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节选)》教学案例
——长清一中申华兵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报任安书》是是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在文章中,司马迁以极其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表现了为了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鲁人版语文教材又将其放在必修第四册第四单元“建构精神家园”这一主题单元内,匠心良苦。
2、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了近一年的学习,对高中语文尤其是古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而且小组教学改革也已进行了近一年,效果亦不错。
3、教学目标
(1)回顾作者生平,了解本文创作背景。
(2)学习文中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3)翻译文中重点及疑难句子,并疏通全篇。
(4)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真挚感情,把握作者独特的精神世界。
4、课前准备
回顾司马迁生平及其创作,设想司马迁之精神世界。
5、教学思路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主要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所以,我决定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把握司马迁蕴含在文中的深刻感情。
6、教学手段
(1)朗读教学法。本文是一篇感情深刻真挚的文章,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读可以发现、解决问题,读可以体会感情。
(2)研讨点拨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加之以关键点拨,让学生体会司马迁受辱——苟活——精神屹立(实现理想)这一心路历程。
7、教学用具
多媒体、组内小黑板、大黑板、粉笔等
8、教学时间:2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人立天地间,不仅需要刚强的躯体,更需要充盈而坚韧的精神。有不少人,在没有强健的身体的情况下,依靠精神的巨大力量,支撑自己走完人生甚至创造辉煌,所以我们有必要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那么在这个家园里首先需要什么呢?答案就在今天所要学习的篇目——《报任安书》(板书题目
(二)多媒体展示时代背景
1、江充巫蛊案江充本是武帝近臣,与太子关系不谐。后来京师发生巫蛊案,后武帝患病,江充趁机向武帝进谗言,称不除巫蛊帝病不愈。武帝即令掘除之。江充将准备好的巫蛊置于太子处,并当场查获。太子又气又怕,情急之下杀掉江充造反。武帝派丞相率兵镇压,太子命令时任北军使者护军的任安率兵同反,任安接受兵符而不出兵。事后,有人举报任安行为,武帝震怒,认为他“持两端”“观祸败”,下诏伏法系狱。
2、李陵案李陵本李广之孙,骁勇善战。在跟随武帝宠妃之弟李广利出征匈奴时,率五千步卒于匈奴数万大军抗衡,最终力尽而降。司马迁在武帝面前说了几句李陵的好话,便被盛怒的汉武帝下狱,因为家里拿不出足够的赎金,最后只能接受宫刑。
(三)初读感知,寻找文言知识(各小组选一项任务,在书中找出来并在自己的小黑板上展示出来)
1、字音
2、文言知识之通假字:
3、文言知识之古今异义:
4、文言知识之词类活用
5、文言知识之特殊句式
(四)课堂实录
1、疏通文意,解决翻译难题
生:“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这句话怎么翻译呢?
师:要翻译句子,首先抓住重点词语。本句中的“倡优”“蓄”“流俗”和“轻”就是重点理解的词语。这些词语怎样理解?
生:“倡优”本是名词,这里应作状语,即“像倡优一样”。
生:“畜”字,一是牲畜之意,二是蓄养之意。这里应选第二个义项。
生:“流俗”也应该是形容词作名词,“流俗之人、世俗之人”。
生:那么,“轻”就应该是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师:很好,重点词语解决了,就相当于桥桩打好了,下面就是铺桥。哪位同学主持这项工程?
生:本是皇上所戏弄,并像倡优来畜养的人,是世俗之人所轻视的。
师:好。还有疑难句子吗?
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这句话怎么翻译?
生:翻译为“由此说来,勇敢或怯懦,是形势造成;强或弱,也是形势决定。”
师:这个翻译好像没什么问题,但仔细看看,会发现一点瑕疵。
生:老师,这个句子翻译的不够简洁。
师:很好。那怎样翻译才能更好呢?
生:“由此说来,勇敢怯懦或是强大弱小,是形势决定的。”
生:很好。有些句子翻译出来不够简洁,应该整合到一块。
师:还有疑难句子吗?
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怎么翻译?
生:“闺阁之臣”指宦官。“身”是自己之意。
生:“宁”不知道什么意思?
师:“宁”有3个意思:安宁、宁愿、难道(怎么),这里选哪个义项呢?
生:难道(怎么)。
师:很好,哪位同学来翻译一下?
生:我只是个宦官,怎么能够自己引退,深深地藏在岩洞里隐居呢?
师:好。还有没有疑难句子?
生:没有了。
师:很好。发现、探究、合作,大家仔细认真,完成了疏通文意这一环节。下面
2、读书会意,梳理文章思路
师:从课题和背景看,这是一封回信,哪些地方显示了书信体的特点?
生:《报任安书》的第一自然段中,表示客套的词语多多,像“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辱赐”、“略陈固陋”、“幸勿”等,这是书信体的特点。最后一段“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等都表明书信的特点。
师:那么作者在信中回复了什么内容呢?我们按照文章顺序来梳理。阅读第二自然段,考虑其核心内容。
生:说明自己地位低下。
生:说明“刑不上大夫”的原因。
生:讲“人或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道理。
生:讲士人应该勉励自己,如果犯了罪就及时自杀,不要使自己受辱。
师:要找到总结全段的意思,我们不妨先弄清段内的层次。这一段分别讲了哪些意思?
生:司马迁先讲自己出身低微,死了大家也会认为是“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师: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说到死?
生:应该是司马迁受了宫刑。后边他提到这个事情。
师:详细一些。
生:他的意思是我受了宫刑,应该自杀,然而因为身份地位地低下,自杀了,大家也会认为我只是因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死了也是白死。
师:所以司马迁没有死。那么,接下来司马迁又解释表达了什么内容呢?
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师:从“太上不辱先”到“曷足贵乎”,实际上在讲什么问题?
生:有关生死荣辱的问题。
师:司马迁还列举了不少的历史人物,看看司马迁的这些历史人物有什么共性,司马迁想用他说明什么。
生:这些人地位原来都很高,后来都受到巨大的污辱。用司马迁自己的话说“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说明的道理似乎是有罪之后,应该及早自杀。否则,受辱就后悔莫及。
师:但是他们受辱而未自裁呢?
生:“积威约之势也”。
师:作者又如何总结的?
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师:很好。这样去读第三段我们就会有非常清楚的思路。第三段核心内容是什么?生:解释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不是“念父母,顾妻子”,而是“恨私心有所不尽”,想“文采表于后世”。
师:第四自然段呢?
生:列举著述闻世的前贤,说明自己也有著述闻世的志向。
师:作者所列举的人物有什么共性?
生:都是在灾难中有所成就。
师:第五自然段呢?
生:写自己发愤著成《史记》。
师:就司马迁为实现理想,“就极刑而无愠色”而言,我看这不是胆怯,倒更是极大的勇敢。这让我想到受胯下之辱的韩信,他们有没有相似点?有什么相似性?
生:有。相似点都是忍小辱,成大事。
师:阅读最后一段,看看它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生:照应开篇,阐述自己的痛苦心情,以及说明自己不能“推贤进士为务”的苦衷。
师:请一位同学系统地梳理一下文章思路。
生:司马迁开篇从任安“教以慎以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入题,然后讲明为写《史记》而没有及时自杀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受辱及痛苦心情;这是文章的第一板块。文章的第二板块主要在于阐述自己要想前人一样,在艰难痛苦中完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宏大理想。
3、重点研讨,体会作者深沉情感
讨论:我们还记得,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多处议论,既同情屈原,又是同病相怜——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屈原最后选择了死,司马迁却选择了生,讨论一下,两人有何异同。
生:相同点: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生:都是被统治者迫害。
师:看看他们的理想。
生:屈原的理想是振兴楚国。
师:还有吗?
生:通过与渔父的对话,知道屈原宁可投江而死,也不愿同流合污。
师:那么,屈原怀石自投汨罗,同时也是抱定理想而死。
生:也就是说,屈原也是为了理想而选择了死亡。
师:正确。那么司马迁呢?
生:司马迁为了心中理想选择了忍辱负重、隐忍苟活。
师:由此我们看出,理想有着巨大的力量。
生:可以使人死,可以使人生。
师:那么,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司马迁的精神家园最坚强的支柱是什么呢?
生:为理想忍辱负重,坚忍不拔!
师:在我们高中学习生活当中,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是哪一点?
生:坚忍不拔!(下课)
教学反思
1、本案例按新课改精神而设计。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就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以及合作、探究乃至讨论,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己完成了古文的疏通,理解了司马迁的深沉感情和独特的精神世界。
2、本案例兼顾语言的分析和感情的把握,通过与语言串通思想及感情,但是有的学生依赖教辅资料,一些疑难句子可能还未找完,并影响了自我能力的培养。有待于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学生的自觉性的提高。
3、本案例遵循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要求设计,因为教语文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的培养。所以我们的语文教育要牢牢抓住这两个基本点,一是要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教文育人,为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服务;二是要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语文教育不能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国家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德才标准指导今日之教学。《报任安书(节选)》不仅仅是古文教学的经典之作,更是培养学生自尊自爱,为理想坚持不懈,刻苦向前的优秀范本,抓住了这两点,教学中贯彻好这两点,就是成功的课堂。