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蒙克(Edvard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1863年生于奥斯陆的一个医生家庭,童年父母双亡,在其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逝印记。曾赴法国巴黎学习绘画,深受凡高和高更的艺术风格影响。蒙克擅长运用激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线型图示表现他眼中的悲惨人生,常以爱情和死亡为主题,表达焦虑、恐惧以及对生活的悲观主义态度。代表作《呐喊》创作于1895年,是一版画作品,长1.8米,宽1.1米。这幅画也是蒙克作为表现主义艺术大师的成名作,是世界经典绘画作品之一。蒙克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呐喊》还被认为是存在主义中表现人类苦闷的偶像作品。像蒙克的许多其它作品一样,他一共画了四个不同版本的《呐喊》。蒙克在世纪之交时期创作了交响乐式的“生命的饰带”(TheFriezeofLife)系列,《呐喊》即属于这个系列。这个系列涉及了生命、爱情、恐惧、死亡和忧郁等主题。
蒙克通过这些主题来表现他切身经历的对生存和死亡的感受,比如《病中的孩子》(1886年,蒙克去世的姐姐苏菲的肖像画)、《病室里的死亡》(1893年)、《绝望》(1893-94年)、《吸血鬼》(1893-94年)、《焦躁》(1894年)、《灰烬》(1894年)、《生命之舞》(1900年),每一幅画都无与伦比地强烈地传达着画家的感觉和情绪,被描绘的具体对象的细节被简化,而情绪则被夸张,对象本身成为一种所要表现的情绪的载体,虽然它们依然还是具象的。这些画具有永恒的震慑心灵的力量。在这一切的背后,我们还可以看见那个“世纪末”的景象,那种迷途的欲望深渊和无法逃脱的死亡阴影的怪圈,生命的焦躁和无奈交织在一起。蒙克作品的惊人表现力量来自于对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不加掩饰的忠实表达,蒙克的画是用整个心灵来创作的。
早在1889年,26岁的蒙克写道:“我们将不再画那些在室内读报的男人和织毛线的女人。我们应该画那些活着的人,他们呼吸、有感觉、遭受痛苦、并且相爱。”这幅著名的画,一直翻译成“呐喊”,实际上应该译作“尖叫”,看那扭曲的桥上人,双手捂面,目光 无着,脸和嘴巴都被拉长,继而融入天空暮色的大旋涡里,哪里有一点呐喊的抗争精神?他完全是恐惧惶恐的,是为存在的迷失境地而惊骇。然而尖叫者身后有两个衣冠楚楚的人走过,对他毫无同情,甚至好像听不到任何叫喊。在我们中国,蒙克和他的《呐喊》有一伟大的知音,他就是鲁迅先生。鲁迅在他的《呐喊》自序中写到:“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Scream,奥斯陆最著名的一幅画作,一直翻译成“呐喊”,实际上应该译作“尖叫”,看那扭曲的桥上人,双手捂面,目光无着,脸和嘴巴都被拉长,继而融入天空暮色的大旋涡里,哪里有一点呐喊的抗争精神?他完全是恐惶恐的,因为存在的迷失境地而惊骇。然而尖叫者身后有两个衣冠楚楚的人走过,对他毫无同情,甚至好像听不到任何叫喊。。。
挪威现在的年轻人则很乐意重演他们的艺术象征,精神图腾,但是都做不出那种惊惶,绝望的表情了,他们都忍不住笑。这很好,因为我们现在时代的第一原则是快乐原则,在富裕的挪威尤其是。。
在我们今天的现实中国呢????那些贪官污吏倒行逆施,黑心奸商唯利是图,享受追求极致,穷奢极欲,为了享受快乐,享受欲望,享受金钱所能购买一切的物质,不惜丢失肝胆,丧失良心,荼毒自然,荼毒生灵。看他们在电视上笑侃神聊的自得,大侃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的虚伪(应是小胜靠智,大胜靠毒才对),俨然一副鞠躬尽瘁,振兴民族全在吾身的洋洋自得,志得意满。满面春风,但通过事实证明,有时候,他们的笑比恐惧更虚无。。。,渴望更多有肝胆人士出来大声呐喊!以震恐魑魅魍魉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