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读史可以明智” 培根 读史使人明智

有句话叫“读史可以明智”,好像是培根说的,我以前是深信不疑的,现在则是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了。中国人自古素有重视历史的传统,中国生产和保存了世界上最完整的、连续记载数千年的、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国绝对是个“历史”大国,有着浓重的“历史情结”。中国“文史哲”一家,从古代帝王将相文人士大夫,到现在的领袖学者知识人,都很重视历史,都知道“以史为鉴”,喜欢“读史明智”。按理说,中国的读书人应该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但令人遗憾和不解的是,古往今来中国的读书人虽然多能熟读历史,但要说中国读书人个个都聪明智慧,恐怕中国人自己都不相信。普通人中“老学究”几乎成了愚昧、糊涂的代名词,饱读史书的古代君主中的昏君也比比皆是,现代中国的毛泽东也是历史大师了,但也做了那么多糊涂事。糊涂人太多了,才使得有如此“重视历史”传统的中国,却渐渐沦为了积弱多病的大国。谁说“读史可以明智”?

“以史为鉴”是不错的,但“读史”充其量只是“明智”的一个必要条件,远远不够“充分”。所以我想对“读史可以明智”提出两点置疑,或者说试图给它加上些前提条件:

(1)读什么样的历史可以明智?

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打天下坐江山的统治者,会把历史任意涂抹成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说教和宣传,这样的历史,读得越多,就越会让人糊涂愚昧。

这方面的实例,在浩瀚的中国历史记录中可谓不胜枚举。太史公司马迁是汉朝人,于是乎在他的伟大著作《史记》中,汉高祖刘邦便是他母亲与天上神龙交和而生的“龙子”。唐太宗李世民虽被国人视为少有的圣明皇帝,但他是靠弑兄杀帝逼父的手段才登上天子宝座,所以他几次干涉史书撰写,倒打一耙地把“玄武门之变”说成其兄其弟欲加害于他,还把其父太原起兵立国的功劳算在了他自己的头上。在中国打下江山的帝王,无非是利用这样的“史实”宣传自己统治是合法的、正确的,是“天意”。以上仅仅例举两例,此类事例,史不绝书,让人防不胜防。鲁迅曾说,一个朝代长了,好人就多,因为修史的本朝人,一个朝代短了,坏人就多,因为修史的是其他朝代的人。

读这样经过一番粉饰打扮的历史可以明智吗?

所以应该说,“只有读真实的历史才可以明智”。真实的历史有时不易了解,需要我们仔细鉴别、去伪存真,有时既要读胜者为王的历史,又要学习败者为寇的历史,相互印证,方能不被蒙蔽。

(2)怎样读历史才可以明智?

驳“读史可以明智” 培根 读史使人明智

历史即便是真实无误的,也仅仅是事实的记载和陈述。历史本身是不会告诉人道理的,道理是读史的人根据史实领悟出来的。所以,能不能领悟出道理,领悟出什么样的道理,怎样领悟道理,都是关系到是否能够“明智”的关键问题。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对于同一个历史事实(事实判断),不同的人会推导出不同的结论(价值判断)。例如,同样一个李鸿章,有人说他是卖国求荣的投降派,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而有人说他周旋于列强坚船利炮的夹缝中,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中国的利益,是衰世中的功臣。同样一个岳飞被杀,有人说他惨遭奸臣陷害但气壮山河;而有人说他糊涂不明时势,认识不到和平才是大宋的理智选择。中华民族自清朝起,逐渐沦为列强刀俎下之鱼肉,有人说是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欺侮才使巍巍中国变得积弱贫穷;有人说是中国自身的制度病入膏肓才是根本原因。近代以来西方国家领先于世界,有人说是科学技术革命使然;而有人说是社会政治制度使然。

我这里无意就上面的观点分歧做出什么评判,我仅仅是想举例说明,不同的人会从同样的历史中得到不同的结论,有的正确有的谬误。得出谬误结论的人会同样会自以为是历史告诉了他这样的道理,从而更加深信不疑,这样的“读史”可以“明智”吗?

所以我认为,提高自己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以此来学习历史、思考历史、分析历史,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灌输的历史观点,才是“明智”的不二法门。

提高对历史的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没有“一针就灵”的妙药,但对各门类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一定会大有裨益。面对大自然的风云雷电、草木万物、春夏秋冬、日月轮回,一个学习过数、理、化、天、地、生各门自然科学的现代高中学生,无疑会比穷其一生钻研历史的司马迁有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为什么?是自然科学知识给了他这种能力。同样的道理应用于社会领域,面对历史与现实社会的凌乱人物、复杂事件、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一个系统学习过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心理、社会、宗教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同时再做历史 研究的人,无疑比仅仅学习历史事实的人,能够有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为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给了他这种能力。所以,仅仅“读史”还不足够,还要学习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对历史现实社会的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的“读史”,才能真正的“明智”。

让我们读“正确”的“历史”,“正确”地读“历史”,以“明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14919.html

更多阅读

曹明伦译培根《论财富》 曹明伦 翻译

Esicq欣赏:曹明伦译培根《论财富》评点译文:论美(曹明伦译)作者:宇宙死寂之前人的Of Richesby Francis BaconI cannot call riches better than the baggage of virtue. The Romanword is better, impedimenta. For as the baggage is

《培根随笔》摘录 培根随笔

前几个月读了《培根随笔》,感叹作者思想之深刻,现摘录了其中一些经典箴言,与大家共享:追求真理,是向它求爱求婚;认识真理,是与它相亲相依;相信真理,是用它尽兴尽欢,所以真理才是人性的至福至善。弄虚作假犹如金币和银币中的合金,它可以扩大金

《培根随笔》中的人生哲学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中的人生哲学——读《培根随笔》有感人生的哲学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我想,解答这个问题,需要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培根随笔》。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

读史明智---读后感 读史使人明智

读书的时候不爱读历史,原因是觉得特无聊,上课唯一目的就是背诵一大段一大段批判封建社会现实之类无趣的话来应付考试,这让记忆力不甚好的我很是辛苦.为此,我对一切关于史类的书完全都没有兴趣,当然那些关于篡改历史的连续剧,倒是很

奶油蘑菇培根意大利面超详细做法 培根奶油蘑菇汤

奶油蘑菇培根意大利面准备材料:黄油、雀巢淡奶油(大型超市有卖,250ml装的)、芝士(片装或块状都可以)、西兰花、白洋葱1/4个(紫洋葱也行,但白洋葱甜度更高,口味上更好些)、大蒜2瓣、3片培根、蘑菇2把、意大利面一包、白酒(也可用白葡萄酒,再没有

声明:《驳“读史可以明智” 培根 读史使人明智》为网友单身你好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