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玉鉴赏的过程中,大家一般将“神、沁、形、工、质”看为鉴赏的重点。但是就这五点的铺开,其中的 奥妙是无穷的,可以讲是一辈子需要补充和提高的。很多前辈都讲“神韵”和“一眼货”,这是因为他们见多识广看到的多了,有着深厚的经验积累。但面对高科技的仿品和形形色色的仿古手段出现,面对市场开放引来的许多新的玉种以及玉料的巧雕,也给许多人带来了困惑和新的挑战。这对许多爱好古玉的朋友来讲,是一种极富挑战性的乐趣所在。如何破解,在矛与盾的对抗中寻找契机,就是丰富自我的行为。在学习和交流中取长补短、各抒己见、探讨摸索、拜师交友、陶冶情趣是应该具备的必须。我有几位玉友,就是因为一个假字,甚至还是很婉转的。就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总是耿耿于怀。在这里我想告诉您”良药苦口利于病“啊!难道说您不对的朋友真的连一点眼力也没有吗?难道您的东西都对吗?没有淡定和豁达的心理,是藏不到好玉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模糊概念,这个概念模糊了,下面的问题就大了。
第二,玉器绺裂沁色的沁入。很多朋友看到绺裂处沁入颜色的过渡自然,深入肌理就认为开门,甚至对类似冰裂纹的每道纹裂沁满一种颜色的颜色还感到津津乐道。我个人的看法,这是有问题的;由于玉质疏松,由于外界物质粘附致使玉质表面发生色变,应该不是过渡自然的,应该是过渡层次自然的,层次过渡与单纯的自然颜色过渡有很大区别。绺裂(我说的是新疆和田玉)在玉器表面由于其原生走向的不一定,以及交织纤维的隐形、微隐形特殊结构,在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化是具有特定表现的。绺裂不可能全部成为入沁的门,只会在部分绺裂处才会有沁入现象,不可能有一致的沁入表现形式。甚至在绺裂处会吐出玉浆,抵抗其颜色的沁入。
第三,许多朋友在看的加工痕迹的沁断时,立即认为是老玉新工。我个人的看法有所相左;次生沁变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玉质内部杂质发生的由里向外的变化,一种是由于玉质疏松致使附着物所带有色物质由外向内的变化。但这两种变化有一个共性,就是都是次生的(我们排除巧雕)。因为加工碾琢的破坏,由里向外的质变会在破坏处戛然而止,形成了工在上的断沁假现象。而真正的断沁应该是由外向内沁入区的断沁表现,即老玉新工。
第四,我们看到沁色在灯光打不透的情况下就认为是玉质钙化的体现。殊不知这里还存在一个原生礓皮和真正钙化的问题。很多仿品利用了原石表面石皮的礓和色,做出了所谓的钙化和过渡沁色,这是很迷惑人的。这需要大家多多地去熟悉各种玉料的情况。我有一个体会玩过新玉的朋友,再玩古玉相对提高要快,而许多只玩古玉的朋友往往会在玉质的变化上吃药。玉料围岩作巧雕,这是近代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高古玉,中古玉的身上。硬度检验是一个好办法,大家可以一试。
第五,我们有部分收藏者喜欢大器,而拥有的往往又只是一件,缺乏可以相互对应的佐证,这是很可怕的。大器的生前自我位置以及用途、规格、礼制、主人、特殊地位需要相当的历史知识来进行解读。如果不能就以上这些问题做出解读的,我请大家还是先多学习一点历史的综合知识,回过头来去填补对自己拥有器物的认证,搞懂一件就是精彩人生。
当然,林林种种的问题一时很难面面俱到,我也是感到悟出了一点就和大家交流一点。其中很多是需要补充和大家来认可的。但我很赞成多看真东西,要到博物馆去看。一个黄种人站在一群白种人里,就是一眼货。一群白种人里站一个您白种人的朋友恐怕一下子就很难找到目标了。
绺裂不可能全部成为入沁的门,只会在部分绺裂处才会有沁入现象,不可能有一致的沁入表现形式,应该是过渡层次自然的。
甚至在绺裂处会吐出玉浆,抵抗其颜色的沁入。
而真正的断沁应该是由外向内沁入区的断沁表现。
真正的断沁应该是由外向内沁入区的断沁表现,以上三张相片这就是老工加新工。
以上两张相片就是玉质内部杂质发生的由里向外的变化在碾槽里的表现。
很多仿品利用了原石表面石皮的礓和色,做出了所谓的钙化和过渡沁色,这是很迷惑人的。
很多仿品利用了原石表面石皮的礓和色,做出了所谓的钙化和过渡沁色,在封腊后很难识别。
这是玉质尚为完全钙化的内部的情况
玉润墨香拙笔10.10.25
网友点评建议:
石心人2010-10-25 15:46:31学习了!斗胆补充一点,空心的东西,有的沁也是由里向外透(沁),沁透到表面时,沁也是在刀痕的下面(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