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明督导工作坊
2013-11
督导要获得,一是怎么做督导;二是有机会接受督导;三是透过督导帮助自己专业成,即督导的督导。
在同行接受督导的压力很大,是在同行中接受评判,会感到自己被攻击。通过督导判断自己是否适合继续做这个行业。
什么是督导?督导是由一个高资历的专业人员对同专业内的下级或初级人员所提供的一种干预。
督导的功能具有评价性;需持续一定时间;具有提高能力、监控服务质量、进入本专业人员的评价与把关。
督导的目标是要把专业人员成为一个有效的咨询师。
专业训练与个人成长,系统的专业训练即可成为--专业咨询师,专业督导是保证咨询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无边无际的个人成长并不是咨询工作的必要条件。
督导是以一个个案为引子,看咨询师如何工作,从中发现讨论咨询师如何看到这个个案,个人问题如何影响咨询的进展,帮助受督导者成为有效的咨询师。
咨询师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刚入行是新手;处于信赖与自主的冲突之中是小成;处于专业认同与专业自信是大成;处于自信与自主,对自己的限制极为清楚是老千。督导要根据被督导者所处的发展阶段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督导时最首要的一句话是,“你哪些地方做得好?”
最初的新手完全是指导,具体的指导。督导师要警惕把被督导者当成粉丝。
对中级水平的咨询师进行督导关注的是感觉与感受。是平行督导,重视督导关系与咨询关系的链接,用督导关系觉察咨询关系。
区辨督导理论认为督导者有三种角色:教师、咨询师、顾问。督导者要根据被督导者的需要调整不同的角色。这是督导师需要认真探索的。
督导过程有四个阶段:建立关系、个案概念化、对咨询过程的理解、进一步工作的思考。
督导师对被督导者好,被督导者才会对来访者好。
督导要得出一个具体的病症,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弄清是什么问题,这个同题是怎么来的。
个案概念化是基于某个理论做出的假设。督导是通过讨论获得的各种信息,基于某个理论对来访者的困扰所做的一种假设。
新手有两个特点,一是留作业,二是不断问“你今天的感觉是什么?”
督导的工作方式有三种方式,一是过程介绍,二是文本对话分析,三是录像分析。
督导师永远是启发被督导者先理解,督导师与咨河师一样,理解了要忍一忍,不先说。
每个个案回家要做的特别多的功课是自己不懂的部分。比如先天性心脏病、A片......
督导非常艰巨的任务是怎么把理论运用到个案上,是督导教的过程。
督导的第一原则是保护被督导者的安全空间。让咨询师看到自己咨询中的有能量的资源。
小李天一的特点:一是家境好、具优越感;二是有天赋;三是有多少正气感;四是充老大,没有怕的东西,是有无限权能感。五是在学业方面非常弱。
节制的操作----我们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在情绪有链接。我们排除这一部分,只就行动本身进行理解,不对这件事进行评判。这是个最保险的做法。
娇正性情感体验----来访者一贯是用金钱、性、迎合、破坏自责等,与别人发生关系;在咨询中需要用正常的方式与来访者发生关系。来访者到咨询师这儿,感到不同的东西后,在体验中重新看自己。
我不知道能帮你多少,但我愿意帮助你。
留海把眼睛盖住,长发把眼睛盖住是低自尊的表现。
来访者用症状诉说自己的苦恼,治疗师就是一个翻译家。
具有伤害性的东西才会激发出自己早年的愤怒与愿望。
有人一出生就带有巨大的创伤,后来只是偶然的事件就触发了早年的症结,这时,他就病了。
当病人与自己的孩子,处于同一竞争时间时,治疗师先择谁,在咨询过程中是有动力性。有时,咨询师的怀孕也会触发病人强烈的情绪。
拥抱的动力性思考。如果女咨询师一开始给女性来访者拥抱,后期没有拥抱,来访者会产生“我没有资格”,或者是“我没做好”等等。
如果符合“诊断、服药”,都不可做咨询。治疗只能够在医疗机构做心理治疗。
恨与清算,并不代表“我不爱你”。所有的表达,如果没有被另一个重要的人理解,那他就不会改变。人有一个被道谦的需要。
父母早期对孩子最不好的,这个孩子对父母最好。这个孩子对父母说了一句话“你们欠我的”。
如果来访者原谅不了自己的父母,咨询师可以替父母道谦:“我可以做你父辈的年龄,我郑重地替你父母向你做个道谦”。
真正的理解是成为她的那个样子。
每个人受的苦难与成长,要有一个见证人。如果有人知道了,他就感到没那么怨。
提供空间与见证,就是一种干预。象在母亲的子宫里一样。有点象到咨询室睡一叫一样。
积极心理学只适合正常人。修复症结绕不过痛苦。
治疗的第一个阶段是回到创伤的情感压抑区域,充分发泄这部分情绪,清理负面情绪与早年的创伤经验;治疗的第二个阶段是反复强化正向的积极情感,直至现实状态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