。
4.双手练琴的方法:小汤普森比较简单,有些小聪明的孩子一般拿到新曲子直接就双手弹奏了,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还有些困难。我建议是分手练习,单手能够熟练弹奏了再双手慢慢的数拍合奏。对本曲第七小节很有效果。

常见错误:
再啰嗦一遍,单手重复弹相同的音符很容易手腕僵直,要手腕放松,慢练。

音乐处理:
右手是主旋律,相同的音出现就如同讲故事娓娓道来一样,前八小节是第一乐句,讲述了一段情节,后八小节是第二乐句,故事稍作变化结束。整曲叙事部分要弹奏的平静,第八小节是故事的高潮,弹的激动一些,最后结束的两小节可以适当渐慢渐弱,给人消失的感觉。
很多音乐处理老师讲出来,学生除了快慢比较容易做到,强弱都是不太容易做出来,至于更高要求的那种歌唱性、激动、紧张等等的感觉孩子也是几乎做不到的,但是仍然告诉给孩子们就是让他们边弹边心里存有这种感觉和体验,等到时机成熟(双手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自然这种量变会引起质变。

扩展知识:
这个小曲子让我想起了叙事曲,贴一段关于叙事曲的介绍。
叙事曲(Ballade)一般指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独唱或独奏曲。叙事曲一词源出拉丁文ballare,意为跳舞,最初是一种舞蹈歌曲。14世纪以后,只歌不舞,在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各国成为独唱或复调叙事歌曲的通称。叙事曲和叙事歌曲一样具有叙事性,也就是说曲调富有语言表现力,好像讲故事一般侃侃而谈,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史诗、古老传说和文学作品。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十八首 祝愿星

教学方法探讨:
这是一首用来复习的曲目。

演奏技巧:
1. 混合了八分、四分、二分音符,注意数拍。
2. 八分音符弹奏的小音阶(即do re mi faso)要弹的均匀(拍子和力度),因为有4-5指比较弱的原因,这个小音阶经常弹的不均匀。
3. 连续八分音符部分注意左右手衔接,中间不要空拍。

常见错误:
1. 八分音符弹奏的小音阶要慢练来保证拍子和力度的均匀。
2.孩子很容易四分音符弹的快,到了八分音符速度放慢了,主要原因就是八分音符部分不熟练,把拍子大声数出来,如果想提高速度,需要把曲子里最难的部分提速才行。

音乐处理:
中间四小节仿佛星星的闪烁。全曲轻松活泼。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十九首 爬山

教学方法探讨:
老师在给孩子弹的时候营造一种氛围,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跨手演奏很棒。

演奏技巧:
1.左右跨过右手弹奏高音do,注意在跨手的时候要从容,优美地提起左手准确的弹奏高音do,弹足拍子后提起手放回左手下面要弹的位置。尽量带着舞蹈的美感,不要慌慌张张的。
2. 临时升降记号比较多,注意不要错音。
3.前八小节用了小三和弦,后八小节是大三和弦,这个让孩子自己听下两个和弦的区别,有个概念就好了。小三和弦是忧伤不明朗的,大三和弦是开阔明朗的。

常见错误:
1. 临时升降记号多,容易错音。
2. 左手跨过右手弹奏的do容易非常重或非常轻,要保证跟整个旋律的音量一致。

音乐处理:
前八小节用了小调,大概是描述爬山的辛苦吧,后八小节用了大调,有一种达到山顶的开朗。整个乐曲还是活泼有趣的。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二十首 五朔节花柱舞

教学方法探讨:
是一首复习的曲目,老师跟学生联弹。先给孩子讲讲五朔节的故事作为引子。

演奏技巧:
1. 主要是复习高音部分的音符,单手演奏,左手放在腿上。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带着舞蹈的优美演奏这两个乐句。

扩展知识:
五朔节(the Beltane festival)欧洲传统民间节日,是从一个意为“明亮的圣洁的火”它是欧洲春天里最古老据说,这个节日的名称的英国凯尔特词演变来的。节日的目的在于庆祝春天里百花盛开的景象。用以祭祀树神、谷物神、庆祝农业收获及春天的来临。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古代东方,后传至欧洲。每年5月1日举行。五朔节前夕,在英国、法国、瑞典的一些地区,人们通常会在家门前插上一根青树枝或栽一棵幼树,并用花冠、花束装饰起来。少女们手持树枝花环,挨家挨户去唱五朔节赞歌,祝福主人。在一些农村,每年5月1日凌晨,青年们便奏着音乐、唱着赞歌,结伴去树林砍树枝,待太阳出来后返回,将树枝插在门窗上。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二十一首 小波比

教学方法探讨:
一首儿歌,讲述了小波比丢失了她的羊,又不知道到哪里寻找(见书中插图)。故事作为引子。

演奏技巧:
1. 两个乐句,右手的位置在两个八度之间变换,在变换手的位置前一小节做好准备。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带着一点困惑和烦恼的旋律。

扩展知识:
原曲旋律跟乐谱略有不同。
Little Bo-Peep 牧羊女小波 歌词

Little Bo-Peep has lost her sheep,
And doesn't know where to find them.
But leave them alone, and they'll come home,
All wagging their tails behind them."

Little Bo-Peep fell fast asleep,
And dreamt she heard them bleating;
But when she awoke she found it a joke,
For still they were a-fleeting.

So up she took her little crook,
Determined for to find them,
Found them, indeed, but it made her heart bleed,
For they'd left their tails behind them!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二十二首 黄昏的歌

教学方法探讨:
和弦的概念,按书上的介绍讲给孩子之前,可以让孩子想象一个合唱团,一个人唱一个音,三个人同时唱出三个音就是三个音和弦的效果了。

演奏技巧:
1.和弦的弹奏:两个手指一定要同时落下,不要有先后发出两个音;两个手指的力度要均匀,尤其是和弦中使用到4-5指的时候;手腕容易僵硬,一定注意手腕的放松,可以通过提手的动作来让手腕放松。
2.一般来说,高音谱号上音高超过第三根线的符干朝下,低于第三根线的音符符干朝上。在这个曲目里,双手的音符全都写在高音谱号上,所以用符干的朝向来区分左右手。

常见错误:
注意弹奏和弦时的触键和放松。

音乐处理:
两个乐句,根据标题,和弦不可太过用力,轻柔的弹出来即可,但也不能让声音飘起来,琴键要按到底。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二十三首 溜冰者

教学方法探讨:
其实这是一首圆舞曲,弹琴前给孩子讲讲溜冰,我曾经特别喜欢溜冰,速滑和花样都尝试过,也摔到差点骨折在床上躺了一个月。当然这首圆舞曲肯定是讲的花样滑冰,给孩子看看关颖珊陈露她们的视频,增加一点感性认识。

演奏技巧:
1. 旋律全部在左手,左手要弹奏的连贯、优美,每个音弹的结实。
2. 右手和弦要弹的轻巧,手腕不要僵直。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左手的旋律要弹奏的具有歌唱性,连贯而优美,为了突出旋律,甚至左手的力度要大于右手。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二十四首 会跳舞的熊

教学方法探讨:
NA

演奏技巧:
1. 延长记号:像一只小眼睛上面挂着弯弯的眉毛,保持稍长的时间,一般是音符时值的一倍半,带来音乐上一个遐想的空间。
2. 旋律仍然在左手,右手充当伴奏,左手的旋律要弹的稍比右手重(音弹的结实)一些。
3. 注意临时升降记号,只在一小节内有效。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前八小节重复两遍舞蹈的旋律,要弹得优美。9-12四小节是曲子的高潮,跳舞的熊在做一个高难度动作,伴随着一个音乐空间(延长记号),最后四小节结束。全曲弹的优美顽皮有趣。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二十五首 “自新大陆”交响曲

教学方法探讨:
第一册里有同样的曲子,第二册中增加了和弦使曲子显得更加丰满,帮助孩子重温一下德沃夏克的《新大陆》交响曲。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告诉孩子简单的音程关系,问问2-4小节这种双手组成的和弦是几度的关系。

演奏技巧:
1. 低八度:弹这个音符下面一个八度的同样的音。这样写对演奏者来说比较容易识谱,也免得为了写出这个音符加线太多。
2. 左手的和弦要弹到底,作为伴奏,要弹得结实而浑厚,均匀,不可过重超过右手喧宾夺主。
3. 因为左手弹奏的和弦,右手却是单音比较单薄,而旋律在右手,右手弹的要稍微重一点。
4. 和弦的弹奏要多练习,不要让手紧张,放松放松放松。

常见错误:
和弦弹完了左手累的肌肉酸疼。没有正确做好触键练习,先单手指练习和弦,然后合起来,慢练、放松,再慢慢提速。

音乐处理:
表达一种思乡之情,深沉、缓慢地,最后一个低八度仿佛是一声叹息。

扩展知识:
这里想到一个很多家长的常见误区,家长常常会认为练了几个小时的琴孩子手会累。掌握了正确的触键方法去演奏和练琴,手是永远不会累的,一旦发现手累,也就是手或胳膊甚至肩膀和腰的肌肉酸疼,一定是弹琴的方法错了,要及时找原因纠正过来。如果几个小时就累的话,那些大演奏家演奏大型的钢琴协奏曲岂不是早就弹不动了。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二十六首 跳到我的姑娘身旁

教学方法探讨:
这首曲子是孩子们做游戏唱的很有节奏性的歌曲,仍然是练习和弦。

演奏技巧:
1. F大调,全曲都要降si。其实按照首调的方式去演奏是3311开头的。稍大能够理解到这个程度的孩子可以讲一讲。
2. 可以让孩子听一下左手两个和弦的音响效果,比如二度音带来一种紧张的效果等等。

常见错误:
左手和弦有黑键,注意仍然要用指尖弹奏黑键,多做一些单指的独立练习。

音乐处理:
轻快活泼节奏感很强。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二十七首 伦敦桥塌了

教学方法探讨:
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如果时间充裕可以给孩子看这个儿歌的英文flash,先学唱,然后再弹。

演奏技巧:
1. G大调,全曲都要升fa。其实按照首调的方式去演奏是5-6|5-4开头的。稍大能够理解到这个程度的孩子可以讲一讲。
2.难点还是在左手的和弦上,三个音要同时按下,并且力度均匀,和弦按下之后只要保持一点点力量不松开琴键即可,不要继续很用力导致肌肉酸疼。这里多说一句钢琴的发声原理,打开琴的前面的面板,可以看到钢琴的发声是一系列的杠杆作用最后琴锤敲击琴弦发声的,可以看到琴锤敲击琴弦之后琴锤是马上离开琴弦的,所以在我谈到触键方法的那段里,瞬间发出的力量是很讲究的,而声音发出之后,如果继续按住琴键,导致制音器是抬起的,因此琴弦继续震动发声,这时候只要按住琴键即可,不要浪费多余的力量导致肌肉酸痛不能放松,如果这时候没有按住琴键,制音器就会重新贴到琴弦上导致声音消失。
3. 最后一小节有一个左手跨过右手,音要弹得准(提前2拍左右准备好),三拍子要弹足,再把双手优美的从钢琴上拿开。

常见错误:
三音的和弦常常三根手指不是同时弹下,或者中间的一个手指很弱,听到的是两个音的和弦。还有就是上面提到的,和弦已经弹下去了,手仍在在用力导致肌肉酸痛,只要给一点点力量保持琴键按下去即可。

音乐处理:
活泼顽皮地。

扩展知识:
八十年代的孩子应该知道一个游戏,两个小孩拉着双手举起来搭起一个“桥”或者说“渔网”,其它小朋友排成一队顺序从这个桥下面通过,大家一起唱“小鱼小鱼快快游,别让渔网打下头。”一旦这句话结束,举起双手的两个孩子就会把双手放下,套住一个正在通过的小朋友。这个游戏在国外的版本就是londonbridge is falling down. 同样让我想到了法国片《两小无猜》(Jeuxd'enfants)中的跳房子的游戏,在八十年代的小孩里也很流行,我现在也偶尔能看到00后的孩子在玩,我们那边叫“大田地”。
这首歌在欧洲几个国家都有相应的版本。所以各地的寓意应该都有不同。基本上很明显有述说当年筑桥艰辛,以及该桥命途坎坷的含义。
歌词: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my fair lady .
Build it up with iron bars,
iron bars, iron bars.
Build it up with iron bars,
my fair lady.
Iron bars will bend and break ,
bend and break, bend and break.
Iron bars will bend and break,
my fair lady.
Build it up with gold and silver,
gold and silver, gold and silver.
Build it up with gold and silver,
my fair lady.
gold and silver I've not got,
I've not got,I've not got.
gold and silver I've not got,
my fair lady.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二十八首 巨人的脚步

教学方法探讨:
是一首练习左手跨越右手的小曲子,先给孩子营造一种能够跨手演奏很棒的气氛。

演奏技巧:
1.注意左手跨越右手是从右手的上面跨过去,我以前碰到小朋友喜欢从右手下面跨过去的,小孩子没有思维定式真是可爱,但是从右手上面跨越是最舒服也最利于演奏的。
2. 左右手弹奏的都是do,要想弹的音准,就要提前一点做好准备,比如眼睛先把要弹的音的位置看到。
3.中间的一个小小的音阶要注意,因为五指每个手指先天的原因,很容易把小音阶弹的不均匀,尤其是4-5指的时候,慢慢练习把音阶的拍子和力度都弹均匀。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开头的八度音模仿巨人的动作是很夸张的,然后是上行的小音阶表示巨人上台阶,然后又是一系列巨人的动作(八度音),最后下行的小音阶巨人下台阶结束。八度音弹的有气势一点。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二十九首 稻草中的火鸡

教学方法探讨:
《Turkey in the Straw》一首非常有趣的儿童歌曲,内容见歌词,讲故事引出这首曲子。

演奏技巧:
1. F大调,全曲降si。按首调弹是32|1110|…
2.旋律出现在了左手(第二小节最后一拍和第三小节前三拍)是左手弹奏旋律,要把旋律弹奏的清晰,让人听着是一气呵成,听不出是左手还是右手弹奏。
3. 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交替出现,要大声数拍子。
4. 左手fa si do的和弦,虽然2指弹奏黑键,仍然要用指尖弹奏,不要手指趴在黑键上。

常见错误:
弹奏黑键的时候手指没有用指尖弹奏,而且容易第一关节折指。

音乐处理:
非常欢快调皮地。

扩展知识:
没找到英文歌词,找到一个英文的视频可以参考下,旋律稍有改编:
http://www.56.com/redian/MzU0NzQ2Ng/OTE2MTgwMDA.html

歌词:
唉呀!不得了,这可真糟糕。我们的火鸡啊跑到哪儿去了?
快来找一找,快来找一找,原来它偷偷跑到菜园里去了。
快来,快来。快来,快来。我们围起菜园快把它捉到。看见我们它又跑了,跑到稻草里去了。
唉呀!不得了,这回更糟糕。我们的火鸡啊它又逃跑了?
快点儿找一找,快点儿找一找,原来它这回跑到院子里去了。
快来,快来。快来,快来。我们同心协力快把他捉到。看见我们它又跑了,跑到稻草里去了。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三十首 印第安鼓

教学方法探讨:
第一册里面接触过这段旋律的伴奏,是用do一个单音演奏的,这里把第一册的印第安的软鞋舞发展了。

演奏技巧:
1.强音符号(一个小大于号):结合我第一课讲的触键方法,强音的演奏是在第二步的力量瞬间爆发出来的,手腕一直是放松的,就像气球爆炸/敲钉子的瞬间一样,力量迸发出来瞬间敲击在琴键上。
2.左手弹相同的和弦是断开的,有种跳跃的感觉,而右手是连贯的旋律,不要断开弹。左手虽然要演奏的沉重,但是不可喧宾夺主把右手的旋律音掩盖了。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节奏感非常强烈,诡异的(是通过第一拍重音后三排相对弱,还有一些不和谐音表现出来的),跳跃的,略带野蛮的。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三十一首 悦耳和低声

教学方法探讨:
这首小曲子主要借助和谐的和声来表现一种悦耳美好的感觉,大一点的孩子可以介绍一点音程的概念。让孩子体会和弦带来的张力,用合唱团的多声部来打比喻。
教师与孩子四手联弹。

演奏技巧:
1. F大调,全曲降si。
2. 临时升降还原记号很多,注意不要错音。
3. 虽然我没有每首曲子都写,但是触键和放松这是每节课都离不开的话题。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优美从容地。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三十二首 前奏曲(选弹)

教学方法探讨:
这首是肖邦前奏曲里提炼的旋律,提前给孩子听听这首前奏曲,每个和弦带来的张力都给人以灵魂的震撼。

演奏技巧:
1.除了临时升降记号,没有什么难度,主要在与老师联弹的配合。四首联弹要想合作的好,主要在于拍子,两个人要有同样的拍子,而且要有足够的抗干扰能力。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增加了老师的伴奏部分,曲子的张力就出来了。开头两行是沉重而悲痛的,后两行除了结束句,我个人感受是对由于过度痛苦而抽泣的不成声,气若游丝,或是一种对痛苦的微弱的抗争。最后四小节回到原来的旋律沉重悲痛的结束。多听听原曲感受一下,肖邦的曲子有时候美的让人想哭,又悲痛的让人想哭。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三十三首 问候(选弹)

教学方法探讨:
非常非常优美的小曲,原曲翻译成《爱的礼赞》,作者爱德华•埃尔加,介绍作者生平作为引子,提前让孩子听听原曲。平时用即将学到的曲子作为日常欣赏的曲目,或作为孩子游戏吃饭的背景音乐,对孩子理解音乐和加快学琴的进度很有帮助。

演奏技巧:
1. 左右手交替弹奏旋律,学生弹奏部分只有旋律,老师弹奏部分是伴奏。
2. F大调,全曲降si.
3. 注意临时升降记号。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要弹奏的深沉而且充满了爱与关怀。

扩展知识:
爱德华•埃尔加,英国作曲家。生于乐器商家庭。初从父学小提琴,兼擅多种乐器,并自学作曲。1904年因所作国定颂歌《加冕颂》(1902年作)受封为爵士。1931年受封从男爵。作品既有民族特色又饱蕴后期浪漫主义内在热情,以交响曲三部(第三部未完成)、管弦乐变奏曲《谜》、序曲《在伦敦城》、《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弦乐《小夜曲》、《引子与快板》、《威风堂堂进行曲》五首、清唱剧《吉伦修斯之梦》等较为著名。

小汤普森第二册

第三十四首 军队在吹奏(选弹)

教学方法探讨:
完成此曲弹奏可以授予学生二年级的荣誉证书啦。

演奏技巧:
1. F大调,全曲降si。注意临时升降记号。
2. 注意第三行同一个手指弹奏相同的音不要手腕紧张。
3. 左手弹奏的音符谱号是高音谱号,因为学生演奏旋律都在高音部的需要。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仍然是优美的,精神饱满的。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三册

第一首 旋律

教学方法探讨:
如何让学生理解乐句,可以让孩子唱一支童谣,每次唱出来的都是一句话而不是一个一个单独的字,每句话之间都需要喘口气。钢琴的演奏跟唱歌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乐器来唱歌。

演奏技巧:
1. 书上给出的那段话比较好,两个乐句的强弱一定有所不同的,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对比,相似的两段旋律放在一起一定是用来对比的。
2.乐句用一个大连线来表示,连线结束的地方可能相当于作文里面的逗号(第一乐句结束),可能相当于作文里的句号(几个乐句表达的旋律结束)。每个乐句结束,要通过抬小臂带动手腕和手完全放松的提起来,准备下一个乐句的演奏。
3.书中提到Interpretation,演奏是根据本人对乐曲的理解去解释和表演。正因为此,我们会听到有N个版本演奏贝多芬的命运,我们会特别偏好某个人对某个作品的诠释。只是弹奏出音符和上面标记的强弱等要求,通过计算机软件(eg.overture)就可以做到的事。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优美地,两个乐句根据演奏者的感受要有所不同。我倾向于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展开,因此前两小节强一些,后两小节因为结束就渐弱渐慢。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三册

第二首 蜜蜂

教学方法探讨:
弱、中强和强的变化与对比,可以用声音的悄悄话、正常说话和大声说话打比喻做引子。
书上一句话我挺认同的,“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方式,那就成为你自己的演奏了。”我们从小就在体制教育下慢慢的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老师就是权威”,“所有问题都想找标准答案”(我是说普遍现象),习惯于模仿不善于创造,我是深受其害,直到长大了才想明白。所以钢琴的教学方面,除了硬性的演奏技巧(即使是演奏技巧也可以跟大一点的孩子探讨,因为存在即合理),在音乐性方面,我更喜欢是启发式的讲解,更喜欢问学生开放性的问题,由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回答也不要否定和批评,因为钢琴到了真正的演奏甚至创作阶段,一定是不能收到太多束缚的,老师只是一个向导不是学生的天花板,最好的结果是学生最后超越老师。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演绎音乐(在技术合格的情况下),去创造音乐。

演奏技巧:
1. G大调,全部升fa。
2. 乐句:每个乐句结束都要完全放松的提起手臂(带动手)和手。这些基本的东西是老师在学生学琴过程中要“碎碎念”很多年的。
3.关于如何用手指控制音量:其实这个在小汤第二册说有点早,不过为了避免孩子因为弹弱音而“不舍得”把琴键按到底从而弹的声音“发飘”而不是弱,因为弹强音而手腕绷紧了用手去压琴,可以适当的说一些。触键的方法仍然是第一课的那样,只是在弱音的时候手指不要抬的太高,距离琴键很近的时候就弹下去,虽然也要按到底,但力量不要垂直下去。强音的时候,手指尽量抬高,就像敲钉子的时候,你的锤子举得越高力量越大一个道理,而在敲下锤子瞬间之后,全身是放松的。所以强弱音的演奏跟放松与否并不冲突。在演奏更强或者说更加具有张力宏达的音响效果的时候,甚至要运用到有点类似气功的方法,把腰部的力量通过身体>肩膀>大臂>小臂>手腕>手掌到指尖传递过去。
4. 第二行的八分音符很考验4-5指,为了弹奏的均匀,需要单独慢练。

常见错误:
演奏第二行很容易弹的不均匀,需要放慢速度单独练习。

音乐处理:
上面说到了音乐处理是一个开放的话题,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不同就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我在这部分写的是我本人的感受,仅供参考。
第二行给人的感觉就是蜜蜂在花上盘旋的飞,很忙碌的样子。其它两行就是飞过来飞过去。整个曲子是轻松愉快的。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三册

第三首 无事空忙

教学方法探讨:
NA

演奏技巧:
1. 仍然在练习乐句:每个乐句 抬手(相当于唱歌时的气孔),但不要有多余的空拍,也就是抬手不要占拍子。
2. 记住下面几个术语,piano也是钢琴的意思(顺便学英语了):开始学习用手指去控制钢琴的音量了,力量的控制上面讲过了不再赘述,这一点又是要慢慢通过练习体会的。
中强mf(mezzo forte); 中弱mp(Mezzo piano); 强f(forte); 弱p(piano)。
3. 最后一行以piano结尾,可以弹的稍稍渐慢结束,给人感觉是消失的。

常见错误:
乐句之间因为抬手而多出了拍子:解决办法就是大声数拍,抬手的动作要有准备的快。

音乐处理:
这个曲子让我想起了莎士比亚的much ado aboutnothing。两个人吵嘴架,互不相让,但最后也没吵出结果,悻悻地离去。又或是小孩子忙来忙去团团转最后也不知道在干什么。这种无聊的有趣在每行重复旋律的前两小节有体现。

扩展知识:
Forte这个词在音乐中指强音。我曾经做过一个项目,美国人把项目命名为forte,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就想起了音乐术语中的forte,然后感慨这个词无比传神的表达了项目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这个项目是整个团队的强音,这个命名强过国内企业一些平淡的项目命名(比如一堆词的缩写,让人云里雾里)。再举个例子就是管弦乐队orchestra,又被美国人用到八竿子打不到的一个系统的名字里,一个管理订单的系统,叫做orderorchestra,不得不说这个名字起得好,又是传神的表达了这个系统不但可以让订单管理的有序,而且还能达到和谐和完美的程度。这种跨界的使用词汇真的很巧妙,我们学习英语要借鉴一下。

小汤普森第三册

第四首 有些人

教学方法探讨:
这一课开始提出了手腕断奏的概念,其实有了之前的准备工作(之前一直在要求学生按照手腕断奏的方式去弹奏),这一概念的引入就是水到渠成的,老师稍作总结即可。

演奏技巧:
1.Allegretto轻快活泼,小快板,这个音乐术语将会在未来的无数个曲目中看到,让学生记住它。这个术语在节拍器上面有对应的档位,可以知道它要求的速度大概是多少。
2. 提醒学生看到了上一课学到的mp与mf要如何弹奏?
3.断奏的抬手是最好的放松手腕的机会,是由小臂先提起来带动手腕和手抬起来的,手腕和手是被动的抬起来,只有小臂是用力了的,手腕和手是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被带起来的。

常见错误:
断奏的时候手腕紧张,僵直,像打羽毛球一样,最后手指落在琴键上看起来就像鸡啄米一样是错误的。注意放松,多用慢动作练习,慢慢提速。

音乐处理:
这个曲子让我想起了莎士比亚的much ado aboutnothing。两个人吵嘴架,互不相让,但最后也没吵出结果,悻悻地离去。又或是小孩子忙来忙去团团转最后也不知道在干什么。这种无聊的有趣在每行重复旋律的前两小节有体现。

扩展知识:
关于慢练这个方法,我相信自古至今都是如此。我本人在老师“碎碎念”了好几年之后,忽然顿悟慢练的重要性,如果老师早几年就告诉我这一点是那么那么的重要,我就不会几年后才知道老师说的让我耳朵起茧子的话竟然是如此关键。
推荐大家看《红色小提琴》,我太喜欢这部电影了(不知道在大陆是不是jin片),并且因为看了这部电影,我爸爸送了我一把小提琴作为圣诞节礼物。说远了,推荐这个电影是因为其中有一段讲述孤儿院的那个天才小提琴手在大师的调教下如何把一首曲子练到异常快速的。开始孩子的速度是比较慢的,然后用节拍器一档一档的提速,再次印证了慢练是提速的关键。

小汤普森第三册

第五首 在大堤上

教学方法探讨:
NA

演奏技巧:
1. Allegro快板,帮助学生区分它和Allegretto。
2. 变换手位,只要提前做好准备,变换手位没有什么困难的。
3. 第一、二结尾:俗称一房子二房子,先从头弹到一房子,弹到一房子的反复记号,然后再从头开始弹,跳过一房子,直接弹二房子。
4. 注意乐谱中的强弱记号。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略带抒情地。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三册

第六首 日出

教学方法探讨:
NA

演奏技巧:
1. Andantino,<意>小行板,微急的节拍或曲子。帮助学生复习之前接触过类似的音乐术语。
2.<和>,渐强和渐弱。相比f和p,这两个符号对强弱的标记更加细致了,有一个渐渐的过程,力度逐渐增加和减小,刚开始还没熟练掌握触键技巧的时候很难做到这一点,只要有这个意识就可以了。类似Crescendo(cresc.) 渐强和decrescendo(decresc.)减弱
3.Legato,连惯地,连奏地。该曲前两行右手应该不间断地演奏,虽然没有画乐句,但是前两行是一个大乐句,后两行是第二个大乐句,乐句之间要抬手。
4. F大调,全曲降si,注意不要错音。实际上按首调的概念来说,应该是532 123开头的。
5. 第三行第三小节用到4指弹奏黑键降si,并且是八分音符,很容易弹的含混不清或不均匀,要慢练。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全曲中的mp到mf到P到<到>这些强弱记号给乐曲带来了起伏感,两个乐句之间抬手“喘气”,第二乐句相对第一乐句带了一点变奏,虽然大体旋律相同,但又有所不同。曲子要弹的精神饱满充满生机。

扩展知识:
NA

1.按时授课的问题:大部分琴行老师是会有这种情况,我的老师也会。我是做兼职老师的,我看过全职老师周末忙碌的一天就是跟流水线一样上课,吃饭时间都是课间挤出来的,所以没工夫跟学生说太多东西,我不喜欢那样,我上课除了主要的东西一定要讲,还喜欢跟孩子谈些相关的东西就比如我写的扩展知识里面谈到的,我不喜欢学钢琴只学一门冷冰冰的技术。但我这样上课老师比较累,琴行老板也不高兴因为我的时间没有充分利用,所以我不愿意做专职老师,这也是我写这个帖子的原因之一。不过老师偶尔没那么按时上完45分钟也是要有判断的,关键在于你看老师是不是负责任,老师本人是否平时练琴(很多老师平时都不练琴的或者只弹些好听的曲目那不叫练琴,这一点也是我教琴以来比较让我吃惊的地方),老师本人是否热爱音乐热爱自己的职业,如果这几点都满足了,偶尔少一点时间可以理解。
2.示范演奏:大部分琴行老师可能在初级曲目的时候会示范给孩子,但高级一点就不示范了,原因有几个。其一,老师视奏能力很差或者太忙了,如果给学生示范老师本人要提前练习,而老师的学生多的很老师没时间提前练习也不愿意提前练习。其二,老师平时都不练琴,怎么可能给学生示范?其三,就是你说的老师不希望孩子模仿。在我看来,老师就上课的时候示范一遍,孩子还达不到听一遍就能模仿的程度,退一步讲模仿老师正确的手型动作不是也挺好的吗?此外,作为老师提前对学生要弹的曲目弹一遍温习一遍,也对发现曲目中的难点和音乐性有帮助,这样上课的时候可以帮助和提醒学生。还有一点就是我自己可以不断温习老师自己的技术。我的学生考完六级了我还是会提前弹两遍她要学习的曲目在上课的时候给她示范,只是级别更高一点的弹到那种动辄十几分钟的大曲目了我会让孩子听名家的演奏。我觉得完全在没听过示范的情况下弹一首新曲子对孩子弹琴也有意义,不过不是每一首,可以选取一部分。作为家长,你就要好好甄别到底老师是能力问题还是真的是第三个原因。我的老师算第一个原因吧,他太忙了,他学生太多,复习不过来,但是我的老师还是很有水平的,他一直给我示范到599以后就不给我示范了,但是在曲目处理的时候,随机在曲目中视奏弹一段是完全没问题的,另外他也会让我买教学配套的磁带听名家的演奏,我记得当初很多教材配套的磁带都是范大雷弹的,我老师父亲跟范大雷的父亲还是朋友,都是受过wen革洗礼的人,呵呵,扯远了。

小汤普森第三册

第七首 气走黄鼠狼

教学方法探讨:
落滚这个词描述的很形象,这一系列动作都是小臂带动手做出来的,不是手指的动作。带着孩子在不摸琴的情况下,感受小臂在落滚动作中的轨迹,然后再把手放在琴上体会。

演奏技巧:
1. Moderato,中速。帮助学生复习之前接触过类似的音乐术语。
2. 落滚的练习,连线下的最后一个音较短,因为触键之后手很快抬起,听起来有一点像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路的感觉。
3.注意音符上标记了一点,是跳音,声音弹的短促,但这种短促不是手指不敢去多按一会琴键,而是瞬间的力量被琴键反弹回来的感觉。
4. 倒数第四小节,音符虽然在高音谱号上,但是用左手弹的,上面同时标有重音记号和跳音记号,瞬间击琴键的力量要有比较大的爆发力。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非常顽皮有趣的小曲子,落滚和跳音穿插在一起的变换让曲子充满了调皮的趣味。

扩展知识:
NA

小汤普森第三册

第八首 布基伍基模式

教学方法探讨:
音乐的学习并不是每周在老师那里上课,应该是融入到每天的生活中,早点给孩子接触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在上课的时候由老师点醒并串成一个知识体系是最好的。

演奏技巧:
1. Allegro Moderato,有节制的快板。帮助学生复习之前接触过类似的音乐术语。
2.同样是落滚的练习,左手的落滚是连续不间断的,表现出来与上一首完全不同的风格。第三行开始进入了第二声部,右手的演奏是深沉而且有歌唱性的,右手是旋律,左手的旋律变成伴奏。
3. rit的全名是 ritardando,渐慢的意思。
4. 最后两个音符是左手和右手构成的落滚,不要弹成断开的两个音。

常见错误:
落滚常犯的做错因人而异,教师针对个体进行纠正。

音乐处理:
这首曲子很像二声部的无伴奏合唱,低音部的人一直哼唱同一段旋律,连贯、重复而滚动地,第三行开始,高声部的人开始非常有歌唱性的领唱起来。

扩展知识:
布基伍基(Boogie Woogie)是20世纪60年代节奏摇滚(BluesRock)的一个重要的支流,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对这种音乐情有独钟。
与一般的节奏摇滚不同的是:绝大多数节奏摇滚强调音乐的即兴表演,而布基伍基侧重于表现音乐的技能,所以布基伍基是一种炫技性极强的音乐。几乎所有的布基伍基音乐都以相同的4/4拍的速度演奏(大约在每拍160左右)。在听觉上,这种音乐基本上以同样的紧张度自始至终,因此它在情绪上仍然是稳定的,并且这种稳定性还表现在其始终不渝的打击乐后置重音。不同的布基伍基乐队之间的最主要区别仅仅在于他们各自打击乐强度的不同。
钢琴、老式的电吉它、传统的吉它、传统贝斯和电贝斯是最常见的乐队配置,铜管乐有时也不失时机地客串一些片断,但决不喧宾夺主。

小汤普森第三册

第九首 知更鸟

教学方法探讨:
NA

演奏技巧:
1. 复习Allegretto轻快活泼,小快板。帮助学生复习之前接触过类似的音乐术语。
2. F大调,全曲降si。
3. Crescendo (cresc.)渐强,相对的decrescendo(decresc.)减弱。类似之前学过的<和>,渐强和渐弱。
4. 注意曲目中的强弱变化。
5. 继续复习落滚,经过几首曲子的练习,现在应该已经能够准确的完成落滚的动作。
6. 第二拍经常是空拍,容易拍子不准,要数拍子。

常见错误:
空拍比较多,容易拍子不准,要大声数拍子。有时候孩子在数拍子的时候经常数出来的拍子是跟着手的节奏数的,也就是嘴巴跟着手跑了,这时候可以用节拍器帮忙。

音乐处理:
之所以曲子里很多空拍,是为了模仿小鸟一跳一跳的动作。平时带孩子看小鸟的时候可以让他们注意小鸟是双脚一起跳的,而不是像鸡那样一前一后的走路。前两行是小鸟在悠闲的跳跃,第三行左手开始出现一段歌唱性的旋律是半音下行,以一个延长记号结束。最后一行继续悠闲的跳跃。第三行的左手要弹成legato连贯,并且突出左手旋律。全曲是清新活泼的。

扩展知识:
有兴趣的话可以带孩子一起去查一查知更鸟的图片、习性和分布情况,可以扩展小孩的知识。

非常开心你能认同我的一些理念!更理想一点的话,我还希望音乐跟英语、文化、历史更多延伸的知识交叉学习,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交织在一起的,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举个小例子来说,我初中的时候教我视唱练耳的老师讲了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他说他曾经跟中央音乐学院的汪立三老师提过一种想法,为什么相邻两个音是那样的不和谐,他设想是因为相邻的两个音震动的频率互为质数,不过他说汪立三老师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这个启发是让我从音乐的思维跳出来,把音乐和其它的东西联系起来看问题。由此我想到了巴赫的音乐,我也曾想过,巴赫的音乐就像数学一样美,比如拜耳后面有一首曲目走右手演奏的音符节奏是完全一样的,但两只手相差几拍,乐曲竟然如此和谐,那种感觉就像勾股定理那样的完美。可惜我资质平平,如果我能够这样启发孩子,会不会也出现一个钢琴弹得很棒的数学家或者数学很棒的钢琴家呢?哈哈

多给孩子听音乐是好的,就跟我们上学的时候做练习题一样,做的习题多了,自己就慢慢的摸出来规律,最后把书本越读越薄,总结出来自己的规律,量变引起质变。如果家长能够跟孩子一起沉浸在音乐中,对孩子的影响就好了。

初级阶段,一个好老师还是很必要的。我上面列的一些演奏技巧都是泛泛而谈,老师的作用就是针对每个孩子犯的不同的错误发现并改正,另外引导的部分也是要因材施教的,有些方法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接受的。

小汤普森第三册

第十首 跳曳步舞

教学方法探讨:
学习半音、全音,孩子只要知道什么是半音全音,感受到半音全音的音响效果即可。半音的效果可对比四度五度的音程比较,什么样的音程带来紧张感,什么样的音程带来和谐感。
学完半音和全音,老师可以跟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小测验,给予一定的小奖励(我不太赞成一直以物质作为奖励,那样会让孩子认为物质的东西很重要,我记得看过一篇谈美国教育的文章,提到在美国教育里面给孩子的奖励是各式各样的,大体的分类有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或者荣誉感,比如可以使用老师的某件教具或要求老师演奏某个曲目)。
我的教案里谈及技术的东西没有占很大比重,因为我认为技术的东西要在上课的时候让孩子不知不觉中渗透给孩子,而不是说教一样讲给孩子,每个孩子在学习新的技术也会犯各种不同的错误,老师及时发现并纠正这也是老师存在的意义,至于写出来的都是一些已知的规范。学习音乐是一件快乐的事,要在欣赏美和音乐的故事带来的乐趣中学习。

演奏技巧:
1.半音:相邻的两个琴键组成半音,它带给人的感觉通常是紧张不安、不和谐的烦躁的。两对特别的半音是mi和fa,si和do,因为它们之间没有黑键,它们就是相邻的两个琴键了。
2.全音:两个半音组成全音,或者说间隔一个琴键的两个琴键组成全音。除了上面提到的两对白键半音,其它的相邻白键都组成全音。另外还有两个夹着一个白键的黑键也构成全音。
3. 复习Moderato,中速。帮助学生复习之前接触过类似的音乐术语。
4. 右手部分因为在低音区所以仍然使用低音谱号。
5. 三音连线:仍然是落滚的方式弹奏,只是在两个音之间加入一个音,这个音如同两边音的一个过渡音。
6. 左手的断奏加上右手的三音连线,断奏与连奏交替。
7. 注意曲子中的强弱符号。

常见错误:
有时候右手部分高音谱号换成了低音谱号孩子容易把低音谱号当成高音谱号来认谱。

音乐处理:
同一个音型不断反复,两段唯一的区别是结尾的两小节有所不同。忽然让我想起来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面,皇上随口说的三句话和刘罗锅补充最后一句那首打油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落在草丛都不见”。在这种有点“枯燥”的重复中又有小小的变化。曲子略显古板和严肃,但节奏感要强。

扩展知识:
布基伍基(Boogie Woogie)的介绍见第八首。

小汤普森第三册

第十一首 影子舞

教学方法探讨:
交叉手弹奏,给孩子营造一种能够交叉手演奏自己很棒的感觉,让孩子充满期待的学习这首曲目。

演奏技巧:
1. Animato,有生气的;精神焕发地;活跃的。帮助学生复习之前接触过类似的音乐术语。
2. 注意三音连线的演奏:仍然是落滚的方式弹奏,只是在两个音之间加入一个音,这个音如同两边音的一个过渡音。
3. 第二行的跳音是以一个落滚结尾的,对比要明显。
4.最后一行是全曲最难的部分,要想达到前面三行的速度要多加练习,可以先分手弹熟了再双手弹。尤其是最后三拍,左手是三音连线,右手是跳音,很容易两只手同时跳音或同时连奏了。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两段,每段的第一行是相同的,仿佛是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变化在第二行和第四行上面,活跃的情绪是在这两行里面表现的。全曲富有生气,活跃地。

扩展知识:
跟大一些的孩子推荐电影《莫扎特传》(Amadeus),曾获得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其中有一段莫扎特躺在琴凳上交叉手演奏,比较有趣。整个电影里贯穿了莫扎特的音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4789.html

更多阅读

京东秒杀的小窍门 京东的秒杀在哪里

京东秒杀的小窍门——简介在京东秒杀上,老是抢不到东西么?一招小方法,帮你如愿。京东秒杀的小窍门——方法/步骤京东秒杀的小窍门 1、在输入栏里输入“京东”,点击回车,

双十一秒杀攻略 双十一秒杀软件

双十一秒杀攻略——简介双11马上到了,传说中便宜有好货的机会即将来临。单身网友们期待抢购点便宜货解忧,作者本人深表理解并也打算加入其中,但又便宜又好的货物哪有那么容易抢到?!  螃蟹帮根据多年网购经验,我们总结出一下一些要点与

双十一谁能秒杀成功 双十一秒杀软件

2014的这个双十一,您开始准备了吗?双十一对于淘宝卖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盛宴,回顾以往双十一的大突破,2014年的双十一,也渐渐进入倒计时,每个卖家都很希望在这个日子,打造店铺的爆款。在这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迎战,做好双十

新一轮超给力秒杀 京东超级秒杀

以为大家对秒杀规则都很熟悉,所以上回米有单独说明,看来还是不行,这里单独说明一下:秒杀暗号不要ww我,在买家备注中注明,我看到备注中的暗号改价,ww留言一概视为无效~DD拍下24小时不付款者拉黑关闭交易,因为DD有限,供不应求,所以我没有时间

糖水西施许思琼秒杀豆浆西施组图 许思琼爱的责任剧照

提到糖水西施,您是否想起豆浆西施和奶茶妹妹,您们怎么可以这样呢?一个秒杀一个,一个比一个清纯,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喜新不厌旧吗?糖水西施许思琼:那些21世纪的西施们豆浆西施: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西区食堂一

声明:《我的钢琴教案一 转载 秒杀我的钢琴铃声》为网友羙媽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